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四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4.2以禮待人有一次,一位小伙子向老人問路:“喂,老頭!去王家莊還有多遠 ”老人抬頭看了他一眼,對小伙子很不滿意,隨口應道:五里(無禮)。小伙子走了很遠也沒看到王家莊,覺得被老人給騙了,忽而又想到是知道自己失禮了,于是回來連忙給老人賠禮道歉。老人笑著對他說:“天已經黑了,就在我這住下吧!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課堂導入重點問題3.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1.禮的含義、表現2.文明有禮的重要性待人禮為先01提示:在接總書記頒發證書之前,年近百旬的老人,兩次想站起來,這是對總書記的尊重,更是自己禮貌和修養的體現。思考:老人兩次想站起來接受證書,體現了什么?思考:圖中還有哪些地方體現了禮儀?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的品質習大大和出席的嘉賓們都著裝規范儀表端莊夏森老人幾次欲奮力站起、習總書記彎腰頒獎致敬舉止文明習大大親切慰問夏森老人、夏森老人言表感謝語言文明外在表現內在體現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總書記彎腰頒獎致敬,夏森老人幾次欲奮力站起,總書記輕輕攔下老人,老人接過證書隨輪椅轉身向現場致意……破壞公物亂扔垃圾隨地大小便隨意攀爬說說這些行為是有禮還是無禮?1.禮的含義及表現?P37(1)含義:禮體現一個人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對內)(2)表現:(對外)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口訣:言、表、舉探究二 文明有禮的意義讀名言,學道理:釋義:不學習禮貌禮儀,就無法在社會中立足;如果人沒有禮,就談不上有道德修養;人之所以比動物高貴,是因為人有道德禮節。不學禮,無以立。 ——孔子人而無禮,焉以為德。 ——揚雄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 ——晏子提示: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活動:請同學們討論并列舉身邊的無禮行為,并分析其危害。要求:可從家庭、學校、社會中的無禮行為進行思考,表述清晰,符合邏輯。爆粗口圖書館霸座高鐵上脫鞋自身:影響人際關系,破壞自身形象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探究二 文明有禮的意義青島街頭司機禮讓斑馬線,行人鞠躬致謝:魯風駕駛車輛行駛到通榆路十字路口,看見行人正在等待過馬路。見此情景,魯風立即降速將公交車停了下來,揮手示意讓行人先行通過,并耐心等待。令人意外的是,過馬路的女子感受到了魯風的善意,朝著她鞠躬示意,魯風也向他們揮手回禮,隨后這名女士小跑到了馬路對面。結合材料思考:文明有禮有什么重要意義?提示:司機禮讓斑馬線,行人鞠躬致謝體現了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文明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維系社會正常生活的一種道德行為規范,是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橋梁。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探究二 文明有禮的意義5月18日至19日,中國—中亞峰會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峰會迎賓表演以“大唐盛禮”為主題,復原唐朝時期迎賓禮儀,以傳統文化之“禮”,迎遠道而來之“賓”。思考:迎賓表演處處彰顯出“禮儀之邦”的風范,說說文明有禮對國家的意義?提示: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禮儀儀式,體現了民族尊嚴和國家形象。探究二 文明有禮的意義注意:在與外國人交往中,我們一言一行體現了國家形象。出境游客要遵守《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樹立公民出國即代表國家形象的意識,尊重所在地民風習俗、宗教信仰,自覺做到文明、有序、禮讓,展現中國人文明姿態。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個人)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文明有禮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社會)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國家)2、文明有禮的意義/重要性?做文明有禮的人思考交流:“問路不行禮,多走五十里”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如何才有可能問路成功?禮節真的那么重要嗎?“問路不行禮,多走五十里”新知講解以禮相待,要態度謙恭,說話和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與人交談時,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自以為是,不盛氣凌人。3.如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1)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探究新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請、您、您好、對不起、謝謝、再見請字不離口、謝字隨身走我們的每一天都要在爽朗的寒喧中開始禮貌用語不離身方法與技能參加社會活動應注意的幾點容貌整潔。男生頭發要短而干凈,不留胡須,修剪好指甲。女生頭發要梳理有型、潔凈美觀,不能披頭散發 。青春是自然的美,無須化妝,如果化妝也要自然淡雅。服裝整潔、美觀、大方。要符合民族習慣,不穿奇裝異服;要與年齡、性別、氣質相協調,適合社交場所。參加文藝晚會等演出活動,衣著可適當鮮艷些;參加重要集會,則要深沉莊重些。舉止規范。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不與他人打鬧;與人交談時語調親切溫和;在交往中,注意站姿、坐相,舉止得體,體現行為美。123校服是展示青春與朝氣的服飾,主要為了保證學生舒適、積極參與校園活動而設計的,我們要正確穿搭校服,著裝得體、落落大方。我們的儀表和行為要和年齡相符合,展現青春之美,體現行為之美。校服的4種花樣穿法,你是哪一型?探究新知如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②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良好的舉止反映我們高雅的氣質。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做到著裝得體、儀表整潔、舉止穩重、彬彬有禮、落落大方。從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媽媽過人行道,司機看到了,就主動停車避讓。一般人看來“司機禮讓行人”是應該的,但是這個小男孩卻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向停車讓路的司機鞠躬致謝。在小孩子的眼里他認為,由于他和自己的親人耽擱了別人的事件,這樣是不禮貌地行為,鞠躬以表自己的感謝。思考:小男孩的行為給我們什么啟示?提示: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同時,我們要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如何做到文明有禮 探究(3)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a.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b.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①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語言文明)②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儀表端莊)③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舉止文明)3、如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待人禮為先做文明有禮的人以禮待人本課小結文明有禮的含義文明有禮的重要性為什么怎么做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是什么隨堂練習1.請人批評,要說‘指教’;請人指點,要說‘賜教’:麻煩別人,要說‘打擾’。這啟示我們要( )A.愛崗敬業 B.信守承諾C.關愛他人 D.以禮待人D做文明有禮的人隨堂練習2.《論語》中說“不學禮,無以立”。下列表述的含義與此相近的是( )A、靜以修身,儉以養德B、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B做文明有禮的人隨堂練習3.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下列禮貌用語使用不恰當的是( )A.這箱書太沉了,能勞駕您幫忙抬一下嗎B.這事兒是我不對,大家的批評我包涵了C.你們不用再送了,就到這里,請留步吧D.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B做文明有禮的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