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4張PPT)2025年高考化學考向分析鐵、銅及其重要化合物鐵及其化合物1.[選變判](1) (2023新課標)古壁畫顏料中所用的鐵紅,其成分為 ( )√(2) (2023浙江1月選考)常溫下鐵與濃硝酸反應可制備 ( )×(3) (2023廣東)火星全球影像彩圖顯示了火星表土顏色,表土中赤鐵礦主要成分為( )×(4) (2022浙江1月選考)還原鐵粉可用作食品干燥劑( )×(5) (2022浙江1月選考)鐵與碘反應易生成碘化鐵( )×(6) (2022海南改編)實驗內容:溶液中滴加 溶液;預測的實驗現象:溶液變紅色( )×(7) (2022遼寧改編)已知金屬性,則可推知氧化性: ( )×(8) (2022廣東改編)勞動項目:工人將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鋼水;化學知識:鐵與 高溫下會反應( )√(9) (2022廣東改編)陳述Ⅰ:水解可生成膠體;陳述Ⅱ: 可用作凈水劑;陳述Ⅰ和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 )√(10) (2021全國乙)過量鐵粉加入稀硝酸中:( )×(11) (2021山東)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粉末,紫色褪去,證明 中含(Ⅱ)( )√(12) (2021湖南)粉末在空氣中受熱,迅速被氧化成 ( )√(13) (2021湖南改編)實驗目的:檢驗溶液中 是否被氧化;實驗設計:取少量待測液,滴加 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14) (2021廣東)通過灼熱鐵粉: ( )×(15) (2021浙江1月選考)與反應生成和,則與 反應生成和 ( )×(16) (2020全國Ⅲ)向 溶液中滴加少量( )×(17) (2020江蘇)室溫下,與濃反應生成 ( )×(18) (2020浙江1月選考)鐵銹的主要成分可表示為 ( )√(19) 在稀硝酸中發生鈍化( )×(20) 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產生藍色沉淀,則原溶液中有、無( )×(21) 硫化亞鐵與濃硫酸混合加熱: ( )×【解析】 (1) 是一種紅棕色粉末,俗稱鐵紅,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膠的紅色顏料,正確。(2)常溫下鐵遇濃硝酸會發生鈍化,無法持續反應,不能用來制備,錯誤。(3)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不是 ,錯誤。(4)還原鐵粉能吸收氧氣,可用作食品脫氧劑,不能吸收水分,不能用作干燥劑(食品干燥劑常見的有生石灰、硅膠等),錯誤。(5)的氧化性較弱(小于的氧化性),因此與 反應生成碘化亞鐵,錯誤。(6)向溶液中滴加 溶液,溶液變紅,因此實驗室常用這種方法檢驗的存在;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不變色,【提醒】若要檢驗,可向溶液中滴加 溶液,若有藍色沉淀生成,則證明待測溶液中有。也可以向溶液中加入 溶液,溶液不變紅,通入氯氣后溶液變紅,則證明待測液中有 錯誤。(7)金屬性強弱可用金屬單質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來證明,如 ,此反應可以說明氧化性的強弱順序為 (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反應可以說明氧化性的強弱順序為 ,因此氧化性:, 【關鍵】高中必須知道的結論,若看到題目寫氧化性“”或“”,就可以直接判錯了 錯誤。(8)熔融的鐵與水蒸氣在高溫下發生反應 ,因此模具必須先干燥后才能注入熔融鋼水,正確。(9)溶液中 可以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膠體表面積大,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懸浮雜質,從而可用作凈水劑。陳述Ⅰ和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正確。(10)過量鐵粉加入稀硝酸中,最終轉化為 ,離子方程式為,錯誤。(11)溶于酸性 溶液后溶液褪色,證明中含具有還原性的(Ⅱ),正確。(12) 是一種不穩定的黑色粉末,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在空氣中受熱容易被氧化成 ,正確。(13)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容易被氧化成,若滴加 溶液觀察到溶液變紅,表示溶液中有,則證明已經被氧化,正確。(14) 通過灼熱鐵粉發生的反應為,錯誤。