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5.17 認識礦物 課件(46張PPT)+教案+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5.17 認識礦物 課件(46張PPT)+教案+素材

資源簡介

(共47張PPT)
第17課
認識礦物
(蘇教版)四年級

01
核心素養
內容總覽
02
探究新知
03
課堂練習
04
活動手冊
05
課堂總結
06
板書設計
核心素養
※知道礦物是構成巖石的“積木”,能舉例說明礦物有哪些特征。
01
02
※能對礦物粉末的顏色、晶體形狀、光澤、透明度和硬度進行細致觀察與描述,并能認真記錄。
03
科學觀念
04
※會觀察與描述礦物粉末的顏色、晶體形狀、光澤、透明度和硬度等特征。重點
※能準確描述不同礦物的晶體形狀、光澤和透明度。難點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態度責任
※提升對礦物觀察研究的興趣,體驗到認真觀察和細致描述的重要性。
探究新知
活動一 這些礦物有哪些不同于巖石的特征?
1.觀察黃鐵礦、黃金礦和石英三種礦物。
探究新知
黃鐵礦 :因其淺黃銅色和明亮的金屬光澤,常被誤認為是黃金,故又稱為“愚人金”。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體、八面體、五角十二面體及其聚形。
探究新知
黃金礦 :含有金元素或金化合物的礦石。純金為金黃色,具有耀眼的光澤,含有雜質時其顏色可相應變化。天然良好晶形極為少見,常呈不規則粒狀、團塊狀、片狀、纖維狀等。
探究新知
石英 :石英是由二氧化硅組成的礦物,主要造巖礦物之一,無色透明,含有少量雜質后常變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體,質地堅硬。常見帶尖頂的六方柱狀晶體或晶簇。廣泛用于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冶金、鑄造、化工等工業。
探究新知
2.觀察花崗巖中的礦物。
礦物使巖石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如花崗巖中每種顏色的顆粒代表一種礦物。
(1)觀察花崗巖顆粒。
觀察方法:準備些花崗巖標本,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它們的顆粒大小、顏色和形態等。
探究新知
觀察記錄:
觀察對象 顆粒特征
第一種顆粒 顏色較淡,帶紅或黃色調,近似柱狀或板狀
第二種顆粒 無色透明、閃閃發光(或灰白色),沒有規則的形狀
第三種顆粒 白色或黑色片狀
觀察分析:通過觀察,我們發現花崗巖內含有三種顆粒,這說明花崗巖是由三種不同的礦物組成的。
觀察結果:自然界里的花崗巖是多種多樣的,但這些花崗巖通常都由三種不同形態、顏色的顆粒組成。
探究新知
(2)辨別花崗巖顆粒。
觀察方法:用放大鏡觀察石英、長石和黑云母標本,記錄其特征。把花崗巖中的顆粒分別與這三種礦物進行比較、辨別。
探究新知
觀察記錄:
花崗巖和石英、長石、黑云母特征的觀察比較記錄
礦物名稱 礦物特征 花崗巖中類似顆粒的特征
石英 無色透明,含有少量雜質后常變為半透明或不透明(灰白色)的晶體,質地堅硬。常見帶尖頂的六方柱狀晶體或晶簇 無色透明(或灰白色)、閃閃發光,沒有規則的形狀
探究新知
礦物名稱 礦物特征 花崗巖中類似顆粒的特征
