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知識清單】第7講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知識清單】第7講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第7講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和文化
課程標準 核心概念詞提示
通過認識遼宋夏金元在經濟、文化與社會等方面的新變化,認識不同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1.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稻麥復種制、五大名窯、印刷業、榷場、紙幣、臨安、元代大運河、南北分卷制度、門第觀念淡化 2.遼宋夏金元的文化:程朱理學、格物致知、宋詞、元曲、話本、活字印刷術、《授時歷》、《農書》
【知識梳理】
知識點一 遼宋夏金元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
1.農業:宋朝時一年兩熟的稻麥復種制在南方已相當普及。出現了固定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的農戶,對傳統自然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
2.手工業
(1)制瓷業:宋朝出現五大名窯,元朝出現青花瓷和釉里紅。宋元時期瓷器成為中華文明新的物質象征。
(2)礦冶業:煤的開采量很大,大大提高了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
(3)印刷業:推動了文化的普及,帶動了造紙業的發展。
3.商業發展
(1)特點:面向大眾的基層市場蓬勃涌現。
(2)表現
4.城市繁榮
(1)北宋東京和南宋臨安人口均超出百萬,市場活躍,交易頻繁,娛樂活動豐富多彩。
(2)元朝的杭州被外國旅行家稱為“世界最富麗名貴之城”。
(3)元大都是當時北方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知識點二 經濟重心南移與社會的變化
1.經濟重心南移
(1)過程
(2)影響:南方經濟發展帶動了文化的進步。北宋科舉考試中采取南北分卷制度。
2.社會的變化
(1)門第觀念的淡化
①隋唐時期,門第觀念仍然十分流行,到宋朝發生了根本改變。
②宋朝科舉制度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進入政壇,給政治增添了活力。
③婚姻擇偶以當下政治、經濟地位為重。
(2)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
①宋代賤民階層數量顯著減少;服役奴婢更多來自雇傭。
②宋朝無地農民通常與地主簽訂契約,較少受到契約以外的人身束縛。
(3)國家對社會的控制相對松弛
①土地買賣、典當基本不受官府干預。
②對于百姓遷移住所、更換職業等,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為松弛。
知識點三 儒學的復興
1.儒學復興運動
(1)背景:儒家學說日益僵化,社會影響不及佛教和道教。
(2)興起:從北宋中期起,一批學者掀起了儒學復興運動。
(3)內容
(4)結果:理學或道學的學派影響逐漸增大。
2.程朱理學
(1)代表:北宋的程顥、程頤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2)內容
(3)影響:從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學受到官方尊崇,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知識點四 文學藝術與科技
1.文學
(1)宋詞:以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和婉約派的柳永、李清照的詞作成就最為突出。
(2)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元雜劇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藝術的成熟,代表作家有關漢卿、王實甫等。
(3)話本:宋元時期,城市中說書演出非常盛行,說書底本稱為話本。
2.藝術
(1)書法:宋元書法名家輩出,更加追求個性,不拘法度。
(2)繪畫:以山水畫成就最為突出,注重意境和筆墨情趣,花鳥畫、人物畫水平也很高。
3.科技
(1)三大發明: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火藥被大量制造并用于軍事;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
(2)其他
4.文字:遼創制契丹大字、小字;金創制了女真文字;蒙古形成畏兀體蒙古文。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創造出一套拼音符號,這是漢語拼音化的最早嘗試。
【鏈接·選擇性必修3·P35-36、P63-64】
知識點五 古代人口遷徙與東西方交流
1.第一次大遷徙: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面對匈奴擴張,大月氏人西遷,建立貴霜帝國。
2.第二次大遷徙:3—6世紀,匈奴人、鮮卑人、氐人和羌人等逐漸遷徙到中原,形成中國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北人南遷,促進了江南的開發。
3.蒙古西征:13世紀,蒙古三次西征,蒙古軍隊由東向西遷移。不同地域的移民自西東遷,進入中國中原地區,被稱為“色目人”。
4.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
(1)給當地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破壞,但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的交流。如馬可·波羅口述記錄的《馬可·波羅行紀》,大都的畏兀兒人列班·掃馬到歐洲訪問。
(2)引發了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亞歐內陸的民族分布產生了變化,一些地區的文化面貌有所改變。
【拓展補充】
1.歷史概念——榷場
指中國遼、宋、西夏、金各政權在接界地點設置的互市市場。榷場貿易是因各地區經濟交流的需要而產生的。對于各政權統治者來說,還有控制邊境貿易、提供經濟利益、安定邊境的作用。
想一想 榷場貿易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提示 推動邊境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安定了邊疆秩序,促進了民族交融。
2.重要概念——蕃坊
“蕃坊”是古代外國商民在華的聚集區和居留地,主要為照顧僑民的生活風俗習慣和商業上的便利而設,主要分布在沿海重要外貿口岸,如廣州、泉州等地。蕃坊的發展,始于唐代,盛于宋元,明清以后漸趨衰落,近代則被租界取代。唐代是蕃坊的創始時期,總體上,唐政府對蕃坊擁有完整的主權,在具體事務方面,僑民在自己的首領蕃長領導下,在蕃坊內有一定的自治權。
想一想 有人認為,中國古代蕃坊就是近代中國的租界。談談你的認識。
提示 古代蕃坊與近代租界的性質截然不同。近代租界的存在嚴重侵犯了一個國家的領土主權的完整,是一種變相的殖民統治區。
3.重要概念——租佃制
租佃制產生于我國戰國時期,到宋代日益普遍,明清時期租佃關系進一步發展。在租佃關系下,國家、地主對佃農的人身控制逐漸減弱;租佃制下,主佃雙方訂立契約,分成租、定額租以及貨幣地租的納租形式,佃農獲得永久租佃權利等都有助于提高佃農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想一想 為什么宋代土地租佃制的契約化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
提示 宋代土地租佃制的契約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佃農利益,提高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部分農戶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形成剩余勞動力,投入到工商、采礦、紡織、加工等行業。
4.關鍵圖表——宋明理學
想一想 朱熹“格物致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明道德之善。
5.重要概念——八思巴字
八思巴結合蒙、藏、漢等多種文字創制出一套方形豎寫的拼音字母,即后來所稱的八思巴字,這是元代時官用文字,皇帝下達的詔書等官方用書都采用了這種文字,使文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統一。
想一想 簡述元朝推行八思巴文字的歷史意義。
提示 加強了思想控制,統一了文化,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國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平县| 镇远县| 通州市| 海盐县| 巴里| 盐城市| 宝鸡市| 太白县| 宁国市| 芜湖市| 星子县| 班玛县| 秦皇岛市| 普兰店市| 浦县| 叶城县| 绥芬河市| 随州市| 宁安市| 都昌县| 揭西县| 弥渡县| 永胜县| 中江县| 泸州市| 枣庄市| 化德县| 安康市| 富民县| 扬州市| 留坝县| 英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安塞县| 清苑县| 登封市| 黔江区| 泸溪县| 佛山市| 涟源市| 琼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