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章 開啟化學之門 習題課件(7份打包下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章 開啟化學之門 習題課件(7份打包下載)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3節(jié) 怎樣學習化學
第1課時 學習化學需要進行化學實驗(1)
1.反應容器中能直接加熱的有:_______、蒸發(fā)皿、燃燒匙;能間接加熱(需墊陶土網(wǎng))的有:______、錐形瓶、燒瓶。
計量儀器:托盤天平、量筒。
存放儀器:______瓶(固體)、細口瓶(液體)、集氣瓶(氣體)、滴瓶。
加熱儀器:酒精燈、酒精噴燈。
其他儀器:鑷子、藥匙、膠頭滴管、坩堝鉗、玻璃棒、鐵架臺、試管夾等。
試管
燒杯
廣口
2.實驗室試劑取用規(guī)則:
(1)不能用手接觸試劑,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試劑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試劑的味道。
(2)注意節(jié)約試劑。應該嚴格按照實驗規(guī)定的用量取用試劑。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該按最少量(_______mL)取用液體。固體只需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剩余的試劑既不能____________ ,也不要__________ ,更不要拿出實驗室,要放入_________________內。
1~2
蓋滿試管底部
放回原瓶
隨意丟棄
指定的容器
3.巧記試劑的取用方法(記憶口訣):
(1)固體試劑的取用:粉末需匙或紙槽,一斜、二送、三直立,塊狀還是鑷子好,一橫、二放、三慢豎。
(2)傾倒液體的方法:液體應盛細口瓶。取下瓶塞倒放桌,標簽向著手心拿,試管傾斜口靠口,慢慢傾倒防外流,倒完還要刮一下,放回原處蓋好塞,標簽向外便取用。
(3)量筒的使用:選擇量筒看需要,一倒、二滴、三讀數(shù),讀數(shù)要與切面平,仰視偏低俯視高。
(4)托盤天平的使用:一放平、二調零,兩盤各墊一張紙;腐蝕試劑杯中盛,左物右碼兩盤放,物碼放反讀數(shù)減。
(5)膠頭滴管的使用:滴管滴加捏膠頭,垂直懸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亂放,用完清洗莫忘記。
化學實驗室規(guī)則
1.(1分)在化學實驗中,必須遵守實驗室規(guī)則。下列做法違背實驗室規(guī)則的是( )
A.實驗前檢查實驗用品是否齊全
B.易燃、易爆的試劑要遠離火源
C.將零食、水杯帶入實驗室
D.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應征得老師同意后再進行操作
C
常見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1分)下面試劑存放方式正確的是( )
A
3.(9分)如圖所示,根據(jù)儀器的圖形回答下列問題:
(1)按編號分別寫出圖中儀器的名稱:
①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集氣瓶。
(2)用編號填空:可用于收集或貯存少量氣體的儀器是____;量取一定量液體的儀器是 ____;可以用作少量試劑反應容器的儀器是 ____;常用作熱源的儀器是 ____。
試管
酒精燈
漏斗
燒杯
量筒




化學試劑的取用規(guī)則和方法
4.(1分)下列做法中,符合實驗室中化學試劑取用規(guī)則的是( )
A.塊狀固體試劑可以用手取用
B.實驗剩余的試劑應立即放回原瓶
C.用藥匙取一些蔗糖,嘗一嘗是否有甜味
D.若未說明用量,液體試劑一般取用1~2 mL
D
5.(1分)下列取用試劑的操作圖示錯誤的是( )
D
向“銅綠”中滴入稀鹽酸
6.(7分)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練習做向盛有“銅綠”(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粉末的試管中滴加稀鹽酸的實驗,試回答有關問題:
(1)往試管中加入試劑時,一般情況下,應先加_______試劑,后加______試劑。(均填試劑的狀態(tài))
(2)用滴管向試管中滴加稀鹽酸時,滴管不能_______________,用后的滴管應____________。
(3)“銅綠”中加入適量稀鹽酸后,“銅綠”逐漸_______并有________放出,生成____色溶液,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產生__________,說明該氣體為_____________。
固體
液體
伸入試管內
立即洗凈
消失
氣泡

白色渾濁
二氧化碳
7.(2分)同學們在實驗室自制汽水的部分操作如圖,其中不規(guī)范的是( )
D
8.(4分)酸堿中和的實驗多處用到滴管,下列有關操作正確的是( )
A
9.(4分)量筒是初中化學實驗中常用的一種儀器,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C
10.(12分)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分析下列實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圖A__________;圖B___________;圖C_______________;圖D_____________。
污染試劑
腐蝕標簽
打破試管底部
使人中毒
(2)小敏欲用100 mL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如圖所示。
若要量取45 mL該液體,在圖片基礎上應該用__________再向量筒中加入該液體。若小敏在量取45 mL該液體時,沒有保持視線水平,而是仰視,則量取的實際液體體積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5 mL。
膠頭滴管
大于
11.(8分)只要我們平時積極動腦,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可以代替某些化學儀器。
(1)有一名學生想用圖中所列物品代替化學實驗儀器。如果用A代替試管,你認為B可以代替__________,C可以代替______________,D可以代替________。