(15)與 在常溫下反應生成和,但與在常溫下不反應,而 與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的產物是而不是,錯誤。(16)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為催化劑,可以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氧化性小于與 (【技法】可舉例證明,在工藝流程中一般向溶液中通入空氣或者加入溶液,將氧化為,說明的氧化性小于、),無法將氧化成,錯誤。(17)室溫下, 遇濃發生鈍化,與稀反應才能生成 ,錯誤。(18)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成的鐵銹的主要成分為,正確。(19)少量 與稀硝酸反應生成、和,過量與稀硝酸反應生成、和,因此 在稀硝酸中不會發生鈍化, 在室溫下遇濃硝酸才會發生鈍化,錯誤。(20)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產生藍色沉淀,可以證明該溶液中有 ,但無法判斷該溶液中是否含有,錯誤。(21)硫化亞鐵中的為價、為 價,都具有還原性,在加熱條件下可與濃硫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題目中的離子方程式與 的化合價沒有發生變化,可知題給離子方程式【提醒】其為與稀硫酸的反應,原理為強酸 制弱酸 不是硫化亞鐵與濃硫酸混合加熱的反應,錯誤。2.(2023浙江6月選考)氯化鐵是一種重要的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氯化鐵屬于弱電解質 B.氯化鐵溶液可腐蝕覆銅板C.氯化鐵可由鐵與氯氣反應制得 D.氯化鐵溶液可制備氫氧化鐵膠體【解析】 氯化鐵是可溶性鹽,在水中可以完全電離成鐵離子和氯離子,屬于強電解質。氯化鐵溶液與銅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氯化亞鐵,化學方程式為,可腐蝕覆銅板。鐵單質與氯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鐵: 。向沸水中滴加飽和 溶液,繼續加熱至液體呈紅褐色,可得到氫氧化鐵膠體。3.(2021廣東)部分含鐵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CA.可與反應生成B. 既可被氧化,也可被還原C.可將加入濃堿液中制得 的膠體D.可存在 的循環轉化關系【解析】 結合圖像可知為,為亞鐵鹽,為鐵鹽,根據、均為堿且 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和可知為,為,能與 發生歸中反應生成。既有還原性又有氧化性,既能被氧化又能被還原。將含的鹽加入濃堿液中得到的是沉淀,不能制得 膠體。存在循環轉化: 。4.下列實驗裝置正確且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共有( )CA.2組 B.3組 C.4組 D.5組【解析】 溶液在蒸發結晶時與空氣接觸,由于 很容易被氧化,因此最后無法獲得 晶體,該實驗無法達到相應實驗目的。②鐵粉與水蒸氣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肥皂泡內的氫氣含量少且較為分散,若氫氣不純,點燃肥皂泡會發出爆鳴聲,但不會產生危險,因此點燃肥皂泡不需驗純,該實驗可以達到相應實驗目的。易水解,加熱時 揮發促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動,因此必須在氣流下加熱 ,抑制 水解,最終才能得到無水,該實驗可以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中鐵和稀硫酸反應,打開止水夾,反應時產生的 可將A內的空氣排出,再進入B中,排盡B內空氣。接著關閉止水夾 ,A內產生的氫氣將A中的硫酸亞鐵通過長導管壓入B內,但由于A中導管沒有插入溶液中,故該實驗無法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易被氧氣氧化,故需要用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體(如植物油、苯等)隔絕氧氣,且盛裝氫氧化鈉的膠頭滴管應伸到液面下擠壓,該實驗可以達到相應實驗目的。⑥題給實驗裝置能制備氫氧化鐵膠體: (膠體),(【提醒】加熱至液體呈紅褐色即停止加熱,不能加熱時間過長)故該實驗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⑦膠體和 溶液均可以透過濾紙,不能利用過濾分離兩者(【技法】可采用滲析的方法提純膠體),故該實驗無法達到相應實驗目的。