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類福祉,珍愛地球、保護地球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守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共筑生命家園。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6.2 共筑生命家園自主學習閱讀課本P81-87頁內容,思考下列問題1. 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重點)2. 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3. 為什么要走綠色發展道路?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重難點)4. 如何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難點)5. 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是怎樣的?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思考:自然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何價值?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恩格斯③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④人類可以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會受到它的懲罰。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③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④ 人類可以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會受到它的懲罰。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小結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個牧場,牧民有兩種做法:1.適當的控制自己的牲畜頭數,盡量與牧場的承載力相適應;2.盡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頭數……假如你是牧民你會作出怎樣的選擇?為什么?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①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常流、空氣常新。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發展理念小結:如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①堅定目標: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基本國策: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③新發展理念: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3.為什么要走綠色發展道路?①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③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小結:為什么要走綠色發展道路?①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③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1)余村走過兩條不同的致富道路,請比較一下,這兩條道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設生態文明的?4.如何走綠色發展道路?思考:1. 余村走過兩條不同的致富道路,兩條路有什么不同?第一條富起來的道路第二條富起來的道路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謀求一時的經濟增長。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經濟,走綠色發展之路。結果:富裕帶來環境的惡化,富裕不長久,發展陷入困境。結果:建設美麗山村,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2. 余村是如何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設生態文明的?通過關停污染企業;發展生態旅游經濟;建設“美麗鄉村”;引進無污染、高效益企業來踐行。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①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②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③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①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②價值取向:走綠色發展道路,要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2024年,余村村集體年收入達800多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從8700元增加到6.3萬元,實現了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華麗蝶變。如今的余村,山青水秀游人如織,老百姓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打心底里都覺得綠水青山就是個寶。③行為: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綠,是余村的底色,也是余村人一直悉心守護的顏色。十多年來,參與村里定期開展的“美村莊、靚家園”義務勞動,成了許多村民的一個習慣。村民還自發組成生態護衛隊,及時糾正游客的不文明行為,監督農家樂有無偷排污水、亂倒垃圾,大家共同用自己的雙手扮美綠水青山、守護美麗家園。余村依托“兩山”旅游景區,創新銷售模式,將林產品轉換為旅游商品,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余村轉變發展方式的成功經驗,對我們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有何啟示?④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現在,余村制訂的村規民約越來越全面,在土地、村民生活方式、消費維權、衛生保潔等方方面面都有專項規定。例如“垃圾不落地”,“余村范圍內全年全時段禁止銷售和燃放煙花爆竹”,“嚴禁在水庫、山塘等地投放對人體有害的魚餌、食物或藥物,不得排放任何廢水","山林野外嚴禁使用除草劑等有毒有害農藥,限量使用化肥,嚴禁野外擅自狩獵捕魚”……①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③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④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小結:如何走綠色發展道路?①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5.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是什么 請你描繪你心目中美麗中國的樣子①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文明行為。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④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⑤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出行,多騎自行車。6.為建設生態文明和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青少年應該怎么做?國家:①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②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加大環境治理力度;③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節能環保意識。企業:①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落實節能減排政策;②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減少污染物的排放;③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力度,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青少年:①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增強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和責任意識;②自覺踐行環保理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好垃圾分類,植樹造林,綠色出行,節約用水;③依法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就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等問題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守護青山綠水,建設美麗中國,我們應該怎么做?第三部分 低碳行動小結: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堅持哪些基本國策、理念、發展道路、方略、戰略、社會形態?1.基本國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2.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3.發展道路:綠色發展道路4.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5.“兩型”社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共筑生命家園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為什么:①人與自然是生命的共同體;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做出的智慧選擇。③ 生態興則文明興 ,生態衰則文明衰 。④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怎么做:①以資源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什么:①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②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怎么做:①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③堅持節約優 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 ,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④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本課小結1.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需要( )①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④加大對自然的開發和利用,盡可能多地索取自然資源,盡最大可能加快經濟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隨堂演練: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下列舉措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的是( )①植樹造林、種草治沙②禁止開發和利用資源③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發展④保護耕地,維護糧食安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3.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為一對名為“小山”和“小水”的卡通形象(如下圖)。這對吉祥物以“青山綠水”為設計原型,有機結合“綠葉、花朵、云紋、水紋”等設計元素。這對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 )A.傳達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B.體現了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C.提醒我們要把保護環境作為中心工作D.印證了綠色發展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A4.今天,“綠色化”已悄無聲息地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生活,從我做起。下列行為值得點贊的是( )①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②踐行“光盤行動”,減少浪費③教室電燈在人離開時不及時關閉④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園.pptx 兩山論.mp4 余村的前世今生.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