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化學反應的方向1.了解焓變、熵變與反應方向的關系;2.能綜合運用焓變與熵變判斷反應進行的方向。生活中的自發過程體系趨向于從高能量狀態轉換為低能量狀態體系趨向于從有序狀態轉換為無序狀態①NaOH(aq)+HCl(aq)=NaCl(aq)+H2O(l),ΔH< 0,常溫下能自發進行。②2Na(s)+2H2O(l)=2NaOH(aq)+H2(g),ΔH<0,常溫下能自發進行。③2N2O5(g)=4NO2(g)+O2(g),ΔH>0,該反應在常溫下能自發進行。④CaCO3(s)=CaO(s)+CO2(g),ΔH>0,該反應在常溫下不能自發進行,但在較高溫度下能自發進行。觀察以下反應,總結焓變ΔH與反應方向的關系一、 反應焓變與反應方向的關系反應焓變是與反應能否自發進行有關的一個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多數放熱反應能自發進行(ΔH < 0)少數吸熱反應也能自發進行(ΔH > 0)1、熵影響因素:同種物質 S(g)>S(l)>S(s);混亂度越大,體系越無序,熵越大同種物質 S(高溫)>S(低溫)描述體系混亂度的物理量,符號S,單位J/(mol K)二、 反應熵變與反應方向的關系2、熵變ΔS =S生成物-S反應物(氣體體積增多的反應)(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ΔS>0(熵增)ΔS<0(熵減)常見的熵增過程:固體溶解、氣體擴散、物質由s到 l 或g態、氣體量增加的反應例: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ΔS>0二、 反應熵變與反應方向的關系①2Na(s)+2H2O(l)=2NaOH(aq)+H2(g),ΔS>0,常溫下能自發進行。②2N2O5(g)=4NO2(g)+O2(g),ΔS>0,該反應在常溫下能自發進行。③2H2O2(aq)=2H2O(l)+O2(g),ΔS>0,該反應在常溫下能自發進行。④Ba(OH)2(aq)+H2SO4(aq)=BaSO4(s)+2H2O(l) ,ΔS<0,該反應在常溫下能自發進行。觀察以下反應,總結熵變ΔS與反應方向的關系一般熵增反應有利于反應自發進行;少數熵減反應在一定條件下也能自發進行。熵變是反應能否自發進行有關的一個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二、 反應熵變與反應方向的關系在溫度、壓強一定 ,自發反應總是向ΔH-TΔS<0的方向進行,直至達到平衡狀態。ΔH-TΔS > 0 反應不能自發進行三、焓變與熵變對反應方向的共同影響1、反應方向的判據ΔH-TΔS < 0 反應能自發進行ΔH-TΔS = 0 反應達到平衡狀態ΔG =ΔH-TΔS焓變(ΔH) 熵變(ΔS) 反應在某狀況下能否自發進行復合判據ΔH-TΔS2、溫度與反應方向的關系能自發進行不能自發進行取決于溫度,低溫自發取決于溫度,高溫自發反應的自發性只能判斷反應的方向性,反應能否實現還要看具體條件<0 >0>0 <0<0 <0>0 >01、下列反應中,一定不能自發進行的是( )A.2KClO3(s)=2KCl(s)+3O2(g) ΔH=-78.03 kJ·mol-1 ΔS=1 110 J·mol-1·K-1B.CO(g)=C(s,石墨)+ O2(g) ΔH=110.5 kJ·mol-1 ΔS=-89.36 J·mol-1·K-1C.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444.3 kJ·mol-1 ΔS=280.1 J·mol-1·K-1D.NH4HCO3(s)+CH3COOH(aq)=CO2(g)+ CH3COONH4(aq)+H2O(l) ΔH=37.301 kJ·mol-1 ΔS=184.05 J·mol-1·K-1B2、已知吸熱反應:2CO(g)=2C(s)+O2(g) ,設ΔH和ΔS不隨溫度而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低溫下能自發進行B.高溫下能自發進行C.任何溫度下都能自發進行D.任何溫度下都不能自發進行D3、下列對熵變的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A.少量的食鹽溶于水中:ΔS>0B.炭和氧氣反應生成CO(g):ΔS>0C.氣態水變成液態水:ΔS>0D.CaCO3(s)受熱分解為CaO(s)和CO2(g):ΔS>0D4、25 ℃和1.01×105 Pa時,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能自發進行,其原因是( )A.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B.該反應是放熱反應C.該反應是熵減小的反應 D.熵增效應大于能量效應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