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6.1 正視發展挑戰 教學設計單元教學規劃(一)主題名稱:中華文化、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價值觀(二)主題概述:本單元既是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第二單元《民主與法治》的延續,又承接第四單元《和諧與夢想》,屬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中的文化建設與生態建設的內容。本單元內容分為第五課“守望精神家園”和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旨在使學生認識到:要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使命,既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高揚中華民族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要正視發展中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守望精神家園”和“建設美麗中國”兩個視角,展現了我國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所面臨的現實挑戰和所作出的積極應對,并引導學生將我們對文明進步與發展的殷殷追求化作守望與建設美好家園的實際行動。2.通過分析課標及教材內容,梳理本單元知識結構,體現結構化(如下圖)(三)主題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判斷力,但是世界觀、人生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對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的認識尚不夠深刻,同時因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對傳統美德還有一些誤讀甚至有些中學生認為自己不用高揚民族精神。有些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認識不深,不知道如何培育和踐行。另外,有些學生沒有認清資源環境的現狀,對一些破壞污染環境的行為熟視無睹,也不知道如何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可持續發展?;谝陨戏N種認識,學習本單元內容顯得很有必要。(四)開放性學習環境:學生實地走訪、圖書館、互聯網、多媒體設備、圖片和視頻等數字資源。(五)單元學習目標:1.在精神文明方面,理解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理解和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在生態文明方面理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相處的關系,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理念。3.理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增強建設美麗中國、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態度認同,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六)單元評價建議:學習態度 1.能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或創意,引發同學積極思考或行動。2.能代表小組在課堂上發言,分享小組合作成果。3.在小組合作中善于傾聽、尊重他人的觀點。4.自己在小組合作中完成了具體的思考與分享任務,效果良好。學習程度 知識獲取 1.能夠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及其重要意義,并在社會生活中自覺踐行;2.形成初步的道德認知和判斷,能夠明辨是非善惡;通過體驗、認知和踐行,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3.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學習能力 1.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修齊治平的理想追求,錘煉高尚人格。2.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3.推動高質量發展,知道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價值觀念 1.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進中華民族價值認同和文化自信。2.踐行以愛國奉獻、明禮遵規、勤勞善良、寬厚正直、自強自律為主要內容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誠實守信、團結友愛、熱愛勞動等個人美德和優良品行。素養達成 政治 認同 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進中華民族價值認同和文化自信。健全人格 有效學習,能夠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確立符合國家需要和自身實際的健康生活目標,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具有適應變化、不怕挫折、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責任意識 敬畏自然,具有綠色發展理念,初步形成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觀,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的理念。二、具體課時設計:6.1 正視發展挑戰1.新課程標準要求本框是依據課程標準“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認識國情,愛我中華”。感受個人成長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關系,提高民族自豪感,主要引導學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內涵,懂得民族精神的重要價值從而自覺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2.課時教材分析本框是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的第一框題。本框包括“發展中的人口問題”“資源環境面臨危機”兩目內容,主要講述“是什么”的問題,即人口問題、資源環境問題是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到人口問題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問題,介紹了我國計劃生育的國策。學生在直觀感受我國資源環境形勢的基礎上,理解要堅持走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的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3.學情分析九年級的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從知識層面看,通過之前的學習,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知識學生在地理課以及其他的課程中多少都有一些了解,因此本課對學生而言學習的難度較小。因此重點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讓學生更深刻的體會挑戰的嚴峻性,認識到建設生態文明的必要性。4.教學重難點重點:增強學生堅持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緊迫感。難點:認識人口和資源環境問題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明確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5.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通過分析我國人口現狀,正確認識到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理解并認同我國為應對發展挑戰制定的基本國策及走綠色文明發展的道路。