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2課時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溶液的應用R·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單元 溶液課題1 溶液及其應用1.探究幾種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變化。2.溶解時的吸熱、放熱現象。3.乳化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水、氯化鈉固體、硝酸銨固體、氫氧化鈉固體、藥匙、溫度計、試管(若干)、燒杯(若干)等。課前自學準備課標要求學習目標學具準備在溶解過程中有的溶液的溫度會發生變化,如NH4NO3溶解時,表現為溶液的溫度____(填“升高”或“降低”,下同),可制作“一拉涼”飲料,而當NaOH溶解時,正好相反,表現為溶液的溫度 。降低升高課前自學準備預習檢測2. 乳濁液和懸濁液(1)乳濁液:分散著不溶于水的、由許多分子集合而成的_________的液體叫作__________。(2)懸濁液:懸浮著很多不溶于水的___________,并呈現_______狀態的液體叫作________。小液滴乳濁液固體小顆粒渾濁懸濁液在前面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溶液的形成,知道了不同組成的溶液中溶劑常常為液體,而溶質則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下幾種物質溶解時溫度會有什么變化。課堂教學展示新課導入知識點1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向三個燒杯中各加入100 mL水,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取NaCl、NH4NO3、NaOH固體各兩藥匙,分別加入上述三個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至固體全部溶解,再用溫度計分別測量三種溶液的溫度。記錄并分析測量所得數據。課堂教學展示課堂探究實驗9-41. 注意NaOH的腐蝕性。2. 溫度計不能用作玻璃棒攪拌。注意記錄溶質 NaCl NH4NO3 NaOH加入溶質前水的溫度/℃溶質溶解后溶液的溫度/℃結論 點擊播放溶質 NaCl NH4NO3 NaOH加入溶質前水的溫度/℃溶質溶解后溶液的溫度/℃結論 22 ℃22 ℃22 ℃19 ℃22 ℃33.8 ℃NaCl 溶于水后,溶液的溫度基本不變;NH4NO3 溶于水后,溶液的溫度降低;NaOH 溶于水后,溶液的溫度升高。物質在溶解過程中通常伴隨著熱量的變化,有些物質在溶解時會出現吸熱現象;有些物質則會出現放熱現象。如果擴散過程吸收熱量小于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則表現為溶液的溫度升高,反之,則溶液的溫度降低。溶解過程擴散過程水合過程——吸收熱量——放出熱量微觀解釋許多物質溶解時溫度沒有明顯變化,但不能認為沒有發生這兩個過程。說明12氧化鈣加入水中溫度升高,是溶解放熱嗎?氧化鈣加入水中溫度升高,不是由于溶解放熱,而是由于氧化鈣與水發生化學反應放熱。 當氧化鈣與水接觸時,它們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同時釋放出大量的熱量。這個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 + H2O Ca(OH)2。這個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意味著在反應過程中釋放出熱量,導致溶液溫度升高。例 物質在溶解時,常常會使溶液的溫度發生改變。現將①濃硫酸;②生石灰;③硝酸銨;④氫氧化鈉;⑤氯化鈉五種物質分別溶解于水,會使溶液溫度升高的是(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C√√√課堂教學展示典例剖析1. 實驗室和化工生產中:先將幾種固體反應物溶解,然后將這些溶液混合后振蕩或攪拌,使反應更快進行。2. 醫療上:人體內發生的化學反應是在含有多種溶質的體液中進行的,常用的葡萄糖溶液、生理鹽水和各種眼藥水等,都是根據人體的生理需求配制的溶液。3. 農業生產中:植物從土壤中獲得的養料,需要溶解形成溶液后才能被吸收,如無土栽培的作物從營養液中吸收養料而生長。知識點2 溶液的應用資料卡片乳濁液和懸濁液1. 溶質在溶解過程中通常伴隨著熱量的變化。Q吸>Q放,溫度降低;Q吸<Q放,溫度升高;Q吸 = Q放,溫度不變。課堂教學展示課堂小結2. 溶液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1.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氯化鈉 C.汽油 D.蔗糖2.可以作為溶質的是( )。A.只有固體 B.只有液體C.只有氣體 D.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BDD課后反饋總結課本習題3.如圖是某同學探究燃燒條件的改裝裝置,往燒杯中加入下列物質,能引起白磷燃燒的是( )A.硝酸銨 B.氫氧化鈉C.蔗糖 D.食鹽B4. 請你用所學的知識解析下列現象。(1)在實驗室里,常常將固體藥品配制成溶液進行化學反應,以提高反應速率。(2)用汽油或加了洗滌劑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解:(1)將固體藥品配制成溶液后,反應時粒子相互接觸更充分,接觸面積增大,有利于提高化學反應速率。(2)汽油是良好的有機溶劑,能溶解油污,從而可以把油污洗去。洗滌劑對油污具有乳化作用,能將油污乳化成細小的油滴,易于洗滌。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課后反饋總結課后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實驗9-4】物質溶解吸熱或放熱現象.mp4 乳濁液和懸濁液.mp4 第2課時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溶液的應用.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