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章 空氣與水資源 習題課件(9份打包下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章 空氣與水資源 習題課件(9份打包下載)

資源簡介

(共15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基礎實驗1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實驗目的】
1.學習組裝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制取和收集氧氣。
2.通過木炭、蠟燭、鐵絲分別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認識氧氣的性質。
【實驗用品】
高錳酸鉀、水、木炭、細鐵絲、澄清石灰水、鐵架臺、試管、導管、水槽、酒精燈、集氣瓶、坩堝鉗、單孔橡皮塞、鐵夾、燃燒匙、毛玻璃片、橡膠管、火柴、棉花、木塊、藥匙等。
【實驗過程】
1.制取氧氣。
觀察高錳酸鉀的顏色和狀態:高錳酸鉀是_______色的固體粉末。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先用帶有導管的橡皮塞塞緊試管,把導管的一端_________,再用手緊握___________,觀察到導管口有____________,說明此裝置氣密性良好。
(2)往試管里裝高錳酸鉀,并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以防止加熱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紫
浸入水中
試管外壁
氣泡冒出
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影響導氣
(3)按如圖所示固定裝置,并準備好集氣瓶。
(4)點燃酒精燈,給試管預熱,然后對準高錳酸鉀所在的部位加熱。
(5)收集氣體,等氣泡______________時再開始收集。等集氣瓶中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蓋好玻璃片,將集氣瓶移出水面,____放在桌上。用同樣的方法再收集兩瓶氧氣(其中一瓶留有少量水)。
(6)實驗結束,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連續均勻冒出

