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點39、知道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2014金華】金華市初中生李罕從小就有科技夢,經常嘗試制作小發明。目前他發明的“簡易農村山體滑坡警報器”獲得了國家專利證書,并在武義縣地質災害監測點投入使用。他的事跡告訴我們( A )①要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②未成年人同樣享有智力成果權③要把個人理想融入社會共同理想 ④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15湖州】2015年3月中國政府派遣海軍護衛艦赴激烈沖突中的也門,護送中國公民安全撤離并展開對多國的人道主義救援,圖7反映的是當時安全撤離的場景。這些做法表明( B )①中國政府以人為本;②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③中國已成為最有影響力的的國家;④中國是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5金華】“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是2015年全國兩會的主旋律。在這一布局中,戰略總目標是( A ) 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D.全面從嚴治黨【2015杭州】[小康社會篇] 材料四:2014年10月17日,在第一個扶貧日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扶貧開發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強調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貧困地區,全黨全社會要繼續共同努力,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強大合力,推動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4)有同學認為,扶貧開發的強大合力只要作用于經濟建設,就能加快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你贊同這個觀點嗎?請說明理由。 (4)觀點片面,看到了經濟建設是解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關鍵,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生產發展,這是對的,但僅僅靠發展經濟還是不夠的,還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完善分配制度,公平分配,實現共同富裕。考點40、理解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性,增強公平意識和正義感【2014嘉興】嘉興有一座知名圖書館——嘉興圖書館。她運用現代網絡技術,為農村學校提供一站式教育資源,使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共享資源。城鄉學校共享資源體現了( D )A.教育創新的推進 B.教育經濟的發展 C.教育優先的安排 D.教育公平的落實【2014杭州】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合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使全體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養老保障。這一制度( D )①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 ②有利于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③能進一步促進社會公平 ④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015寧波】為全面提高鄉村教師素養,造就一支優良的鄉村教師隊伍,我國決定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這一舉措有利于( B ) A.解決全國范圍的師資短缺問題 B.讓鄉村孩子接受公平、優質的教育 C.推動鄉村優秀教師流向城市 D.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工作的中心【2014嘉興】(10分)馬年新春伊始,Z市開展了征集“我們的家訓——建設最美家庭”活動。以下是征集到的部分家訓。類 別內 容問 題上輩傳承下來的家訓入則孝順父母出則和睦鄉鄰長上有問必答不可虛言戲謔(1)該家訓折射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有哪些?(2分)本次活動征集到的新家訓與孩子結為伙伴與父母成為朋友(2)從平等的角度談談推廣該家訓的必要性。(4分)我們分享、評論、學習、傳播這些優良的家訓,不僅要把握其精髓,更要落實到行動上,為最美家庭建設、和諧社會建設貢獻自己一份力量。(3)運用國情教育的相關知識,說說青少年在建設最美家庭活動中要做些什么?(4分)(1)團結友善、明禮誠信。(2)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應該平等待人;該家訓的推廣有利于孩子與父母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促進最美家庭建設。(3)傳承和弘揚優良的家訓,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2015嘉興】我國各方面正在形成趨勢性的“新常態”。J市是一個縮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J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市長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強調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今年三年來,J市義務教育形成新常態:按照房產和戶籍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圖書儀器配備、教育經費劃撥等統一標準 (2)聯系材料二,指出J市人大的性質,并說出J 市人大與政府的關系。 (3)從公平與正義的角度水明J市義務教育新常態的合理性。 (2)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市政府由市人大選舉產生,受其監督,對其負責并報告工作。 (3)公平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J市義務教育新常態有利于社會穩定;維護正義是人們的共同心聲,J市義務教育新常態有利于社會和諧。【2015紹興】聚焦立法,感悟法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法治是一種理念。