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 -2025年高考化學考向分析(共56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 -2025年高考化學考向分析(共56張PPT)

資源簡介

(共56張PPT)
2025年高考化學考向分析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
水的電離
1.(2023上海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期中)時,在等體積的的 溶
液、的溶液、的溶液、的 溶
液中,發生電離的水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
A
A. B.
C. D.
【解析】 時,假設4種溶液體積都是。的 溶液中,由酸電離
出的【點撥】當溶液 時,
,溶液中的 ,而溶
液中的都來自水的電離,因此電離的水的物質的量為。 的
溶液中,由堿電離出的 ,溶液中的
,而溶液中的 來自水的電離,因此電離的
水的物質的量為。溶液中存在: 、
、,溶液中的即為水電離出的 ,
的溶液中,電離的水的物質的量為 。
溶液中存在、,溶液中的 即
為水電離出的,的溶液中 ,電離的水的物質的
量為 。四種溶液中發生電離的水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杰哥說方法
時由水電離的或 的判斷與計算
(1)酸或堿會抑制水的電離,使水的電離程度降低(同離子效應),酸溶液的
;堿溶液的 。
(2)強堿弱酸正鹽或強酸弱堿正鹽:在水中發生水解,促進水的電離, 或
為顯著量的離子,如的溶液中 、
,則; 的
溶液中、 ,則

2.(2024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月考)已知 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D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 減小
B.將水加熱, 不變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平衡逆向移動, 減小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增大, 不變
【解析】 加入稀氨水,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 增大。
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故加熱(升高溫度), 增大。
加入的與結合生成,濃度減小,平衡正向移動, 減小。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溶于水后完全電離, 濃度增大,平衡逆向
移動,增大,但溫度不變, 不變。
3.(2023廣東廣州期中)一定溫度下,水溶液中和 的濃度
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升高溫度,可能引起由向 的變化
B.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為
C.該溫度下,加入可能引起由向 的變化
D.該溫度下,稀釋溶液可能引起由向 的變化
【解析】 曲線上任一點溫度都相同,因此由向
的變化是在“定溫下”溶液從堿性變中性的過程。
點 ,故

加入,發生水解: ,
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可以由點到 點,
符合圖像變化趨勢。
由點到點,水的離子積常數 減小,溫度發生了變化。
杰哥支招
水溶液中和 的濃度變化曲線圖解題思路
(1)曲線上的任意點的都相同,即 相同,溫
度相同。
(2)曲線外的任意點與曲線上任意點的 不同,溫度不同。
(3)實現曲線上點之間的轉化需保持溫度相同,改變酸堿性;
實現曲線上點與曲線外點之間的轉化一定涉及溫度改變。
4.(2023廣東廣雅中學期中)如圖表示水中 和
的關系,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D
A.兩條曲線間任意點均有
B.區域內(不包括曲線)任意點均有
C.圖中
D.線上任意點均有
【解析】
根據水的離子積定義可知, 。
與兩點都存在,因此連線上的任一點都表示中性, 區域在
、連線的上方,存在 。
水的電離是吸熱反應,升溫促進水電離,由上述分析可知 ,所以溫
度: 。
對應曲線,可知,點對應的 ,
;而點溫度高于,點對應的, ,
可知由點沿直線向點移動時, 逐漸減小。
溶液混合后的酸堿性判斷
5.[等濃度等體積,一酸一堿混合]
(1) 時,的溶液與的溶液等體積混合, ___7。
(2) 時,的溶液與的溶液等體積混合,
___7。
(3) 時,的溶液與的 溶液等體積混合,
___7。
(4) 時,的溶液與的溶液等體積混合,
___7。
【解析】 (1)等濃度、等體積的溶液和溶液混合,即和 的物質的量
相等,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和,是強酸強堿鹽,溶液呈中性, 時

