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熱點材料:路虎女司機逆行還狂扇對向司機耳光后逃離8月28日,在青島嶗山風景區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駕駛白色路虎越野車的女司機試圖逆行插隊,未能成功后追尾了前方的大巴車。這名女司機下車后,對正常行駛的男司機進行了激烈的辱罵,并猛擊男司機的面部,導致男司機口鼻流血,但男司機并未還手。經調查,王某行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公安機關依法對王某并處行政拘留10日,罰款1000元。如何評價王某的行為?違反了法律會受到什么處罰?導入新課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 法不可違政治認同:知道什么是違法,了解違法行為的類別。培養維護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權威,做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意識。法治觀念:了解法律對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國家發展的作用。明確違法無小事,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治觀念。責任意識: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明確違法的后果,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人。核心素養目標教學重點:違法行為的含義與分類教學難點:如何防范一般違法行為,做到遵章守法?1.法律的作用3.身邊的違法行為有哪些?2.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分類快速閱讀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問題:問題導學4.如何防范一般違法行為,做到遵章守法?第一目違法無小事拓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拘留并處罰款。法律意識淡薄,不知法、不懂法,致使在不經意間違了法。思考:(1)小勤為什么會被送到派出所?法律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它是評價人們行為是否有效的準繩。(評價作用)講授新知小勤家里生活比較困難,要強的他想通過自己的勞動減輕家里的負擔。看到撿廢品能賺錢,小勤決定試試。他來到建筑工地,撿了固定腳手架用的鐵卡子,準備拿到廢品收購站去賣。工地保安發現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運用你的經驗(P46)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指引作用)思考:(2)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嗎?為什么?可以避免。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提高遵守法律的意識,從而避免違法行為的發生。思考:(3)如果你是民警,在了解小勤的情況后,你會對他說些什么?要尊法守法,不要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了。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強制作用)運用你的經驗(P46)講授新知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可以七天無理由退換貨。2.《義務教育法》: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適齡兒童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3.《義務教育法》: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從以上法律內容可知,法律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法律法規知多少講授新知可以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合法的×非法的①【指引作用】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②【評價作用】法律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底線③【強制作用】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特點)筆記1.法律的作用/為什么法不可違?判一判:下列行為是否違法?為什么?法律要求做的沒做法律禁止做的做了違法行為要做到不違法,就要了解什么是違法;筆記2.違法行為的含義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違法行為的含義違法行為的產生原因缺乏規則意識,法律觀念不強,難免做出違法的事情。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違法行為的分類(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如欠債不還、合同詐騙、土地糾紛、惡意誹謗))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受到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的行為。(如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網絡造謠、超載)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如故意殺人、販毒、醉駕、持刀搶劫)講授新知(民與民)(民與官)(全體公民)鏡頭一朱某在回家路上拾到蘇某的手表,拒絕返還。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表。我國民法典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思考:下列行為是不是違法行為?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思考:民事違法行為的表現以及承擔的責任分別是什么?侵犯財產所有權,違反了民法,是民事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講授新知鏡頭二李某等人在體育館場觀看比賽時,起哄、打鬧、向場內投擲礦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標語。體育管工作人員多次勸阻,他們就不聽。工作人員找來民警將他他們帶走。公安機關給予李某等人警告處罰。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行為予以處罰思考:行政違法行為的表現以及承擔的責任分別是什么?違反了行政法規,是行政違法行為,受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思考:下列行為是不是違法行為?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講授新知行政處分 行政處罰作出制裁的 主體 國家行政機關(政府) 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制裁的 對象 系統內部違法失職的公務員 違反行政法規的但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方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針對的 行為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及失職行為 行政管理相對方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案例 杭州一民警在執法過程中,對在場一名老人違規使用催淚噴射器,依據《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紀律條令》,被處記大過處分 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發現一輛電動自行車停放在疏散通道中,在車主拒絕整改的情況下,執法人員根據《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給予車主罰款人民幣500元的行政處罰行政制裁: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我國刑法規定,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予以定罪處罰。思考一:以下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在5.2《預防犯罪》一框詳細講解違反了刑法,是刑事違法行為,應受刑罰處罰。講授新知鏡頭三陳某為牟取非法利益,介紹楊某向吳某等人(均另案審理)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I類瀕危野生動物)。