(2)如果想尋找玻璃棒的替代品,你覺得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比較合適。
導氣管
膠頭滴管
量筒
筷子(合理即可)(共22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2節(jié) 化學研究什么
第2課時 化學研究物質的組成和結構、用途與制法
1.有些物質僅由一種元素組成,如氧氣由____元素組成,氮氣由____元素組成。更多的物質由兩種或更多種元素組成,如二氧化碳由____和____兩種元素組成,碳酸氫銨由碳、氫、____、____四種元素組成。






2.物質都是由肉眼看不見的、極小的___________構成的,各種純凈物質都具有一定的組成和結構。
微觀粒子
3.金剛石、石墨均由____元素組成,但兩者結構不同,表現(xiàn)出不同的_______。金剛石是無色透明的晶體,具有特殊的光學性質,因而被用于__________;金剛石是自然界最_______的物質,常用于切割玻璃、鉆鑿巖層。石墨為__________、質軟的固體,耐高溫,可用于生產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墨還是一種能導電的非金屬,常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墨礦是一種常見的礦產資源,由石墨制取的石墨烯是一種重要的新材料。

性質
制作鉆石
堅硬
灰黑色
鉛筆筆芯和潤滑劑
電池的電極和電車上的電刷
4.物質的_______決定物質的性質,性質是結構的______,而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______,用途是性質的體現(xiàn)。
結構
用途
反映
物質的組成
1.(2分)(教材實驗改編)先將少量葡萄糖和面粉分別放在燃燒匙中,然后在酒精燈上加熱,最后這兩種物質都會變焦,生成黑色的物質碳。關于此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葡萄糖和面粉是同一種物質
B.葡萄糖和面粉中都含有黑色的物質碳
C.葡萄糖和面粉中都含有碳元素
D.以上說法均錯誤
C
化學研究物質的組成和結構
2.(3分)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但是性質和用途差異很大。下列關于金剛石和石墨敘述正確的是( )
A.硬度都很大
B.都是黑色固體
C.組成和結構不同
D.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
D
3.(5分)化學上把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下列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的解釋正確的是( )
A.“新物質”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
B.“新物質”就是與化學變化前的物質在顏色、狀態(tài)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
C.“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元素組成上不同的物質
D.“新物質”就是在組成或結構上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
D
化學研究物質的用途與制法
4.(5分)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是由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
A.氯化鈉作為重要的調味品,使菜肴美味
B.焦炭用于金屬冶煉
C.氧氣供給動植物呼吸
D.乙醇作為內燃機的燃料,提供動力與能量
A
5.(5分)金剛石和石墨是常見的碳單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石墨硬度大,可以做鉛筆芯
B.金剛石和石墨均可導電,都能作電極
C.金剛石是最硬的天然物質,可用于切割玻璃
D.金剛石轉變?yōu)槭珜儆谖锢碜兓?br/>C
6.(3分)下列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
A.納米銅的性質 B.活性炭的組成
C.單晶硅的結構 D.無人機的組裝
D
7.(3分)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物質的性質和用途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是( )
選項 性質 用途
A 生石灰具有吸水性 制造干燥劑
B 鋼鐵硬度大 用于制造鐵軌
C 銅呈紫紅色 可用作導線
D 氯化鈉易溶于水 配制生理鹽水
C
8.(3分)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化學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
B.物質都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
C.通過化學反應可以實現(xiàn)所有物質的轉化
D.通過化學手段可以改善由于人類快速發(fā)展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
C
9.(3分)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組成的、性能非常優(yōu)良的納米材料,具有超強導電、導熱的性能。圖為金剛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結構模型圖,圖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石墨烯是一種新型材料,由多種元素組成
B.石墨烯具有超強的導熱性,可作散熱材料
C.金剛石和石墨烯是組成相同但結構不同的兩種物質
D.石墨烯具有超強的導電性,說明石墨烯也可用作新型電池材料
A
10.(3分)酒精是實驗室和生活中的必備物質,下列酒精的用途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①可以為工業(yè)生產提供能源,如作為汽車的燃料或與汽油組成混合燃料