(2)等濃度、等體積的溶液和溶液混合,即和 的物質的量
相等,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和, 是強酸弱堿鹽,溶液呈酸性,
時 。
(3)等濃度、等體積的溶液和溶液混合,即和 的物質的
量相等,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和, 是強堿弱酸鹽,溶液
呈堿性,時 。
(4)等濃度、等體積的溶液和溶液混合,即和 的物質的量相
等,過量或可認為發生的反應為 ,生成的
在水中發生電離:,溶液呈酸性,時 。
(【解題要領】①等濃度等體積混合、一元酸 一元堿、一強一弱:誰強顯誰性。②等
濃度等體積的強酸與強堿溶液混合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等濃度等體積的 溶
液和 溶液混合))
6.[ 相加等于14,一酸一堿混合]
(1) 時,的溶液與的溶液等體積混合, ___7。
(2) 時,的溶液與的氨水等體積混合, ___7。
(3) 時,的溶液與的溶液等體積混合, ___7。
(4) 時,的溶液與的溶液等體積混合, ___7。
(5) 時,的溶液與的溶液等體積混合, ___7。
(6) 時,的溶液與的 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____性。

【解析】 (1)時,的溶液,溶液中的;
的溶液,溶液中的 ,二者等體積混合時,酸電離出的
等于堿電離出的,且最后生成強酸強堿鹽和 ,溶液呈中性,

(2)時的溶液,溶液中的; 的氨水,溶
液中的,但溶液中“可電離但未電離”的 還有很多,因
此二者等體積混合時,溶液中的過量,使溶液顯堿性, 。
(3)時,的溶液,溶液中的; 的
溶液,溶液中的 ,但溶液中“可電離但未電離”的
還有很多,因此二者等體積混合時,溶液中的 過量,使溶液顯酸
性, 。
(4)時的溶液,溶液中的;的
溶液,溶液中的,二者等體積混合時,酸電離出的 等于堿
電離出的,且最后生成強酸強堿鹽和,溶液呈中性, 。
(5)時,的溶液,溶液中的; 的
溶液,溶液中的 ,二者等體積混合時,酸電離出的
等于堿電離出的,且最后生成強酸強堿鹽和 ,溶液呈中性,

