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5.2預防犯罪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學習目標:刑法的內容及作用01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02刑罰含義、分類0304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第一目了解罪與罰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鄲肥鄉區北高鎮張莊村3名初中生將同學王某(現年13歲)殘忍殺害并將尸體掩埋在蔬菜大棚里。該案被害人王某與殺害他的3名同學就讀于邯鄲市肥鄉區舊店中學初一年級,疑似在學校上學時就遭受過同學的霸凌。2024年3月10日下午1點左右,王某告訴奶奶與同學去玩。由于長時間未聯系上王某,王某家人決定報警,警方通過視頻監控發現3名男同學與王某某同行,在監控視頻和轉賬記錄的證據下,3名男同學說出王某某被埋在了北營村南的廢棄蔬菜大棚內,該大棚僅距離其中一名學生家不足百米。找到尸體后發現,王某某已經面目全非。該案例中的行為違反了什么法律?應受到怎樣的懲罰?1.刑法的作用及內容?作用: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內容:刑法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定罪、量刑)毆打他人一定是犯罪嗎?毆打他人,造成輕微傷害的,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一般違法行為。毆打他人,導致其重傷甚至死亡的,觸犯了刑法,屬于犯罪行為。行為一:行為二:請同學們討論,分辨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區別。并列舉類似的例子。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的區別與聯系:關系 一般違法 犯罪共同點 都是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應承擔法律責任不 同 點 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危害不大 情節輕微 危害大情節嚴重觸犯的法律 違法了刑法以外的法律 觸犯了刑法應承擔法律責任 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或行政制裁 刑罰處罰聯系 它們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通過比較,你認為什么是犯罪?犯罪有什么基本特征?2.犯罪的含義及基本特征 ★含義: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并依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基本特征:嚴重危害性——最本質特征刑事違法性——法律標志應受刑罰處罰性——必然法律后果鄭某、李某、鄭某某與被害人王某系同班同學,2012年7月,因王某值日但未打掃,鄭某便以此為由與王某發生口角,后鄭某、李某、鄭某某某使用了木棒、木質掃帚把、鋼板等作案工具,造成了王某頭部重傷,后經求治無效死亡。一審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分別判處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2年至7年不等的刑罰。一審宣判后,鄭某、鄭某某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鄭某、李某、鄭某某與被害人王某系同班同學,2024年7月,因王某值日但未打掃,鄭某便以此為由與王某發生口角,后鄭某、李某、鄭某某某使用了木棒、木質掃帚把、鋼板等作案工具,造成了王某頭部重傷,后經求治無效死亡。一審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故意傷害罪分別判處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2年至7年不等的刑罰。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3.什么是刑罰?(含義)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刑罰主刑附加刑人民法院※4.刑罰的種類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管制:不予以關押,但限制其一定的自由,由社區依法實施矯正,3個月以上2年以下。拘役:短期剝奪犯罪分子人身自由,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強迫勞動改造,6個月以上15年以下。無期徒刑:剝奪罪犯終身自由并強迫勞動改造。死刑: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罰金:強制犯罪分子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適用于貪利型犯罪,如走私、販毒等。剝奪政治權利:剝奪犯罪分子參加國家管理與整治活動的權利。沒收財產:將犯罪分子所擁有的財產的部分或全部,強制無償的收歸國有。多適用于嚴重的犯罪,如危害國家安全罪、金融詐騙罪等。驅逐出境:強迫犯罪的外國人離開我國國境。知識拓展區分幾組概念 “罰金”與“罰款”相同嗎? “拘役”與“拘留”相同嗎? “刑罰”與“刑法”相同嗎?罰款、拘留------行政處罰------行政違法(一般違法)罰金、拘役------刑 罰------刑事違法(嚴重違法/犯罪)刑法------法律名稱刑罰------是對違法刑法的處罰刑法規定犯罪結果刑罰第二目加強自我防范有人說:犯罪離未成年人很遙遠,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檢察機關審查認為,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3人作案時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故意殺人致被害人王某某死亡,情節惡劣,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河北省檢察機關逐級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核準追訴。近日,經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查,依法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核準追訴。這起案例對我們有什么啟示?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新修訂刑事責任年齡不負刑事責任應負刑事責任16周歲18周歲八大罪負刑事責任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12周歲情節惡劣犯罪行為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負刑事責任14周歲15歲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自從結識了一些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他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開始他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和老師,后來便放縱自己,并因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處分。但他并沒有吸取教訓,反而經常偷竊財物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為搞到錢去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不良行為犯罪1234交友不慎嚴重不良行為陳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6.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③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預防犯罪了解罪與罰加強自我防范課 堂 小 結刑法的作用及內容犯罪的含義和特征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刑罰的含義及種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