②酒精脫水成為乙烯,用以生產合成橡膠、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③酒精具有殺菌作用,被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廣泛用作消毒劑、防腐劑
④如果小孩發(fā)燒體溫在38.5度以下可以用毛巾蘸取酒精擦拭患兒頸部、腋窩、身體和四肢達到降溫目的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D
11.(4分)下列物質無需經過化學反應得到的是( )
A.澆注塔柱和樓板的混凝土里的砂石
B.用植物秸稈和糞便在沼氣池里發(fā)酵制沼氣
C.用礦石煉制鐵或其他金屬
D.用煉油廠的產品生產塑料
A
12.(3分)如圖是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鎮(zhèn)坑之寶”龜背形網(wǎng)絡狀青銅器,歷經幾千年未被壓壞,說明青銅具有的性質是( )
A. 密度大
B.熔點高
C.硬度大
D.導電性好
C
13.(8分)物質的性質、結構及用途的關系如圖所示。
(1)請用下列兩個敘述的字母填空。
②____;③____。
a.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具有吸附性
b.鎂粉能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可用作照明彈
(2)試著從微觀角度分析氧氣和氮氣性質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過氧化氫溶液有較強的氧化性,醫(yī)療上常用它殺菌消毒,過氧化氫分子中原子間相互結合的方式有“H-O-、-O-O-”兩種,青蒿素分子中原子間相互結合的方式有“-C-H、H-O-、-O-O-”等幾種,根據(jù)對比觀察,你推測青蒿素分子中起殺菌作用的原子間相互結合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
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不同
H-O-、-O-O-(共20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2節(jié) 化學研究什么
第1課時 化學研究物質的性質與變化
1.物理變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變化;化學變化是指______________的變化。
2.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理性質是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例如:顏色、氣味、密度等。
4.化學性質是物質_______________時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例如:可燃性、受熱易分解等。
沒有新物質生成
有新物質生成
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
在發(fā)生化學變化
蠟燭燃燒的探究
1.(2分)下列觀察化學實驗的步驟錯誤的是( )
A.變化前觀察并記錄物質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等
B. 變化中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能量變化
C.變化后觀察物質的形態(tài)、外觀即可,不用記錄
D. 對比、分析變化前后的實驗現(xiàn)象,總結得失
C
2.(2分)下列有關蠟燭(主要成分為石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石蠟稍加熱會熔化,說明石蠟的熔點較低
B.蠟燭燃燒產生熱量,發(fā)出黃白色火焰
C.蠟燭的火焰熄滅后,產生一縷白煙
D.蠟燭燃燒的現(xiàn)象是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D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3.(2分)(教材內容改編)下列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金剛石加工成鉆石
B.木炭的燃燒
C.氯化氫和氨氣混合,產生白煙
D.植物的光合作用
A
4.(2分)(沈陽中考)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酒精揮發(fā) B.石蠟熔化
C.食物腐敗 D.鎂帶彎折
C
5.(1分)許許多多的事實表明,化學變化常伴隨著能量的吸收和釋放。下列化學變化過程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
A.發(fā)射航天飛機 B.干電池放電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D
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6.(1分)下列描述屬于氫氧化鈣化學性質的是( )
A.白色固體 B.微溶于水
C.溶液有滑膩感 D.能與二氧化碳反應
D
7.(1分)綿陽市標志性建筑越王樓是中國歷史名樓,樓中展有陶瓷、青銅器和書畫作品等。下列有關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A.陶瓷耐腐蝕 B.青銅強度高
C.宣紙易燃燒 D.墨跡難氧化
B
加熱碳酸氫銨
8.(9分)(教材實驗改編)取少量碳酸氫銨固體粉末放入蒸發(fā)皿中,將蒸發(fā)皿放在酒精燈上加熱(如圖所示)。
(1)碳酸氫銨的顏色是____色,呈____態(tài);加熱碳酸氫銨時,聞到一股_________氣味,這是因為生成了________;放在蒸發(fā)皿上方的干冷玻璃片上出現(xiàn)了_______,這是因為產生了____;同時還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這種氣體是______________。
(2)有一農戶將碳酸氫銨放在陽光下晾曬后,發(fā)現(xiàn)碳酸氫銨變少了。你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讓你指導該農戶保存碳酸氫銨,你提出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


刺激性
氨氣
液滴

二氧化碳