從水槽中取出導氣管
熄滅酒精燈
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試管炸裂
2.氧氣的性質。
仔細觀察氧氣的顏色:氧氣是____色的____體。
(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用坩堝鉗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上引燃,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停止后,往集氣瓶里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
木炭在氧氣里燃燒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變渾濁
(2)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取一根細鐵絲,在燃燒匙柄上繞成________,取下,末端系上一截_______,用坩堝鉗夾持,在酒精燈上點燃火柴,待火柴臨近燒完時緩慢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集氣瓶里裝有少量水)。
鐵絲在氧氣里燃燒的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氣瓶里裝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螺旋狀
火柴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黑色的固體
防止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使集氣瓶炸裂
【問題討論】
1.制取氧氣前為什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熱高錳酸鉀,為什么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為什么要在試管口放置一團棉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加熱高錳酸鉀不久,導管口就有氣泡冒出,此時是否要立即收集氣體?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是有氣體參加或產生的實驗,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防裝置漏氣影響實驗結果
為了防止水蒸氣冷凝回流炸裂試管;防止加熱時試管內的粉末狀物質進入導管
不能,因為剛冒出的氣體混有空氣
1.(3分)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正確的是( )
A.蠟燭——發出桔黃色火焰
B.紅磷——產生大量白霧
C.鐵——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D.木炭——發出紅光
C
2.(4分)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主要步驟:①固定裝置;②裝入試劑;③加熱;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滅酒精燈;⑦從水槽中移出導氣管。其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A.④②①③⑤⑦⑥ B.②③①⑥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⑥④①②⑦⑤③
A
3.(4分)實驗室使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中,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
A.用排空氣法收集時,導管末端放在集氣瓶口處
B.用排水法收集時,集氣瓶口應向上
C.用藥匙向試管中加入試劑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D.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應蓋上毛玻璃片,瓶口向上放置在桌面上
D
4.(4分)下列是化學實驗小組的四位同學在實驗室做有關氧氣性質的實驗操作,有錯誤的是( )
A.小周將盛有紅熱木炭的燃燒匙從瓶口往下緩慢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
B.小吳準備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他未將集氣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
C.小鄭在將細鐵絲繞成螺旋狀之前先用砂紙把細鐵絲打磨光亮
D.小王在酒精燈的火焰上引燃細鐵絲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將其伸入盛滿氧氣的集氣瓶中
D
5.(4分)如圖甲為興趣小組做的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裝置,通過儀器測得如圖乙所示數據,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前瓶內收集的氧氣是純凈的
B.鐵絲大約在20 s左右停止燃燒
C.鐵絲停止燃燒是因為瓶內氧氣被耗盡
D.該實驗中氧氣體積分數一直變小
B
6.(11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標有序號的儀器的名稱: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實驗室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但要對裝置進行改進,改進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擇E裝置收集氧氣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所得氣體不純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條)。
鐵架臺
水槽
A
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氧氣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
收集氣體前集氣瓶中未裝滿水(或沒有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便開始收集)
(3)向組裝好的氣體發生裝置中加入試劑前,應該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實驗結束后,應先將導管從水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二氧化錳在反應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與集氣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為光滑面,另一面為磨砂面,收集氣體時用玻璃片的________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朝下蓋好集氣瓶。
檢查裝置氣密性
防止水倒吸炸裂試管
催化作用
磨砂面(共22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4節 水的組成和凈化
第2課時 水的凈化 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1.過濾是將不溶于液體的____________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進行過濾操作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耙毁N”是指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中間不要留有氣泡;“二低”是指濾紙邊緣要低于____________,過濾的液體向漏斗內傾倒時液面要始終低于___________;“三靠”是指漏斗末端的尖嘴部分要緊靠____________,引流時玻璃棒下端要斜靠在____________處,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在_________的中下部。
固體物質
漏斗邊緣
濾紙邊緣
燒杯內壁
三層濾紙
玻璃棒
2.自來水的凈化過程包括沉降、_________、吸附和_______等。
過濾
消毒
3.硬水是指溶有較多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硬水中加入________后產生的泡沫較少,還會形成白色的___________。
鈣、鎂離子的可溶性物質
肥皂水
垢狀物
過濾
1.(2分)下列關于過濾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糖水經過過濾后仍然是糖水
B.過濾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雜質
C.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攪拌,可加快過濾速度
D.過濾可以使海水變為淡水
A
2.(5分)某同學將渾濁的河水樣品倒入燒杯中,先加入明礬粉末攪拌溶解,靜置一會兒后,采用如右圖所示裝置進行過濾。請回答:
(1)圖中還缺少的一種儀器是__________;如果按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操作,其中的錯誤還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兩點)。
(2)若濾液仍然渾濁,應________________。出現渾濁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棒
濾紙邊緣高于漏斗邊緣
漏斗下端管口沒有緊靠燒杯內壁
再過濾一次
濾紙破損(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等,合理即可)
自來水的凈化
3.(2分)下列凈水方法中,沒有用于自來水生產過程的是( )
A.滅菌 B.沉降 C.蒸餾 D.過濾
C
4.(6分)(教材內容改編)自來水廠凈水流程為:取、加、沉、濾、吸和投?!叭 睘閺乃畮熘腥∷?。
(1)“加”為向水中加入主要成分為明礬等的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沉”為在反應池中沉降分離。
(2)“濾”為過濾,實驗室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吸”為將過濾所得的濾液引入吸附池,加入_______________,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投”為投藥消毒,發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絮凝劑
吸附懸浮雜質而加速沉降
引流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活性炭
化學
硬水和軟水
5.(2分)使用硬水會給生活和生產帶來許多麻煩。下列有關硬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硬水中有較多含鈣、鎂離子的不溶性物質
B.生活中能通過煮沸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
C.工業生產可以使用硬水
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會產生大量泡沫
B
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6.(3分)下列是某同學對水資源的有關問題的總結,你認為其中錯誤的是( )
A.我國水資源十分豐富,人均水量居世界首位
B.水資源的不足,將會造成深刻的社會危機
C.生活污水經過凈化處理后排放
D.地球上的總水儲量很大,但淡水量卻十分稀少
A
7.(3分)唐朝詩人王維在《山居秋暝》中寫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描繪了恬靜悠閑的生活狀態。詩句中所描繪的石子對水的凈化所起的作用是( )
A.過濾  B.吸附 C.沉降 D.消毒
A
8.(3分)有兩瓶無色透明的液體,分別是純凈水和礦泉水,下列操作可將兩種液體區別開的是( )
A.加活性炭 B.蒸干
C.嘗味道 D.聞氣味
B
9.(3分)目前許多學校安裝了直飲水機,只要將它與自來水連接,便可以除去水中的部分雜質得到直飲水。某品牌直飲水機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活性炭吸附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
B.濾膜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
C.紫外光照射的作用是消毒
D.直飲水是混合物
A
10.(3分)過濾操作完畢后展開濾紙,若黑色代表濾渣,則看到的情況最接近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A
11.(4分)實驗室用蒸餾法可以獲得蒸餾水,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某同學利用蒸餾的原理設計野外飲用水簡易凈化裝置,對非飲用水經陽光曝曬后進行凈化,如圖2所示。請結合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1中標號A儀器的名稱______________。
(2)圖2中_______替代了圖1中酒精燈的作用。
(3)在兩種裝置所示的變化中,水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______(填“是”或“否”);經過圖中處理后的水屬于__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圓底燒瓶
太陽

純凈物
12.(8分)“生命吸管”是一種便攜式戶外凈水器。
(1)超濾棉的作用相當于濾紙,可除去水中___________雜質。利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______________。
(2)離子交換樹脂______(填“能”或“不能”)起到軟化水的作用。
(3)碘樹脂可以殺死水中的有害菌和病毒,此過程主要發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難溶性
色素和異味

