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9.2 提高防護能力***學校七年級道法備課組2024-2025秋季學期七年級上冊第九課《守護生命安全》道德修養:培養學生對生命的尊重和保護意識,以及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面前的互助精神,培養熱愛生命的情感。健全人格:了解安全防護知識,提高防護能力,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在危險發生時能夠保護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責任意識:提高防護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樹立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教學重點: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教學難點: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思考:為什么各地開展活動,強化學生安全教育 環節一:突發-“災起禍忽臨”說一說來自身邊的災害事故及公共衛生事件有哪些 交流分享:來自身邊的災害事故及公共衛生事件思考:用一個詞語形容視頻中民眾的表現 給我們帶來了什么警示 學海拾貝: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防護能力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事故 環節二:警醒-“生命的護盾”你知道全國防災減災日的由來嗎?全國防災減災日的設置有何意義?考考你:全國中小學安全事故中,事故災難(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占59%;社會安全事故(斗毆、校園傷害、自殺、住宅起火)占31% ;自然災害(洪水、龍卷風、地震、冰雹、暴雨、塌方)占10% 。其中,溺水占31.25% ,交通事故占19.64% ,斗毆占10.71% ,校園傷害占14.29% ,中毒占 2.68% ,學生踩踏事故占1. 79% ,自殺占 5.36% ,房屋倒踏占 0.89% ,自然災害占 9.82% ,其他意外事故占3.57% 。思考:面對上述突發事件,如果我們擁有防護能力,結果會怎樣?學海拾貝:①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②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的自救、救他的能力,能保護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提高防護能力的重要性環節三:成長-“安全守護行”思考:結合視頻內容談談侯文超為什么勸說車主棄車保命?公共安全衛生保障著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包括疾病預防控制、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等多個方面。公共衛生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都要爭做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小衛士。智慧大比拼結合新冠疫情說一說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知識和做法 公共安全事件-新冠說一說預防溺水中學生應該怎么做 智慧大比拼在我國,每年約有5.7萬人溺亡,其中未成年人占比高達95%以上,溺水因此也被稱為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殺手”。因溺水造成的傷亡位居我國0-17歲年齡段首位,占比高達33%;1-14歲溺水事故的比例超過40%。青少年溺水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安全問題,這不僅關乎著孩子們的生命安全,也關乎著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事故災難-溺水智慧大比拼思考:結合視頻內容說一說預防地震中學生應該怎么做 自然災害-地震怎樣提高防護能力?①提高危險預判能力。(原因)自然災害發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險大多可以預判;一些人為事故,經過得當考慮,本來可以避免。(方法)危險預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防火演練地震逃生演練防溺水安全宣傳思考:說一說學校為什么舉行此類活動?探究分享:某地發生5.9級地震,當室內天花板將要掉落時,小洋迅速跑到墻角,躲在冰箱和斗柜之間的安全區域,等到安全后才逃出房間。小洋的學校每年都會進行應急演練,他知道當地震來臨時,如果不能立刻撤離到安全空曠區域,可就近尋找牢固的掩體,如桌子、床、柜子等,躲在掩體與地面之間形成的三角區域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被樓板、墻體砸傷。在這次地震中,小洋就是根據演練中學到的方法來避險的。探究分享:結合已有學習和生活經驗,說一說應對災害或災難的自救自護方法。擁擠踩踏事件的預防與自護方法上下樓梯、臺階時抓牢扶手;不湊熱鬧,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不隨意喊叫,不搞惡作劇,不制造恐慌氣氛。12若已經被人流裹挾,無法自主控制前進方向,要展開自我救助:先穩住雙腳,保持平衡,用一只手緊握另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撐開,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彎腰,形成一定空間,以保持呼吸通暢。34發現人群蜂擁而來時,不要盲目奔跑或逆流前進,應馬上避讓到一旁,靠墻或抓住牢固的物體,等待人群過去后,迅速離開現場。時刻保持警惕,避免被絆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一旦摔倒無法站起,應盡量使身體蜷縮成球狀,雙手護頸,手臂護頭,雙膝蜷縮至胸前,護住胸腔和腹腔。(2)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做法)①平時,我們應當積極參加安全演練活動。②在危險來臨時,保持頭腦冷靜,就近、快速逃離到安全地帶;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以便求救和逃生。怎樣提高防護能力?有同學認為,學習急救知識是專業人員的事情。我們中學生有必要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嗎?辨析觀點:思考:面對遇險的孩子奶奶和媽媽的表現帶給你什么啟示?啟思導行:③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原因)如果我們能在平時多掌握一些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在需要緊急救護時,就不會束手無策,并可以爭分奪秒地施救,為挽救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怎樣提高防護能力?常見急救小知識學海拾貝:(1)提高危險預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2)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①平時,我們應當積極參加安全演練活動。②在危險來臨時,保持頭腦冷靜,就近、快速逃離到安全地帶;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以便求救和逃生。(3)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怎樣提高防護能力?提高防護能力原因要求提高危險預判能力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有助于保護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板書設計:同學們,安全是學習的基礎。提高防護能力,不僅需要增強安全意識,還要學會預判危險、掌握避險逃生技巧和基本急救知識。希望大家將這些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教師寄語:課堂練習:1.2024年3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印發專門通知,決定從3月25日起組織開展“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周”主題活動。響應本次活動號召,我們中學生可以( )A.組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和防欺凌專題教育活動B.高溫時一直待在有空調的教室,防止中暑C.參與學校的安全演練活動,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D.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做到知行合一C課堂練習:2.在高溫環境下,人的體溫容易出現調節障礙。遇到高溫天氣,我們應該( )①不要在烈日下暴曬,盡量減少戶外活動②要定時飲水,及時補充水分③在渾身大汗時,立即用冷水洗澡降溫④一直待在空調房內,防止中暑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課堂練習:3.“我怕他們有危險,你快來救救他們吧!”一名男孩的3個朋友組團下水庫游泳,男孩苦勸無果后直接報警向消防員求助。消防員及時趕赴現場,在男孩的指引下,找到他的朋友們并帶回岸邊。下列對該男孩的做法評價正確的是( )A. 沒有經過朋友的同意而選擇報警是不對的B. 不應該管朋友的事情,要給對方留空間C. 沒必要報警,朋友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D. 能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D課堂練習:4.【建設平安校園 人人有責】為了增強同學們的安全意識,切實提高同學們面臨突發安全事件時自救自護的能力,某校七年級(1)班決定開展一次安全教育宣傳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1)請你為本次安全教育宣傳活動設計一個活動方式。(2)請你向參加本次宣傳教育活動的同學們介紹發生火災時自救自護的方法。(3)通過參加此次活動,你有哪些收獲?課堂練習:參考答案:(1)主題班會、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宣傳展覽等。(2)①火災發生后,如果被大火圍困,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頭腦清醒,千萬不能慌亂。要爭取時間,盡快逃離現場。②火災發生后,要選擇與火源方向相反的通道迅速逃離。③現場有濃煙時,應盡量放低身體或選擇爬行,千萬不要直立行走,以免吸入濃煙導致窒息。④衣服被燒時不要驚慌,可立即在地上翻滾以使明火熄滅。⑤當各種逃生之路均被切斷時,應退回居室內,采取防煙、堵火措施,關閉門窗,并向門窗上澆水,以延緩火勢蔓延的時間。(3)①增強了自己的安全意識;②提高了自己的防護能力;③認識到了生命的珍貴,知道要敬畏生命、珍愛生命;等等。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