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中國共產黨誕生》教學設計【課程標準】了解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史實。了解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教材分析】本課正處在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過渡的關鍵時期,展現了先進的中國人在經歷了屢次試圖挽救民族危亡而不得后,轉向尋求思想解放以期大破大立的過程。自此,民主和科學的精神鼓舞著人民驅散舊文化、舊道德的束縛,擺脫封建思想的控制。而經過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后,在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一只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緊接著無產階級政黨的出現使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學習重點在于了解黨誕生的條件、過程及重大歷史意義,可以用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及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突出成就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教學過程有血有肉,讓學生容易理解。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共的創建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一年的歷史學習,對于古代史的內容有了基本的感覺和認識。但近代歷史對學生來說雖有較多影視作品可供參考,但涉及史實的部分還有些陌生。這就可以通過學習背景和前面課程來幫助學生感受到時代孕育新事物的正確性與必然性,從而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重要意義。聯系前后歷史事件幫助學生建立全盤的認識,加強歷史思維的培養。【教學目標】了解李大釗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知道中共一大、二大的內容及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唯物史觀)通過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原因、過程及影響的完整把握,培養學生在把握事件內在聯系的基礎上理解歷史事件的能力。(時空觀念,歷史解釋)通過史料,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工人運動是中國早期的共產黨人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而不懈探索和奮斗的結果,其前赴后繼的奮斗精神和開拓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史料實證,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重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難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教學方法】講授法、問答法、課堂探究法、討論法等。【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為課前音樂,感染學生愛國愛黨的精神。導入:同學們知道從鴉片戰爭以來,為了改變落后挨打的局面,為了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哪些階級進行了探索,結果怎樣?對,都失敗了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都曾探索過、努力過。他們都沒能改變中國的命運,人民在等待。中國將走向何方 是繼續沉淪?還是開始新的探索呢 那么誰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呢?歷史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4課【設計意圖】通過課前音樂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愛國精神,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更好地進入學習。二、新課講授首先了解一下內容標準,大家齊讀一下。這節課我們分為四個篇章來學習,第一篇章曙光照耀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63-64頁內容材料一反映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哪個條件呢?學生回答: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教師講述馬克思主義傳播的表現,1,一些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教師提問:誰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學生回答:李大釗。1919 年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在《新青年》上刊發,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重大貢獻。教師補充:展示材料有個人宣傳、團體研究以及向工人宣傳等方式。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啟發了工人的階級覺悟。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列表歸納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學生歸納回答后教師總結:思想條件: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 階級條件: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 組織條件: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這幾個條件具備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也就水到渠成了。歷史在這時候做出了選擇,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看第二篇章歷史選擇——中國共產黨成立閱讀教材自主探究中共一大、二大的概況。學生找出有關中共一大的相關信息。回答:時間:1921年7月 地點:上海為了避免反動勢力的破壞會議的地點由上海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最終這艘游船開啟了中國的希望,它載負著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脫離苦海、脫離黑暗奔向光明。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馬林等內容:①通過了黨的綱領;②確定了黨的中心工作;③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教師分析:我們就中共一大的內容作簡單的分析以加深大家的印象。第一點: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了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從黨的奮斗目標來看,一方面確立了黨的遠期奮斗目標,另一方面對黨成立后的第一個奮斗目標又作出了不符合國情的規定。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而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由于中國革命的敵人是強大的,因此在新民主民主革命階段,民族資產階級是團結的對象而不是革命的對象,從這一點來說,中共一大的規定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后來認識到這一點后,第二年就召開了中共二大。教師過渡:中共二大的召開就部分解決了這些問題。時間;1922年7月 地點:上海黨的最在民主革命階段低綱領: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意義: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教師提問:思考一下,陳獨秀沒有出席中共一大,為什么會被當選為中央局書記?請同學們結合前面學過的知識進行回答。學生討論回答:陳獨秀因為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力,并且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發起者之一。教師:同學們中國共產黨成立有何深遠的意義?學生總結: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是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過渡:在中共一大上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工人運動,所以一大后工人運動興起了,下面我們看第三篇章喚醒民眾——工人運動學生閱讀教材教師提問: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為了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設立了什么機構?學生回答:設立了專門的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的工人運動。從1922—1923 年春,領導了大小工人罷工 100多次。其中以京漢大罷工最為著名。課件展示問題:根據圖片,分析京漢鐵路工人的大罷工口號、結果及意義是什么?學生回答:1923 年,京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罷工遭到殘酷鎮壓,全國工人運動暫時轉入低潮。但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教師補充:在運動中,工人們組織了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工會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力量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了工人階級和共產黨在全國人民中的威望。這場氣壯山河的工人運動有何經驗教訓?學生回答:經驗教訓: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教師總結:工人階級要得到解放,必須有自己的革命武裝力量,要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下面學習第四篇章 領航新時代 去年召開了中共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引發了人民群眾的強烈反響給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指明了方向。請一位同學讀一下十九大的主題大家來一起學習。播放一組圖片,請同學們談一談中共誕生的前前后后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的啟示有哪些?學生思考討論:努力學習,奮發圖強、報效祖國等等。【設計意圖】通過這以上問題的設定,讓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是如何一步步壯大起來的,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三、課堂小結教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到了那些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呢?學生一—回答教師談感想:97載,彈指一揮間,中國共產黨這個從南湖煙雨中起航的開拓者,如今已成為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核心,人民的目光注視著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共產黨必將領導人民創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中國共產黨誕生》一課是重要的內容,也是考試中容易涉及的重要考點。在本課教學中,用了多種教學方式,增加了知識點之間的邏輯性。同時,還有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比如對史料的選取、解讀要更加明確,知識點之間的講解要更加靈活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