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 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4.2 凝聚法治共識政治認同:感受法治中國取得的進步,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道德修養:自覺提高法治意識,弘揚法治精神;法治觀念:了解我國改革開放后的法治進程,理清法治進程的脈絡,增強自己的法治意識;教學重點:法治的重要性及要求。教學難點:建設法治中國。核心素養目標1.法治的內涵/要求是什么?2.為什么走法治道路?3.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的進程?4.全面依法治國的地位、行動指南、總目標、16字方針?5.如何建設法治中國?自主學習選擇法治道路01《漢謨拉比法典》討論:一個國家制定了法律,就是“法治”的國家嗎?1.某好心人收留一不堪主人虐待而逃亡的奴隸 【死刑】2.奴隸主將奴隸傷害致死 【無罪】3.奴隸不承認主人是自己的主人 【割除雙耳】4.理發匠剃去奴隸的發式標記 【死刑】5.貴族打死貴族 【賠款】什么是法治?法治,意味著依法治理。什么法?如何治?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亞里士多德良法善治良法+善治=法治前提保障①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②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P45法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1.法治的內涵/要求是什么?什么是良法?什么是善治?例如:立法過程征求民意,滿足公民需求例如:公民能夠參與治理法制與法治的區別vs法制法律、制度的總稱,側重于立法層面國家依法治理的一種狀態,側重于執法、司法層面我國為什么選擇法治呢?法律制度法治依法治理聯系:法制” 是法治的前提,“法治” 是法制的體現和保障。法律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①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一個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處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公民)2.為什么走法治道路?《美國憲法》古羅馬《十二銅表法》《法國民法典》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國際)《中國民法典》2.為什么走法治道路?中國從古代開始,我們就走上法治道路了嗎?1840年以前(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1840年以后(近代)1949年(新中國成立)如今人治社會變法改制探索法治建設——確立依法治國人高于法、權大于法個人意志為最高權威漠視規則、極大的任意性、非理性↓失敗法律為最高權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穩定性、一貫性③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國家)2.為什么走法治道路?公民角度國際角度國家角度①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一個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處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公民)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③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2.為什么走法治道路?描繪法治藍圖022000多年封建專制歷史1840年后變法改制、救亡圖存1949年1978年新中國成立,走上探索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更加重視法治建設。觀看視頻,思考: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的歷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1978年現行憲法1982年1997年黨的十五大基本方略20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2012年黨的十八大2020.11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2020.52018年2013年提出建設法治中國的目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依法治國全面依法治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民法典》根本遵循行動指南3.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的進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加快建設,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為堅實,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堅持全面依法治國4.全面依法治國的地位、行動指南、總目標、16字方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A.地位:B.行動指南:C.總目標:D.16字方針:A1: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P47-3A2: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前提)(關鍵)(防線)(基礎)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嚴格執法為真正解決“網絡電信詐騙問題,促使天下無詐“,小組合作探究:說一說國家、社會、個人應該如何作為?科學立法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嚴格執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公正司法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權力行政司法公民5.如何建設法治中國?(1)堅持十六字方針(2)三者有機統一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 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4.全面依法治國的地位、行動指南、總目標、16字方針?1.法治的內涵/要求是什么?夯實法治基礎選擇法治道路描繪法治藍圖2.為什么走法治道路?5.如何建設法治中國?課堂小結3.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的進程?法治是崇高的社會理想,也是偉大的社會實踐和長期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設法治中國,任重道遠,讓我們為實現法治理想而努力奮斗!隨堂練習1.(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 自2024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等一批重要的法律法規正式施行。這表明( )A.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實行善治 B.我國法律體系已經非常完善C.法治要求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D.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D隨堂練習2.(2024·貴州黔東南·中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什么時候重視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時候就國泰民安:什么時候忽視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時候就國亂民怨。”下面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描述正確的是( )①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②促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④促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隨堂練習3.(2024·山西·中考)2024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2024年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指出,中國是全球犯罪率最低、公民安全感最高的國家之一,公民體感治安持續處于較高水平。據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法治能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一個國家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③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④每個公民要努力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