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2024年6月20日,在西南大學2024屆畢業典禮上,一位畢業生代表的發言讓不少人感動,她就是那個四年前為備戰高考,在山坡上尋找網絡信號的女孩——范天蘭。 “我要向母校、老師和同學真誠致謝,感謝他們為我亮起燈盞,幫助我沐光而行,找到了夢想的信號。”在社會中成長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總議題:個人如何在社會中成長子議題一:社會如何助“我” 成長子議題二:“我”應如何回饋社會自主學習01為什么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02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和表現?03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04如何培養親社會行為?社會如何助“我” 成長議題一范天蘭的家位于海拔2500多米的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娜姑鎮爐房村。她的家庭并不富裕,她母親曾說過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讓兩個女兒上大學,“砸鍋賣鐵也要把兩個孩子供到大學畢業”。2020年2月,正處于高考沖刺階段的范天蘭通過網課復習,但山高路遠,家里的手機信號忽強忽弱,她和姐姐常常要爬到屋旁的山坡上,裹著大衣,帶著棉被,在風雪天氣中聽課。在得知這一情況后,范天蘭的班主任老師特地將學習視頻下載下來發給她,并把七八十套試卷一起送到了鄉鎮上。在范天蘭的求學路上,學校給了她很多幫助,不但減免了學費,每年還會給她獎學金和助學金。正是這些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的仁善之師,給了范天蘭一步步實現夢想的勇氣與力量。“山坡找網女孩”范天蘭范天蘭在山坡上找網學習的事上傳到網上后,很多網民送上美好祝愿:“愿你吃過的苦,照亮你前行的路。”很快,運營商給她和其他困難同學捐贈了手機、贈送了流量。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范天蘭考入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成為一名公費師范生。她在大學里聆聽的“第一堂課”就是來自西南大學黨委書記李旭鋒“希望你日后能成大才”的祝福,還有一份“愛心助學大禮包”。2024年畢業的范天蘭,已確定要回到家鄉云南,做一名人民教師。議一議:(1)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談談范天蘭的成長過程又叫什么?她是如何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通過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等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生物的我社會的我自然的生物個體合格的社會成員社會化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社會化】P7相關鏈接筆記1:為什么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途徑:通過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等;表現: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結果: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老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父母的撫養同伴的幫助議一議:(2)范天蘭姐妹在家做的米飯是如何生產的?范天蘭看的書又是如何制造的?從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范天蘭和姐姐在家做飯范天蘭在家附近的山坡上網課物質支持我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他人和社會精神滋養我們的精神生活離不開他人和社會書籍電影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②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筆記1:1.為什么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我”應如何回饋社會議題二議一議:(1)范天蘭多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屬于什么行為?(2)此外,親社會行為在社會生活中還有哪些表現?作為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北極星黨員志愿服務隊的一員,范天蘭多次參加愛心義賣、重慶自然博物館的標本制作、新冠疫苗接種等志愿服務活動,累計達94.5小時。參加西南大學學生愛心社組織的“愛心義賣”志愿活動筆記2: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和表現?含義: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表現: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3)請你分享自己的親社會行為經歷并談談收獲與感受。(可以從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來思考)(4)綜上,我們應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①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期,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②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③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筆記3: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①親社會行為要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熱情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筆記4:如何培養親社會行為?在社會中成長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和表現個人成長與社會的關系培養親社會行為的意義培養親社會行為的做法社會化的含義課堂小結隨堂練習1. 從嗷嗷啼哭的嬰兒到在父母攙扶下蹣跚學步的幼兒,從懵懂無知的孩童到在老師教導下心智日益成熟的少年……直至踏上各自的工作崗位,我們每個人都要大致經歷這樣的人生歷程。這一人生歷程告訴我們( )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②置身于社會生活之中,個人的成長只能是被動的③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他人的關心和幫助④在同一時代,每個人的人生道路幾乎相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2.明代學者顧憲成曾寫出一幅出名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告訴我們應該( )A.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親C.我們應該只做大事,才能對國家有貢獻D.學會傾聽他人,學會關心他人A3.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詩句中能體現親社會行為的是( )A.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B.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D.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C謝謝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