碳酸氫銨固體受熱易分解,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生成了氨氣、水和二氧化碳
密封并置于陰涼處(合理即可)
9.(3分)將盛有少量水的試管夾在鐵架臺上,在試管底部小心加熱到水沸騰,把一塊潔凈的玻璃片移近試管口,能說明這一過程只發(fā)生物理變化的是( )
A.試管中的水越來越少
B.試管口出現(xiàn)白霧
C.玻璃片有水滴滴下
D.沒有新物質生成
D
10.(3分)如圖所示蠟燭燃燒的實驗中,對實驗現(xiàn)象描述錯誤的是( )
B
11.(2分)下列詩詞中不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A.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B.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C.伐薪燒炭南山中
D.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A
12.(12分)物質的變化與物質的性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必須理解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請仔細思考,完成下面的題目:
(1)現(xiàn)有①濕衣服晾干、②鐵鍋生銹、③輪胎爆炸、④蠟燭受熱熔化、⑤衣櫥中的樟腦丸逐漸變小、⑥食物變質、⑦電燈發(fā)光、⑧冬瓜腐爛這八種變化,請你判斷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____________,屬于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___。
(2)選擇序號填空:①物理變化;②化學變化;③物理性質;④化學性質。
以糧食為原料能釀酒____;酒精易揮發(fā)____;汽油燃燒____;瀝青凝固____。
①③④⑤⑦
②⑥⑧




13.(8分)(教材圖片題)南宋詩人趙師秀有詩“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痹娭小盁艋ā笔窍灎T不完全燃燒產生的炭黑附著在蠟燭芯上的現(xiàn)象。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
結論:石蠟的硬度____,密度比水____。
(2)如圖是小李同學從點燃的蠟燭火焰中引出一縷“白煙”的實驗裝置。小李同學認為“白煙”的成分是水蒸氣,小王同學認為“白煙”的成分是石蠟蒸氣。請你參與探究,確定“白煙”的成分:驗證小李同學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驗證小王同學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燃“白煙”,看是否能燃燒
用冷而干燥的燒杯罩在“白煙”上,看是否有水珠產生
14.(2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顏色改變現(xiàn)象產生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B. 發(fā)光放熱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C.蠟燭燃燒的過程沒有物理變化,只有化學變化
D.只有化學變化中伴隨著能量的吸收和釋放
B(共23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3節(jié) 怎樣學習化學
第3課時 學習化學需要進行科學探究與使用化學符號
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提出__________,作出_______________,確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____________,查閱資料,收集證據(jù),通過分析、歸納、推理,得出_______。
問題
猜測或假設
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案
化學實驗
結論
2.鎂是一種________、有_______、質軟、能______的金屬。在常溫下可與空氣中的_________發(fā)生反應,生成____________。在點燃的條件下,鎂條能在空氣中____________,發(fā)出______________,放熱,生成________的固體。鎂條與醋酸反應,生成_______,放出熱量。
銀白色
光澤
導電
氧氣
氧化鎂
劇烈燃燒
耀眼的白光
白色
氫氣
3.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符號:①氧氣_____;②氨氣_______;③鎂______;④二氧化碳_________;⑤水________;⑥碳酸氫銨___________;⑦氧化鎂___________;⑧氧化銅________;⑨金剛石____;⑩氯化氫________。
O2
NH3
Mg
CO2
H2O
NH4HCO3
MgO
CuO
C
HCl
學習化學需要進行科學探究
1.(2分)有關科學探究的認識錯誤的是( )
A.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
B.實驗方案的設計是實驗探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C.科學探究是獨立完成的過程,不需要合作
D.科學探究始于問題
C
2.(2分)實驗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為驗證該粉末是否為鐵粉,小明將磁鐵放在該粉末上方,觀察是否能被吸引,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設 B.進行實驗
C.得出結論 D.反思與評價
B
3.(2分)上課時小麗覺得呼吸不暢,懷疑與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有關,小麗分別收集了250 mL教室內、外的氣體樣本,向其中分別加入10 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蕩后觀察現(xiàn)象。在此過程中,沒有應用的科學方法是( )
A.猜想 B.實驗 C.對比 D.歸納
D
探究鎂的性質
4.(10分)請你幫小明完成探究鎂的性質的過程。
(1)提出問題:鎂條可能具有哪些性質呢?