化學
13.(6分)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以水促和平”,如圖表示某市飲用水的凈化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地下水中的細菌和顆粒等雜質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請說出一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圖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靜置的方法外,還可以用________方法使水更干凈。
(3)水質檢驗后,如果自來水在傳輸過程中存在細菌污染,人們在家中飲用該水之前應該如何處理?____________。
地下水經過了沙石、土壤等的過濾
加明礬
加熱煮沸(共21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4節 水的組成和凈化
第1課時 探究水的組成
1.水的組成:在電解水的實驗中,正極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負極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它們的體積比約為______。此實驗證明了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生成_________和_________,說明水是由______元素和____元素組成的。
氧氣
氫氣
1∶2
氫氣
氧氣


2.氫氣是一種____色____味的氣體,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氣____。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火焰呈_______色。




淡藍
3.氫氣驗純的方法:收集一試管氫氣→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至火焰點火,若聽到______________→說明氫氣不純(若___________→說明氫氣較純凈)。
尖銳爆鳴聲
聲音很小
探究水的組成
1.(4分)航天員在太空利用微重力環境制作水膜和水球,完成四組神奇的水球實驗。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屬于水的化學性質的是( )
A.在4 ℃時水的密度最大
B.常溫下,水是一種無色液體
C.水通電后可以分解
D.水蒸氣液化成水,冰也可以熔化成水
C
2.(7分)(教材習題改編)如圖為電解水,測定水的組成的實驗裝置,請回答:
(1)打開b管的活塞,把_______________放在管的尖嘴處,看到____________,從而知道b管中得到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a管中得到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
(2)由此推理得出水的組成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解水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___。
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復燃
氧氣(或O2)
氫氣(或H2)
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分解反應
氫氣的性質
3.(4分)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新方向。氫燃料汽車運行過程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的氣體,稱為“零排放”汽車,其原因是( )
A.氫氣輕 B.氫氣來源廣
C.氫氣燃燒放熱多 D.氫氣燃燒生成水
D
4.(5分)(教材實驗題)如圖所示,小雨同學將純凈的氫氣點燃。觀察到導管口有_________的火焰,將干燥的冷燒杯倒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_______。據此,她發現氫氣的一個性質是_____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應。
淡藍色
水霧
可燃性
化合
5.(3分)某小組同學想要證明水的組成,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①水的蒸發 ②水的蒸餾?、鬯碾娊狻、軞錃庠谘鯕庵腥紵?br/>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6.(3分)近來有研究報告稱: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氣和氧氣后,水的去污能力將大大加強。下列對此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普通水中含有氮氣
B.普通水屬于混合物
C.除去氧氣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
D.氮氣和氧氣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C
7.(3分)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氫氣,如圖倒置于鐵架臺上,將點燃的蠟燭緩慢插入集氣瓶中,瓶口有一團火焰,插入瓶中后蠟燭熄滅了。根據上述信息推測氫氣的性質,不正確的是( )
A. 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
B.氫氣具有可燃性
C.氫氣不支持燃燒
D.氫氣易溶于水
D
8.(3分)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完成電解水的實驗并收集產生的氣體(U形管中預先加入了少量氫氧化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端應連接電源的正極
B.d管中的氣體先收集滿
C.與a、b兩端相連的試管中氣體的質量之比為8∶1
D.該實驗應采用直流電
D
9.(3分)理論上電解水得到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為1∶2,某同學用碳棒作電極進行電解水實驗,得到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小于1∶2,下列對產生此現象的原因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氣溶于水
B.部分氧氣與碳棒反應
C.正極一側裝置漏氣
D.部分氧氣與氫氣反應重新生成了水
D
10.(5分)如圖是一定體積的氫氣和不同體積的氧氣化合成水(液態)的實驗數據的關系圖(橫坐標表示反應前氧氣的體積,縱坐標表示反應后剩余氣體的體積)。試回答:
(1)實線部分表示剩余的氣體是_______。
(2)虛線部分表示剩余的氣體是_______。
(3)實線與虛線的交點表示的意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前原有氫氣____mL。
氫氣
氧氣
氧氣為3mL時,氧氣與氫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水,剩余氣體的體積為0mL
6
(5)用微觀符號表示氫氣與氧氣化合的過程如圖所示:
請你用上述符號表示虛線框內的分子模型:____。
11.(10分)海水制氫分為直接制氫和間接制氫兩種技術路線。目前多采用先淡化后制氫的間接制氫技術,該工藝流程復雜且成本高昂。我國團隊研制出了海水直接制氫新技術。該技術徹底隔絕了海水中的離子,實現了無淡化過程、無副反應、無額外能耗的高效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破解了有害腐蝕這一困擾海水電解制氫領域的最大難題。
根據上文,回答下列問題:
(1)海水電解制氫最大的難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隔膜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中,A電極應與電源的______極相連。
(4)海水原位電解制氫消耗的是____。(填字母)
A.海水中的水
B.海水中的陽離子
C.海水中的陰離子
D.海水中的水、陽離子、陰離子
(5)海水原位電解制氫技術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
海水對設備具有較強腐蝕性(或有害腐蝕)
隔絕了海水中的離子