長石 長石在地殼中含量高達60%,是幾乎所有火成巖的主要礦物成分。它們都具有玻璃光澤,本身應該是無色透明的,之所以有色或不完全透明,是因為含有其他雜質。晶體形狀有些呈塊狀,有些呈板狀,有些呈柱狀或針狀等 顏色較淡,帶紅或黃色調(肉紅色),近似柱狀或板狀
探究新知
礦物名稱 礦物特征 花崗巖中類似顆粒的特征
黑云母 黑云母是花崗巖中最常見的鎂鐵質礦物之一,顏色從黑到褐、紅、綠都有,具有玻璃光澤,形狀為板狀或柱狀。黑云母被廣泛用在真石漆等裝飾涂料中,黑云母細片也常用作建筑材料填充物 白色或黑色片狀
觀察結果:花崗巖中不同的顆粒代表不同的礦物,花崗巖主要是由石英、長石和黑云母三種礦物組成的。
探究新知
活動二 用不同的方法觀察,描述礦物的特征
1.礦物的顏色。
顏色是最容易觀察到的礦物的特征,也是辨認礦物的重要依據之一。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所生成的同一種礦物,往往在顏色上也有所差別。如閃鋅礦,若其形成溫度較高,則含鐵質較多,它的顏色容易呈現黑色或褐黑色;若其形成溫度不高,則含鐵質較少,它的顏色容易呈現較淺的黃色、褐黃色。有些礦物具有多種色彩,有些不同的礦物卻具有相同的色彩。
探究新知
我們描述礦物的顏色時,一般用標準色譜(紅、橙、黃、綠、藍、靛、紫)來描述;為了區別同種顏色,加上深淺、濃淡等詞,如深紅、淺綠等如果礦物不只是一種顏色,那么可用雙重的顏色表示,如橙黃、紫紅等,后者為主要顏色;此外,也可以用形象的實物比喻,如檸檬黃、橘紅等。
探究新知
2.觀察礦物粉末的顏色。
實驗材料:石墨標本、赤鐵礦標本、白砂紙。
實驗步驟:(1)用石墨標本在白砂紙上刻劃,觀察石墨標本在白砂紙上留下的粉末的顏色。
(2)用赤鐵礦標本在白砂紙上刻劃,觀察赤鐵礦在白砂紙上留下的粉末的顏色。
探究新知
實驗記錄:
對礦物粉末顏色的觀察記錄
礦物名稱 石墨 赤鐵礦
礦物粉末的顏色 黑色或灰黑色 棕紅色或褐紅色
探究新知
實驗分析:在本實驗中礦物粉末顏色是指礦物在白砂紙上刻劃時留下的粉末的顏色。礦物粉末的顏色可能與其本身的顏色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如石墨粉末的顏色是黑色或灰黑色,赤鐵礦粉末的顏色是棕紅色或褐紅色。
這是因為: (1)礦物的顏色有時與所含的雜質有關,所含的雜質不同,呈現出的顏色也不同;
(2)礦物外表顏色容易受光線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但粉末的顏色是固定不變的;
探究新知
(3)同種礦物雖然可以呈現不同的顏色,但粉末的顏色一定是相同的,比如赤鐵礦的顏色有黑、紅、褐等,但它們粉末的顏色都是棕紅色或褐紅色。礦物粉末的顏色可以消除假色,減弱他色,因此要比礦物顏色穩定得多,所以礦物粉末的顏色是鑒定礦物的重要標志之一。
實驗結論:石墨在白砂紙上的粉末的顏色是黑色,它是制造鉛筆芯的主要原料;赤鐵礦在白砂紙上的粉末的顏色是棕紅色或褐紅色。
探究新知
3.觀察礦物晶體的形狀。
(1)礦物的形狀。
有些礦物有著特殊規則的幾何形狀,它們都是礦物的晶體,很容易區分它們。自然界中絕大部分礦物都是晶體,礦物晶體的幾何形體往往是鑒別礦物的重要特征。比如有長方體、正方體錐體菱狀體等。對于不具有規則幾何形狀的,我們可以觀察它的結構,如整塊礦物是由粒狀晶體組成的,可以叫粒狀;有些礦物由疏松的粉末組成,用放大鏡都不能看出晶體結構,可以叫土狀;有些礦物的形狀可以用自然界存在的物體形狀進行描述,如魚子狀、葡萄狀等,這些都是描述礦物形狀的詞語。
探究新知
(2)觀察礦石的形狀。
