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課題2 常見的酸和堿第2課時 常見的堿R·九年級化學下冊學習目標1.認識氫氧化鈉的吸水性和腐蝕性并了解其用途。2.認識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歸納堿的相似化學性質及其原因。1. NaOH:白色固體,____溶于水,并____熱,有吸水性,可做________,有腐蝕性,俗稱______、______、______。預習檢測2. Ca(OH)2:白色粉末狀固體,____溶于水,俗稱______、______。3. Ca(OH)2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放干燥劑苛性鈉火堿燒堿微熟石灰消石灰CaO+H2O=Ca(OH)24.堿的化學通性(1)堿與酸堿指示劑的作用:堿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藍,使無色的酚酞溶液變紅。(2)堿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①NaOH溶液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a(OH)2溶液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OH+CO2=Na2CO3+H2OCa(OH)2+CO2=CaCO3↓+H2O情境導入你吃過未成熟的柿子或者松花蛋嗎?有什么感覺?知道為什么嗎?“嘗起來澀澀的”這些物質中含有一類特殊的化合物堿探索新知知識點1 幾種常見的堿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俗稱苛性鈉、火堿或燒堿。1.氫氧化鈉(NaOH)洗凈的雞爪被腐蝕后變形的雞爪注意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使用時必須十分小心,防止濺到眼睛、皮膚、衣服等上面。實驗時戴好護目鏡。如果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質量分數為1%的硼酸溶液。用鑷子夾取3小片氫氧化鈉,如下表所示,分別進行實驗(切勿用手拿)。【實驗10-8】實驗內容 現象 分析觀察氫氧化鈉的顏色和狀態將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會兒將氫氧化鈉放入試管中,加入少量水,測量溫度的變化實驗內容 現象 分析觀察氫氧化鈉的顏色和狀態 白色固體將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會兒 氫氧化鈉固體表面變潮濕,逐漸溶解 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將氫氧化鈉放入試管中,加入少量水,測量溫度的變化 試管中的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溫度上升 氫氧化鈉易溶于水,且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潮解氫氧化鈉的物理性質(1)氫氧化鈉是_______固體;(2)氫氧化鈉_____溶于水,溶解時會放出大量的熱;(3)氫氧化鈉有______性,曝露在空氣中易潮解。白色易吸水利用氫氧化鈉的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如H2、O2、NH3等。NaOH氫氧化鈉的用途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印染爐具清潔劑2.氫氧化鈣(Ca(OH)2)【實驗10-9】取一小藥匙氫氧化鈣,觀察它的顏色和狀態,然后放入小燒杯中,加入約30mL水,用玻璃棒攪拌,觀察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注意:氫氧化鈣對皮膚、衣服等有腐蝕作用,使用時應小心。實驗時戴好護目鏡。實驗內容 現象觀察氫氧化鈣的顏色和狀態觀察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情況2.氫氧化鈣(Ca(OH)2)實驗內容 現象觀察氫氧化鈣的顏色和狀態 白色粉末狀固體觀察氫氧化鈣在水中的溶解情況 固體沒有完全溶解,呈渾濁狀態,靜置后,上層液體慢慢澄清俗稱熟石灰、消石灰,白色粉末狀、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稱石灰水。當石灰水中存在較多未溶解的熟石灰,叫石灰乳、石灰漿。砌磚保護樹木配制農藥波爾多液改良酸性土壤氫氧化鈣的用途除了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常見的堿還有氫氧化鉀(KOH)、氨水(NH3·H2O)等。KOHNH3·H2O知識點2 堿的化學性質探究堿的化學性質【問題與預測】(1)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別呈現什么顏色?(2)已知氫氧化鈣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也能發生反應嗎?【實驗與分析】(1)設計實驗并實施,驗證你對上述問題(1)的預測。堿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顏色變化 滴加無色酚酞溶液后的顏色變化氫氧化鈉溶液 變藍 變紅氫氧化鈣溶液 變藍 變紅點擊畫面播放視頻紫色石蕊溶液遇堿變成藍色,無色酚酞溶液遇堿變成紅色。(2)討論分析。①回憶檢驗二氧化碳的反應,寫出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檢驗二氧化碳時用到的石灰水,就是氫氧化鈣的水溶液。Ca(OH)2+CO2 CaCO3↓+H2O生石灰CaO生石灰與水反應得到氫氧化鈣,同時放出大量的熱。CaO+H2O Ca(OH)2②從物質的組成和類別的角度,與上述反應進行比較和分析,寫出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OH+CO2 Na2CO3+H2O【分析】上面兩個反應有什么共同之處?反應的生成物之一都是水,另一生成物是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鹽)。堿溶液+非金屬氧化物 → 鹽+水(2)討論分析。①回憶檢驗二氧化碳的反應,寫出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CO2 CaCO3↓+H2O③三氧化硫(SO3)與堿的反應與上面的兩個反應類似,試寫出氫氧化鈉與三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OH+SO3 Na2SO4+H2O②從物質的組成和類別的角度,與上述反應進行比較和分析,寫出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OH+CO2 Na2CO3+H2O(2)討論分析。①回憶檢驗二氧化碳的反應,寫出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CO2 CaCO3↓+H2O【結論與思考】(1)根據以上實驗與分析,歸納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堿有哪些相似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與酸堿指示劑作用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堿為什么會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NaOH在水中解離出離子示意圖NaOH → Na+ + OH-Ca(OH)2 → Ca+ + 2OH-與鹽酸、硫酸等酸類似,像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這樣的堿,在水中都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OH-,所以,堿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能自由移動的離子【結論與思考】(2)利用堿的化學性質解釋下列事實:①熟石灰與沙子混合砌磚;②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固體氫氧化鈉曝露在空氣中易吸水潮解,潮解后的氫氧化鈉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因此必須密封保存。熟石灰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逐漸轉變成堅硬的碳酸鈣,從而把磚和沙子牢牢地粘在一起。【結論與思考】(3)通過本單元的探究活動,嘗試歸納認識物質性質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在研究物質的性質時,常采用觀察、實驗及歸納概括、分析解釋等科學方法,從物質的存在、組成、變化和用途等視角認識物質的性質;從物質的類別認識具體物質的性質;從物質的共性和差異性認識一類物質的性質;等等。隨堂練習1.下列關于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都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B.都能用來改良酸性土壤C.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D.都屬于堿且都是白色固體D2.下列物質露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質量會減小的是( )。A.氫氧化鈉 B.濃硫酸 C.濃鹽酸 D.氯化鈉3.下列氣體中,既能用固體NaOH干燥又能用濃H2SO4干燥的是( )。A. CO2 B. SO3 C. SO2 D. O2CD4.現有Ca(OH)2溶液和NaOH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1)二者均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成____色,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____色。(2)用如圖裝置完成下列實驗。①檢驗CO中混有的CO2,瓶中應選用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除去CO中混有的CO2,瓶中最好選用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紅藍Ca(OH)2溶液Ca(OH)2+CO2=CaCO3↓+H2ONaOH溶液2NaOH+CO2=Na2CO3+H2O5.氫氧化鋰和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兩者在水中解離出共同的陰離子,其符號為______;請寫出氫氧化鋰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H﹣2LiOH+CO2=Li2CO3+H2O課堂小結常見的堿氫氧化鈉白色固體,易溶于水,溶解時放熱,易潮解;強腐蝕性重要的化工原料氫氧化鈣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等堿的化學性質與酸堿指示劑作用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堿溶液中都有OH-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課后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探究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實驗.mp4 探究氫氧化鈉的物理性質實驗.mp4 堿與指示劑反應.mp4 第2課時 常見的堿.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