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7.1促進民族團結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1.政治認同:認同黨和政府為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的各項方針和政策,了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公民的光榮義務。2.責任意識: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公民義務,為維護民族團結和民族進步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教學重點: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的民族問題、為什么要維護民族團結?教學難點:我國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采取了哪些措施?核心素養目標★1.我國的民族國情?P91★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基本政治制度、形成的民族關系是什么?P913.民族平等的表現?/如何理解民族平等 P91★4.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P91-965.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P93-95★6.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社會發展?P94-95★7.青少年(公民)應怎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 P90 補充自主學習請同學們閱讀課本90--96頁,思考以下問題,關鍵詞語圈畫勾點民族大家庭01我國56個民族分布圖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總人口約14億,漢族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91.11%;各少數民族人口僅占全國總人口的8.89%,大約1.25億人,但分布區域卻占全國總面積的50%~60%。★1.我國的民族國情?思考:我國的民族現狀和分布特點是什么?★1.我國的民族國情?①民族現狀: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②我國各民族分布特點:我國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分布格局。①2023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2977名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442名,占代表總數的14.85%,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各自的代表,56個民族代表齊聚北京,共商國是,共謀發展。②2023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烏魯木齊專門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匯報。總書記指出,要扭住工作總目標,把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③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民族地區312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各民族地區同全國一道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全面小康。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基本政治制度、形成的民族關系是什么?結合上述材料及課文內容,小組合作探究并回答問題:材料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是什么?材料一:我國五個省級自治區的建立。我國《憲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 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材料二:我國《憲法》關于民族關系的相關內容規定。【答案】1、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說明了: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基本政治制度、形成的民族關系是什么?結合上述材料及課文內容,思考:1、材料一說明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什么制度?2、材料二說明我國形成了怎樣的民族關系?舊知回顧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前提≠高度自治≠完全自治≠獨立自治地方人大、人民政府≠居住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策(基本政治制度):注意:區別于港、澳、臺的高度自治!★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基本政治制度、形成的民族關系是什么?①方針: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②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形成的民族關系: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怎樣處理民族關系易混易錯1.我國幫助少數民族的發展有利于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2.少數民族地區具有高度自治權。3.我國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第三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第五十五條 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國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思考:以上材料說明我國是如何堅持民族平等的?同等的社會地位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堅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別民族平等≠各民族發展程度相同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照顧≠違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則3.民族平等的表現?①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異,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社會地位平等)②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法律地位平等)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思考:我國的憲法規定說明了什么?★4.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你讀出了什么信息?文成公主進藏開啟了漢藏團結友好的大好局面,民間聯姻、社會交往和貿易活動也逐漸增多,成為千百年來民族團結的歷史見證。歷史如鏡,照進現實。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央召開了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轟轟烈烈地開展對口援藏工作,一代代進藏干部在雪域高原揮灑激情與熱血,與當地藏族同胞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結下深情厚誼。這些人才為推動民族地區的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和共同繁榮起到了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4.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4.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近代以來,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我國各族人民共赴國難,團結御辱,救亡圖存,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壯歌。1903年12月,一支英國侵略軍偷越我國邊界,占領西藏帕里等地區,又于1904年4月進犯江孜。西藏人民踐行“勿讓洋人染指我疆土”“縱然男盡女絕,誓不與侵略者工天地”的誓言,在江孜保衛戰中浴血奮戰,堅持了3個多月。在江孜保衛戰的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③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4.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第五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以中華民族大團結促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制定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法,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⑤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③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⑤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4.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家和萬事興02時政:2024年中國各省上半年GDP增量排名內蒙古位居第八,新疆位居第九、廣西位居十三、西藏位居二十、寧夏位居二十一。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與其他省份經濟水平存在一定差距。5.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民族共同繁榮縮小收入差距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①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②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③沒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5.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包括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為68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的71.4%。西部大開發,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6.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西部大開發戰略興邊富民行動對口支援①經濟方面: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6.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居住簡陋,茅草屋提供免費安置房打零工、賣獨龍毯村村都有特色產業茅草校舍孩子享受14年免費教育,義務教育鞏固率100%獨龍族前后發生了哪些變化,說明國家為其采取哪些重大舉措?②民生方面: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6.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民族文化節日思考:這些民族節日文化至今繁榮并延續,體現國家如何對待少數民族文化?★6.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③文化方面: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6.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①經濟方面: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②民生方面: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③文化方面: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④政治方面: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有人認為,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僅僅是黨和國家的責任,與青少年無關。你認為這種觀點對嗎?請說明理由。★7.青少年(公民)應怎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①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②自覺擁護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④與各民族同學團結友愛、互幫互助。⑤積極與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做斗爭。⑥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積極為維護民族團結向有關部門獻計獻策。拓展少數民族地區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①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 (黨好)②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 (制度好)③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有力保障;④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⑤建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⑥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人民好)⑦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自力更生,團結奮斗……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大家庭家和萬事興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為什么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1.經濟社會:國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2.民生: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初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3.文化: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促民族交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措施課堂小結1.消除各民族之間的差異,實現民族融合。 ( )2.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3.我國堅持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4.民族團結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 )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 ( )6.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毫無差別。 ( )×√××××隨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