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6張PPT)第八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8.2 常見的酸和堿九下化學 KY1.了解濃硫酸的吸水性、脫水性和強腐蝕性,學習濃硫酸稀釋的實驗方法。2.以鹽酸、硫酸、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為例,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酸、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3.知道可以通過物質類別認識具體物質的性質,了解通過物質的共性認識一類物質性質的方法。1.常見的酸的物理性質及主要用途名稱 鹽酸 硫酸溶質的化學式顏色、狀態 無色液體 無色油狀液體氣味 有刺激性氣味 無氣味揮發性 易揮發 不易揮發主要用途 電鍍、除銹、食品 加工、化工生產 車用電池、化肥制造、農藥生產、石油精煉濃硫酸(溶質質量分數為 )的密度較大,為需密封保存知識鏈接通常所說的“三酸”是指鹽酸、硫酸、硝酸。其中硝酸是無色液體,易揮發,具有強腐蝕性,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硝酸見光易分解,需密封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2.濃硫酸的特性(1)實驗探究濃硫酸的脫水性實驗操作及圖示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紙上出現明顯的黑色字跡 濃硫酸能使紙張、蔗糖等物質脫水變成炭,有強脫水性蔗糖變黑后 慢慢膨脹 濃硫酸能使紙張、蔗糖等物質脫水變成炭,有強脫水性(2)強腐蝕性濃硫酸是危險品,保管和使用都要格外小心,應密封保存在專用的試劑柜中。如果皮膚不慎沾上濃硫酸,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的碳酸氫鈉溶液。(3)強吸水性濃硫酸有強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用來干燥不能與其反應的酸性或中性氣體,如、、、等,不能用于干燥堿性氣體(如)。干燥裝置如圖所示,氣體通入方法為“長導管進氣、短導管出氣”。特別提醒濃硫酸吸水性與脫水性的區別濃硫酸的吸水性和脫水性不同,吸水性是指能吸收物質中所含的水分,屬于物理性質;脫水性是指能將組成原物質的氫元素和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使物質炭化(這種作用叫脫水作用),屬于化學性質。教材深挖敞口放置在空氣中的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比較物質 濃鹽酸 濃硫酸性質 揮發性 吸水性不同點 溶質質量 減少 不變溶劑質量 不變 增大溶液質量 減少 增大相同點 溶質質量分數 減小典例1 下列有關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CA.濃鹽酸和濃硫酸都有揮發性B.濃鹽酸和濃硫酸都有吸水性C.濃鹽酸和濃硫酸敞口放置溶質質量分數都變小D.濃鹽酸和濃硫酸都能作干燥劑[解析] 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濃硫酸不具有揮發性; 濃鹽酸不具有吸水性,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溶質氯化氫氣體,溶質的質量減小,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中溶劑的質量增加,溶質質量不變,溶質的質量分數也減小; 濃鹽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劑;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3.濃硫酸的稀釋實驗 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 燒杯壁發熱 液滴四濺解釋 將密度大的濃硫酸緩慢地注入水中,并不停地攪拌,使產生的熱得以迅速擴散 由于水的密度比濃硫酸小,當水滴入濃硫酸時會產生大量熱使水立即沸騰,帶著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特別提醒若將稀硫酸沾到皮膚或衣服上,也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因為若不及時沖洗,時間長了,水分蒸發后,稀硫酸會變成濃硫酸,會有很強的腐蝕性。典例2 某實驗小組同學準備制取氫氣,實驗室只有 的濃硫酸,小強用的量筒量取了 濃硫酸,準備在量筒里加水稀釋,小剛見了馬上制止了小強。指出上述已完成的和未完成的實驗操作中:(1)存在的錯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能造成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使用的量筒量取濃硫酸在量筒內稀釋濃硫酸往濃硫酸中加水量取濃硫酸的體積誤差大(或使量筒炸裂或液滴向四周飛濺,合理即可)[解析] 量取濃硫酸應選擇或 的量筒;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體,不能用于稀釋溶液;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沿容器壁緩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否則可能導致液滴向四周飛濺。稀酸有許多相似的性質。例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但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這是稀酸的化學共性之一。探究稀酸的其他化學共性【目的】認識稀酸的化學性質。【提出問題】稀酸具有哪些化學共性?【形成假設】除指示劑外,稀酸還可能與金屬、金屬氧化物、鹽等物質發生反應,因為1.3節學習了氧化銅與稀硫酸的反應、6.2節學習了較活潑金屬能與稀酸發生置換反應、5.3節學習了碳酸鈣與稀鹽酸的反應。【實驗驗證】1.