實驗方法: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石英、螢石,用語言描述它們的晶體形狀。
實驗材料:石英標本、螢石標本。
探究新知
實驗記錄:
對礦物晶體形狀的觀察記錄
礦物名稱 石英 螢石
礦物的晶體形狀 帶尖頂的正六棱柱 八面體或立方體,并呈粒狀、塊狀集合體
探究新知
實驗分析:自然界中的礦物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見到的礦物更多的是不規則的塊狀。同一種礦物的晶體有時會具有不同的形狀。這是由礦物生成的環境、條件不同造成的。如石英的晶體應該是帶尖頂的正六棱柱狀的,但花崗巖中的石英,由于結晶晚于云母和長石,剩下的空間不夠,因此往往不能形成正六棱柱狀。
實驗結論:石英的晶體形狀是帶尖頂的正六棱柱,螢石的晶體形狀是八面體和立方體。
探究新知
4.觀察礦物斷口處的光澤。
(1)礦物的光澤。
礦物的光澤是指礦物表面反射可見光的能力。我們可以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仔細觀察各種礦物的亮度有什么不同。要盡量使用恰當的詞語表達礦物的光澤,如:像金屬一樣……;像絲綢一樣……;像玻璃一樣……
探究新知
具有金屬光澤的大部分是金屬礦物,如方鉛礦、黃銅礦、黃鐵礦等;具有半金屬光澤的有磁鐵礦、黑鎢礦、褐鐵礦等;具有非金屬光澤的常常是透明、半透明或者顏色較淺的礦物,其中具有玻璃光澤的有長石、石英、重晶石、方解石等;具有油脂光澤的有滑石等;具有珍珠光澤的有白云母、石膏等;具有絲絹光澤的有纖維、石棉等;具有土狀光澤的有高嶺石等。有些同種礦物具有不同的光澤,比如有的石英具有玻璃光澤,有的石英具有油脂光澤。
探究新知
(2)觀察和描述礦物的光澤。
實驗材料:方鉛礦標本、水晶標本、石膏標本。
實驗方法:①將礦物對著光線,觀察其反光情況。
②通過觀察,比較,確定這些礦物的光澤情況。
方鉛礦 水晶 石膏
探究新知
實驗記錄:
對礦物晶體形狀的觀察記錄
礦物名稱 方鉛礦 水晶 石膏
礦物的光澤 金屬光澤 玻璃光澤 珍珠或絲綢光澤
探究新知
實驗分析:對礦物光澤的描述是以具體的物體做參照物的,如反光像金屬樣很強的礦物光澤就稱金屬光澤;像玻璃的光澤就稱玻璃光澤;像涂上油脂一樣的光澤就稱油脂光澤;像珍珠發出的光澤就稱珍珠光澤,像絲織品反光樣的光澤就稱絲絹光澤;表面反光暗淡像泥土的光澤就稱土狀光澤。
實驗結論:方鉛礦具有金屬光澤,水晶具有玻璃光澤,石膏具有珍珠或絲絹光澤。
探究新知
5.辨別礦物的透明度。
透明度指礦物透過可見光的程度。通常是將礦物磨制成0.03毫米的薄片,進行測量和觀察。根據礦物的透明程度,可分為透明礦物、半透明礦物和不透明礦物。
實驗材料:云母標本、方解石標本、褐鐵礦標本、手電筒、白紙。
探究新知
實驗方法:用手電筒分別照射在這些礦物的表面,觀察其透光情況。
實驗記錄:
對礦物透明度的觀察記錄
礦物名稱 云母 方解石 褐鐵礦
礦物的透明度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探究新知
實驗分析:觀察透明度時,可將手電筒緊貼在礦物一側,用白紙屏在另一側接收光線,如能明顯透過礦物在紙屏上留下清晰光斑,為透明;如能留下光暈,為半透明;如無光斑或光暈,則為不透明。光線透過云母時清晰可見,說明云母為透明礦物。光線透過方解石時有光暈,有時較暗,可判斷為半透明。通常情況下,無雜質的方解石為透明礦物,含有雜質的方解石可表現為半透明或不透明,視實物而定。光線無法通過褐鐵礦,說明褐鐵礦為不透明礦物。
探究新知
實驗結論:云母為透明礦物,方解石為半透明礦物,褐鐵礦為不透明礦物。
6.辨別礦物的硬度。