(6)無論溫度是多少,都表示, 都表示
。時,的溶液中 ,
但由于時,因此,則的 溶液與
的溶液等體積混合,過量,溶液顯堿性。【解題要領】時
相加等于14、酸堿、一強一弱、等體積混合:誰弱顯誰性。時 相加等于14、
強酸強堿無論是幾元強酸或幾元強堿、等體積混合,溶液呈中性
7.[指定 ,比較溶液體積或濃度大小]
(1) 時,若的溶液與的 溶液混合后顯中性,則
___ 。
(2) 時,若的溶液與的 溶液等體積混合后顯中性,則
___ 。
(3) 時,一元酸溶液 與溶液混合后,
為7,則___ 。
(4) 時,一元酸溶液與溶液等體積混合后, 為
7,則___ 。
(5) 時,一元酸溶液與溶液等體積混合后, 為
7,則___ 。
【解析】 (1)未確定是強酸還是弱酸,需要討論。①若為強酸,屬于“ 時
相加等于14、強酸強堿”型,當溶液等體積混合時,溶液顯中性,因此 。②
若為弱酸且,屬于“時相加等于14、酸 堿、一強一弱、等體積混合”
型,混合后溶液為酸性(誰弱顯誰性),若要使混合后溶液顯中性,則 溶液要稍微
少一點,因此。由上述可知, 。
(2)未確定是強酸還是弱酸,需要討論。①若為強酸,屬于“時 相加等于
14、強酸 強堿”型,當溶液等體積混合時,溶液顯中性。根據電荷守恒可得
,當溶液呈中性時, ,則
。②若為弱酸,屬于“時相加等于14、酸 堿、一強一弱、等
體積混合”型,混合后溶液為酸性(誰弱顯誰性),與題目“混合后顯中性”矛盾,可知
肯定不是弱酸。綜上所述,只能是強酸,且混合后顯中性時,。
【杰哥提醒】看到中性且與離子濃度大小有關的題目,優先考慮電荷守恒,將
代入電荷守恒等式,即可判斷
(3)未確定是強酸還是弱酸,需要討論。①若為強酸且 ,屬于“等濃度、
等體積的一元強酸和一元強堿混合”型,溶液顯中性符合題意。②若為弱酸且 ,
屬于“一元酸 一元堿、一強一弱,等濃度、等體積混合”型,混合后溶液顯堿性
(誰強顯誰性),若要使溶液顯中性,則溶液的體積應大一些,即 。由上述
分析可知, 。
(4)根據電荷守恒可得 ,當溶液呈中性時
,則。無論 是強酸還是弱酸都符合電荷守恒,只要
溶液是中性,都有。未確定是強酸還是弱酸,需要討論。①若
為強酸,因為等濃度、等體積的一元強酸和一元強堿混合,溶液呈中性,因此 為7
時,。②若 為弱酸,因為等濃度、等體積的一元弱酸和一元強堿混合,溶液顯
堿性(誰強顯誰性),若要使溶液顯中性,則濃度應大一點, 。綜上所述,
。(【解題要領】比大小的題目,往往可以先抓“特殊點”,隨后再根據信息進行
微調)
等濃度、等pH的酸或堿的幾種比較
8.[等濃度]常溫下,有下列5種溶液:的 溶液;
的溶液;的溶液;的 溶
液;的 溶液。
(1) 由水電離出的 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等體積的各溶液分別與足量鋁粉反應,生成 的物質的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等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完全中和等體積的①、②、③,消耗 溶液的
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酸電離出的分別為①小于, ,
;由堿電離出的分別為, 。酸
(或堿)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或氫氧根離子濃度)越大,則對水的電離的抑制的效果
越強,水電離出的越小;酸電離出的與堿電離出的 濃度相同時,酸、
堿對水的電離抑制效果相同,因此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 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解題要領】處理“由水電離出的或 ”題型,要
注意:①外加酸或外加堿會抑制水的電離;②鹽類的水解會促進水的電離。此外,酸電
離出的與堿電離出的如果相同,則酸、堿對水電離的抑制效果是相同的
(2)假設溶液體積均為,分別進行討論。強酸:根據關系式 ,
、的溶液,生成;、的 溶液,
生成。ⅱ強堿:根據關系式,、 的
溶液,生成;、的 溶液,生成
。ⅲ弱酸雖然醋酸的電離程度很小(約 左右),但只要
加入足量的,則所有“可電離的”都會電離,因此 的一元弱酸
“可電離出的”為,生成 。由以上分析可知,生成
的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解題要領】①酸與足量的活潑
金屬(如、等)反應,利用“可電離出的”來判斷最終生成 的物質的量;②等
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溶液和溶液與足量的活潑金屬(如、 等)反應,
根據關系式可知,生成的 的物質的量更多)
(3)假設溶液體積均為,的溶液可電離出 ,
的溶液可電離出,的 溶液“可
電離”出,用等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完全中和時,消耗 溶液
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為。(【解題要領】 酸與足量的 溶液反應,
利用“可電離出的”來判斷最終消耗 的物質的量,即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
、、完全中和時,消耗的 的物質的量是完全一樣的)
9.[等]常溫下,有下列6種溶液:的溶液;的 溶
液;的溶液;的溶液;的 溶液;
的 溶液。
(1) 由水電離出的 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等體積的①、②、③、⑤、⑥分別與足量鋁粉反應,生成 的物質的量由大到
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等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完全中和等體積的①、②、③,消耗 溶液的
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
(4) 向上述溶液各加入水后,溶液的 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
【解析】 (1)①、②、③表示的都是的酸溶液,酸電離出的 都是
;④、⑤、⑥表示的都是的堿溶液,堿電離出的 都是
,酸電離出的與堿電離出的 相同,則對水電離的抑制效果是
相同的,因此由水電離出的,都是 。
(2)假設溶液體積均為,分別進行討論。強酸:根據關系式 ,
的溶液,生成;的 溶液,生成
。強堿:根據關系式,的 溶液,
生成;的溶液,生成 。ⅲ弱
酸:的溶液,已電離出的,由于 的電離
程度很小大約,故“可電離的”是遠多于 的,加入足量鋁粉最后生成的
是最多的。綜上分析,生成的物質的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3)假設溶液體積均為,的溶液中,的 溶
液中,的溶液中 ,但溶液中還有許
多“未電離”的也可以和發生中和反應,因此消耗 的體積由大到小
的順序為。【解題要領】相同表示溶液中所含的 相同,無論是強
酸、弱酸、還是幾元酸,相同,溶液中的 都是相同的。但強酸完全電離,溶液
中所含的就是“可電離的 ”,弱酸部分電離,溶液中還有許多弱酸分子“可電離但是