A
高效(合理即可)(共13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1節 空氣的組成
第2課時 氮氣和稀有氣體
1.氮氣無色、無氣味,常溫、常壓下____溶于水。氮氣在極低溫條件下加壓才能液化成無色液體,液氮通常儲存于______鋼瓶中。

黑色
2.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將氮氣充灌在白熾燈泡里,可防止鎢絲________,延長燈泡的使用壽命。氮氣還可用作焊接金屬時的___________。利用氮氣使糧食處于______________狀態,可實現良好的防蟲、防霉等效果。博物館也會用“真空充氮殺蟲滅菌消毒機”來______________文物。在化工行業,氮氣是生產_______的重要原料。
氧化
保護氣
休眠和缺氧
處理和保護
氮肥
3.稀有氣體在空氣中的含量不高,通常條件下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稀有氣體有著重要的應用,如氦氣可用作焊接金屬的__________;氖氣常被用作霓虹燈的填充氣,放電時能發出__________的光等。
保護氣
橘紅色
氮氣的性質與用途
1.(5分)生產生活中常用氮氣作保護氣,主要是因為氮氣( )
A.無色無味 B.密度與空氣接近
C.熔沸點低 D.化學性質不活潑
D
2.(5分)蘇州博物館最近啟用新購置的“真空充氮殺蟲滅菌消毒機”來處理和保護文物。將文物置于該機器內,三天后氮氣濃度可達99.99%;再密閉三天左右,好氧菌、厭氧菌和絲狀霉菌都被殺滅。下列有關氮氣說法錯誤的是( )
A.氮氣不能供給呼吸
B.通常狀況下氮氣易溶于水
C.常溫下,氮氣很難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
D.高濃度氮氣可抑制菌類的生長
B
稀有氣體的性質與用途
3.(5分)有關稀有氣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通電時會發出有色光
B.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C.一般不跟其他物質發生反應
D.空氣中臭氧(O3)含量少,屬于稀有氣體
D
4.(5分)下列關于物質性質和用途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氦氣填充探空氣球——氦氣密度比空氣大
B.氮氣制造低溫環境——液氮汽化吸熱
C.氧氣可用于氣焊、氣割——不易溶于水
D.稀有氣體制作霓虹燈——不同氣體顏色不同
B
5.(10分)對“真空充氣包裝食品”的探究。
(1)市場上銷售的香腸、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裝。真空包裝的目的是除去空氣,使大多數微生物因缺少______氣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從而防止食品變質。