(2)做出假設:鎂條顏色可能是銀白色的,可能具有導電性,可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兩個化學性質)。
(3)制定方案,進行實驗:
①用砂紙打磨鎂條,觀察顏色,發(fā)現(xiàn)鎂條為_________。
②用打磨好的鎂條代替銅絲連接一節(jié)干電池和電珠,發(fā)現(xiàn)它能_______。
③用__________夾持一段打磨好的鎂條,用酒精燈______加熱。觀察現(xiàn)象。
④另取一段打磨好的鎂條,放入食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可燃性,能與醋酸反應
銀白色
導電
外焰
坩堝鉗
鎂條逐漸溶解,產生大量氣泡
(4)得出結論:假設正確。
(5)探究討論:一些煙花和照明彈中都含有鎂粉,鎂粉的這一用途與鎂的______性質有關;實驗完畢后,發(fā)現(xiàn)桌面被燙壞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燃
桌面上沒有放陶土網(wǎng)
學習化學需要使用化學符號
5.(2分)下列化學符號與物質名稱不對應的是( )
A.氧氣:O2 B.鎂帶:Mg
C.石灰水:H2O D.氧化銅:CuO
C
6.(2分)下列物質中含有元素種類最多的是( )
A.二氧化碳(CO2) B.水(H2O)
C.氯化銨(NH4Cl) D.銅綠[Cu2(OH)2CO3]
D
D
8.(3分)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圓滿收官,這意味著人類探索宇宙有了更加深邃的視角。某同學認為制造“天眼”的球面射電板可能是鋁合金板制的,就該同學的“認為”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提出問題 B.猜測或假設
C.進行實驗 D.獲得結論
B
9.(3分)點燃鎂條時,不能看到的現(xiàn)象是( )
A.生成白色粉末 B.發(fā)出耀眼的白光
C.生成氧化鎂 D.有白煙產生
C
10.(4分)下表列舉了法拉第《蠟燭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問題及對問題的回答,其中“對問題的回答”屬于“設計實驗方案”的是( )
選項 問題 對問題的回答
A 火焰不同部位溫度高低如何比較?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觀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灼燒情況
B 火焰為什么向上? 熱氣流上升,形成對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與火焰中的碳顆粒有關,碳顆粒會影響火焰明亮程度
D 吹滅蠟燭時產生的白煙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蠟蒸氣凝結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
A
11.(8分)下面是某些物質及其化學符號。
①氧氣:O2;②五氧化二磷:P2O5;③氧化鎂:MgO;④金剛石:C;⑤碳酸氫銨:NH4HCO3。
(1)其中,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有______(填序號,下同),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有______。
(2)其中,組成中含有氧元素的物質有____________;組成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質有____。
①④
②③
①②③⑤

12.(6分)小科發(fā)現(xiàn)取自實驗室的鎂帶表面有黑色物質,黑色物質是什么?會不會是鎂帶緩慢氧化后產生的氧化鎂?
查閱資料:鎂帶燃燒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鎂。
(1)小科把磨去黑色物質的鎂帶放在_______(填名稱)中燃燒,結果得到的是白色固體。由此,他得出結論:黑色物質不是氧化鎂。
(2)進一步查閱資料后獲知,任何固體顆粒直徑小到一定量,顏色都是黑色的。如純凈的鐵塊是銀白色的,而鐵粉是黑色的。由此,小科認為原來的結論____(填字母)。
A.正確  B.不正確  C.可能不正確
(3)小科又開始了進一步的探究……
此探究過程給你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氣
C
像科學家那樣,通過多種方法的探究,親自動手查資料、做實驗獲得正確結論(合理即可)
13.(6分)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微觀過程可以用下圖表示:
①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從元素角度分析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元素本身并未發(fā)生變化,只不過重新組合,形成了新物質
(2)如圖2是兩種變化的微觀圖示:①②兩種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____(填“①”或“②”)。
②(共17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1章 開啟化學之門 章末復習
易錯點1 區(qū)分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1.下列選項中關于物質性質或變化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物理性質
B.鐵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易生銹——化學性質
C.氣溫高使自行車車胎爆炸——化學變化
D.動植物呼吸——物理變化
B
2.在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有毒且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可生成亞硫酸,它還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分別歸納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發(fā)生的化學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個,用文字表達式表示)。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易溶于水
有毒;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
二氧化硫+氫氧化鈉 亞硫酸鈉+水(或二氧化硫+水 亞硫酸)
易錯點2 儀器的讀數(shù)
3.下列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A.用托盤天平稱量25.36 g氯化鈉