未電離”,因此等、等體積的強酸和弱酸,弱酸的濃度大、可電離的 數目多,與足
量的活潑金屬如、反應,生成的多、完全中和消耗的也多
(4)下,酸無論如何稀釋,都不會大于7;堿無論如何稀釋, 都不會小于7,
所以酸和堿分開討論。①酸的稀釋:對強酸和而言,溶液由 稀釋至
,體積增大為原來的10倍,變為原來的,加1,因此的 溶液
和溶液稀釋后都變為3;對弱酸 而言,由于存在電離平衡,加水稀釋
會促使電離平衡正移,因此的溶液稀釋至后 。
②堿的稀釋:對強堿和而言,溶液由稀釋至 ,體積增大為
原來的10倍,變為原來的,減1,因此的溶液和 溶液
稀釋后都變為11;對弱堿 而言,由于存在電離平衡,加水稀釋會促使
電離平衡正移,因此的溶液稀釋至后 。故
稀釋后溶液的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解題要領】 )
溶液的酸堿性與pH綜合
10.(2023重慶) 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
所示,關于各點對應的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A.點的等于點的
B.點的大于點的
C. 點降溫過程中有2個平衡發生移動
D.點
【解析】 溫度升高,水的電離程度增大,則點的 小
于點的 。
分析題圖可知, 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因此銨根離子濃度:點點,且溫度越高 的水解程度
越大,因此溶液酸性:點點 【點撥】“誰強顯誰性”,
溶于水電離出的會發生水解:,而 不水
解,因此飽和溶液顯酸性,:點 點。
點降溫過程中有銨根離子的水解平衡、硫酸銨的溶解平衡(【易錯】注意不要忽
略硫酸銨的溶解平衡,降溫,有硫酸銨晶體析出,溶解平衡逆向移動)、水的電離平衡
3個平衡發生移動。
分析題圖可知,曲線上的點表示硫酸銨的飽和溶液且恰好達到溶解平衡,曲線下
方的點表示硫酸銨的不飽和溶液,曲線上方的點表示硫酸銨的過飽和溶液。 點表示
的不飽和溶液,由電荷守恒可知, 。
11.(2023廣東廣州測試)二乙胺 是一種有機弱堿,可與鹽酸反應生成鹽酸
鹽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B
A.水溶液的
B.水溶液的 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C.水溶液加水稀釋, 降低
D.水溶液中:
【解析】 二乙胺是弱堿,其鹽酸鹽溶液呈酸性,又氯化二乙胺水解微弱,
溶液中不完全水解,生成的 濃度小于
,則 。
升高溫度, 水解產生的氫離子濃度增大(【點撥】水解吸熱,升高
溫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動,生成更多的), 減小。
氯化二乙胺水解顯酸性,加水稀釋后,促進水解,但溶液體積增大,氫離子濃度
減小【點撥】加水稀釋使減小的程度大于水解平衡正向移動使 增大的程度
,故酸性減弱, 增大。
水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
, 水解的反應為
【點撥】可類比的水解,但要注意
對應的堿為,但對應的堿為 ,還存在水的電離
,則 ,該等式不成立。
12.(2023北京四中期中)測定溶液先升溫再降溫過程中的 ,數
據如下。
時刻 ① ② ③ ④
溫度/ 25 30 40 25
9.66 9.52 9.37 9.25
實驗過程中,取①④時刻的溶液,加入鹽酸酸化的 溶液做對比實驗,④產生的白
色沉淀多。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C
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④的與①不同,是 濃度減小造成的
C. 的過程中,溫度和濃度對水解平衡移動方向的影響一致
D.①與④的 值相等
【解析】 屬于強堿弱酸鹽,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
與①的溫度相同,但不同,且①④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 溶液后④產生
的白色沉淀多是由于 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在實驗過程中易被氧氣氧化成
, 濃度降低,促使平衡:
逆移,使溶液中濃度降低, 減小。
為吸熱過程, 的過程中,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
動;的過程中 減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動,因此溫度和濃度對水解平衡移
動方向的影響相反。
只與溫度有關,①與④溫度相同, 值相等。
1.(2023遼寧大連聯考期中)常溫下,分別取未知濃度的
和溶液,加水稀釋至原體積的 倍。稀釋過程中,兩溶液
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B
A.為弱堿, 為強酸
B.水的電離程度:
C.若升高溫度,、點對應溶液的 均不變
D.將點溶液與 點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解析】 縱軸為,當 時,表示溶液稀釋至原來
體積的10倍。
點溶液稀釋10倍,即由3變為4,對應 變化小
于1,則是弱酸;點溶液稀釋10倍,即 由3變為4,
對應減小1,則 是強堿。
酸、堿均抑制水的電離,點溶液中 ,由水電離出的
,、點溶液中分別為 、
,則由水電離出的分別為、, 故水的
電離程度: 。
是強堿,升高溫度,溶液中 幾乎不變,但
增大,變大,溶液的 減小。
將點溶液與點溶液等體積混合,即將的 溶液
與的 溶液等體積混合(【技巧】“以弱勝強”,常
溫下 之和為14的酸和堿等體積混合,若為弱酸與強堿,則
混合后),發生中和反應后, 有剩余,所得混合液
呈酸性。
2.(2024廣東揭陽期末)在常溫下,有關下列4種溶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編號 ① ② ③ ④
溶液 氨水 氫氧化鈉溶液 醋酸 鹽酸
11 11 3 3
C
A.在溶液①和②中分別加入適量的氯化銨晶體后,兩種溶液的 均減小
B.分別取溶液稀釋至,則4種溶液的
C.將溶液②和③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
D.將溶液②和溶液④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則 (忽略溶液體積
變化)
【解析】 溶液①和②是堿溶液,溶液中 ;溶液③和④是酸溶
液,溶液中。溶液①中和溶液③中 是弱電解
質,部分電離,而溶液②中和溶液④中 是強電解質,完全電離。
在溶液①中存在電離平衡:,向其中加入 晶體后,
溶液中增大,電離平衡逆向移動,導致溶液中減小,則溶液的 減小;
向溶液中加入晶體后,電離產生的與溶液中 結合形成
,導致溶液中減小,即溶液的 也減小。
溶液①和③中的溶質是弱電解質,存在電離平衡,加水促進弱電解質的電離,
變化程度較小,而溶液②和④中的溶質是強電解質,加水稀釋, 變化程度較大,所
以稀釋后,溶液的, ,所以4種溶液的

