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十一單元 化學與社會發展第四節 化學與環境保護九下化學 LJ1.了解空氣、水污染的污染源及危害,知道空氣污染、水污染的防治措施。2.認識化學在解決與環境相關的問題中的作用。3.主動踐行節約資源、環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和綠色發展觀。1.水資源現狀2.水污染的處理方法和防治措施(1)處理方法利用化學方法處理廢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中和法 處理酸性(或堿性)廢水,調節廢水的氧化法 利用氧化劑除去水中有毒物質,使之變為無毒物質(2)防治措施典例1 [2024·內江中考]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關水體保護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CA.用水后隨手關閉水龍頭B.合理施用化肥、農藥C.排放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D.對水源地的水體進行嚴格保護[解析] 排放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會造成水體污染,應處理達標后再排放。1.空氣的主要污染物及來源空氣主要污染物 主要來源有害氣 體 一氧化碳 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等二氧化硫 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燒,硫酸工廠排放的廢氣等氮氧化物 機動車輛排放的尾氣等煙塵 可吸入顆粒物 地面揚塵、燃煤排放的粉塵等其他空氣污染物還有臭氧、懸浮顆粒物等。二氧化碳無毒,不屬于空氣污染物。2.空氣污染的危害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破壞臭氧層,導致酸雨的形成等。3.酸雨的形成及危害概念 的降水稱為酸雨形成 煤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汽車發動機產生的氮氧化物氣體排放到空氣中,與大氣中的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酸,隨雨水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危害 酸化土壤、污染水體、腐蝕建筑、加速金屬制品的銹蝕酸性雨水≠ 酸雨,正常雨水因溶有CO2而呈弱酸性,只有pH<5.6 的雨水才是酸雨1.很多建筑及文物古跡的主要材料是大理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酸雨能腐蝕建筑物及文物古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以硫酸型酸雨為例)。2.大多數植物適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長,在酸性太強的環境中植物難以生存,嚴重的酸雨會使樹木枯死。典例2 請仔細觀察下圖,回答有關問題。(1)過量排放二氧化碳會導致______________。(2)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有__________(寫兩種)。溫室效應加劇和[解析] 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有 和氮氧化物。(3)請你就如何防止酸雨形成,提一點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答案合理即可)[解析] 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煤炭脫硫等措施都可以防止酸雨的形成。4.減少和防治大氣污染的措施措施 描述煤炭固硫 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作為固硫劑制成型煤,型煤燃燒后,產生的 以硫酸鹽形式留在灰渣中,達到減少污染的目的凈化汽車尾氣 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催化轉化器”,使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氮氣措施 描述處理工廠廢氣 工廠廢氣必須經過除塵凈化處理,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才能向空氣中排放改善能源結構 大力發展氫能、太陽能等,改變能源結構,減少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加大綠化力度 植樹種草,增加綠化面積等1.環境污染的形成過程與防治思路2.綠色化學典例3 [2024·青島模擬改編]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友好化學,其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有助于人類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下列做法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CA.使用太陽能電池,消除電池污染B.廢舊金屬回收循環利用,節約能源和資源C.加高硫酸廠煙囪,防止大氣污染D.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塑料袋和餐盒,減少“白色污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