B.用10 mL的量筒量取7.50 mL稀硫酸
C.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2
D.取用液體時,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取用1~2 mL
D
4.小紅用量筒量取液體讀數(shù)時仰視液面得出體積為17 mL,那么該液體實際體積____(填“>”“<”或“=”,下同)17 mL;小麗量取10 mL液體時俯視讀數(shù),則她量取的液體實際體積____10 mL。
>
<
易錯點3 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
5.下列對于蠟燭燃燒和熄滅時的實驗現(xiàn)象描述錯誤的是( )
A.火焰分為三層,外層最明亮
B.燃燒時常伴有黑煙并放出熱量
C.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D.吹滅后有一股白煙冒出
C
B
7.試管是實驗室最常見的儀器。如圖所示,在不同的化學實驗中試管口的朝向不同。
(1)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朝向如圖____(填字母,下同);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口朝向如圖____。
(2)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試管口朝向如圖____。
(3)向試管中加入塊狀固體時,試管口朝向應先如圖____后如圖____。
(4)實驗完畢,將試管洗凈后,應將試管口朝向如圖____放置。
C
D
A
A
B
E
8.化學實驗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操作,否則可能導致實驗失敗或造成事故。請?zhí)顚懴铝绣e誤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9.(關注科學探究)化學小組對蠟燭的燃燒進行探究。
Ⅰ.蠟燭燃燒過程探究。
(1)將一根小木條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 s后取出,現(xiàn)象如圖1中A所示,由此可知:蠟燭的_______(填“外焰”“內焰”或“焰心”)溫度最高。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細短玻璃管,發(fā)現(xiàn)玻璃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如圖1中B所示),將燃著的木條接近玻璃管的上口,上口處產生火焰。這說明焰心物質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
外焰
可燃性
(3)如圖2,小麗同學做了“母子火焰”的趣味實驗。據(jù)此實驗,下列有關分析中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
A.子火焰中燃燒的物質是液態(tài)石蠟
B.要使該實驗成功,導管不宜過長
C.導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為該處氧氣充足
B
Ⅱ.蠟燭熄滅原因探究。
同學們對圖3實驗中蠟燭(足量)熄滅的原因展開研究。
【猜想與假設】①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大于氧氣含量;②可能是氧氣被完全消耗。
【探究與結論】
(4)甲同學收集1瓶含20%氧氣和80%二氧化碳的氣體,將點燃的蠟燭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才慢慢熄滅。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假設①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不合理
(5)乙同學使用氧氣傳感器測量密閉裝置內蠟燭(足量)從燃燒到熄滅的過程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實驗結果如圖4所示。下列判斷或結論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
A.實驗開始時密封裝置內是純凈的氧氣
B.蠟燭熄滅的原因是瓶內氧氣已經耗盡
C.蠟燭熄滅后瓶內氣體是純凈的二氧化碳
D.氧氣的含量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熄滅
D
(6)石蠟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寫出蠟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剛認為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試舉一例說明小剛的觀點正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燈通電發(fā)光放熱(合理即可)(共22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1節(jié) 認識化學科學
1.化學研究物質的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物理和生物學一樣,都屬于自然科學?;瘜W常通過______來探究和揭示自然界的規(guī)律,有著獨特的魅力。
組成
結構
性質
轉化及應用
實驗
2.濃氨水中揮發(fā)出來的構成氨氣的微觀粒子____________,并進入滴有酚酞的蒸餾水中,使溶液變____;當我們走近鮮花盛開的花園時,會聞到花的香味等,這些都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斷運動

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是在不停地運動的
3._________建立了關于燃燒的氧化學說,運用__________方法研究物質及其變化。___________提出了原子論。____________提出了分子假說,奠定了近代原子分子論的基礎。____________根據(jù)化學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拉瓦錫
定量實驗
道爾頓
阿伏伽德羅
門捷列夫
4.當前人類所面對的環(huán)境、材料、能源、_______和健康等重大問題的解決都有賴于化學科學的發(fā)展。
糧食
有趣而神奇的化學
1.(2分)從不同角度研究一塊大理石,下列不屬于化學研究領域的是( )
A.產地 B.成分和組成
C.性質和用途 D.微觀結構
A
2.(6分)(教材實驗改編)根據(jù)下列實驗回答問題:
(1)實驗1溶液開始呈____色,加濃氨水后溶液變?yōu)開___色;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水不能使無色酚酞_______,氨水能使無色酚酞變?yōu)開___色。