⑧題給裝置是想通過滴加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來確認是否有 ,但要特別注意,不僅可以氧化,還能氧化,即使沒有只有,滴加 溶液也會褪色,故該實驗無法達到相應實驗目的。⑨析氫腐蝕發生的條件是鋼鐵表面吸附的水膜呈酸性,浸過食鹽水的鐵釘其水膜呈中性,因此該裝置驗證的是鐵釘是否發生吸氧腐蝕(若發生吸氧腐蝕,左側試管中消耗一部分氧氣,最后右側玻璃管會倒吸形成一段水柱),故該實驗無法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綜上所述,②③⑤⑥可以達到相應實驗目的。5.(2023江蘇)室溫下,探究 溶液的性質,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 )選項 探究目的 實驗方案A 溶液中是否含有 向溶液中滴加幾滴新制氯水,再滴加 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B 是否有還原性 向溶液中滴加幾滴酸性 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C 是否水解 向溶液中滴加 滴酚酞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D 能否催化 分解 向溶液中滴加幾滴 溶液,觀察氣泡產生情況B【解析】 氯水能將氧化為,若原溶液中只含 ,先滴加幾滴新制氯水,再滴加 溶液,溶液也變紅,因此該實驗方案不能達到探究目的;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應直接滴加 溶液,觀察溶液是否變紅。向溶液中滴加幾滴酸性溶液,若滴入的 溶液紫色褪去,說明被氧化,即 具有還原性,該實驗方案可以達到探究目的。發生水解反應使溶液顯酸性,酚酞在時都呈無色,因此該實驗方案不能達到探究目的。向 溶液中滴加幾滴溶液,會被氧化為 ,若產生氣泡的速率加快,有可能是催化 分解,因此該實驗方案不能達到探究目的。6.(雙選)高鐵酸鉀 是一種環保、高效、多功能飲用水處理劑,制備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CA.該生產條件下,物質的溶解性:B.可用 溶液作為反應Ⅰ中尾氣吸收劑,且反應后的溶液能在上述流程中被利用C.反應Ⅱ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D.用 對飲用水殺菌消毒的同時可產生膠體吸附雜質凈化水【解析】 根據制備流程,分析各步發生的反應如下:反應Ⅰ:,尾氣的主要成分是 ;反應Ⅱ: 。向中加入飽和溶液,增大了濃度,有 晶體析出,說明該生產條件下,高鐵酸鉀的溶解度比高鐵酸鈉的溶解度小。尾氣中主要含有, 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的氯化鐵可在反應Ⅱ中利用。反應Ⅱ中是氧化劑, 是還原劑,則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殺菌消毒,生成的鐵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可用于凈水。7.(2023山東濟南檢測)生產軟磁鐵氧體的主要原料是,以硫鐵礦主要成分是,含少量、為原料制備 的工藝流程如下,相關數據如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物質開始沉淀 1.9 7.6 4.0沉淀完全 3.2 9.7 5.2A.“焙燒”的產物之一可用于工業制硫酸B.“試劑”可以為 ,主要目的是除去過量硫酸C.“試劑”可以為氨水,調的范圍為D.“沉淀”時,過高或者過低均不利于生成【解析】√焙燒時生成和, 可用于工業制硫酸。利用硫鐵礦制備,則工藝流程中應除去、,酸浸后 以濾渣的形式除去,、進入后續流程,由于沉淀完全時 也沉淀完全,而還未開始沉淀,則應先將轉化為,再調除去,故試劑可以為 ,其作用是將還原為 。“試劑”的作用是調節,使沉淀完全,而不使 沉淀,可以加入氨水,結合表中數據可知,調的范圍為 。“沉淀”時,過高會得到,過低 會溶解,均不利于生成。8.(2023重慶)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磁性材料,以為原料制備 并獲得副產物 水合物的工藝如圖所示。時各物質溶度積見下表:物質溶度積回答下列問題:(1) 中元素的化合價是和____。 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2) 反應釜1中的反應需在隔絕空氣條件下進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價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價(3) 反應釜2中,加入 和分散劑的同時通入空氣。