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4.1 中國的機遇與挑戰你怎么看待人們到海外工作、學習?請簡要說明原因。①經濟全球化促進商品資本和勞動力在全球流動。②經濟全球化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③中國為世界經濟的增長注入新的活力,中國也獲得了新的發展契機。小曾:我初中畢業后想去讀中等職業學校,學習電焊技術,畢業后說不定也能出國工作呢!小柳:我到奶奶家過春節,看到有一家公司招聘人員到國外修鐵路。小李:我爸爸的公司在英國新設立了一家分公司,我和媽媽要跟他們一起去英國,我要在英國完成學業。1.關心時事,熱愛和平,初步具有國際視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2.理解個人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系,積極適應社會發展變化;開放包容,理性表達意見,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3.提升對社會、國家和人類的責任感,增強擔當精神和參與能力。01 新的發展契機1.我國面臨哪些新的發展機遇?(國內+國際)(1)國內:①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2024年9月14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就2024年8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作了介紹:“8月份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高質量發展仍在穩步推進。”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分析,2024年4月,汽車出口同比保持快速增長。其中,2024年4月,汽車出口50.4萬輛,環比增長0.4%,同比增長34%。2024年1-4月,汽車出口182.7萬輛,同比增長33.4%。1.我國面臨哪些新的發展機遇?(國內+國際)(1)國內: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23年,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3908.2億斤、增產177.6億斤,實現了“二十連豐”,并且連續九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60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9755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82589億元,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688238億元,增長5.8%。2023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中英雙方簽署了多達28項商業協議,總價值近400億英鎊,項目涉及金融、能源、交通、文化等多個領域。2022年10月中德經濟合作論壇舉行。雙方共話合作、共謀發展,探討中德兩國投資合作的機遇與前景。(2)國際: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良好的外部環境)1.我國面臨哪些新的發展機遇?(國內+國際)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首要任務,提出要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外資企業是“雙循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持續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外資企業在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巴赓Y企業融入雙循環”主題論壇活動由國際商報社連續三屆在進博會期間舉辦,得到了參會外資企業的好評和相關部門的認可,形成了較強的影響力。(2)國際:②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主導作用)1.我國面臨哪些新的發展機遇?(國內+國際)③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與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2024年10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老撾萬象出席第27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作為一衣帶水、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30多年來,中國與東盟關系實現歷史性跨越,合力創造“東亞奇跡”,走出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光明大道。雙方已發展成為最全面、最具實質內涵、最為互利共贏的戰略伙伴,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中方愿同東盟各國一道推動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邁上新臺階1.我國面臨哪些新的發展機遇?(國內+國際)(1)國內:①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國際: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良好的外部環境)②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主導作用)③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與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司馬遷《史記·越王句踐世家》釋義:上天賜與的東西不接受,反而會受到懲罰;時機到了不行動,反而會遭受災禍。(機遇稍縱即逝,告訴我們應怎樣對待新的發展契機。)2.如何面對新發展契機?①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勇于創新,發展就能再上新臺階。②坐等觀望,猶豫懈怠,往往錯失良機,陷于被動。02 新風險 新挑戰中國的發展之路,是一個不斷迎接挑戰、步步向前的過程。在過去,我們經歷并戰勝了諸多重大挑戰,獲得發展;在未來,我們仍然會面臨各種風險與挑戰的考驗。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之路?挑戰與機遇并存有人認為,中國的發展面臨著天時、地利與人和,沒有任何阻礙,前景一片大好。你如何看待?閱讀下圖,你有什么發現?請談談你的認識。圖中顯示:近幾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放緩。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城鄉差距環境污染高速發展下行壓力經濟下行壓力就是指衡量經濟增長的各項指標都在不斷的降低,也就是經濟從一個增長趨勢變成一個下降的經濟趨勢。①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經濟藍皮書:中國經濟前景分析》指出,目前,中國制造業的勞動力成本已趨近美國。不僅人均工資水平年漲幅位列全球第一,達到了8%,東南沿海地區的人均工資水平更是遠超東南亞國家,人均成本是柬埔寨的4.3倍,越南的2.7倍,印度的2倍,印尼的1.8倍。人力的低成本優勢一直是中國制造在全球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這項優勢正在慢慢喪失。國內:②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中國制造”如何轉型升級?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從“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型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型低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國際:③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了各種挑戰。中國的海外投資面臨不少困難和風險。俄烏之間的沖突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雙方的對立不僅沒有緩解的跡象,反而在近期更加升級。俄羅斯執行了導彈轟炸的指令,導致中資企業在烏克蘭的持股工廠遭到炸毀。外媒報道稱,這次沖突已經波及到中國。思考: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面臨著國際上的哪些挑戰?3.我國面臨哪些新的風險與挑戰?國內:①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國內:②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國際:③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挑戰。思考:華為成功的案例啟示我們,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要怎么做?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美國公司與華為斷絕了合作,華為因其對美國技術和設備的依賴,一度陷入困境。華為積極尋找替代方案,開始使用自家麒麟芯片和操作系統替代美國技術,尋找新的供應商,以減輕制裁的沖擊。“通過給我們這些困難,美國正以一種很好的方式幫助我們。在外部壓力之下,我們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如果我們不被允許使用美國部件,我們對自己使用中國和其他國家制造的部件的能力非常有信心。” ---任正非我們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為了適應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我國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規,規范市場秩序、遵守貿易規則,為更好地融入國際貿易體系采取了一系列積極行動。很多國家認可中國的努力,并與中國保持良好的貿易往來。與此同時,我國面臨的貿易爭端也迅速增多。4.我國該如何正確應對發展中的機遇和挑戰 ①認識到挑戰與機遇并存,要抓住機遇,勇于創新;②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④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中國的機遇與挑戰新的發展契機新風險 新挑戰國內國際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中國制造”需要轉型升級中國的海外投資面臨不少困難和風險1.十年來,我國成為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上述材料體現了( )A.中國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B.中國發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已經得到妥善處理與解決C.中國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開放,一舉化解全球經濟危機D.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A2.改革開放40多年來,抓住創新、品質、開放等關鍵詞,中國制造形成了完整的制造業體系,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正逐步擺脫“世界工廠”的符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尤須加速轉型升級,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這是因為( )①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企業勞動力成本也上升了②一些傳統制造企業將工廠遷往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③中國已經不再需要傳統制造業④“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3.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 發展戰略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挑戰。我們應該( )A.增強危機意識,避免與他國競爭B.抓住機遇,應對挑戰C.辦好自己的事情,不再幫助其他國家D.坐等觀望,錯失良機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