是強堿, 是弱酸,當溶液②和③等體積混合后,溶液③中的
大量剩余,得到的是與的混合溶液, 的電離程
度大于的水解程度,使溶液顯酸性,即 ,根據電荷守恒,得
,且鹽電離產生的濃度大于弱電解質電離產生的
的濃度,故 。
將溶液②與溶液④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則混合溶液中
,解得 。
3.(2023浙江杭州二中模擬)時,利用 的
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溶液和 的混合
溶液,滴定曲線如圖所示。已知兩溶液中 的濃度相同,
時的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C
A.以酚酞作指示劑,滴定 溶液至終點時,溶液由無色變為
粉色
B.曲線Ⅱ只出現一個突躍點其原因可能是與的 值相
差不夠大
C. 混合溶液滴定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逐漸降低
D.混合溶液滴定至點時, 已經參與反應
【解析】 的酸性強于的,溶液和 的混
合溶液中的濃度相同,則溶液的起始 大,故曲線Ⅰ為
滴定溶液的變化曲線,曲線Ⅱ為滴定 的混合
溶液的變化曲線,曲線Ⅰ中 發生突變即達到滴定終點,
此時消耗溶液,兩溶液中 濃度相同,則滴定
混合溶液中的也需消耗 溶液,曲線Ⅱ
中發生突變時共消耗溶液,則消耗 溶液。
酚酞變色的范圍為,滴定溶液時的 突變在此范圍內,溶液由無
色變為粉色。
當兩種酸的混合溶液被滴定時,如果兩者電離程度相差
不夠大,則滴定曲線只出現一個突躍點。
是弱電解質,滴定時生成的 是強電解質,因此滴
定 混合溶液的過程中溶液導電能力會有增強,不
會一直降低。
滴定混合溶液時,先反應的是強酸 (【技法】反證
法:假設和同時與反應,由于 是強酸,當
未反應完時,會與反應生成,故可認為 先
反應),只消耗溶液, 點時消耗
溶液,說明 已經參與反應。
4.(2024北京海淀區模擬)時,分別向的某酸 溶液和
的某鹽溶液中滴加的溶液,水電離的 濃度
的負對數與加入 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D
A. 為強酸
B.時的電離常數約為
C.B點溶液中
D.D點溶液中有
【解析】 酸抑制水的電離,根據題給圖示分析可知,曲線 表
示溶液中相關量的變化曲線,則曲線表示 溶液中相關
量的變化曲線, 為強酸弱堿鹽。
由曲線 的起點可知,未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時,酸中水電
離的,說明 溶液中
,則 為強酸。
溶液中水電離的即鹽水解生成的 ,由A點可知,
, 的水解常數
,則 的電離常數約為