經人民法院審理,陳某構成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刑罰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死刑有期徒刑無期徒刑驅逐出境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主刑只能單獨使用附加刑可以同時使用相關鏈接(P54)講授新知材料 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違反的法律 承擔的法律責任 所屬違法類別一二三較輕較輕嚴重行政法律規范(治安管理處罰法)民事法律規范(民法典)刑事法律規范(刑法)民事責任刑罰處罰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嚴重違法行為|犯罪行政制裁(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三類違法行為的不同點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單擊此處添加文本具體內容一般違法行為 犯罪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區別 對社會的危害性違反的法律承擔的法律責任聯系較輕較輕嚴重民事法律規范行政法律規范刑事法律規范民事責任行政制裁(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刑罰處罰都是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承擔法律責任。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違反的法律不同,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合作探究——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區別與聯系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的關系(聯系與區別)?(1)聯系(相同點):①都是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 ,都要承擔法律責任。②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一般違法行為如不及時改正,很容易發展為犯罪。(2)區別(不同點):①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②違反的法律不同。③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講授新知判斷三種違法行為的方法 :1.看違反的法律類別(行政法律法規、民事法律法規、刑法)2.看違法行為的危害(輕或重)3.看違法者受到的處罰(民事責任、行政制裁、刑罰處罰)①民事違法行為:賠償、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處罰主體是法院)②行政違法行為:拘留、罰款、開除、記過。(處罰主體是政府)③刑事違法行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等。(處罰主體是法院)知識技能小結挑戰自我:判斷正誤違法行為一定是犯罪行為,但犯罪行為不一定是違法行為。任何違法行為都會受到刑罰處罰。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違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違法。違法行為犯罪行為講授新知易錯剖析判斷:違法與犯罪的關系:√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違法違法犯罪犯罪違法犯罪違法犯罪違法違法就是犯罪嗎?一般違法行為可能會發展為犯罪3.李某在放學回家途中用彈弓把沿街路燈打破了4盞,被公安機關處以200元罰款。行政違法行為(一般)行政違法行為(一般)2.王某在網上公開謾罵侮辱他人,被人民法院判決向當事人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民事違法行為(一般)1.王某在家無聊,打電話到119,謊稱鄰居家著火了。4.小李醉駕開車導致五車連環相撞,被判處拘役兩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5.小王因酒駕被交警依法處以200元罰款,15日拘留。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一般)小試牛刀:判斷以下屬于哪種違法行為?講授新知易混、易昏、易錯、易丟分知識點判斷、比較訓練1.小明打壞我家的照明燈,是行政違法行為( )2.小明打壞5盞路燈,是行政違法行為( )3.小明損壞整個清溪鎮的路燈,是犯罪行為( )解讀:1.個人—個人(包括企業),情節輕微,屬于違反道德或民事違法行為。2.路燈——政府公用設施(和“公家”作對),屬于行政違法行為。3.“整個”鎮——嚴重(犯罪的本質特征),觸犯法律——《刑法》,要接受《刑罰》(5+4)處罰。x民事違法行為√√講授新知學會區分!酒駕 VS 醉駕吸毒 VS 販毒欠錢不還 VS 搶劫他人財物 VS 拾得他人財物不還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吸毒、酒駕—行政違法行為販毒、醉駕—刑事違法行為犯罪一般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犯罪一般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犯罪欠錢不還、拾得他人財物不還—民事違法行為搶劫他人財物—刑事違法行為講授新知一般違法行為(輕微)嚴重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 分類:①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分②根據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分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犯罪)(一般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民與民)(民與官)(全體公民)筆記3.違法行為的分類按對社會的 危害分 按違反的 法律分 承擔的法律責任 如何判斷違 法 行 為一般違法行為嚴重違法行為=犯罪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較輕民事責任(停止侵害、道歉、返還、賠償…)行政處罰(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拘留、罰款、開除、記過)刑事處罰=刑罰5個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4個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嚴重社會危害性(違反民法典)(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發生在公民之間,企業之間,公民與企業之間(“公家”、公民輕微違反國家管理)(違反刑法)從違反的法律、違法行為的危害,受到的處罰判斷(危害 )(記)違法行為的分類表第二目警惕身邊違法行為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故意損壞文物或名勝網上散布謠言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思考:在生活中,我們要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講授新知鏡頭一買賣雙方簽訂合同之后,賣方收款卻只發放一半貨物。合同違約鏡頭二照相館沒有經過他認同同意,將其藝術照片展出,以招徠顧客。侵犯了肖像權鏡頭三他們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出版了我寫的書!侵犯了著作權根據你的經驗,下列行為違法嗎?說說你的理由。民事違法行為講授新知侵犯民事權利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姓名權人身權物權債權繼承權生命權健康權財產權等等等等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的主要表現(P50記)講授新知欠債不還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未經同意發表他人作品未經同意使用他人圖片進行宣傳常見的民事違法行為思考:民事違法行為應該承擔什么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等。講授新知思考:啟示我們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應該怎么做?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約行為。既維護自己權益,又尊重他人權益。違反的法律:《民法典》等;承擔責任:民事責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案例:合同違約,欠債不還,拾到他人財物不歸還、侵犯著作權等民事權利民事違法行為講授新知行政違法行為:①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②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都是較為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筆記4.身邊的違法行為有哪些?①(針對一般違法行為)遵章守法是社會和諧的保證。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②(針對行政違法行為)在社會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③(針對民事違法行為)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侵權行為和合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筆記5.如何防范一般違法行為,做到遵章守法?違法無小事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法不可違法律的作用違法行為的含義怎樣做到遵章守法違法行為的分類身邊違法行為的表現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犯罪行為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