(1)礦物的硬度。
硬度是指礦物抵抗刻、劃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礦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2)觀察礦物硬度的方法。
探究新知
用指甲劃 用鋼鑰匙劃 用鐵釘劃
探究新知
礦物硬度被簡化為四個等級:軟、較軟、硬、很硬。通過用指甲、銅鑰匙以及鐵釘刻、劃礦物的方法來判斷礦物的硬度。在礦物上,用指甲能留下劃痕的為軟,如石墨、石膏、滑石;用指甲不能,而用銅鑰匙能留下劃痕的為較軟,如螢石;用銅鑰匙不能,而用鐵釘能留下劃痕的為硬,如赤鐵礦;鐵釘也不能留下劃痕的為很硬,如石英。
探究新知
7.總結幾種礦物的特征及主要用途。
探究新知
觀察巖石中的礦物
探究新知
觀察并描述礦物的特征
探究新知
礦物鑒賞
探究新知
認識礦物的特征
課堂練習
1.[填空]大自然中,成分集中且有一定結構的石頭叫作________。它
們是構成巖石的“________”。
2.[填空]要想知道礦物的硬度,我們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去刻、劃礦物。
3.[判斷]在識別礦物時,礦物外表的顏色比礦物條痕的顏色更可靠。( )
4.[判斷]可以從顏色、條痕、透明度、光澤、形狀以及硬度等方面來研究礦物的性質。( )
礦物
×
積木
指甲
銅鑰匙
鐵釘
×

課堂練習
5.[判斷]顏色是最容易觀察到的礦物特征,也是辨認礦物的重要依據之一。( )
6.[選擇]石墨是世界上最軟的礦物,它可以用來( )。
A.點豆腐 B.制作鉛筆芯 C.切割玻璃
B

課堂練習
7.[實驗]一名同學在觀察一塊巖石時,做出以下記錄:巖石呈花斑狀,
由肉紅、半透明、黑、灰白色等顏色顆粒組成;顆粒大小不均勻,顆粒比較粗;用小刀不能劃出痕跡。
(1)這塊巖石是由( )礦物組成的。
A.1種 B.3種 C.多于3種
(2)這塊巖石的硬度是( )。
A.軟 B.較軟 C.硬
(3)這塊巖石可能是( )。
A.花崗巖 B.大理石 C.砂巖
C
C
A
活動手冊
活動手冊
課堂總結
通過本課學習我們認識了礦物的共同特征,觀察黃鐵礦、黃金礦、石英三種礦物,發現它們成分比較集中,有一定的晶體形狀等。以花崗巖為例,認識巖石由礦物組成。巖石中每種顏色的顆粒代表一種礦物,不同礦物使巖石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能利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礦物的顏色、晶體形狀和光澤,利用白砂紙觀察礦物粉末的顏色,利用手電筒觀察礦物的透明度,利用手指甲、銅鑰匙、鐵釘觀察礦物的硬度。認識到礦物的這些特征對鑒別礦物的種類有重要作用。
板書設計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讓備課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備課 四年級科學上冊(蘇教版)
17.認識礦物(教學教案)
核心素養
科學觀念:※知道礦物是構成巖石的“積木”,能舉例說明礦物有哪些特征。
科學思維:※能對礦物粉末的顏色、晶體形狀、光澤、透明度和硬度進行細致觀察與描述,并能認真記錄。
探究實踐:※提升對礦物觀察研究的興趣,體驗到認真觀察和細致描述的重要性。
態度責任:※會觀察與描述礦物粉末的顏色、晶體形狀、光澤、透明度和硬度等特征。重點
※能準確描述不同礦物的晶體形狀、光澤和透明度。難點
教學內容