(2)實驗2燒杯C中溶液變____色,燒杯B中的溶液不變色,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變紅


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來的氨氣微粒運動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變?yōu)榧t色
歷史悠久的化學
3.(2分)下列有關化學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波義耳用定量實驗方法研究物質及其變化
B.拉瓦錫提出了分子假說
C.徐光憲為我國稀土分離作出了重要貢獻
D.道爾頓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了元素周期表
C
4.(3分)奠定近代化學基礎的是( )
A.原子論、分子假說的創(chuàng)立
B.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
C.火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
D.半導體材料的研制
A
5.(3分)化學發(fā)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列物質的出現(xiàn)順序正確的是( )
①陶器?、谇嚆~器 ③火藥?、芗{米材料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C
促進社會發(fā)展的化學
6.(2分)下列生產應用中能夠體現(xiàn)化學造福人類和社會的是( )
①煉制汽油、柴油等作現(xiàn)代交通工具的燃料
②化學合成藥物,保證人體健康
③生產農藥化肥,提高糧食產量
④研制新型的半導體單晶硅,用于電子設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7.(2分)化學在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發(fā)展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關化學的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化學只能用于工業(yè)生產
B.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的主要基礎
C.治理污染需要化學技術
D.化學幫助人們解決能源問題
A
8.(3分)化學制品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下列物品不是通過化學原理制成的是( )
A.青銅器 B.木質桌凳
C.光導纖維 D.陶瓷地磚
B
9.(3分)形成正確的觀念有助于學習和決策。下列觀念正確的是( )
A.化學不能創(chuàng)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質
B.新材料的使用提高了生活品質,同時也可能產生環(huán)境污染
C.化學工藝的設計原則是消耗更多的資源獲得所需產品
D.“純天然”物質一定比人工合成的物質好
B
10.(4分)在科學史上,中國有許多重大發(fā)明,為世界現(xiàn)代物質文明奠定了基礎。以下發(fā)明屬于化學史上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的是( )
①造紙?、诨钭钟∷ⅰ、刍鹚幒椭兴帉W?、苤改厢槨、轃掋~、煉鐵、煉鋼?、尢沾? ⑦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嗍状稳斯ず铣山Y晶牛胰島素
A.①②③④⑥ B.①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⑧
D
11.(12分)某興趣小組探究微觀粒子的特性時做了以下實驗,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按圖1進行實驗時,在A試管中倒入適量濃氨水,B試管中放入一張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立即用帶橡皮塞的導管連接好。
①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現(xiàn)象說明微觀粒子___________;
②將圖1試管A分別放入20 ℃水和50 ℃水中,觀察發(fā)現(xiàn),試管A放入50 ℃水中時,現(xiàn)象更早出現(xiàn)。可得出溫度越高,微粒運動越______(填“快”或“慢”);
③圖1實驗與教材實驗對比,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試管中濾紙滴有酚酞處變紅,且由管口向管內延伸
在不斷運動

節(jié)約試劑,更環(huán)保(合理即可)
(2)將分別充滿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和無色氮氣的集氣瓶(兩氣體不反應),按圖2中甲、乙方式放置,然后把兩瓶中間的玻璃片抽走,使兩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蕩)。
①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最終甲、乙中上下瓶中的顏色分布趨于一致,從微粒特性的角度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時發(fā)現(xiàn)甲中兩瓶氣體的顏色很快趨于一致,而乙中需較長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該現(xiàn)象說明相同條件下,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氮氣的密度。
微粒是不斷運動的
大于
12.(8分)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某組同學對收集到的下列物品進行探究。請回答:
(1)圖中與化學有關的物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
(2)圖中與人類住、行有關的物品是________。
(3)圖中可以用于醫(yī)療消毒的物品是______。
(4)從親身(或家庭)經歷中舉一例說明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④⑤⑥⑦
①⑥

金屬的冶煉使人們住上了各式樓房(合理即可)(共20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3節(jié) 怎樣學習化學
第2課時 學習化學需要進行化學實驗(2)
1.酒精燈的使用(兩檢查、三禁止):
(1)兩檢查:①檢查酒精燈燈芯是否燒焦或不平;②檢查酒精燈內酒精的量,酒精的量不得少于酒精燈容積的______,也不能超過酒精燈容積的______。
