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三課:把握世界的規律2025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促進深度學習 提升備考效率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物質、意識、規律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四課 探索認識的奧秘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第六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認識論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第三單元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九課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民族文化外來文化中特文化必修四·哲學與文化哲學范疇大概念課標題文化自信哲學概論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聯系、發展、矛盾實踐、認識、真理3對概念+1人民(歷史發展規律、主體)價值、價值觀、價判選擇+價值判斷精神標識、雙創文化交流交融+16字建設文化強國、堅定文化自信哲學脈絡牢記范圍和單元標題、課標題、框標題以及標題下所包含哪些內容聯系(3.1)發展(3.2)矛盾(對立統一規律)(3.3)構成、引起根本 內容根本 動力總特征(基本觀點)實質和核心(根本觀點)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唯物辯證法)矛盾的表現形式矛盾運動的結果唯物辯證法是研究世界狀況的。聯系和發展從表層回答了世界的存在狀況,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而矛盾觀點則從深層次揭示了出現這一狀況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學反對2024年廣東卷分值分布中特 經社 政法 哲學 文化 國際 法律 邏輯 小計選擇題 6 6 9 9 6 3 6 3 48主觀題 0 8 8 8 7 8 7 6 52總分 6 14 17 17 13 11 13 9 100必修分值:67 選修分值:332023年廣東卷分值分布中特 經社 政法 哲學 文化 國際 法律 邏輯 小計選擇題 6 9 9 12 3 3 3 3 48主觀題 0 7 9 8 8 7 7 6 52總分 6 16 18 20 11 10 10 9 100必修分值:71 選修分值:29【課程標準解讀】高考評價體系與課標要求 必備知識 考什么 1.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與多樣性,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的方法論意義; 2.領會事物發展的實質、發展的達態、發展的過程、事物發展的動力; 3.學會運用矛盾分析法認識和解決問題。 1個根本觀點:矛盾的觀點2個總特征: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3個統一:量變與質變、前進性與曲折性、斗爭性與同一性4對辯證關系:整體與部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怎么考 試題材料多為社會生活、傳統文化、時政熱點、社會實踐等。如運用聯系觀、發展觀和矛盾觀深入解讀二十大報告,特別是中國式現代化聯系觀 2022山東19(3);北京6; 遼寧10; 海南13;2023北京5;浙江30;湖南9;發展觀 2022山東8; 浙江28; 山東9;湖南9;矛盾觀 2022山東7;遼寧20(1);浙江30; 2023 浙江31;北京16;浙江T18;山東18;湖南8;速記卡片1個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1個總要求: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要求。1個意義: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意義。3種領導方式: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3種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必背知識清單1.矛盾的基本屬性;2.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3.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4.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5.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因。速記卡片1個實質與核心:對立統一規律。1個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1個焦點和根本分歧: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2個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3種表現:矛盾特殊性的三種主要表現。3個看問題: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2025屆高考·一輪復習3.1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議學探究】從日本核污染排海的前因后果看聯系及其特征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核污水經由1公里的海底隧道流向太平洋,這一舉措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日方堅稱所排放的“稀釋后的處理水”放射性物質氚濃度低于標準,排放方案和活動符合相關的國際安全標準【議學探究】從日本核污染排海的前因后果看聯系及其特征中國政府: 日本政府不顧多方反對24日啟動核污染水排海,中國海關發布公告明確指出,為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從即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包括可食用水生動物。地震海嘯日本的不負責任福島核電站事故海洋生態系統海洋資源人類生命健康全球環境安全【議學探究】從日本核污染排海的前因后果看聯系及其特征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將會影響全球生態以及人類生活影響聯系具有普遍性日方堅稱所排放的“稀釋后的處理水”放射性物質氚濃度低于標準,排放方案和活動符合相關的國際安全標準。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日方排放核污染水首先污染太平洋海洋環境,在洋流運動、大氣運動以及生物鏈的傳遞下最終會危害到人類自身。此外此舉也會引起其他國家效仿。聯系具有多樣性日本將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放射性物質可能會造成海洋生態系統的變化,包括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放射性物質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導致海洋生物群落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同時漁獲量下降、漁種減少、漁民收入降低、漁業就業減少等問題。短期內,核廢水入海會帶來日本周邊國家和地區民眾恐慌,搶購海產品和海鹽等。從更長時間范圍來看,會對日本漁業乃至全球漁業產生不可逆的損害。屆時消費者信心下降、市場需求下降、出口受阻、價格下跌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更多的行業如食品行業、藥品保健品行業、化妝品行業等多種產業都將受到影響。考點精講:考點1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聯系觀)一、聯系及其特點1.聯系的含義所謂聯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如何判斷是否考查“聯系”?識別的關鍵詞:影響/制約/促進/阻礙/帶來/制約/需要/調動/關系到/引起/導致/相結合/合作/協作/協調/正確處理…之間的關系/…一體化、系統化/有利于/統一/相關/處理…關系/…同時/離不開/一致性、連續性(過去、現在、未來)考點精講:考點1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聯系觀)一、聯系及其特點2.