(2)茶葉、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氣包裝,即食品裝袋后,抽出包裝袋內空氣,再充入防止食品變質的氣體,然后封口。這樣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營養價值,防止食品受壓而破碎變形。
【提出問題】這是什么氣體呢?
【猜想與假設】小紅猜想是氮氣,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實驗驗證】請你幫助小明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用以驗證其猜想是否正確:
(3)你認為食品充氣包裝,對所充氣體的要求應是(回答兩點即可):
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無毒
不與食物反應(共21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1節 空氣的組成
第1課時 空氣的組成
1.空氣中各組分氣體的體積分數大約是:氮氣占________(約4/5),氧氣占_______(約1/5),稀有氣體占_________,還含有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
78%
21%
0.94%
2.用燃燒紅磷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原理是:紅磷燃燒時________________,生成了______________。冷卻后,瓶內氣體壓強_______,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燒杯中的水沿導管流入集氣瓶,進入集氣瓶的水約占瓶內空氣體積的______,說明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_______。
消耗了瓶內的氧氣
五氧化二磷固體
減小
1/5
1/5
3.純凈物________________組成,如氧氣、水、二氧化碳等?;旌衔锸怯蒧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其中各成分保持原有的化學性質,如空氣、食鹽水等。
只由一種物質
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
捕獲空氣
1.(2分)(教材圖片題)利用圖示實驗裝置把一個集氣瓶中的部分空氣“捕獲”到另一個集氣瓶,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裝置分液漏斗中的試劑可以是水
B.該裝置的原理是空氣不溶于水
C.氣體集滿后,先蓋上玻璃片,再將集氣瓶拿出水面
D.可將集滿氣體的集氣瓶臨時放在水中,等用時再從水中取出
D
裝置氣密性的檢查
2.(3分)制取氣體前均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方法為:按如圖所示連接好儀器后,先將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手握住試管外壁。若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將手移開,過一會兒,又會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導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導管口上方形成一段水柱
測定空氣的組成
3.(2分)要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設計實驗原理時無需考慮的因素是( )
A.可以在空氣中消耗氧氣
B.除氧氣外不與空氣中其他成分反應
C.燃燒后的生成物不是氣體
D.與氧氣反應有明顯的實驗現象
D
4.(6分)如圖是用燃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裝置,請你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紅磷燃燒時冒出濃厚的_______,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
(2)紅磷燃燒消耗氧氣,并且生成固體,使得集氣瓶內的_______減小,致使燒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氣瓶,從而粗略測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3)燃燒結束后,當集氣瓶_____________后松開止水夾,過一會兒觀察到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上升至____刻度線處。
(4)燒杯里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填序號)。
①密封導管?、诶鋮s產生的氣體 ③填充集氣瓶中消耗氧氣的體積 ④冷卻集氣瓶
白煙
壓強
冷卻至室溫
1
①③
純凈物和混合物
5.(1分)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潔凈的空氣 B.干凈的果汁
C.冰水混合物 D.礦泉水
C
6.(3分)下列三組物質中,均有一種物質與其他三種所屬類別不同,請在下面橫線上填寫出這種物質的名稱。
(1)食醋、加碘鹽、醬油、五氧化二磷。
(2)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
(3)食鹽水、紅磷、鐵絲、鎂條。
這三種物質依次是:(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五氧化二磷
稀有氣體
食鹽水
空氣的組成成分
7.(1分)汽車安全氣囊內所裝的化學物質,能在碰撞后10毫秒內生成一種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該氣體是( )
A.氧氣 B.氮氣
C.氦氣 D.二氧化碳
B
8.(2分)潛水員需要呼吸富氧空氣。富氧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氣中的含量,富氧空氣中氧氣與其他氣體的體積比可能是( )
A.21∶79 B.1∶5 C.1∶6 D.1∶2
D
9.(6分)下列對空氣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按質量分數,氧氣約占21%,氮氣約占78%
B.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
C.空氣成分中以氮氣和氧氣為主
D.空氣是多種氣體及雜質組成的混合物
A
10.(6分)下列關于“一定”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混合物中一定含多種元素
B.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C. 組成成分的物質狀態不同一定是純凈物
D.組成成分的物質種類不同一定是混合物
D
11.(12分)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兩套實驗裝置,請結合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查閱資料】紅磷(由磷元素組成的一種單質)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刺激人體呼吸道,因此五氧化二磷是一種空氣污染物。
(1)使用這兩個裝置,在測定氧氣含量前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檢查圖Ⅰ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圖Ⅰ實驗可以推知反應后剩余氣體的主要性質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Ⅱ實驗過程中,若未用止水夾夾緊橡皮管,注射器活塞將從10 mL處先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動,后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動;若紅磷的量不足,最終發現氣體減少的體積______(填“<”或“>”)總體積的1/5。
(4)對照兩個實驗裝置,圖Ⅱ實驗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個即可)。
打開止水夾,用手握住集氣瓶,若燒杯中有氣泡產生,則氣密性良好
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難溶于水



實驗結果更準確
12.(6分)如圖1是對解決“氣密性檢查”類問題建構的思維模型。如圖2往錐形瓶中加水至所示位置,從建模的角度分析,該操作屬于思維模型中的( )
A.構建封閉體系 B.改變壓強
C.觀察現象 D.得出結論
A(共16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2章 空氣與水資源 章末復習
易錯點1 化學概念間的關系
1.下列有關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和氧化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物為一種的反應一定是分解反應
B.生成物為一種的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
C.三者都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D.氧化反應一定發光、放熱
B
2.下列物質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
A.凈化后的空氣、氧化鎂
B.生銹的鐵釘、澄清石灰水
C.二氧化氮、液氧
D.冰水混合物、啤酒
D
3.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純凈物與混合物屬于包含關系
B.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屬于并列關系
C.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屬于并列關系
D.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屬于交叉關系
B
易錯點2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及誤差分析
4.用如圖所示的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操作會使測定結果偏大的是( )
A.裝置漏氣
B.藥匙中放入的紅磷量不足
C.點燃紅磷伸入瓶中時,沒有立即塞緊瓶塞
D.紅磷燃燒結束后,沒等裝置冷卻就打開止水夾
C
易錯點3 物質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燃燒的現象
5.從化學視角看,“煙”和“霧”、“光”和“焰”是有區別的,下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夏天打開冰箱的冷凍室門,產生大量白煙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白色的火焰
C
易錯點4 有關水的考查
6.對水的凈化的認識(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過濾能除去水中所有的雜質( )
(2)咸水經過過濾后得到淡水( )
(3)凈水器中的活性炭能除去部分可溶性雜質( )
(4)活性炭的吸附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 )
(5)自然界的水經過沉降、過濾、吸附以后成為純凈的水( )
(6)活性炭能將硬水轉化成軟水( )
(7)明礬吸附能使硬水轉化成軟水( )
(8)過濾和沉降均能使硬水轉化為軟水( )
×
×

