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7章 探索溶解現(xiàn)象第3節(jié)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九下化學 HJ1.能認識絕大多數(shù)物質在一定量某種溶劑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2.能通過實驗了解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探究同一物質的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條件。3.能完成粗鹽提純的實驗,體會結晶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飽和溶 液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不飽和 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xù)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對“飽和”及“不飽和”的理解1.“飽和”與“不飽和”是相對的,因為當溫度改變或溶劑的量改變時,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故在說明“飽和”與“不飽和”溶液時,必須指明“一定溫度”和“一定溶劑的量”。2.在說明“飽和”與“不飽和”溶液時,必須指明是哪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因為一定條件下的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不能繼續(xù)溶解該物質卻可能繼續(xù)溶解其他物質。如在一定條件下不能再溶解氯化鈉的溶液,還能溶解蔗糖,此時的溶液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但對蔗糖而言是不飽和溶液。3.一定溫度下,大多數(shù)物質在一定量的溶劑中都能形成其飽和溶液,但酒精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不能配成酒精的飽和溶液。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判斷方法典例1 下列能證明某溶液是飽和溶液的是( )CA.溶液中含大量溶質B.該硝酸鉀溶液中水的質量為C.在該溫度下加入少量該溶質,加入的物質沒有減少D.以上三項均可證明[解析] A、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溶劑中,不能繼續(xù)溶解該物質的溶液,為該溶質的飽和溶液。溶液是否飽和與含溶質或溶劑的量沒有必然聯(lián)系; 項操作及現(xiàn)象,說明加入的物質沒有溶解,可證明原溶液為飽和溶液。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 (該轉化關系適用對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而言,在一定量溶劑中,升溫后它們的溶解的量變大,其飽和溶液會轉化為不飽和溶液,但極少數(shù)物質(如氫氧化鈣)升溫后溶解的量變少,其飽和溶液中會有溶質析出而變渾濁,仍為飽和溶液。因此,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典例2 將一瓶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成飽和溶液,下列方法錯誤的是( )DA.降低溫度 B.加入硝酸鉀固體C.恒溫蒸發(fā)水分 D.升高溫度[解析] 硝酸鉀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溫度只能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得更不飽和。1.概念:從溶液中析出晶體(晶體通常呈現(xiàn)規(guī)則的幾何形狀)的過程稱為結晶。2.結晶條件①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②溫度改變或溶劑減少。3.結晶方法(1)蒸發(fā)溶劑(即蒸發(fā)結晶)原理:將溶液加熱蒸發(fā),使其達到飽和后,再蒸發(fā)掉溶劑,溶質就會結晶析出。(2)冷卻熱的飽和溶液(即降溫結晶) 將溶液制成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然后降溫冷卻,過濾得到晶體。實驗圖示 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照圖示組裝蒸發(fā)裝置;2.取 濃氯化鈉溶液于蒸發(fā)皿中,用酒精燈加熱,用玻璃棒攪拌直至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fā)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3.待蒸發(fā)皿冷卻后,將固體轉移至試劑瓶中,貼上標簽實驗室蒸發(fā)氯化鈉溶液獲取氯化鈉固體蒸發(fā)時需注意的問題1.蒸發(fā)皿可直接加熱,蒸發(fā)皿中液體的體積不宜超過容積的。2.加熱時,應不斷用玻璃棒攪拌溶液,防止液體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3.加熱到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利用蒸發(fā)皿的余熱將濾液蒸干(不能將濾液完全蒸干再停止加熱)。4.停止加熱后,熱的蒸發(fā)皿如需取下,應用坩堝鉗夾持,并小心地放在陶土網上。典例3 夏天,實驗員在實驗室里配制了一瓶飽和的硝酸鉀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發(fā)現(xiàn)瓶底有大量的晶體析出。這是因為( )CA.溶液變成了不飽和溶液B.溶液中溶劑質量減小C.溫度降低,硝酸鉀溶解的量減小D.溶液中溶質質量增大[解析] 夏天配制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到了冬天,由于溫度降低,硝酸鉀溶解的量減小,硝酸鉀固體會從溶液中結晶析出,結晶后的母液仍為飽和溶液;結晶析出固體后,溶液中溶質質量減小,而溶劑質量不變。4.結晶的應用(1)鹽場用海水曬鹽,就是把海水引入海灘,借助日光和風力使水分蒸發(fā),食鹽從海水中結晶析出。(2)工業(yè)上許多化工原料和產品的生產常用冷卻熱的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從溶液中結晶出來。(3)《天工開物》中記載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利用“淋煎”的方法來制取海鹽。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如氯化鎂、氯化鈣等)和難溶性雜質(如泥沙等)。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的步驟為稱量、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通過處理,粗鹽可以得到初步提純。其操作過程如表所示實驗內容及步驟 解釋(1)稱量與溶解 ①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 左 右粗鹽,放入研缽中研碎 ②溶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加速粗鹽溶解;②溶解所得的是含有少量難溶性雜質的粗鹽水實驗內容及步驟 解釋(2)過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固態(tài)和液態(tài)的混合物分離;如果濾液渾濁,則必須重新過濾實驗內容及步驟 解釋(3)蒸發(f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出的晶體是氯化鈉晶體;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繼續(xù)攪拌,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否則蒸發(fā)皿溫度過高易導致蒸發(fā)皿炸裂、蒸發(fā)皿內的固體濺出典例4 某同學進行粗鹽提純的實驗,粗鹽中含有泥沙、氯化鈉、氯化鎂等物質。(1)氯化鎂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體,這屬于氯化鎂的__________(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物理性質(2)用天平稱取粗鹽,用量筒量取 水。按如圖流程進行實驗。①上述流程中,操作2的名稱是______;操作1、2、3中都使用到的儀器是________,該儀器在操作2中的作用是______。過濾玻璃棒引流[解析] 操作2能將固體和液體分離,該操作是過濾;操作1、2、3中都使用到的儀器是玻璃棒,該儀器在操作2中的作用是引流。②若在操作2中發(fā)現(xiàn)濾液渾濁,在儀器潔凈的前提下,你認為濾液渾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濾紙破損(或液體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解析] 若在操作2中發(fā)現(xiàn)濾液渾濁,則在儀器潔凈的前提下,濾液渾濁的原因可能是濾紙破損、液體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等。③對粗鹽提純實驗過程分析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ACA.溶解粗鹽時,加入的水不宜過少B.粗鹽提純后所得的是純凈物C.粗鹽提純屬于物理變化D.為得到全部晶體,應把水分全部蒸干后,再停止加熱[解析] 溶解粗鹽時,加入的水不宜過少,以免不能完全溶解粗鹽,A正確;粗鹽提純后所得的物質中還含有可溶性雜質,屬于混合物,B錯誤;粗鹽提純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正確;在蒸發(fā)時,當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即可停止加熱,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