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景賢學校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七年級 生 物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屬于生物的是( )A. 能與人交流的智能機器人 B. 巖洞里慢慢長大的鐘乳石C. 能使計算機癱瘓的木馬病毒 D. 葉子看起來像石頭但能開花的生石花2、含羞草受到人手指的觸碰后,葉子會合攏,這一現象主要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A. 生物生命活動需要能量 B. 生物能生長發育、繁殖C. 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 生物具有遺傳變異的特性3、下列對調查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人口普查屬于調查 B. 對調查對象要進行逐個調查C. 森林資源的清查屬于調查 D. 對調查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4、為探究“非生物因素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了如下實驗。相關描述中錯誤的是 ( )A. 本實驗中選用的生物材料是10 只鼠婦B. 在黑紙板一側中央和玻璃板一側中央各放入5只鼠婦C. 實驗小組的同學重復完成了5次實驗D. 本實驗的實驗變量是濕度5、生物不僅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和改變環境。下列實例屬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 )A. 荒漠中的駱駝刺,根系非常發達 B.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C. 土壤中的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 炎熱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常少6、下列可以看成一個生態系統的是 ( )A. 東湖公園中的荷花 B. 蓬江河里的所有魚C. 圭峰山 D. 一塊農田里的陽光、空氣和水7、如圖是農田生態系統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中有四條食物鏈B. 水受到污染后,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是水稻C. 細菌和真菌大多是分解者D. 該生態系統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是鳥8、下列選項中,有“地球之腎”美稱的是( )A. 濕地生態系統 B. 草原生態系統 C. 農田生態系統 D. 森林生態系統9、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若光線太暗,應選用 ( )A. 大光圈,凹面鏡 B. 大光圈,平面鏡 C. 小光圈,凹面鏡 D. 小光圈,平面鏡10、某同學用“目鏡10×、物鏡10×”的鏡頭組合觀察口腔上皮細胞,物像的放大倍數是( )A. 10倍 B. 20倍 C. 100倍 D. 10 倍11、某同學使用顯微鏡觀察迎春葉橫切片時,欲將視野中所指示的部位移到視野中央,應將玻片 ( )A. 向左上方移動 B. 向左下方移動C. 向右上方移動 D. 向右下方移動12、使用顯微鏡觀察裝片的實驗過程中,對光、下降鏡筒和上升鏡筒時,眼睛應分別注視 ( )A. 反光鏡、目鏡、物鏡 B. 目鏡、物鏡、 目鏡.C. 反光鏡、物鏡、目鏡 D. 物鏡、物鏡、 目鏡13、玻片上寫有字母“p”,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g B. d C. B D. p14、下圖是“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部分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 ②③④① B. ①②③④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①②15、蓋蓋玻片是制作臨時裝片的關鍵步驟之一。下圖所示各項中,蓋蓋玻片的操作正確的是( )16、我們制作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玻片屬于 ( )A. 臨時裝片 B. 臨時涂片 C. 臨時切片 D. 永久裝片17、某同學在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滴一滴生理鹽水,其作用是( )A. 使細胞染上顏色 B. 防止細胞干燥C. 維持細胞正常形態 D. 防止細胞重體1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要用碘液染色后再觀察,觀察到染色最深的細胞結構是( )A. 細胞膜 8. 細胞壁 C. 細胞核 D. 細胞質19、下列關于生物圖的畫法及注意事項敘述錯誤的是( )A. 圖中比較瞬的地方用鉛筆涂陰影 B. 圖的大小要適當,在紙上的位置要適中C. 