(2)三禁止:①點燃酒精燈要用_______,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以免引發(fā)安全事故;②添加酒精用_______,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③熄滅酒精燈用_______,禁止用嘴吹滅。
1/4
2/3
火柴
漏斗
燈帽
2.給物質加熱時應注意:①要先預熱,后用酒精燈的_______部分對準試劑加熱;②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夾(或鐵夾)要夾在試管的______部,試管口應略向____傾斜,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給試管內液體加熱時,試管應與桌面成_______角,試管內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_______;④無論加熱固體還是液體,試管口都不能正對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
外焰
中上

冷凝的水倒流到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45°
1/3
自己或他人
物質的加熱
1.(2分)下列圖示中,酒精燈的使用不正確的是( )
C
2.(3分)如圖是某同學給試管中液體加熱的操作,指出其中的錯誤。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用焰心加熱
試管中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
手碰到短柄
3.(10分)如圖為實驗室里做加熱堿式碳酸銅粉末的實驗裝置(堿式碳酸銅受熱會分解成黑色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將裝有固體試劑的試管略向下傾斜固定好(如上圖所示),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集中加熱前要先預熱,此裝置的預熱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大家認為在實驗過程中可能產生二氧化碳,在該實驗過程中增加什么操作能將它檢驗出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鐵架臺
酒精燈
來回移動酒精燈
防止加熱時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
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溶液變渾濁,說明產生了二氧化碳
連接儀器裝置
4.(2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1)根據(jù)圖1回答:在連接c和d時,使d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圖2回答:以上操作容易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
將插入橡皮塞的導管一端用水濕潤
將試管底壓破
洗滌玻璃儀器
5.(3分)下列有關清洗試管的操作,正確的是( )
A.試管內的廢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將清洗好的試管放在桌面上
C.刷洗時必須轉動或上下移動試管刷,但用力不能過猛
D.洗過的玻璃儀器內壁的水成股流下表明儀器已洗干凈
C
6.(2分)下列與試管有關的操作或裝置(試劑和酒精燈省略)的圖示正確的是( )
B
7.(2分)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D
8.(2分)做化學實驗要養(yǎng)成良好的整理習慣。若某同學在實驗結束后,將儀器按如圖所示放置,其中正確的是( )
D
9.(2分)實驗室量取并加熱100 mL的液體,該使用的儀器是( )
A.①③④⑥ B.①③④⑥⑦⑧
C.②③⑤ D.②③⑤⑦⑧
B
10.(4分)給出下列儀器。
①試管?、跓、蹮俊、苷舭l(fā)皿
⑤集氣瓶?、蘖客病、呗┒贰、嗳紵?br/>(1)加熱時需墊上陶土網(wǎng)的是_______(填序號,下同)。
(2)不能用酒精燈加熱的是__________。
(3)可用來給固體加熱的是__________。
(4)可用來給液體加熱的是______________。
②③
⑤⑥⑦
①④⑧
①②③④
11.(10分)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酒精燈熄滅后未蓋燈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的量超過試管容積的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另一只酒精燈:___________。
(4)加熱液體時,試管口朝著有人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5)未墊陶土網(wǎng)直接加熱燒杯內的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揮發(fā),造成酒精浪費,燈芯上留有水分下次不易點燃
液體沸騰濺出傷人
發(fā)生火災
液體沸騰濺出傷人
因受熱不均而破裂
12.(8分)在化學實驗室中,試管破損是較為常見的實驗事故,小明分析歸納了幾種可能導致試管破裂的原因:
①加熱前沒有給試管預熱;
②加熱時試管外壁沾有水珠;
③加熱后立即用冷水沖洗;
④向試管中加入固體顆粒時試管沒有先橫放;
⑤加熱時使用酒精燈的外焰;
⑥塞橡皮塞時把試管抵在桌面上用力下壓;
⑦加熱固體時沒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1)上述操作不會造成試管破裂的是____(填序號,下同)。
(2)上述原因中是由于受熱不勻、試管熱脹冷縮而炸裂的是___________,是由于局部壓強過大而破裂的是_______。
(3)根據(jù)上述內容,說說怎樣避免實驗儀器損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⑦
④⑥
按要求使用儀器、避免受熱不均或用力不當?shù)?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荔县| 建宁县| 收藏| 喜德县| 汉中市| 盐津县| 札达县| 莆田市| 太白县| 军事| 卫辉市| 维西| 华亭县| 泸州市| 天等县| 洛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威信县| 奉贤区| 阳高县| 沅陵县| 东辽县| 托克逊县| 安康市| 新营市| 灵璧县| 改则县| 清苑县| 抚顺县| 横峰县| 道孚县| 丰都县| 洛扎县| 绵竹市| 贵港市| 孝昌县| 清水河县| 东乌| 高淳县| 衡阳市|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