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課題1 碳單質的多樣性第2課時 碳單質的化學性質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1. 通過碳的可燃性的學習,知道單質碳的化學性質,認識到化學變化需要一定條件,條件不同反應就不同。2. 通過碳的還原性實驗,了解還原反應,發展學生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3. 初步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觀念。學習目標墨是我國傳統文房用具之一,用炭黑等材料制成,我國制墨具有悠久的歷史。《天工開物》記載的松煙制墨出土的古墨凡墨,燒煙凝質而為之課堂導入知識回顧 問題1 :根據預碳原子的結構示意圖預測碳單質有哪些化學性質?性質決定體現結構 碳原子的結構示意圖:+624C預測化學性質 碳原子的最外層有 4 個電子,它要形成穩定結構,得 4 個電子或失 4 個電子都不容易。預測預測碳單質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一定條件下,碳單質能發生化學反應碳的穩定性應用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1.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2.需要長期保存的文書檔案,常用碳素墨水書寫。我國古代書法家、畫家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字畫能夠保存很長時間而不變色。可見,在常溫下,碳單質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一、常溫下,碳單質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活潑碳單質的化學性質練習1.古代搭建戲臺時,常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頭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以減緩木材腐爛,這利用了碳單質的( )A.可燃性B.吸附性C.能與某些氧化物反應D.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D炭火取暖炭火烤肉煉鋼煉鐵問題2:碳在任何情況下化學性質都這么穩定嗎?二、可燃性你還記得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嗎?閱讀課本第132頁,回答相關問題:性質 燃燒是否充分 化學方程式 基本反應類型 用途可燃性 充分燃燒不充分燃燒 C+O2點燃CO22C+O2點燃2CO作燃料注意:反應物的含量有時決定生成物的種類。如碳在氧氣中燃燒時,氧氣的濃度不同,生成物不同。冬天在房間里燒炭取暖,注意通風,防止發生中毒現象。化合反應練習《墨經》中記載的“立窯燒煙法”的示意圖如圖,甕中收集的黑煙(主要為炭黑)可用于制墨。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單質B.黑煙是由松木不完全燃燒產生的C.爐膛的進氣口大小不會影響炭黑產量D.水墨畫能長時間保存,體現了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CC三、還原性觀察課本第133頁【實驗6-2】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分析與結論黑色粉末變成 色 實驗現象說明反應生成了_______和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澄清石灰水_______ 銅二氧化碳紅變渾濁C + 2CuO ==== 2Cu+CO2↑高溫133頁【實驗6-2】注意:1.木炭粉末要烘干,目的是排除水蒸氣的干擾,使實驗現象更明顯;2.固定試管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流至熱的試管底部,避免試管炸裂;3.開始加熱時,導管口處有無色氣泡逸出,但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這是因為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內的空氣;4.實驗結束時,應先撤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5.冷卻后再倒出試管中的粉末,防止熱的Cu被氧化為CuO。【問題思考】1.在酒精燈上加網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應結束時,為何要先撤出導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后,為何要待試管冷卻后再將粉末倒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防止熱的銅重新被氧化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熱的試管中,使試管炸裂1.在木炭與氧化銅的反應里,氧化銅失去氧而變成單質銅。這種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去的反應屬于還原反應。2.碳單質與某些氧化物的反應(還原性)可用于冶金工業。2CuO + C ══ Cu + CO2↑高溫CuO:失氧C:得氧【分析與應用】在高溫條件下,碳能使二氧化碳轉變成一氧化碳:C + CO2 ══ 2CO金屬的冶煉3C + 2Fe2O3 4Fe + 3CO2↑高溫練習1.(微型實驗)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進行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夾持裝置略)。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前要將木炭粉末和氧化銅粉末混合均勻B.點燃酒精燈,澄清石灰水會立即變渾濁C.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管內黑色固體逐漸變紅D.該裝置的優點之一是停止加熱后可有效防止石灰水倒吸B提示:微型實驗裝置的突出優點:①節約試劑;②產生的廢棄物少。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點燃碳具有可燃性高溫碳具有還原性制碳素墨水作燃料冶煉金屬條件 化學性質 用途決定體現用途性質歸納小結課堂練習1.易錯辨析。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1)金剛石、石墨、C60在氧氣中充分燃燒都生成二氧化碳。( )(2)可用觀察顏色的方法鑒別木炭粉末和氧化銅粉末。( )(3)木炭還原氧化銅過程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