本課為《巖石與礦物》單元第二課,旨在幫助學生在認識巖石基本特征的基礎上,知道巖石由礦物組成,觀察、描述不同礦物的外部特征,初步形成科學觀察、細致描述礦物性質的能力。
本課教學內容包括兩個活動:活動一,認識巖石由礦物組成。首先認識礦物的共同特征,觀察黃鐵礦、黃金礦、石英三種礦物,發現它們不同于常見巖石,如成分比較集中,有一定的晶體形狀等。然后,通過閱讀花崗巖的礦物組成資料認識巖石由礦物組成。巖石中每種顏色的顆粒代表一種礦物,不同礦物使巖石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活動二,用多種方法觀察、描述礦物的性質。學生將學會使用合適的工具和方法觀察礦物外部特征,也將學會科學描述礦物外部特征的語言。主要觀察方法包括:將礦物用力在白砂紙上劃過,觀察礦物粉末顏色;用放大鏡觀察礦物中的晶體結構;用已知材料的光澤與礦物光澤作類比;用手電筒(或激光筆)照射礦物,
鑒別透明度;用不同硬度的物品在礦物表面刻劃,鑒別硬度。每一種觀察活動中都選用結構性強、識別度高的礦物,以便于學生比較、鑒別、描述礦物的不同特征,建立起認識礦物不同外部特征的程序性知識。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教學PPT及配套視頻。
學生分組材料:白砂紙(或白色無釉瓷板)、放大鏡、光澤描述卡、手電筒(或激光筆)、銅鑰匙、小刀、玻璃、各種有標簽的礦物(石墨、赤鐵礦、石膏、黑云母等)、礦物卡(備用)。
教學過程
活動一 這些礦物有哪些不同于巖石的特征?
1.觀察黃鐵礦、黃金礦和石英三種礦物。
黃鐵礦 :因其淺黃銅色和明亮的金屬光澤,常被誤認為是黃金,故又稱為“愚人金”。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體、八面體、五角十二面體及其聚形。
黃金礦 :含有金元素或金化合物的礦石。純金為金黃色,具有耀眼的光澤,含有雜質時其顏色可相應變化。天然良好晶形極為少見,常呈不規則粒狀、團塊狀、片狀、纖維狀等。
石英 :石英是由二氧化硅組成的礦物,主要造巖礦物之一,無色透明,含有少量雜質后常變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體,質地堅硬。常見帶尖頂的六方柱狀晶體或晶簇。廣泛用于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冶金、鑄造、化工等工業。
2.觀察花崗巖中的礦物。
礦物使巖石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如花崗巖中每種顏色的顆粒代表一種礦物。
(1)觀察花崗巖顆粒。
觀察方法:準備些花崗巖標本,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它們的顆粒大小、顏色和形態等。
觀察記錄:
觀察對象 顆粒特征
第一種顆粒 顏色較淡,帶紅或黃色調,近似柱狀或板狀
第二種顆粒 無色透明、閃閃發光(或灰白色),沒有規則的形狀
第三種顆粒 白色或黑色片狀
觀察分析:通過觀察,我們發現花崗巖內含有三種顆粒,這說明花崗巖是由三種不同的礦物組成的。
觀察結果:自然界里的花崗巖是多種多樣的,但這些花崗巖通常都由三種不同形態、顏色的顆粒組成。
(2)辨別花崗巖顆粒。
觀察方法:用放大鏡觀察石英、長石和黑云母標本,記錄其特征。把花崗巖中的顆粒分別與這三種礦物進行比較、辨別。
觀察記錄:
花崗巖和石英、長石、黑云母特征的觀察比較記錄
礦物名稱 礦物特征 花崗巖中類似顆粒的特征