①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為加快反應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兩項即可)。適當升高溫度、攪拌(或將固體粉碎等,合理即可)(4)① 反應釜3中,時,濃度為,理論上 不超過____。11② 稱取水合物,加水溶解,加入過量 ,將所得沉淀過濾洗滌后,溶于熱的稀硫酸中,用標準溶液滴定,消耗 標準溶液。滴定達到終點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副產物中 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滴入最后半滴標準溶液,溶液變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解析】 (1)可以看作,故中元素的化合價是和 ;核外共有10個電子,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2)反應釜2中溶液與加入的氧化鈣和空氣反應生成 ,由于反應釜1和反應釜2的物質混合在反應釜3中,經一系列反應生成含有(Ⅱ)與(Ⅲ)的 ,故反應釜1中的產物為 ,因此反應釜1中的反應需在隔絕空氣條件下進行,防止價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價 。(3)①反應釜2中的反應物是、、和,生成物是和 ,寫出并配平離子方程式: 。②為加快反應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適當升高溫度、攪拌、將 固體粉碎等。(4)①反應釜3中調節,得到沉淀,經后處理得到固體,故應調節 使、沉淀,不沉淀,避免過濾后的沉淀引入 雜質。根據題目所給的數據可得, 不沉淀時,在 時,,因此調節時理論上 不超過11。水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過量后所得沉淀為 ,將所得沉淀過濾洗滌后,溶于熱的稀硫酸中,溶解并轉化為, 標準溶液滴入后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當溶液中完全反應后,再滴入 標準溶液,溶液變為紅色,因此滴定達到終點的現象為滴入最后半滴 標準溶液,溶液變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根據上述分析,可得到關系式 ,加入的,因此該副產物中 的質量分數為。銅及其化合物9.(2023河北石家莊檢測)中國古代涉及的“銅”文化豐富多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A.“石膽化鐵為銅”中涉及金屬鍵的斷裂B.鑄造銅錢用的材料黃銅是單質銅C.詩句“廬山山南刷銅綠”中的“銅綠”借指的是 的顏色D.“青銅器時期”早于“鐵器時期”的原因之一是銅比鐵穩定【解析】 該反應為, 中的金屬鍵斷裂。黃銅是銅鋅合金。堿式碳酸銅俗稱銅綠。銅的性質比鐵穩定,較易以單質的形式存在,是青銅器時期早于鐵器時期的原因之一。10.(2023廣東)部分含或含 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BA.可存在 的轉化B.能與反應生成的物質只有C.新制的 可用于檢驗葡萄糖中的醛基D.若能與反應生成,則 中含共價鍵【解析】 鈉在化合物中化合價只有,因此、、 對應的分別是、或、 ;銅在化合物中化合價可以為或,因此、、、對應的分別是、、、。若能與反應生成,則為 ,其電子式為 ,含有離子鍵與非極性共價鍵。根據上述分析知,為,為、為 ,則,存在 的轉化。、或都能與反應生成 。為 ,新制氫氧化銅可用于檢驗葡萄糖中的醛基。11.(2023黑龍江哈爾濱尚志中學月考)由工業廢銅泥[主要成分為、、,含少量 制備難溶于水的氯化亞銅,其工藝流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A.灼燒時可將、等轉化為B.除雜②過程中還需加熱C.還原中的反應為D.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有、【解析】根據流程分析,灼燒的目的是使含銅物質轉化為 ,以便在后續的酸浸中盡可能將銅元素溶解在溶液中,因此灼燒是將、等轉化為 。雜質 在灼燒過程中轉化為鐵的氧化物,酸浸后轉化為可溶于水的硫酸鐵和硫酸亞鐵,除雜的目的是將鐵元素轉化成沉淀除去,作為氧化劑,將 氧化成,②加稀溶液,調節溶液的,使轉化為 沉淀,但過程中容易形成膠體而無法完全過濾除去,因此還需要加熱,促使 沉淀完全。還原過程中具有還原性的將還原成,結合 生成難溶于水的產物,根據以上分析可知還原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還原過程中生成的可以在酸浸中使用,所以可循環使用,但 不能循環使用。12.(2022山東)高壓氫還原法可直接從溶液中提取金屬粉。