稀酸與較活潑金屬的反應回顧 第六單元6.2節,較活潑金屬能與稀酸發生置換反應:結論 稀酸能夠和較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和氫氣,可表示為:酸+金屬→ 鹽+ 氫氣活動性在氫之前硝酸的性質較特殊,它與金屬發生反應時,一般不生成氫氣,而是生成氮氧化物等,故無此共性拓展培優由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也屬于鹽,如、等。2.稀酸與某些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回 顧 第一單元1.3節[實驗1-13],稀硫酸滴入裝有氧化銅的試管中,生成藍色溶液:實 驗 選擇合適的反應物進行實驗,觀察現象。備選試劑:稀鹽酸、稀硫酸、氧化銅、銹鐵釘(鐵銹的主要成分為Fe2O3 )編號 酸 金屬氧化物 現象與化學方程式實驗 記錄 ① 稀硫酸 氧化銅 現象:黑色固體消失,溶液變為藍色;化學方程式:② 稀硫酸 氧化鐵 現象:鐵銹消失,溶液變為黃色;化學方程式:編號 酸 金屬氧化物 現象與化學方程式實驗 記錄 ③ 稀鹽酸 氧化鐵 現象:鐵銹消失,溶液變為黃色;化學方程式:實驗 結論 稀酸的化學共性:酸金屬氧化物 鹽 水特別提醒鐵與稀鹽酸、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物中鐵元素的化合價均為,溶液中有,呈淺綠色;氧化鐵與稀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生成物中鐵元素的化合價均為,溶液中有,呈黃色。3.稀酸與鹽的反應回顧 第五單元5.3節,實驗室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 選擇合適的反應物與稀酸溶液反應,觀察現象。備選試劑:稀鹽酸、稀硫酸、碳酸鉀溶液、碳酸鈉溶液編號 酸 加入試劑 現象與化學方程式實驗 記錄 ① 稀鹽 酸 碳酸鉀溶 液 現象:有氣泡產生;化學方程式:② 稀鹽 酸 碳酸鈉溶 液 現象:有氣泡產生;化學方程式:編號 酸 加入試劑 現象與化學方程式實驗 記錄 ③ 稀硫 酸 碳酸鉀溶 液 現象:有氣泡產生;化學方程式:④ 稀硫 酸 碳酸鈉溶 液 現象:有氣泡產生;化學方程式:實驗 結論 稀酸的化學相似性:酸+鹽→新酸+新鹽歸納總結酸的化學性質典例3 如圖表示化學反應中溶液的顏色變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CA.若是稀鹽酸, 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B.若是稀鹽酸, 可能是氧化鐵C.若是稀硫酸, 不可能是單質D.若是稀硫酸, 不可能是單質[解析] 若是稀鹽酸, 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因為稀鹽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若是稀鹽酸, 可能是氧化鐵,因為稀鹽酸能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黃色的氯化鐵溶液;若是稀硫酸,可能是單質,如 是單質鐵時,鐵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淺綠色的硫酸亞鐵溶液,鐵能與藍色的 溶液反應生成淺綠色的溶液;若是稀硫酸, 不可能是單質,因為稀硫酸和反應生成藍色溶液,藍色溶液中含有銅離子,而稀硫酸不能和銅反應。1.兩種重要的堿的物理性質及主要用途名稱 化學式 物理性質 主要用途氫氧 化鈣 白色粉末狀固體,微 溶于水,溶解度隨溫 度的升高而減小 作建筑材料,制漂白粉,處理污水,改良酸性土壤,配制農藥波爾多液氫氧 化鈉 白色固體,易潮解,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時放熱 制肥皂、洗滌劑,用于造紙、紡織工業、煉制石油此外,常見的堿還有氫氧化鉀、氨水 等。物理變化2.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1)氫氧化鈣①氫氧化鈣的俗名叫熟石灰或消石灰。用來檢驗的澄清石灰水,就是氫氧化鈣的水溶液。熟石灰因其既實用又便宜,可以用來制作建筑材料。②氫氧化鈣的制取.高溫煅燒石灰石得到生石灰:;.生石灰再與水反應轉變成熟石灰,該反應放出大量的熱,甚至能將放在石灰中的生雞蛋煮熟: 。主要成分是工業上制取 的原理氧化鈣能與水反應,因此氧化鈣常用作干燥劑,廣泛用于食品等行業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少量固體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上,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 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表面變潮濕 氫氧化鈉易潮解.取少量固體氫氧化鈉放在試管 中,加水振蕩,觀察它的水溶性,并用手觸摸試管外壁,感覺溫度變化情況 氫氧化鈉逐漸 溶解,試管外 壁溫度升高 氫氧化鈉可溶于水,且溶于水的過程中放出熱量(2)氫氧化鈉①氫氧化鈉俗稱苛性鈉、火堿或燒堿。②觀察活動:氫氧化鈉的潮解性和水溶性。③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使用時要小心,實驗時最好戴防護眼鏡。如果氫氧化鈉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特別提醒氫氧化鈉的潮解性1.氫氧化鈉具有潮解性(氫氧化鈉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變潮濕并逐漸溶解),稱量時應放在燒杯內;敞口放置會使物質的總質量增加,因此需要密封保存。2.氫氧化鈉可作干燥劑,但只能干燥中性和堿性氣體,如氧氣、氫氣、一氧化碳、氨氣等,不能干燥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氯化氫等。典例4 下列有關氫氧化鈣、氫氧化鈉的說法錯誤的是( )BA.用托盤天平稱量它們的質量時,要將它們放在燒杯內稱量B.都具有吸水性,可作氣體干燥劑C.氫氧化鈉易溶于水,氫氧化鈣微溶于水D.工業上通常以生石灰和水為原料制取氫氧化鈣[解析] 氫氧化鈉易吸水潮解,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氫氧化鈣沒有吸水性,不能作氣體干燥劑。3.