(2)法治觀念:通過學習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正確理解并遵守黨和政府制定的關于應對人口、資源環境的各項政策,與違反政策的各種行為作斗爭。(3)責任意識:通過了解我國資源環境現狀,在生活中以實際行動踐行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的理念,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6.教學過程:(一)課堂導入播放視頻,攜程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山西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50%,機票訂單量同比增長26%。從全國民宿預訂增速來看,山西位于全國增速榜第三名。《黑神話:悟空》爆火后,掀起了人們對取景地山西旅游的熱潮,為當地文旅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讓我們一起通過山西的爆火學習“正視發展挑戰”。設計意圖:通過設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新課講授環節一:發展中的人口問題1.議學情境:播放視頻議一議:觀看視頻,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2.議學情境:山西各大旅游景點“一票”難求、酒店、民宿住宿爆滿,游客眾多排隊時間長。即使山西文旅已經提前對各大景區的國慶旅客接待做好布置工作,但仍然應接不暇。議學思考:為何每次假期出行都是人山人海?3.議學情境:數 “說”人口現狀,展示圖表議學思考:請你根據圖片分析我國的人口現狀,并思考其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教師總結:1.我國的人口現狀及特點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當前,我國人口狀況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點,如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老齡化加劇、大量的人口流動。4.議學追問:當前的人口現狀會給我國發展帶來什么影響?為解決人口問題,我國采取了哪一對策?5.議學活動 :銳“評”人口政策——面臨著人口增長趨緩、老齡化嚴重的問題,有網友認為應該取消計劃生育政策,全面放開生育,你對此怎么看?教師總結 :2.我國為什么要重視人口問題?①人口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也是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變量。②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全球性問題,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③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6.議學情境: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的變化議一議: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施行,有何意義?教師總結:3.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調整:為進一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2021年,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意義: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設計意圖:通過探究,引導學生思考學習我國人口現狀,并了解為解決人口問題,我國的現行政策。過渡語:為何“家里有礦”的山西,人口流失這么嚴重?環節二:資源環境面臨危機7.議學情境:山西是中國礦產資源大省,礦產資源種類豐富,分布廣泛。其中,煤炭資源儲量豐富,品質優良,被譽為“煤海”。煤炭、冶金、化工等重工業是山西的支柱產業,對山西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78年后,改革開放釋放的制度紅利使我國進入持續近40年的快速增長期,帶動了巨量能源資源需求。自2002年煤炭價格起飛,山西煤炭行業迎來黃金十年。隨著煤炭產業的興起,除了國營煤企還有不少民營企業,“山西煤老板”更是一度成為山西的標簽之一。議一議:山西興于煤也困于煤的現狀說明了什么?學生: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8.議學情境:我國多數礦產資源貧礦多、富礦少,共生礦多、單一礦少。在鐵礦儲量中含鐵量大于30%的富礦只占總儲量的7.1%,90%以上為貧礦。在能源中,優質能源石油、天然氣只占探明能源的28%。中國有些礦種儲量雖然大,但礦石品位低,雜質多,場地分散,開采困難。我國,一次性筷子主要是由樺樹和楊樹木制成,14億中國人1年約消耗掉480億套一次性餐具,這意味著每天就用掉近1億3000萬雙一次性筷子,為滿足大市場需求,中國平均每天就要有近100畝的林地遭到砍伐,面積相當于100個橄欖球場。議一議:有人認為我國是資源大國,沒必要節約,你認為此觀點正確嗎?為什么?學生:錯誤的,我國雖然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教師總結:4.我國的資源現狀(現狀、影響、探索)?現狀:1)我國的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2)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必然導致資源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會越來越小。5.我國的環境國情(現狀、原因、影響)?(1)現狀:當前我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問題時有發生, 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2)原因: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加上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3)影響: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過渡:面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做呢?9.議學情境:為了應對資源枯竭和環境破壞的雙重挑戰,山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山西加速出清舊動能,關停了大批“散亂污”企業,減少了煤炭、鋼鐵、焦化等傳統產業的產能,為新動能的發展騰出了空間。山西在積極培育新動能,發展新興產業。山西正在聚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也在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山西還在努力提升文化旅游產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和城市名片。通過挖掘和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自然資源,山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山西的轉型過程也離不開政府與市民的共同努力。政府通過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市民也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參與各種環保和文化旅游活動,為城市的轉型和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議學思考:1.根據材料分析,山西在發展轉型過程中運用了哪些“智慧”與“能力”?2.根據山西的轉型范本,請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幾條建議。學生: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教師總結: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的議學情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我國的資源和環境現狀,并了解我國為解決這一問題所采取的措施。