以硫化銅精礦(含、元素的雜質)為主要原料制備 粉的工藝流程如下,可能用到的數據見下表。開始沉淀 1.9 4.2 6.2沉淀完全 3.2 6.7 8.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A.固體主要成分是和;金屬為B.浸取時,增大 壓強可促進金屬離子浸出C.中和調的范圍為D.還原時,增大溶液酸度有利于 的生成【解析】由流程梳理可知固體主要成分是和;金屬為 。浸取時,增大 壓強即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加快反應速率,促進金屬離子浸出。中和調是為了沉淀而不沉淀、,結合表中數據可知,調 的范圍為 。還原時發生反應 ,增大溶液酸度,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加,不利于失去電子生成,也不利于 的生成。13.(2022海南)膽礬 是一種重要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組以生銹的銅屑為原料[主要成分是,還含有少量的油污、、、 制備膽礬。流程如圖。回答問題:(1) 步驟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含有的少量油污(2) 步驟②中,若僅用濃 溶解固體B,將生成 _____(填化學式)污染環境。(3) 步驟②中,在存在下溶于稀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經步驟④得到的膽礬,不能用水洗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膽礬易溶于水【解析】 .(1)碳酸鈉水解生成 使溶液呈堿性,堿性條件下油脂能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所以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去除油污。(2)固體B的主要成分為 ,加熱條件下濃硫酸和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有毒,會污染空氣。(3)有氧化性,有還原性,在酸性條件下,、、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4)膽礬易溶于水,為防止膽礬溶解降低產率,不可以用水洗滌。(5) 實驗證明,濾液D能將氧化為 。ⅰ.甲同學認為不可能是步驟②中過量將氧化為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C經步驟③加熱濃縮后已完全分解【解析】 不穩定,受熱易分解,溶液C經步驟③加熱濃縮后 已完全分解,所以不存在氧化 的可能性。ⅱ.乙同學通過實驗證實,只能是將氧化為 ,寫出乙同學的實驗方案及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寫具體操作過程)。取濾液D,向其中加入適量硫化鈉,使銅離子恰好完全沉淀,再加入,不能被氧化(合理即可)【解析】 要驗證是不是將氧化為,只要除去濾液D中的 并且驗證沒有后的溶液無法氧化即可,方法為取濾液D,向其中加入適量,使 恰好完全沉淀,再加入, 不能被氧化。1.(傳統文化)(2023安徽安慶示范高中月考)央視欄目《國家寶藏》介紹了歷史文化知識,彰顯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其中也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A.傳統鎏金工藝是將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火除汞,鎏金工藝利用了汞的揮發性B.《呂氏春秋》中有關于青銅的記載“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為剛”。“合兩柔則為剛”體現了合金的硬度通常大于各組分金屬的特點C.清乾隆“瓷母”——各種釉彩大瓶中的紅色窯變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亞銅D.古代制造指南針的主要材料是磁石,磁石中含有帶磁性的【解析】 常溫下為液體,易揮發,加熱除去汞利用了汞的揮發性。銅和錫的合金硬度較大,“合兩柔則為剛”體現了合金硬度的特點,即合金的硬度通常大于各組分金屬的硬度。陶瓷主要成分為硅酸鹽,紅色窯變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亞銅。磁石中含有帶磁性的,而不是 。2.(2024重慶楊家坪中學月考)鐵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如圖所示,其中箭頭表示部分物質間的轉化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A.