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教案【課標要求】理解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對國際秩序的影響。【教材分析】本課共三個子目?!皝喼廾褡迕裰鬟\動的新高潮”一目簡要介紹了東亞、東南亞、西亞的民族民主運動,重點描述了印度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一目講述了埃及、摩洛哥里夫地區、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描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進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時期,重點介紹了桑地諾的抗美斗爭與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課本三個子目的內容強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各地區民族獨立于覺醒動搖了世界殖民體系,新的時代也呼喚新的國家秩序。【教學目標】1.通過圖片、文獻等材料了解兩次世界大戰間亞非拉民主運動的具體史實。2.了解亞非拉地區代表性的民族民主運動,知道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3.感悟兩次世界大戰間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體系,影響了國際秩序。【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相關史實。教學難點: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對國家秩序的影響。【教學過程】環節一:展示亞非拉民族民主地圖概況。 過題導入,“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民族運動”和“民主運動”的內涵為何?民族運動:對外反對帝國主義,實現民族解放。民主運動:對內反對專制獨裁,實現民主自由。亞非拉民族主義思潮是一種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爭取建立民族獨立國家和發展自主的民族經濟的進步思潮,不同國家和地區以自己不同的民族特點表現出各具特色。環節二: 通過文獻史料講述亞非拉民族民主解放運動的歷史前提。材料一:到19世紀末,西方的殖民體系已遍及全球,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廣大地區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殖民統治下,被壓迫民族喪失了獨立自主發展的權利,它們一方面被打斷了傳統社會的歷史進程,另一方面又沒有獲得現代性,只是充當了宗主國的附庸,在宗主國利益驅動下被強制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編材料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帝國主義壓迫下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會,即使是取得獨立的國家,并沒有實現經濟、社會和文化方面的結構性變革……都面臨著西方文化的嚴峻挑戰,并且都在艱難地尋覓世俗化、現代化的出路。人民群眾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矛盾,仍是許多國家存在的基本矛盾,這就決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運動的日漸發展,只不過是因國情不同而表現為不同的形態。——吳于廑 齊世榮《世界史·現代史編》材料三: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也幫助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本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亞非拉地區的一些國家產生了共產主義小組和共產黨。——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的勝利,削弱了帝國主義勢力,各國為了擺脫殖民統治,爭取現代化,先后掀起民族民主革命的熱潮。環節三:概述 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新高潮,重點闡述印尼發對荷蘭殖民統治的民族大起義與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環節四:展示材料,思考如何評價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材料一:以眼還眼,世界只會更加盲目。——《圣雄甘地選集》材料二:在非暴力的王國中,別人每一個真實的思想和聲音都應該受到尊重。 如果你真的想要培養非暴力,你應該發誓,無論遇到什么情況,你不會動輒發怒,向你的家人發號施令,或主宰他們的一切。——《甘地自傳》材料三:“不管我們如何譴責不合作運動,但假如我們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識,我們可能會產生嚴重的錯誤。一味采用高壓,不可能永久地解決問題?!?br/>——印度總督歐文非暴力不合作的核心是愛,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的民主政治和平等自由的理念使得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開展有了一定的條件。但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把民族運動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內,影響革命的深入發展。環節五: 以表格形式概述非洲與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運動。【課堂小結】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出現在亞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動搖了世界殖民體系,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板書設計】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亞洲民主運動:中國與印尼共產黨的成立、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非洲獨立意識覺醒:埃及獨立、埃塞俄比亞獨立拉丁美洲民主民主運動:尼加拉瓜桑地諾、墨西哥卡德納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