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1.探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2.初步學習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3.了解實驗室制備氣體的思路和方法。在生活中,只要稍加留意,我們不難發現二氧化碳的身影,它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我們知道碳燃燒可以得到二氧化碳,但是這種方法所制的二氧化碳既不純凈又難收集。思考實驗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一、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實驗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CaCO3 + 2HCl == CaCl2 + H2CO3H2CO3 == H2O + CO2↑碳酸不穩定,易分解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觀察活動:反應原理的選擇編號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①②③④⑤⑥① ② ③ ④ ⑤ ⑥氣泡產生速率比較適中有氣泡產生,反應逐漸減慢直至停止有大量氣泡產生,反應劇烈有大量氣泡產生,反應劇烈有大量氣泡產生,反應劇烈有大量氣泡產生,反應劇烈適合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速率慢,不易收集氣體反應速率太快,不易收集氣體反應速率太快,不易收集氣體反應速率太快,不易收集氣體反應速率太快,不易收集氣體稀硫酸與石灰石反應:雖然該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CaCO3+H2SO4===CaSO4 +H2O+CO2↑但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蓋在大理石表面,形成一層薄膜,使石灰石與酸不能接觸,反應難以進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依據: 根據反應物狀態、反應條件氣體發生裝置反應物的狀態固體和固體反應固體和液體反應液體和液體反應……反應條件:是否需要加熱、加催化劑等。發生裝置的選擇制取O2 制取CO2原料和狀態 是否加熱 裝置選用 原料和狀態 是否加熱 裝置選用KMnO4固體 需加熱 固體加熱H2O2溶液和MnO2固體 不需加熱 固液常溫稀鹽酸和大理石不需加熱固液常溫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與水發生反應。氣體收集裝置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裝置的選擇氣體收集裝置取決于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制取O2 制取CO2密度與空氣比較 是否溶于水 裝置選用 密度與空氣比較 是否溶于水 裝置選用大于空氣 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氣或排水法大于空氣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氣法實驗裝置CaCO3+2HCl=CaCl2+H2O+CO2↑12實驗步驟①檢驗氣密性——②加入藥品——③收集氣體——④進行驗滿——⑤檢驗氣體如圖所示,組裝好儀器后,先把導氣管的一端浸入水里,然后用手掌緊貼容器外壁,如果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或者松開手,導氣管口浸水的一端形成一段高于水面的水柱,則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想一想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檢驗: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或往氣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氣體是CO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驗滿:將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CO2已滿。注意事項:長頸漏斗下端應浸入液面以下導管應剛露出橡皮塞即可以利于氣體的導出導管應伸入集氣瓶底部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有利于排盡集氣瓶內的空氣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藥品:石灰石(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檢驗: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發生裝置:固液不加熱型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裝置的確定驗滿: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熄滅則已滿。1.根據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應選用_____,收集裝置可選用_______;(2)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應選用_____,收集裝置可選用_____。C或DBBD2.鑒定二氧化碳氣體常用( ),檢驗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是否集滿可用( )A.倒入紫色石蕊試液并振蕩B.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C.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D.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蕩DDB3.右圖所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有哪些錯誤?為什么?該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有以下幾處錯誤:1.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沒有伸入液面下,會導致二氧化碳從長頸漏斗逸出。2.出氣導管口不應伸入液面下,這樣無法收集到氣體。3.集氣瓶口不能向下,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這樣無法收集到二氧化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