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一框 中國的機遇與挑戰第二單元 世界舞臺上的中國第四課 與世界共發展一、新的發展契機▲1、當前我國面臨新的發展契機有哪些? (P41~42)2、面對發展契機,我們怎么做? P43二、新風險 新挑戰▲3、當前我國面臨的新風險和新挑戰有哪些?(P43~45)▲4、我國應如何面對當前的機遇與挑戰?(P45)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40-45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用顏色筆做標記。時間:5分鐘自學導航第一環節新的發展契機材料: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和首要任務我國經濟在經歷四個階段后,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換,是必然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科技發展、文化教育、民主法治、國際地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長穩健快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8萬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改善;科技創新從跟蹤為主步入跟蹤和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的新時期;文化教育邁入新的歷史時期,實現了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正邁向人力資本強國;民主法治方面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結合視頻和材料分析我國具有哪些發展機遇?結論:(1)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探究與分享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市場空間廣闊,社會大局穩定人力資源豐富,制度優勢顯著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703億元,比上年增長0.6%,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9.1%;2022年全國大學生畢業人數達到驚人的1076萬,創下了歷史新高,另外還有約130萬左右的研究生進入到就業市場。2022年底,我國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15.5萬公里,我國高鐵運營總里程4.2萬公里,可繞赤道一圈,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2年底,我國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35.5萬家,較上年增加5.7萬家,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32.4萬件,同比增長21.8%。思考:請結合材料,分析我國已具備了哪些更好的發展條件?結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2)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探究與分享資金人才技術基礎設施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10月17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14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了此次高峰論壇。當天”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也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大會有1200余位代表參會,中外代表各占一半。近300家企業代表現場簽訂合作意向,本次簽約項目無論是數量、涉及國別,還是簽約金額,都遠超上一屆企業家大會。走近“一帶一路”,感知發展機遇1.“一帶一路”吸引許多國家和地區參加,并積極開展合作項目,這說明當前時代潮流是怎樣的?2.為什么這么多國家愿意參加中國舉辦的國際活動?3.為什么許多國家爭先與中國簽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4)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主導作用)(5)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和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走近“一帶一路”,感知發展機遇(3)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歸納:一、中國的機遇與挑戰▲1、當前我國面臨新的發展契機有哪些?(1)國內:①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②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國際: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④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主導作用)⑤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和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思考:面臨發展契機,我們應持什么態度?1中國面臨的發展契機:我國自身(國內)國際層面(國外)①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②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④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⑤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和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課堂筆記思考:面臨新的發展契機,我們應持什么態度?①抓住機遇,勇于創新,發展就能再上新臺階;②坐等觀望,猶豫懈怠,往往錯失良機,陷于被動。思考:中國面對的機遇是不是說明了中國的發展會形勢一片大好?第二環節新風險 新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中國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迎接挑戰、步步向前的過程。過去,我們經歷并戰勝了諸多重大挑戰,獲得發展;未來,我們仍然會面臨各種風險與挑戰的考驗。思考:習總書記的話說明了什么?探究與分享:閱讀上圖,你有什么發現?請談談你的認識。高速發展下行壓力經濟發展新常態: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結論:①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一些矛盾與風險逐漸暴露出來。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當前中國經濟10大熱點問題通貨膨脹風險失業問題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人民幣匯率問題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水資源危機能源安全問題金融安全問題社會保障問題探究與分享:思考:當前中國經濟的十大熱點問題的存在說明了什么問題?結論: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2019年10月,三星正式關閉在中國的最后一家手機制造廠。今后,越南和印度將成為三星手機的主要生產基地。2020年8月,三星在中國的最后一個電腦工廠被關閉。至此,三星的手機、電腦業務全部離開中國。液晶顯示器生產也將轉移至越南。思考:為什么三星等企業要將工廠轉移至越南、老撾等國家?二、新風險 新挑戰近年來,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選擇離開中國搬遷到生產成本更低的地方:德企黛安芬撤資、轉移印尼;富士康逐步撤離中國大陸,在印度建百萬人工廠;英企瑪莎百貨退出包括中國在內的10個虧損的國際市場......中國需要制定相關的政策應對此種情況。《經濟藍皮書:中國經濟前景分析》指出,目前,中國制造業的勞動力成本已趨近美國。不僅人均工資水平年漲幅位列全球第一,達到了8%,東南沿海地區的人均工資水平更是遠超東南亞國家,人均成本是柬埔寨的4.3倍,越南的2.7倍,印度的2倍,印尼的1.8倍。人力的低成本優勢一直是中國制造在全球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這項優勢正在慢慢喪失。思考:為什么外資制造企業要搬離中國?你認為我國應該如何應對這種變化?②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企業外遷,“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將新冠病毒甩鍋給中國歐美加強“制造業回流”美國“對華貿易戰”仍在持續中東地區局勢持續緊張思考:以下國際形勢使中國的海外投資面臨怎樣的困難和風險?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2021年9月5日幾內亞政變二、新風險 新挑戰事件一:記者實地走訪多家義烏外貿商戶后了解到:原本計劃雙節假期之后就發貨,我們貨(已經)做好了。現在以色列客戶說,他們要延期交易。有的客戶甚至不回消息了”。事件二:利比亞戰爭爆發,多家中資企業的工地和營地遭到襲擊、搶劫, 中國政府出動海陸空力量,撤回3萬余名中國在利比亞人員。事件三:美國政府以涉俄為由,對超過200個實體和個人實施了制裁,以打擊俄羅斯規避制裁的能力及其能源和自殺式無人機行業,其中包括3家中國企業。思考: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挑戰?結論:③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挑戰。國際上局部地區持續動蕩、恐怖主義持續蔓延,一些國家因政府更迭而導致政策法規發生變化......這使得中國的海外投資面臨不少困難和風險。國內:①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要點歸納國內:②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外企外遷,“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國際:③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挑戰。這使得中國的海外投資面臨不少困難和風險。3、中國面臨哪些新風險新挑戰?“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11月11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在京勝利閉幕,會議公報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面臨新變化,強調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結合材料,談一談我國應如何應對當前的機遇和挑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六次全體會議課堂筆記4.我國該如何正確看待和應對發展中的機遇和挑戰 P45機遇挑戰我國的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②我們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風險新挑戰,增強機遇和風險意識。③立足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意識。④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新局。⑤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①我們要抓住機遇,勇于創新,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贏得主動,同時要有憂患意識。中國的機遇與挑戰新的發展契機新風險新挑戰我國面臨的發展機遇 ( 國內、國際)面臨發展機遇,我們應持的態度(抓住機遇、勇于創新)我國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國內、國際)正確面對機遇與挑戰正確認識應對方法(抓住機遇、趨利避害)課堂小結1.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作為百年未遇的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加速了百年變局的演進。受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的疊加沖擊,全球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我國在當前國際形勢中如何轉危機為機遇,以下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贏得主動 B.積極謀求自身發展,減少對外合作 C.面對成績,要有憂患意識 D.增強信心,運用智慧,開創新的局面 B小試牛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