×
×
×
×
×
7.對電解水和水的組成的認識(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對電解水和水的組成的典型認識 判斷
正誤
(1)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2)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3)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4)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5)水電解時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產生氫氣的質量是氧氣質量的2倍
×
×
×

×
易錯點5 實驗室制取氧氣
8.實驗室常用如圖所示裝置來制取氧氣:
(1)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序號)。其中二氧化錳起________作用,怎樣檢查裝置B的氣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長頸漏斗換成分液漏斗,則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
催化
通過長頸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沒在液面以下,堵住導管口,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與錐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變,說明該裝置氣密性良好
能夠控制反應的速率
(2)若用A裝置來制取氧氣時,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紅收集的氧氣不純,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排水法收集前未將集氣瓶灌滿水
B.導管口剛有氣泡時開始收集氧氣
C.瓶中水沒有排干凈
D.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正放于桌面
AB
(3)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F裝置,既可以作為收集裝置,也可以用來量取氣體的體積。
①若用該裝置的空瓶收集氧氣,進氣口應為____(填“a”或“b”)端,檢驗氧氣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該裝置來測量氧氣的體積,氧氣應從____(填“a”或“b”)口進;
③若讀數時,仰視讀數,則測得氧氣數值與實際值比較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a
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b導管口處,若木條復燃則集滿
b
偏小
9.(關注科學技術)科學家通過“祝融號”火星車探測器測得火星表面大氣成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火星大氣中N2的含量最高
B.火星大氣中CO2的含量高于空氣中CO2含量
C.火星大氣不含稀有氣體
D.火星大氣也適合人類生存
B
10.(關注物質的推斷)如圖是有關氧氣化學性質的部分知識網絡圖(反應條件已略去),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在做該實驗時,要預先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放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③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鐵絲燃燒實驗成功率低,為保證實驗成功,同學們需要注意的操作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④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該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①~④有許多共同點,請列舉其中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鐵絲要打磨(合理即可)
發出紅光,放熱
反應均放熱(合理即可)(共21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3節 氧氣的制備
1.工業上制氧氣是根據氧氣和氮氣的_______不同,采用分離___________的方法,將沸點較低的__________先分離出來。
沸點
液態空氣
液態氮
3.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及方法:
(1)發生裝置:固體受熱型或常溫下固液混合型。
(2)收集方法: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3)檢驗:把_________________伸入瓶中,若_____________,則為氧氣。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
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復燃
4.在化學反應中能增大化學反應速率,但本身的_______和__________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稱為催化劑,其特點是“一增兩不變”。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稱為催化作用。
質量
化學性質
氧氣的工業制法
1.(2分)關于工業制取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
A.得到的液態氧氣儲存在藍色鋼瓶中
B.該原理屬于化學變化
C.氧氣先從液態空氣中逸出
D.經過凈化除塵后的空氣屬于純凈物
A
2.(2分)利用變壓吸附技術,以分子篩為吸附劑制取氧氣。
由圖1、圖2可知:過程1中,空氣通過分子篩吸附材料時,________分子更容易被吸附;過程2中,采用______壓強的方法,能使被吸附的氣體釋放出去(此過程稱為解吸),分子篩吸附材料恢復吸附能力。過程1和過程2交替進行,可連續生產大量高純度氧氣。
氮氣
降低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
3.(3分)實驗室制氧氣時,不可缺少的條件是( )
A.必須使用催化劑
B.必須用固體試劑
C.必須用含氧的物質作反應物
D.必須要加熱
C
4.(3分)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下列實驗操作的先后次序正確的是( )
A.組裝儀器:先固定試管,再放酒精燈
B.氣密性檢查:先手握試管,再將導氣管放入水中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先將導氣管伸入裝滿水的集氣瓶口,再點燃酒精燈加熱
D.停止加熱:先從水中移出導氣管,再熄滅酒精燈
D
5.(6分)根據下列裝置,結合所學化學知識,回答問題。
(1)實驗室組裝氣體發生裝置后,應先__________________,再添加試劑。
(2)實驗室若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擇的發生裝置為____(填字母),在試管口加一團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可選擇的發生裝置為____(填字母)。
(4)用C裝置收集氧氣,導氣管伸入接近集氣瓶底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檢驗O2已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
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A
排凈集氣瓶內的空氣,使收集的氣體更純凈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已集滿
催化劑
6.(2分)我國科研工作者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最關鍵步驟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無機催化劑(ZnO-ZrO2)的作用下轉化為甲醇和水。下列有關該無機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能改變反應速率
B.反應后其化學性質發生改變
C.反應后其質量增加
D.能作所有反應的催化劑
A
D
8.(6分)從安全、環保、節能、簡便等方面考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最佳方法是( ) 
A.高錳酸鉀加熱分解 B氯酸鉀加熱分解
C.氧化汞加熱分解 D.過氧化氫催化分解
D
9.(6分)兩份質量相等的過氧化氫,在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放出氧氣的質量(縱坐標)與反應時間(橫坐標)的關系正確的是( )
C
10.(12分)加熱氯酸鉀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一種方法。
(1)利用裝置甲制取氧氣。
①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當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才開始收集氧氣,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為了獲得較干燥的氧氣,適合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燈
提高收集到氧氣的純度(或得到較為純凈的氧氣等,合理即可)
向上排空氣法
(2)將2m g氯酸鉀和m g高錳酸鉀混合加熱,測得部分物質質量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請回答:
①X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質量隨時間變化圖像;
②據圖分析,高錳酸鉀不是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催化劑,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Cl(或氯化鉀)
隨時間變化高錳酸鉀的質量不斷減少(合理即可)
11.(6分)如圖是某班級項目學習小組同學利用塑料瓶、吸管等生活用品設計出的簡易供氧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倉的試劑可以是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B.使用前,加濕倉應注滿水
C.加濕倉類似于排水集氣裝置
D.加濕倉利用了氧氣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質
D(共22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第2節 性質活潑的氧氣
1.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____色、____氣味的氣體,______溶于水,密度稍____于空氣。在降溫、加壓時,氧氣變為______色的液體或______色固體。