先輕輕畫出輪廓,經過修改再畫好 D. 圖形的名稱應寫在圖的下方20、下列營養成分都屬于有機物的是( )A. 脂肪、無機鹽 B. 維生素、無機鹽C. 蛋白質、維生素 D. 水、 糖類21、綠色植物體的綠葉中含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A. 葉綠體和液泡 B. 葉綠體和線粒體C. 細胞核和液泡 D. 細胞核和葉綠體22、下列關于細胞分裂順序的選項中,正確的是 ( )A a→b→c→d B. a→c→b→d C. a→c→d→b D. a→d→c→b23、某生物體細胞經過一次分裂產生兩個新細胞,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兩個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B. 兩個新細胞的體積與原細胞相同C. 兩個新細胞中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D. 兩個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遺傳物質相同24、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通過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如圖所示。圖中表示細胞分化的是( )A. (1) B. ② C. ③ D. ④25、壁虎受到威脅時會斷尾求生,之后會重新長出尾巴。與新尾巴生成相關的是( )①細胞分裂 ②細胞生長 ③細胞分化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26、吃橘子時剝去外皮,會看到里面有一些“絲絡”,橘肉里有很多汁水。橘皮、“絲絡”、橘肉分別對應的主要組織是 ( )A. 上皮組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B. 上皮組織、分生組織、機械組織C. 保護組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D. 保護組織、機械組織、結締組織27、無花果果實具有健脾胃的良好功效。無花果植株和人體共有的生物體結構層次是 ( )①細胞 ②組織 ③器官 ④系統 ⑤個體.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28、下列不屬于單細胞生物的是 ( )A. 衣藻 B. 草履蟲 C. 水蚤 D. 大腸桿菌29、觀察草履蟲實驗,用滴管從草履蟲的培養液中吸取的最好部位是 ( )A. 培養液的下層 B. 培養液的中層C. 培養液的表層 D. 培養液的任意部分30、以下關于草履蟲的知識,正確的是 ( )A. 氧的攝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過伸縮泡完成B. 個體微小,要用電子顯微鏡觀察C. 草履蟲能趨利避害,不能體現生物體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D. 觀察時,放置幾絲棉花纖維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和減緩草履蟲的運動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31、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茶文化是中國制茶、飲茶的文化。江門市新會區的桔普茶是五邑特產之一,是由“百年陳皮”之美譽的新會柑皮與云南陳年熟普洱經過特殊工藝加工而成,口感醇香,讓人回味無窮。請結合動植物細胞結構等知識,完成相關問題。([ ] ,在[ ]中填序號,在 中填名稱)(1) 據圖可知,新會柑的細胞模式圖是圖中的 (填“甲”或“乙”)。(2) 小亮同學在制作桔普茶過程中,摘取新會柑的果實和茶樹的葉子,在植物休結構層次上屬于 。取出新會柑果肉時會流出很多果汁,這些汁液主要來源于[ ] .(3) 茶的品種不同口味也不同,決定茶的品種的遺傳物質主要位于[ ] .(4) 品茶時應先聞其香,再看其色,三品其味。但用清水浸泡剛采摘的茶葉,水中不具有該茶特有的色、香、味,這是由于[ ] 有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5) 新會柑和普洱茶的細胞結構與動物細胞相比較,動物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液泡、 、 。32、圖一是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某些操作步驟,圖二是顯微鏡結構示意圖,圖三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四個視野,圖四是顯微鏡下看到的黑藻細胞,請據圖回答:(1) 圖一所示三個操作步驟的先后順序為A→C→B,步驟A和B滴加的液體分別為 和碘液。(2)顯微鏡對光時,為了找到明亮視野,應使用低倍 和較大的 對準通光孔。(3)圖三中,從視野B→D,應將裝片向 (填“左”或“右”) 方向移動,從視野D→A,應調節圖二中的[①] ,換成高倍物鏡,由A→C應該再調節圖二中的[ ] ,使物像變清晰。(4)觀察裝片時發現視野的左下角有一個污點,如果移動玻片和更換物鏡后污點都沒有移動,由此推測污點所在的部位可能在圖二的[ ] 上。