石英 無色透明,含有少量雜質后常變為半透明或不透明(灰白色)的晶體,質地堅硬。常見帶尖頂的六方柱狀晶體或晶簇 無色透明(或灰白色)、閃閃發光,沒有規則的形狀
長石 長石在地殼中含量高達60%,是幾乎所有火成巖的主要礦物成分。它們都具有玻璃光澤,本身應該是無色透明的,之所以有色或不完全透明,是因為含有其他雜質。晶體形狀有些呈塊狀,有些呈板狀,有些呈柱狀或針狀等 顏色較淡,帶紅或黃色調(肉紅色),近似柱狀或板狀
黑云母 黑云母是花崗巖中最常見的鎂鐵質礦物之一,顏色從黑到褐、紅、綠都有,具有玻璃光澤,形狀為板狀或柱狀。黑云母被廣泛用在真石漆等裝飾涂料中,黑云母細片也常用作建筑材料填充物 白色或黑色片狀
觀察結果:花崗巖中不同的顆粒代表不同的礦物,花崗巖主要是由石英、長石和黑云母三種礦物組成的。
設計意圖:
在《常見的巖石》一課,學生已經對巖石的分布及巖石的外部特征有了一定的認識。此活動聚焦巖石中的礦物成分,從區別和聯系兩個方面來幫助學生認識礦物和巖石的關系,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巖石的認識。
通過觀察三種較典型的礦石,學生初步發現礦物區別于巖石的共同特征:成分集中,顏色單一,有相似的晶體形狀等。借助剖析花崗巖的礦物組成,認識到巖石中每一種顏色代表一種礦物成分,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礦物組成巖石的概念,巖石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這樣的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關注思維活動,有利于認知結構的形成。
活動二 用不同的方法觀察,描述礦物的特征
1.礦物的顏色。
顏色是最容易觀察到的礦物的特征,也是辨認礦物的重要依據之一。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所生成的同一種礦物,往往在顏色上也有所差別。如閃鋅礦,若其形成溫度較高,則含鐵質較多,它的顏色容易呈現黑色或褐黑色;若其形成溫度不高,則含鐵質較少,它的顏色容易呈現較淺的黃色、褐黃色。有些礦物具有多種色彩,有些不同的礦物卻具有相同的色彩。
我們描述礦物的顏色時,一般用標準色譜(紅、橙、黃、綠、藍、靛、紫)來描述;為了區別同種顏色,加上深淺、濃淡等詞,如深紅、淺綠等如果礦物不只是一種顏色,那么可用雙重的顏色表示,如橙黃、紫紅等,后者為主要顏色;此外,也可以用形象的實物比喻,如檸檬黃、橘紅等。
2.觀察礦物粉末的顏色。
實驗材料:石墨標本、赤鐵礦標本、白砂紙。
實驗步驟:(1)用石墨標本在白砂紙上刻劃,觀察石墨標本在白砂紙上留下的粉末的顏色。
(2)用赤鐵礦標本在白砂紙上刻劃,觀察赤鐵礦在白砂紙上留下的粉末的顏色。
實驗記錄:
對礦物粉末顏色的觀察記錄
礦物名稱 石墨 赤鐵礦
礦物粉末的顏色 黑色或灰黑色 棕紅色或褐紅色
實驗分析:在本實驗中礦物粉末顏色是指礦物在白砂紙上刻劃時留下的粉末的顏色。礦物粉末的顏色可能與其本身的顏色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如石墨粉末的顏色是黑色或灰黑色,赤鐵礦粉末的顏色是棕紅色或褐紅色。這是因為: (1)礦物的顏色有時與所含的雜質有關,所含的雜質不同,呈現出的顏色也不同;(2)礦物外表顏色容易受光線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但粉末的顏色是固定不變的;(3)同種礦物雖然可以呈現不同的顏色,但粉末的顏色一定是相同的,比如赤鐵礦的顏色有黑、紅、褐等,但它們粉末的顏色都是棕紅色或褐紅色。礦物粉末的顏色可以消除假色,減弱他色,因此要比礦物顏色穩定得多,所以礦物粉末的顏色是鑒定礦物的重要標志之一。