啟蒙思想家認為:要求孤兒參加強制勞動的法律是不正義的。習近平指出:立法工作中部門化傾向(指保護某些部門利益的傾向)、爭權諉責(爭權奪利,推脫責任)現象較為突出……一些地方利用法規實行地方保護主義。 (1)聯系上述材料,從社會正義的角度指出怎樣的法律是好的法律。(4分)法治是一種制度?!读⒎ǚā芬幎ǎ毫⒎☉斪裱瓚椃ǖ幕驹瓌t……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采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2)《立法法》的上述規定包含了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6分) (1)好的法律應該尊重人的基本權利、保障所有社會成員的利益。 (2)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治國方略);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我國的執政黨;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考點41、認識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2014義烏】“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就怎么樣。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微不足道,但是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騰起改變時代、推動社會進步的正能量?!边@句話啟示我們( D ) ①個人的形象決定國家的形象 ②要正確理解個人、集體與國家的關系 ③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④應該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2014金華】2014年5月,金華網友“一成熟牛排”組織11名志愿者,帶著價值40余萬元的物資和善款,克服強烈的高原反應,到西藏盆吉鄉小學援建了電化教室,把金華人的愛心送到了當地180個孩子手里。當援建完成,孩子們坐在電化教室里觀看《爸爸去哪兒》時,都流下了幸福的淚水。金華志愿者團隊“愛回西藏”的善舉有利于( C )①當地孩子更好地享有受教育權 ②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③維護民族團結和實現同步富裕 ④樹立“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奉獻意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15嘉興】嘉興有處好家園——老年公寓。老年人在此頤養天年,學生義工常來這里為老年人服務,學生義工的行為反映了他們( A ) ①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②追求高尚的道德目標 ③解決了老齡化問題 ④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15溫州】[反哺家鄉]在“五水共治”工程中,在外溫商同樣不缺席,紛紛以捐資引智的形式反哺家鄉,助推美麗水鄉建設。這體現了溫商具有( D ) A.敏銳的品牌意識 B.高度的質量意識 C.頑強的拼搏意識 D.強烈的責任意識【2015杭州】2015年4月17日,杭州智慧公益網絡綜合平臺“志愿匯”正式啟動。下列句子最能體現“志愿匯”圖標內涵的是( B ) A.敬業樂群、公而忘私 B.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C.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2015臺州】臺州籍大學生江雨佳利用假期幫助孤寡獨居老人,其行為( B ) ①承擔了關愛社會的責任 ②體現了不言回報的奉獻精神 ③履行了法律要求的義務 ④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5麗水】在麗水有一只特殊的團隊,成員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主動放棄休息時間,走進敬老院,走進鄉鎮,為人們免費提供家電維修、測血壓、法律服務等愛心活動。這就是“麗水網雷鋒團”,他們的行為( D ) ①行使了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 ②履行了法律規定的公民義務 ③彰顯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 ④傳遞了社會主義道德正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15金華】2014年12月9日,金華市區江北通園路上有一位銀發老奶奶在刺骨的寒風中站立半小時,用樹枝撐起被風吹斷的電纜線,讓300多輛車安全通過。老人舉手投足間傳遞出來的正能量是( B ) ①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②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 ③友善的個人價值準則 ④生命的意義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14湖州】(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為積極參與“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活動,建設“清麗湖州”,某校九年級學生對我市治水情況進行了社會調查活動。【活動一:探查身邊“清清河”】同學們探查了市區的主 要河道,發現原來的黑河、臭河、垃圾河不見了,河水變清了,河道兩旁整潔優美。但在一條不知名的小河邊,他們也看到河面上還漂浮著一些垃圾,于是馬上打電話向環保部門反映情況。【活動二:尋找治水“好聲音”】同學們從網上搜集到了以下治水好舉措。(1)為撰寫調查報告,同學們根據活動內容制作了一張簡表,請你幫助完成。(6分)調查主題“五水共治”,我們在行動調查方法 ▲(2分)思考與建議反映的現狀(根據活動一) ▲(2分)我們的建議(根據活動二相應舉措)建議一:要落實治水工作責任制,將治水工作納入制度化的軌道。建議二: ▲(2分)(2)運用“依法參與政治生活”和“承擔對社會的責任”的相關知識,簡要分析同學們的行為。(6分) (1)調查方法:實地考察、上網查詢。(2分)反映的現狀:治水后我市河水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但個別河道水體污染依然存在。(2分)建議二:運用科學技術,擴大水資源二次利用的廣度和深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2分) (2)同學們打電話將發現的問題向環保部門反映體現了他們依法行使了建議權和監督權。(3分)同學們積極參與五水共治活動體現了他們熱心公益,服務社會,也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