是一種黑色有磁性的鐵的氧化物,可由 、水蒸氣高溫反應制得B.為實現向的轉化,可向含的溶液中通入或者滴加 溶液C.由圖可預測:高鐵酸鹽具有強氧化性,可將轉化為D.、、 均可與鹽酸反應,且均只生成一種鹽和水【解析】 是一種黑色有磁性的鐵的氧化物,鐵單質與水蒸氣在高溫下發生反應。,鐵元素失電子化合價升高,作還原劑,故需要加入氧化劑,如、 、等。中鐵元素顯價,能得電子,具有強氧化性,可將氧化成 。可看作,與鹽酸反應生成、和 。3.(2024河北泊頭一中月考)一種利用廢舊鍍鋅鐵皮制備磁性 納米粒子的工藝流程如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A.“堿洗”是為了去除廢舊鍍鋅鐵皮表面的油污B.“氧化”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氧化”后的溶液中金屬陽離子主要有、、D.用激光筆照射“加熱沉鐵”后所得分散系,產生丁達爾效應【解析】 .根據上述分析知,A錯誤、B正確。“氧化”時,部分亞鐵離子與次氯酸根離子發生反應生成 ,故溶液中金屬陽離子主要有、、(【提醒】加入溶液、溶液均引入了 ,切勿忽視)。“加熱沉鐵”后可得到 膠體,用激光筆照射可產生丁達爾效應。4.(傳統文化)(2023遼寧本溪模擬)《開寶本草》記載“取鋼煅作葉,如笏或團,平面磨錯,令光凈,以鹽水灑之,于醋甕中,陰處埋之一百日鐵上衣生,AA.在鐵華粉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 溶液,一定會變紅B.制備鐵華粉的主要反應為C.氣體 的產生是因為發生了復分解反應D.由上述實驗可知,結合的能力強于鐵華成矣”。鐵華粉主要成分為 可用如下方法檢測。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解析】 鐵華粉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熱,發生反應強酸制弱酸、難揮發性酸制易揮發性酸,刺激性氣味氣體為 蒸氣;鐵華粉中加入稀鹽酸有氫氣生成,則鐵華粉中含有鐵單質;濾液中含有 ,加入 生成藍色沉淀;加入 溶液生成棕色沉淀,說明有 生成。鐵華粉中含有鐵單質,加入稀硝酸的量比較少時,反應生成 ,溶液中不存在,滴入 溶液不會變紅。根據題干中信息可知,制備鐵華粉的主要反應為 。根據上述分析知,氣體 的產生是因為發生了復分解反應。加入 溶液,,部分 脫離與結合生成 沉淀,說明結合的能力強于 。5.(2024北京清華大學附中月考)小組同學探究 和物質A的反應,實驗如下。裝置 序號 物質A 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溶液調 銅粉溶解,溶液變為深棕色[經檢驗含② 溶液 銅粉溶解,溶液變為藍綠色③ 溶液調 無明顯變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BA.②中銅粉溶解的原因:B.①中產生的原因:時直接將還原為C.若向③中加入 固體,推測銅粉會溶解D.①②③現象的差異不僅與物質氧化性(或還原性)強弱有關,也與溶液中離子種類和濃度有關【解析】 中銅粉與反應生成(藍色)、 (綠色),離子方程式為。中無明顯變化,說明時銅粉不能直接將還原為 ,①中經檢驗含,說明有生成,即發生了反應 ,酸性條件下與反應產生 。若向③中加入固體,酸性條件下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 ,溶液中含有 ,根據①的條件,推測銅粉會溶解。物質氧化性(或還原性)強弱不同,反應產物不同,如①②中有 生成,③中沒有生成,且、 與不同離子形成的配合物在溶液中的顏色不同,故①②③現象的差異不僅與物質氧化性(或還原性)強弱有關,也與溶液中離子種類和濃度有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生活情境)(2024北京北師大附中月考)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嚴重缺鐵時需要服用補鐵劑。實驗小組為研究某補鐵劑中鐵元素的價態及其含量,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查閱資料】1.該補鐵劑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體中的胃液(含鹽酸)。2.中的硫元素為 價。實驗Ⅰ.檢驗該補鐵劑中鐵元素的價態。(1) 將補鐵劑碾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2) 試劑1是______。(3) 加入試劑2后溶液變為淺紅色,說明溶液①中含有______。(4) 能證明溶液①中含有 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鹽酸向溶液②中加入溶液后,溶液由淺紅色變成深紅色(5) 寫出上述條件下與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甲同學猜測深紅色溶液③迅速變為無色溶液④的原因,可能是溶液中的 與發生了化學反應。