實驗結論:石墨在白砂紙上的粉末的顏色是黑色,它是制造鉛筆芯的主要原料;赤鐵礦在白砂紙上的粉末的顏色是棕紅色或褐紅色。
3.觀察礦物晶體的形狀。
(1)礦物的形狀。
有些礦物有著特殊規則的幾何形狀,它們都是礦物的晶體,很容易區分它們。自然界中絕大部分礦物都是晶體,礦物晶體的幾何形體往往是鑒別礦物的重要特征。比如有長方體、正方體錐體菱狀體等。對于不具有規則幾何形狀的,我們可以觀察它的結構,如整塊礦物是由粒狀晶體組成的,可以叫粒狀;有些礦物由疏松的粉末組成,用放大鏡都不能看出晶體結構,可以叫土狀;有些礦物的形狀可以用自然界存在的物體形狀進行描述,如魚子狀、葡萄狀等,這些都是描述礦物形狀的詞語。
(2)觀察礦石的形狀。
實驗方法: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石英、螢石,用語言描述它們的晶體形狀。
實驗材料:石英標本、螢石標本。
實驗記錄:
對礦物晶體形狀的觀察記錄
礦物名稱 石英 螢石
礦物的晶體形狀 帶尖頂的正六棱柱 八面體或立方體,并呈粒狀、塊狀集合體
實驗分析:自然界中的礦物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見到的礦物更多的是不規則的塊狀。同一種礦物的晶體有時會具有不同的形狀。這是由礦物生成的環境、條件不同造成的。如石英的晶體應該是帶尖頂的正六棱柱狀的,但花崗巖中的石英,由于結晶晚于云母和長石,剩下的空間不夠,因此往往不能形成正六棱柱狀。
實驗結論:石英的晶體形狀是帶尖頂的正六棱柱,螢石的晶體形狀是八面體和立方體。
4.觀察礦物斷口處的光澤。
(1)礦物的光澤。
礦物的光澤是指礦物表面反射可見光的能力。我們可以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仔細觀察各種礦物的亮度有什么不同。要盡量使用恰當的詞語表達礦物的光澤,如:像金屬一樣……;像絲綢一樣……;像玻璃一樣……
具有金屬光澤的大部分是金屬礦物,如方鉛礦、黃銅礦、黃鐵礦等;具有半金屬光澤的有磁鐵礦、黑鎢礦、褐鐵礦等;具有非金屬光澤的常常是透明、半透明或者顏色較淺的礦物,其中具有玻璃光澤的有長石、石英、重晶石、方解石等;具有油脂光澤的有滑石等;具有珍珠光澤的有白云母、石膏等;具有絲絹光澤的有纖維、石棉等;具有土狀光澤的有高嶺石等。有些同種礦物具有不同的光澤,比如有的石英具有玻璃光澤,有的石英具有油脂光澤。
(2)觀察和描述礦物的光澤。
實驗材料:方鉛礦標本、水晶標本、石膏標本。
方鉛礦 水晶 石膏
實驗方法:①將礦物對著光線,觀察其反光情況。
②通過觀察,比較,確定這些礦物的光澤情況。
實驗記錄:
對礦物晶體形狀的觀察記錄
礦物名稱 方鉛礦 水晶 石膏
礦物的光澤 金屬光澤 玻璃光澤 珍珠或絲綢光澤
實驗分析:對礦物光澤的描述是以具體的物體做參照物的,如反光像金屬樣很強的礦物光澤就稱金屬光澤;像玻璃的光澤就稱玻璃光澤;像涂上油脂一樣的光澤就稱油脂光澤;像珍珠發出的光澤就稱珍珠光澤,像絲織品反光樣的光澤就稱絲絹光澤;表面反光暗淡像泥土的光澤就稱土狀光澤。
實驗結論:方鉛礦具有金屬光澤,水晶具有玻璃光澤,石膏具有珍珠或絲絹光澤。
5.辨別礦物的透明度。
透明度指礦物透過可見光的程度。通常是將礦物磨制成0.03毫米的薄片,進行測量和觀察。根據礦物的透明程度,可分為透明礦物、半透明礦物和不透明礦物。