聯系的特點特點 含義 表現 方法論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任何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事物之間、事物內部、整個世界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孤立的觀點看問題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具有客觀性。①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②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建立自在聯系)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展開:主/客觀;內/外部;有利/不利條件)【知識延伸】2.把握聯系客觀性要注意:一是事物之間本來就存在著客觀聯系,我們不能忽視甚至破壞這種固有聯系,否則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二是事物之間本來不存在某種聯系,我們就不能主觀臆造并不存在的聯系(唯心主義)。(注意:聯系不能主觀臆造如喜鵲報喜,吃發菜可以發財)1.人們可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具體聯系。建造跨海大橋滿足沿海兩岸群眾出行需要。( )2.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3.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出于需要基于實際,通過實踐活動,建立新的具體聯系。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自在事物的聯系轉化為人為事物的聯系(高考題表述)。而“根據自己的需要建立具體聯系”犯“主觀唯心主義”錯誤。1.區分聯系的特征:①普遍性強調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②客觀性強調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③多樣性強調的是聯系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對錯判斷自在事物與人為事物聯系①圍魏救趙 ②南水北調③花開花落,潮起潮伏 ④宇宙星辰運轉⑤嚴師出高徒 ⑥廣深港高鐵⑦滄海桑田的變遷 ⑧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自在事物的聯系:③ ④ ⑦ ⑧人為事物的聯系:① ② ⑤ ⑥誤區警示(1)聯系是普遍的,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聯系又是有條件的。任何事物都處于普遍聯系之中≠任何事物之間都有聯系(2)自在事物的聯系在人類產生之前就存在,不能認為人類能夠建立自在事物的聯系;(3)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但形成之后便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為事物的聯系≠主觀聯系(4)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屬性和規律,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而不是根據自身發展需要;(5)聯系具有多樣性,既有多變的聯系,也有穩定的聯系。不能認為穩定的聯系不存在。必背原理:★1.聯系的特點/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與多樣性:①聯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②聯系具有客觀性,(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③聯系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主觀條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或:不能只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聯系,還要看到那些間接的、本質的和長遠的聯系)考點精講:考點1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聯系觀)二、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1.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 整體 部分區 別 內涵 事物的全局或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 事物的局部或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地位 功能聯系方法論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①相互依賴: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②相互影響: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影響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①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考察,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辨識判斷木桶理論;牽一發而動全身;畫龍點睛;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石激起千層浪;成敗在此一舉;細節決定成敗;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等。國興則家昌,國破則家亡;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沒水小河干;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強調整體:①要求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優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強調部分:②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拓展延伸(1)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整體功能與部分功能的關系關鍵部分的功能,不能代替整體的功能。整體一定大于部分,但整體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也不能說整體功能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2)整體與部分(工廠與生產科、財務科)的關系不是共性與個性(工廠與石油廠)的關系(3)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不是總能決定整體功能的變化,必須是“在一定條件下”或“在特殊情況下”。必背原理:★2.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原理內容】整體和部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密不可分。A和B之間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①(強調整體)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部分。+方法論①+分析;②(強調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方法論②+分析【方法論】①要求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考察,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知識要點 內容1.系統的含義2.特征3.方法論 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 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 【注意】 “一定意義上”強調二者具有共同點,即二者都強調整體性; 但又有區別,并不是所有的整體都是系統,只有具有系統的基本特征,即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的整體才是系統,因此系統不能與整體完全等同。