點溶液中,, ,
剩余,而 很小,則

根據電荷守恒,D點溶液中有

5.(陌生概念)(2023湖南長沙一中階段練習)電位滴定是利用溶液電位突變指示終點
的滴定法。在化學計量點附近,被測離子濃度發生突躍,指示電極電位 也產生了
突躍,進而確定滴定終點的位置。常溫下,用鹽酸標準溶液測定 某純堿
樣品溶液中 的含量(其他雜質不參與反應),電位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
法錯誤的是( )
B
A.點表示第一滴定終點, 點表示第二滴定終點
B.該滴定過程需要酚酞和甲基橙兩種指示劑
C.該純堿樣品溶液中含有的質量為
D.到過程中存在
【解析】 由已知信息“電位滴定是利用溶液電位突變指
示終點的滴定法”可知,點、 點對應的電極電位均產生了突
躍,即達到了滴定終點,故點表示第一滴定終點, 點表示
第二滴定終點。
電位滴定根據指示電極電位的突躍位置就可以確定滴定
終點,無需任何指示劑。
滴定過程中依次發生的反應為 、
,若沒有 雜質,滴定到達兩個計量點消耗的鹽酸的
量應相等,則第二個計量點相比第一個計量點多消耗的鹽酸為雜質 消耗的,故
的質量為 。
在整個滴定過程中,參加反應的離子是、 、
,溶液中的不參加反應, 點是第二個滴定終點,此時
完全反應生成,,在 點之前鹽酸
不足, 。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高雄市| 武清区| 白山市| 桦甸市| 湖南省| 黎平县| 泊头市| 台前县| 桃江县| 云浮市| 鹿邑县| 鄢陵县| 永修县| 临安市| 博兴县| 太和县| 江城| 恩施市| 盱眙县| 平塘县| 东丰县| 城步| 筠连县| 白山市| 丹阳市| 兴业县| 门头沟区| 南郑县| 阿拉尔市| 洞口县| 万安县| 定远县| 饶河县| 安达市| 琼结县| 南康市| 尉犁县| 肇东市| 洪雅县|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