實驗材料:云母標本、方解石標本、褐鐵礦標本、手電筒、白紙。
實驗方法:用手電筒分別照射在這些礦物的表面,觀察其透光情況。
實驗記錄:
對礦物透明度的觀察記錄
礦物名稱 云母 方解石 褐鐵礦
礦物的透明度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實驗分析:觀察透明度時,可將手電筒緊貼在礦物一側,用白紙屏在另一側接收光線,如能明顯透過礦物在紙屏上留下清晰光斑,為透明;如能留下光暈,為半透明;如無光斑或光暈,則為不透明。光線透過云母時清晰可見,說明云母為透明礦物。光線透過方解石時有光暈,有時較暗,可判斷為半透明。通常情況下,無雜質的方解石為透明礦物,含有雜質的方解石可表現為半透明或不透明,視實物而定。光線無法通過褐鐵礦,說明褐鐵礦為不透明礦物。
實驗結論:云母為透明礦物,方解石為半透明礦物,褐鐵礦為不透明礦物。
6.辨別礦物的硬度。
(1)礦物的硬度。
硬度是指礦物抵抗刻、劃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礦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2)觀察礦物硬度的方法。
用指甲劃 用鋼鑰匙劃 用鐵釘劃
礦物硬度被簡化為四個等級:軟、較軟、硬、很硬。通過用指甲、銅鑰匙以及鐵釘刻、劃礦物的方法來判斷礦物的硬度。在礦物上,用指甲能留下劃痕的為軟,如石墨、石膏、滑石;用指甲不能,而用銅鑰匙能留下劃痕的為較軟,如螢石;用銅鑰匙不能,而用鐵釘能留下劃痕的為硬,如赤鐵礦;鐵釘也不能留下劃痕的為很硬,如石英。
7.總結幾種礦物的特征及主要用途。
設計意圖:
此活動為本課主體活動,共有五個小活動,屬于并列關系,旨在運用不同工具深入觀察,從劃痕顏色、晶體形狀、光澤、透明度、硬度五個方面描述礦物的典型特征。
教材呈現了10種礦物的精美高清大圖,具有科學閱讀價值。
為降低觀察難度,教材用簡潔明晰的圖文呈現科學觀察礦物性質的方法,包括用什么工具、觀察什么特征、用什么詞匯描述。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自學,為提高學生的觀察和描述能力做好了鋪墊。
活動手冊
課堂總結
通過本課學習我們認識了礦物的共同特征,觀察黃鐵礦、黃金礦、石英三種礦物,發現它們成分比較集中,有一定的晶體形狀等。以花崗巖為例,認識巖石由礦物組成。巖石中每種顏色的顆粒代表一種礦物,不同礦物使巖石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能利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礦物的顏色、晶體形狀和光澤,利用白砂紙觀察礦物粉末的顏色,利用手電筒觀察礦物的透明度,利用手指甲、銅鑰匙、鐵釘觀察礦物的硬度。認識到礦物的這些特征對鑒別礦物的種類有重要作用。
板書設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曲县| 武夷山市| 香格里拉县| 桐乡市| 静宁县| 昭通市| 木里| 巧家县| 峨眉山市| 乌兰县| 海原县| 六枝特区| 上蔡县| 金坛市| 阳春市| 乡宁县| 阳春市| 青神县| 肥乡县| 建瓯市| 南城县| 漳平市| 绍兴县| 崇礼县| 屏东市| 华蓥市| 广丰县| 星座| 南岸区| 海林市| 若羌县| 高安市| 新竹市| 寿宁县| 叙永县| 定日县| 瓦房店市| 开化县| 正蓝旗| 东丽区| 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