a.甲同學猜測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硫元素為價,具有還原性b.乙同學通過實驗證實了甲同學的猜測,其實驗方案及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少量無色溶液④于試管中,滴入溶液,溶液變紅(或取少量無色溶液④于試管中,滴入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實驗Ⅱ.測定該補鐵劑中鐵元素的含量。(7) 計算每片該補鐵劑含鐵元素的質量為_____ 。(8) 人體只能吸收 ,醫生建議在服用該補鐵劑時,同時服用有較強還原性的維生素C,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被氧化,維生素C具有較強還原性,可作抗氧化劑,防止被氧化而導致補鐵劑失效【解析】 (1)將補鐵劑碾碎可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其與試劑1的反應速率。(2)根據“該補鐵劑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體中的胃液(含鹽酸)”可知,試劑1是鹽酸。(3)與反應產生紅色物質 ,故加入試劑2后溶液變為淺紅色,說明溶液①中含有 。(4)加入溶液后,溶液由淺紅色變成深紅色,則溶液③中 的濃度比溶液②中的大,又具有氧化性,故溶液③中生成的是氧化 產生的,說明溶液①②中含有 。(5)酸性條件下,與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6)a.中硫元素為價,具有還原性,中氧元素為 價,具有氧化性,二者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消耗,導致溶液紅色褪去。b.可通過驗證反應物 被消耗導致褪色或檢驗 的氧化產物進行驗證,實驗方案及現象為取少量無色溶液④于試管中,滴入溶液,溶液變紅,或取少量無色溶液④于試管中,滴入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7)實驗中的轉化關系為,則 片補鐵劑中,故每片補鐵劑中含有鐵元素的質量為。7.(生活情境)(2023河北名校聯考)垃圾分類正在全國逐漸推廣,垃圾資源化是可持續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由金屬廢料(主要含鐵、銅和它們的氧化物)制得堿式碳酸銅和摩爾鹽 的流程如圖所示:已知:, 。提示:一般某離子濃度小于或等于 時,認為該離子轉化或去除完全。請回答下列問題:(1) 熱純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電子式為_ _________。去除金屬廢料表面的油污(2) 潔凈廢料中加入的物質 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3) 常溫下,該流程中與分離需要調節 ____(保留一位小數)。(4) 溶液經過加熱、蒸發濃縮、自然冷卻即可得到晶體,然后抽濾,用酒精洗滌晶體,用酒精洗滌的優點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2.8減少產品的溶解損失;酒精易揮發,可快速得到干燥固體(5) 寫出該流程中生成堿式碳酸銅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6) 取摩爾鹽產品,加熱至時完全失去結晶水,此時固體質量為 ,則該摩爾鹽的結晶水個數 ___。6【解析】(1)金屬廢料的主要成分都不與熱純堿發生反應,則熱純堿的作用是去除金屬廢料表面的油污。 為共價化合物,電子式為 。(2)加入,鐵、銅和它們的氧化物轉化為、、,加入,被氧化為,根據工藝流程可知,加入物質的作用是調節,使形成沉淀,從而與分離,同時又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故物質可選擇、 、、 中的任一種。(3)調時,沉淀完全,不沉淀, ,,則 ,, ,,該流程中與分離需要調節 。(4)摩爾鹽不溶于酒精,用酒精洗滌晶體,可減少產品的溶解損失;酒精易揮發,可快速得到干燥固體。(5)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利用與 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生成,離子方程式為 或。(6)完全失去結晶水后的物質的量為 ,失去的結晶水的物質的量為,該摩爾鹽的結晶水個數 。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