①整體性②有序性③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①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用綜合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②要立足整體,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③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例:田忌賽馬、城市的合理布局規劃、協調發展、統籌兼顧2、掌握系統優化方法二、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必背原理:★3.系統和要素關系原理/系統優化方法原理:【原理內容】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系統的基本特征是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方法論】①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逐一+分析)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用綜合的思維方法來認識事物。注意:系統優化的方法是強調整體(系統)功能最大化不是強調部分(要素)功能最大化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相關知識分析問題答題要素:聯系三特點+整體與部分辯證關系+系統優化方法①聯系具有普遍性,要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孤立的觀點。②▲聯系具有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③▲聯系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①②③有時合并為▲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要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④▲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有時需要具體看強調的是整體還是部分,選擇相關的角度)⑤系統具有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優化趨向的特征+(方法論)掌握系統優化方法樹立全局觀念,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要立足整體,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歸納總結1、(2024·浙江·高考真題)“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隨著土地解凍,雨水滋澗,春雷始震,動物從冬眠之中蘇醒過來,驚蟄便是因為這些物候變化而得名。驚蟄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也是忙碌開始的時節。由此可知( )①春雪始震、蟄蟲蘇醒與春耕播種的聯系屬于自在事物的聯系②人們可以通過實踐將自在事物的聯系轉化為人為事物的聯系③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往往會忽視事物聯系的中間環節④古人依據節氣的物候變化把握自然變化規律,掌握農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典題示范春耕播種的聯系屬于人為事物的聯系,①排除。材料中強調的是人們通過實踐將自在事物的聯系轉化為人為事物的聯系,而不是忽視聯系的中間環節,③排除。2、(2024·北京·高考真題)每年春天和秋天,有數百萬只鳥在遷徙途中經過北京。某社區在專業團隊的支持下,基于已有的濕地環境進行微地形改造,根據鳥類需要,補植白皮松、丁香等植物,形成立體植物群落,引入鳶尾等水生植物,形成豐富的水生植物群落,吸引了多種鳥類在社區棲息。這一做法( )①基于社區條件,遵循客觀規律,保護了生物多樣性②根據鳥類需要,從其主體性出發,為之提供適宜棲息的環境③建立了生物間自在事物的聯系,踐行了生態保護理念④運用綜合思維,優化社區濕地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典題示范材料強調發揮人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且應該從客觀實際出發而不是從其主體性出發,②錯誤。這一做法建立了人為事物的聯系,而不是自在事物的聯系,③錯誤。3、(2024·甘肅·高考真題)腦機接口是指在人或動物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不通過肌肉組織實現的信息交換系統。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研發的新型腦機接口,將兩枚硬幣大小的處理器植入顱骨中,使得癱瘓10余年的患者通過腦電活動驅動外部設備,實現自主喝水等腦控功能,大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類能夠實現大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表明( )①事物之間能夠創造主觀聯系②事物之間的聯系具有普遍性③人為事物的聯系以自在事物的聯系為前提④從事物的表面相似處找到系統的任意聯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典題示范聯系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①錯誤。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但不意味著任何事物之間都有聯系,聯系具有條件性,④錯誤。4、(2024·新課標Ⅱ卷·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冰上龍舟運動是起源于我國南方水鄉民俗體育項目“龍舟競渡”的新興運動形式。作為一項強調團隊合作、追求速度的競技性體育運動,它要求舵手、鼓手和多位劃手各司其職、緊密配合。這種“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龍舟精神,投射出強大的內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結合材料,運用整體與部分關系原理,闡明我們在冰上龍舟賽中堅持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的必要性。(6分)典題示范4、(2024·新課標Ⅱ卷·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冰上龍舟運動是起源于我國南方水鄉民俗體育項目“龍舟競渡”的新興運動形式。作為一項強調團隊合作、追求速度的競技性體育運動,它要求舵手、鼓手和多位劃手各司其職、緊密配合。這種“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龍舟精神,投射出強大的內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結合材料,運用整體與部分關系原理,闡明我們在冰上龍舟賽中堅持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的必要性。知識點:整體和部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把各個部分、要素聯系起來進行考察,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信息:在冰上龍舟賽中堅持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有利于傳承與弘揚“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龍舟精神,增強中華民族的內聚力、向心力,發揮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感召力,有利于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增強文化自信。典題示范答:①整體和部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把各個部分、要素聯系起來進行考察,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②在冰上龍舟賽中堅持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有利于傳承與弘揚“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龍舟精神,增強中華民族的內聚力、向心力,發揮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感召力,有利于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增強文化自信。典題示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