不易

淡藍
淡藍
2.氧氣具有支持物質______的性質,可用作助燃劑。燃料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的______可以烹飪食物。工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用純氧代替空氣,可以獲得更高的______,可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屬。
燃燒
熱量
溫度
3.化合反應: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
氧化反應:物質與______的反應;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覺的氧化反應。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

氧循環
1.(2分)關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產生氧氣的主要途徑
B.人的呼吸使大氣中的O2含量大幅降低
C.動物的呼吸作用可使O2轉化為CO2
D.自然界中的“氧循環”是通過發生化學變化實現的
B
氧氣的性質
2.(2分)(教材習題改編)下列關于氧氣物理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液態氧是無色的
B.氧氣易溶于水
C.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氣味的氣體
D.通常狀況下,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小
C
3.(2分)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C.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D.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鎂
C
(2)①寫出圖1實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寫出圖2實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寫出圖3實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現象角度:木炭、蠟燭、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都比空氣中劇烈,則推測影響它們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氧氣的濃度
4.(8分)(教材實驗改編)分析蠟燭、木炭、鐵絲三種物質在氧氣中的燃燒,回答有關問題。
(1)從操作角度:①三種可燃物都要自上而下_______(填“緩慢”或“快速”)伸入集氣瓶中;②鐵絲燃燒實驗中,鐵絲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做圖3實驗時,事先需在集氣瓶底部裝少量水或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緩慢
增大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細沙
防止反應產生的高溫固體濺落瓶底,使集氣瓶炸裂
氧氣的用途
5.(2分)氧氣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下列不屬于氧氣用途的是( )
A.醫療救護 B.氣球充氣
C.冶煉鋼鐵 D.氣焊氣割
B
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
6.(2分)日常生活中應用緩慢氧化的例子有很多,下列過程中不包含緩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敗 B.酒的釀造
C.酒精的燃燒 D.動植物的呼吸
C
D
8.(5分)有關氧氣的化學性質敘述正確的是( )
A.氧氣具有氧化性,是一種典型的氧化劑
B.氧氣有可燃性,是一種常見的燃料
C.魚、蝦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氣易溶于水
D.物質與氧氣反應時一定發光、放熱
A
9.(2分)圖像能直觀表達化學反應中相關量的關系。如圖是硫在盛有氧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測得反應容器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B.ab段壓強增大是因為硫燃燒放熱
C.bc段壓強減小是因為氧氣被消耗
D.實驗結束后應進行尾氣處理
C
10.(5分)納米鐵粉在空氣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種紅色氧化物。對比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的事實,某同學得出的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納米鐵粉在空氣中自燃的產物是四氧化三鐵
B. 相同的反應物在不同條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 納米鐵粉燃燒不需要氧氣
D.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大小不是反應能否發生的因素之一
B
11.(6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在探究氧氣性質時自制了一個雙口塑料瓶,實驗時,同時打開兩個瓶蓋,把帶火星的小木條同時放在上下兩個瓶口,發現下面的小木條更快復燃,且燃燒更旺,該實驗證明氧氣的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燃燒
密度比空氣大
12.(12分)某同學測試各種物質在純凈的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如圖所示。
(1)用玻璃片蓋住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時,應該用玻璃片的_____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與集氣瓶口接觸。
(2)圖示實驗中,有火焰產生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
磨砂面
B
(3)圖示實驗______中有共同的疏忽,其中可能會導致集氣瓶破裂的實驗是____。
(4)若在實驗前往A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則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裝置C實驗失敗,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填字母)。
A.未打磨生銹的鐵絲
B.鐵絲沒有繞成螺旋狀
C.鐵絲在集氣瓶中自上而下緩慢伸入
D.點燃系在鐵絲上的火柴后,太早伸入集氣瓶中
BC
C
檢驗生成物是否是二氧化碳
ABD(共13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
基礎實驗2 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
【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探究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的變化。