氣體的干燥(1)干燥劑的選擇原則干燥劑的選擇應根據被干燥氣體的性質和干燥劑的性質而定,其原則是干燥劑只能吸收被干燥氣體中的水分,而不能與被干燥氣體發生反應。(2)常見氣體干燥劑的選擇干燥劑 可干燥的氣體 不可干燥的氣 體 干燥裝置酸性 濃硫酸 中性氣體:、 、 、 等 堿性氣體: 洗氣瓶酸性氣體: 、 、 等干燥劑 可干燥的氣體 不可干燥的氣體 干燥裝置堿性 固體氫氧化鈉、氧化鈣 中性氣體:、 、 、 等 酸性氣體: 、 、 等 干燥管堿性氣體:中性 無水氯化鈣 除 以外的所有氣體 干燥管典例5 如圖是氣體 的干燥(干燥劑是堿石灰)、收集、尾氣吸收裝置,該氣體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質是( )DA.能與干燥劑反應,密度比空氣大,極易溶于水B.不與干燥劑反應,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C.密度比空氣大,難溶于水D.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解析]堿也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例如,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這是堿的化學共性之一。特別提醒堿可分為可溶性堿和不溶性堿,只有可溶性堿才能使指示劑變色,例如,在氫氧化銅中滴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變色。探究堿的其他化學共性【目的】認識堿的化學性質。【提出問題】堿具有哪些化學共性?【形成假設】堿溶液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鹽溶液發生反應。因為5.3節學習了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4.2節學習了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實驗驗證】1.堿溶液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回顧 第五單元5.3節,實驗室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實驗 兩支充滿二氧化碳的試管,一支倒插入水中,另一支倒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擺動試管實驗 記錄 現象:倒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的試管內液面比倒插入水中的試管內液面上升得高;右圖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實驗 結論 堿的化學共性:堿非金屬氧化物 鹽 水【分析解釋】實驗中倒插入水中的試管內液面上升的高度遠低于倒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的試管內液面高度,說明與 溶液發生了反應。還可設計如下實驗說明二者發生了反應:取相同體積的兩個軟塑料瓶,通入相同體積的二氧化碳,然后再加入相同體積的蒸餾水和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反應后,觀察軟塑料瓶的變化,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軟塑料瓶變癟程度大于加入蒸餾水的軟塑料瓶,說明二氧化碳減少的多,從而證明與 溶液發生了反應。【反思評價】因為溶液與 反應沒有沉淀等明顯現象,因此實驗室不用溶液檢驗 ,而用澄清石灰水。特別提醒1.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堿能與空氣中的反應,所以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應密封保存。2.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硫能發生反應:,因此,可用氫氧化鈉溶液處理含有二氧化硫的廢氣。3.氫氧化鈉變質生成的碳酸鈉溶液顯堿性。2.堿溶液與鹽溶液的反應回顧 第四單元4.2節[實驗4-3],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實驗 向堿溶液中加入合適的試劑,觀察現象備選試劑: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氯化鐵溶液、硫酸銅溶液、碳酸鈉溶液編號 堿溶液 加入試劑 現象與化學方程式實 驗 記 錄 ① 氫氧化 鈉溶液 氯化鐵溶 液 現象:產生紅褐色沉淀;化學方程式:② 氫氧化 鈣溶液 硫酸銅溶 液 現象:產生藍色沉淀;化學方程式: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原理編號 堿溶液 加入試劑 現象與化學方程式實驗 記錄 ③ 氫氧化鈣溶液 碳酸鈉溶 液 現象:產生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實驗 結論 堿的化學共性:堿鹽 新堿 新鹽都能溶于水至少有一種沉淀歸納總結堿的化學性質典例6 如圖1所示,連接好裝置和氣壓傳感器。氣密性良好的燒瓶內充滿 ,分別用注射器向燒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飽和石灰水和 的氫氧化鈉溶液,關閉活塞,一段時間后再振蕩燒瓶,觀察傳感器所示的氣壓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曲線2代表加入的是水B.吸收用 溶液較合適C. 段氣壓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體的添加使氣體體積縮小D.曲線1中 段氣壓“急速”減少的原因是振蕩燒瓶使瓶內氣體迅速反應√[解析] 曲線2代表加入的是飽和石灰水,A錯誤。對比曲線3和曲線2可知,等體積的溶液和飽和石灰水,溶液吸收 較多,所以吸收用 溶液比用飽和石灰水效果好,B正確。段呈現上升趨勢可能是由于注射器中的液體迅速注入燒瓶,導致氣體的體積縮小,氣壓增大,而 段“急速”下降的原因可能為振蕩燒瓶后,會加速反應進行,使瓶內氣壓急速減小,C、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