(三)板書設計(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我國的人口問題、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了我國面臨嚴峻的形勢,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不會改變。知道了我國資源環境面臨嚴重危機,資源問題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使經 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知道了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明確了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國的必然選擇。(五)教學反思本節課內容較多,頭緒繁雜,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較為重要。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習了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及建設生態文明的措施,結合新穎的事例幫助學生理解;一個是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學習了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和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措施,結合課本上的材料來理解即可。(共31張PPT)《黑神話:悟空》爆火,潑天的流量輪到山西了攜程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山西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50%,機票訂單量同比增長26%。從全國民宿預訂增速來看,山西位于全國增速榜第三名。By Yushen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第一框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正視發展挑戰政治認同:正確認識人口、資源、環境的現狀,認識到我國制定的政治方針政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增強對國家政策的認同感;法治觀念:了解與人口、資源、環境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環境保護法、資源節約法、土地管理法等,樹立法治意識,自覺遵守法律法規。責任意識:認識到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對個人、社會和國家的影響,意識到自身肩負的責任,初步形成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觀念,從自身做起,踐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行為。道德修養:積極踐行計劃生育、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道德要求,在社會中做一名好公民;核心素養目標我國的人口國情(現狀)?我國應對人口問題的措施(政策)?我國的資源環境問題(現狀、危害)?我國應對資源環境的措施(政策)?目 錄CONTENTSPART 1發展中的人口問題思考:說說通過圖片你感受到了什么?山西各大旅游景點“一票”難求、酒店、民宿住宿爆滿,游客眾多排隊時間長。即使山西文旅已經提前對各大景區的國慶旅客接待做好布置工作,但仍然應接不暇。為何每次假期出行都是人山人海?數 “說”人口現狀議學活動:請你根據圖片分析我國的人口現狀,并思考其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網站原創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現狀)當前,我國人口狀況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點,如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老齡化加劇、大量的人口流動。P761.我國的人口現狀及特點人口總數年齡構成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地區分布性別構成穩定性持續性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1當前的人口現狀會給我國發展帶來什么影響?2為解決人口問題,我國采取了哪一對策?社會問題基礎設施缺乏住房緊張就業困難嚴重少子化水資源短缺糧食短缺收入差距拉大流動人口管理困難能源消耗劇增未富先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銳“評”人口政策: 面臨著人口增長趨緩、老齡化嚴重的問題,有網友認為應該取消計劃生育政策,全面放開生育,你對此怎么看?(很小的問題)×14億 = 很大很大的問題(可觀的財力物力)÷14億 = 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吃飯、住房、就業、養老、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資源總量、國民生產總值、工農業產品產量……By Yushen①人口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也是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變量。②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全球性問題,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③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2.我國為什么要重視人口問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不斷地調整、優化、完善。思考: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施行,有何意義?有利于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八十年代,只生一個好2013年,單獨二孩2016年,全面二孩2021年,三孩政策By Yushen計劃生育基本國策03意義:有利于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調整:為進一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2021年,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思考:觀察圖片,你發現了什么?山西人口流失嚴重為何“家里有礦”的山西,人口流失這么嚴重?PART 2資源環境面臨危機山西之殤-興于煤也困于煤山西是中國礦產資源大省,礦產資源種類豐富,分布廣泛。其中,煤炭資源儲量豐富,品質優良,被譽為“煤海”。煤炭、冶金、化工等重工業是山西的支柱產業,對山西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78年后,改革開放釋放的制度紅利使我國進入持續近40年的快速增長期,帶動了巨量能源資源需求。自2002年煤炭價格起飛,山西煤炭行業迎來黃金十年。隨著煤炭產業的興起,除了國營煤企還有不少民營企業,“山西煤老板”更是一度成為山西的標簽之一。當下山西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地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空氣污染水資源總量有限分布極不均衡經濟長期依賴煤炭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大量工業固廢處理難度大經濟發展資源、環境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矛盾日益突出思考:山西興于煤也困于煤的現狀說明了什么?網站原創資源總體情況世界上有150多種可被人類利用的礦產,在我國已初步探明儲量的就有137種,其中銅、鋁、石油等80多種礦產儲量位居世界前列;一些非金屬礦藏總量居世界首位;鎢的儲量比世界各國的總和還要多得多;水的蘊藏量居世界第一……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我國的資源國情現狀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少資源人均情況網站原創我國多數礦產資源貧礦多、富礦少,共生礦多、單一礦少。