2.通過電解水實驗、氫氣燃燒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3.學習利用元素守恒思想探究物質組成的方法。
【實驗用品】
水電解器、燒杯、尖嘴導管、直流電源、鐵架臺(帶滴定夾)、試管、酒精燈、止水夾、導線、木條、火柴、蒸餾水、氫氧化鈉溶液。
【實驗過程】
1.水的生成:如圖所示,驗純并點燃純凈的氫氣,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的小燒杯。
(1)點燃氫氣前,要先_______________,操作如圖1所示。若____________則表示氣體較純,發出___________聲表明氣體不純。
(2)點燃氫氣時觀察到的現象是氫氣安靜地燃燒,產生_________色火焰,燒杯__________________,用手輕輕觸摸燒杯,感覺到_______。
檢驗氫氣的純度
聲音很小
尖銳爆鳴
淡藍
內壁有水霧出現
發燙
2.水的分解:如圖所示,在水電解器玻璃管中注入足量的水,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用導線連接電解器與電源。
(1)閉合電路后,會看到試管內的電極上出現________,過一段時間,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試管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_______。
(2)切斷上述裝置中的電源,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正極玻璃管口,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正極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將燃著的木條放在負極玻璃管口,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實驗得出關于水的組成的推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氣泡
1∶2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氧氣
氣體被點燃
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問題討論】
1.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在通電時發生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從微觀角度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電解水實驗產生的氣體體積比與理論值不符的原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純水的導電性較弱,向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可增強水的導電性
水在通電時發生了化學變化,從微觀角度看是水分子破裂為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重新組合成氫分子,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氧分子
①由于氧氣的溶解度比氫氣的稍大些,導致氧氣、氫氣的體積比小于1∶2;②由于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所以有可能有一部分氧氣在電極處與電極發生了反應,使氧氣損耗了一部分,導致氧氣、氫氣的體積比小于1∶2等(合理即可)
1.(4分)下列有關氫氣燃燒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氫氣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產生黃色火焰
B.點燃純凈的氫氣,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燒杯,可以看到白煙
C.氫氣在點燃前無須檢驗純度
D.氫氣在氧氣中燃燒,只生成水,則該反應也能說明水的組成
D
2.(4分)如圖是電解水實驗的改進裝置,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固定住一支注射器,向外拉動另一支注射器活塞,松開手后,活塞能恢復原位,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B.U形管中加入的可以是稀氫氧化鈉溶液
C.實驗時正、負兩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2
D.正極產生的氣體能燃燒
D
3.(12分)某同學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注: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通電,A、B管內液面均高于圖中D線)。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閉合開關后觀察到:
①A、B管內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管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電極上出現氣泡,一段時間后,A管和B管中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液面上升
水通電分解產生的H2和O2使A、B管內壓強增大,把水壓入C管中,使A、B管內液面下降,C管液面上升(合理即可)
(2)A、B管內生成的氣體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檢驗A管內生成的氣體,應該用_________________。
(4)電解一段時間后,若A管上方收集到10 mL氣體,理論上B管上方應當收集到_______mL氣體。
H2和O2密度比水小,且H2難溶于水,O2不易溶于水
帶火星的木條
20
4.(10分)探究水的組成實驗。
(1)為證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組成的,1783年,拉瓦錫在高溫條件下,用水蒸氣與紅熱的鐵反應,將水轉化為氫氣,同時生成四氧化三鐵。模擬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①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熱鐵粉前,應先通入水蒸氣一段時間,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圖2所示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測定水的組成,關閉活塞并接通電源,開始一段時間后,當A管液面處于8 mL時,B管和中間漏斗液面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出裝置內的空氣,防止H2與空氣混合加熱發生爆炸
B管液面處于約16mL,漏斗中液面上升
水沒有分解
H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射阳县| 麻江县| 阿拉善右旗| 阿勒泰市| 喀喇沁旗| 湖南省| 永丰县| 徐州市| 博客| 河源市| 固镇县| 改则县| 利辛县| 双江| 安丘市| 耒阳市| 阳朔县| 板桥市| 清丰县| 册亨县| 临潭县| 石河子市| 连州市| 绥宁县| 神农架林区| 滦平县| 潞城市| 玉树县| 金川县| 神农架林区| 盈江县| 郯城县| 安远县| 余干县| 子长县| 罗城| 彩票| 双江| 湟源县| 绥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