(5)圖四為視野中黑藻細胞的細胞質環流示意圖,而實際上,細胞質環流方向為 時針(填“逆”或“順”)。33、請分析以下資料作答。資料1: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科學家最終成功地從牛身上獲得胚胎干細胞,來自牛胚胎的干細胞可發育成皮膚、肌肉、骨等。資料2:白血病亦稱作血癌,在青少年和兒童中發病率很高。白血病患者的腫瘤細胞能在血液中惡性增殖,并隨血液擴散到全身。造血干細胞移植可以幫助病人重建造血組織和受到摧毀的免疫系統,因而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資料3:克隆猴“中中”和“華華”的誕生,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克隆猴的技術流程如下:取猴甲的一個卵母細胞a,把細胞核去掉,再把一個體細胞b的細胞核與去核的a融合,構建克隆胚胎,然后將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乙體內,發育成克隆猴丙。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 和 的基本單位。(2)資料1中,胚胎干細胞發育成皮膚、肌肉、骨等各種不同細胞群的過程稱為 (填“分裂”或“分化”),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來看,皮膚屬于 .當皮膚被劃傷時,人會感覺疼痛. 說明構成皮膚的組織中包括 組織.(3) 資料2中,若1個腫瘤細胞進行分裂,經過三次分裂后,最終形成 個細胞。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中的 的變化最為明顯。(4) 資料3中的融合細胞是在 (填“休內”或“體外”) 培養形成克隆胚胎的,克隆胚胎被移植到代孕母猴乙的子宮內完成發育。克隆猴丙的遺傳物質來自細胞 (填“a”或“b”),說明 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和遺傳。34、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我省因地制宜治理自然生態系統,修建了多處城市公園,白鷺灣濕地生態公園即是其中之一、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對白鷺灣濕地公園進行調查研究后,根據調查結果繪制出下圖,圖1表示白鷺灣濕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圖2表示該食物網中各環節的生物所構成的能量金字塔。回答下列問題:(1)在生態學中,把空氣、陽光、土壤及河蝦、食草魚類等影響白鷺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統稱為 。河蝦與食草魚類之間的種間關系是 。(2)據圖1可知,該食物網中共有4條食物鏈,其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 。(3)輸入白鷺灣生態系統的能量在沿食物鏈逐級傳遞時,每一環節都要把其中一部分能最用于維持自己的生命活動,因此,能量在傳遞過程中會逐級 (填“遞增”或“遞減”)。根據圖2所示的能量金字塔推測,丁對應圖1中的生物是 .(4)某段時間公園管理處向水體中投放了一定數量的食草魚類,短期內白鷺的數量會明顯 (填“上升”或“下降”),但一段時間之后白鷺數量又逐漸下降并趨于穩定,這是因為該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能力。(5)為保護白鷺灣濕地公園的自然生態環境,當你去白鷺灣游覽時,應當注意: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答案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1. D2. C3. B4. D5. C6. C7. C8. A9. A10. C11. D12. B13. B14. D15. A16. A17. C18. C19. A20. C21. B22. A23. B24. C25. A26. C27. B28. C29. C30. D二、非選擇題(每題10分,共40分)31.(1)甲(1分)(2)器官(1分);⑤液泡(1分)(3)④細胞核(1分)(4)②細胞膜(1分)(5)細胞壁;葉綠體(2分)(6)保持細胞的完整性(2分)32.(1)清水(1分)(2)物鏡(1分);光圈(1分);⑥細準焦螺旋(1分)(3)右(1分)(4)目鏡(1分)(5)逆(1分);細胞質環流帶動細胞內物質的流動,促進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2分)33.(1)結構和功能(1分)(2)分化(1分);器官(1分);神經(1分)(3)4(1分);染色體(1分)(4)體外(1分);b(1分);細胞核(1分)34.(1)生態因素(1分);競爭(1分)(2)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河蝦→白鷺(1分)(3)遞減(1分);浮游植物(1分)(4)上升(1分);自動調節(1分)(5)不亂扔垃圾;不隨意破壞植被;不捕殺野生動物;不污染水體等(2分,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