在鐵礦儲量中含鐵量大于30%的富礦只占總儲量的7.1%,90%以上為貧礦。在能源中,優質能源石油、天然氣只占探明能源的28%。中國有些礦種儲量雖然大,但礦石品位低,雜質多,場地分散,開采困難。我國,一次性筷子主要是由樺樹和楊樹木制成,14億中國人1年約消耗掉480億套一次性餐具,這意味著每天就用掉近1億3000萬雙一次性筷子,為滿足大市場需求,中國平均每天就要有近100畝的林地遭到砍伐,面積相當于100個橄欖球場。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開發難度大,總體資源短缺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造成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By Yushen現狀: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我國面臨的資源形勢非常嚴峻。形成原因:長期以來,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危害: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4.我國的資源問題我國的環境問題DEGRADATION COST05By Yushen010302現狀(形勢):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問題時有發生,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危害: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原因:①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為了應對資源枯竭和環境破壞的雙重挑戰,山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山西加速出清舊動能,關停了大批“散亂污”企業,減少了煤炭、鋼鐵、焦化等傳統產業的產能,為新動能的發展騰出了空間。山西在積極培育新動能,發展新興產業。山西正在聚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也在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山西還在努力提升文化旅游產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和城市名片。通過挖掘和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自然資源,山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山西的轉型過程也離不開政府與市民的共同努力。政府通過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市民也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參與各種環保和文化旅游活動,為城市的轉型和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思考: 1.根據材料分析,山西在發展轉型過程中運用了哪些“智慧”與“能力”?2.根據山西的轉型范本,請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幾條建議。關停高耗能、低環保產業開辟新的經濟發展動力,以創新引領發展挖掘人文歷史底蘊,呈現城市文化內涵關開挖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網站原創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轉變生產方式才能得到解決。P80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P80筆記整理: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對策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實現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NO.1 需求結構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一、二、三產業協同帶動。知識拓展ZHI SHI TUO ZHAN轉變發展方式NO.2 產業結構NO.3 要素投入NO.1 需求結構網站原創基本國策基本國策應是基本國情決定的某類具有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意義的問題的系統對策。是國家賴以生存的基本準則和保障。含義知識拓展ZHI SHI TUO ZHAN內容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對外開放、節約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和保護耕地、男女平等、水土保持、一國兩制、科教興國。By Yushen正視發展挑戰發展中的人口問題資源環境面臨危機人口現狀計劃生育資源現狀環境現狀環境污染的危害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的發展課堂練習1.(2024·云南·中考真題)目前,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億,在2035年前后將突破4億。為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這表明我國( )A.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形勢B.為解決大量的人口流動采取積極措施C.將解決老齡化問題作為國家發展的中心工作D.把發展銀發經濟作為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A課堂練習2.(2024·四川涼山·中考真題)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在杭州市隆重舉行,全球首創零碳甲醇點燃亞運主火炬,用數字煙花代替實體煙花燃放,亞運會歷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綠電供應……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在亞運史上首次實現碳中和。這表明我國( )①資源相對短缺,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②科技創新實力增強,助力綠色發展③文藝傳播為科技進步提供有力支撐 ④踐行了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理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課堂練習3.(2024·福建·中考真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2024年義務植樹活動時指出,綠化祖國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在談到如何興綠時,他首次提出要“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更好聯動”。這表明我國通過興綠( )A.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B.深入開展森林重大隱患排查整治C.加快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D.推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D課堂練習4.(2024·河北·中考真題)某村著力增加綠化面積,提升鄉村“顏值”,帶動了鄉村旅游;同時,推廣應用光伏發電,給村民帶來了收益。該村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開發土地資源B.加快城鄉融合C.堅持綠色興農D.恢復自然環境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教學設計】6.1正視發展挑戰 教案.docx 【大單元教學設計】6.1正視發展挑戰 課件.pptx 視頻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