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據統計,全國僅以孫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數千處之多。比如:南京的逸仙橋,中山路,廣東的中山市……孫中山是二十世紀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人物,被尊稱為“國父”這里的“國”指的是什么呢?中華民國新課導入黃興黎元洪孫中山 3名候選人,誰當總統?17省共17票,結果是孫中山16票,黃興1票,黎元洪0票。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紛紛獨立,革命形勢發展要求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武昌漢口漢陽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一、中華民國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一、中華民國的建立政權 中華民國時間標志紀年意義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陽歷,中華民國紀元(1912)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藏皇權至上漢滿蒙回五族共和國家和民族至上【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課本48頁,梳理中華民國建立的概況,完成表格一、中華民國的建立年份 民國年份1912年 民國元年1913年 民國二年1914年 民國三年1915年 民國四年1916年 民國五年…… ……公元xx年=1911+民國N年民國N年=公元xx年-1911小提醒:民國紀年只適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國成立前這段時間。民國紀年法與公元紀年法的換算2.1949年是民國多少年?1.民國二十六年是公元多少年?民國38年1937年一、中華民國的建立臨時政府成立以后,當盡文明國應盡之義務,以期享文明國應享之權利。滿清時代辱國之舉措與排外之心理,務一洗而去之;與我友邦益增睦誼,持和平主義,將使中國見重于國際社會,且將使世界漸趨于大同。——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言書》材料研讀和平主義外交政策P49:你怎樣看待南京臨時政府的外交政策 1.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爭取各國外交上的承認,創造和平的外部環境是新生政權面臨的重要問題,是無奈之舉。2.承認清政府同列強締結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以此來尋求帝國主義的支持和承認,暴露出南京臨時政府軟弱和妥協的一面。一、中華民國的建立10月10日12月1月1日2月12日2月15日3月10日3月11日4月2日武昌起義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清宣統帝下詔退位袁世凱當選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臨時參議院決議將臨時政府遷往北京南京臨時政府為何僅存在了92天,孫中山為什么放棄了大總統的職務?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袁世凱1859年:出生于河南一個官宦之家。1895年:告密維新派得到清廷重用。1900年:鎮壓義和團獲得洋人的信任。1905年:掌握全國北洋新軍的控制權。1911年:武昌起義后,被清廷急切要求“統兵平亂”。1911年: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被全權處理南北議和事宜。袁世凱大權在握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收拾這爛攤子,非我袁項城不可!只要袁兄能保證贊成共和,讓宣統退位,文即辭職,推舉兄繼任臨時大總統!!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此話當真?為實現民主共和,孫中山只好做出讓步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二、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頒布《清帝遜位詔書》,宣告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結束。在養心殿的東暖閣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絹擦眼淚,面前地上紅氈子墊上跪著一個粗而胖的老頭子,滿臉淚痕……后來我才知道,這個胖老頭就是袁世凱……正是在這次,袁世凱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皇帝退位的問題。——溥儀《我的前半生》標志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終結1912.2.12宣統帝退位1912.2.15袁世凱當選臨時大總統1912.3.10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1912.4.1孫中山正式解除職務,南京臨時政府遷往北京,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6歲的溥儀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孫中山提出了①臨時政府設在南京 ②新任臨時大總統到南京就職等條件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合作探究】閱讀材料,結合所學,探究袁世凱為什么能夠竊取辛亥革命的果實?材料二: 在革命派內部,妥協思想也已占上風。……財政困難使南京臨時政府硬氣不起來,帝國主義干涉的陰霾更令革命黨人氣短……大多數革命黨人終于在帝國主義的威脅下屈服。—張豈之《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材料一:為維護在長江流域的經濟利益,各國駐華公使對南京臨時政府施加壓力,他們拒絕承認南京臨時政府的合法地位,聲稱必須由袁世凱“統一”南北,還出動軍艦在長江上示威,劫掠中國,以加劇南京臨時政府的財政困難。西方列強對袁世凱的支持袁世凱掌握清政府政治大權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名義頒布了由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束袁世凱與國民約定原則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全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信等自由,有請愿、選舉被選舉等權利。參議院行使立法權;臨時大總統及國務員行使行政權;司法權由法院獨立行使。國務員(內閣總理)于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發布命令時,須副署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主權在民—平等自由—三權分立—責任內閣制行政權(總統、國務員)司法權(法院)立法權(參議院)責任內閣制分權制衡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地位:積極:局限性:《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難有實際的約束效力。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01.剪掉辮子:男子從此改頭換面02.換新衣服:中山裝替代了小馬褂兒03.不再纏足:女子終于可以大步走路04.不再跪拜:平等就是不要卑躬屈膝05.稱謂改變:革除前清官廳稱呼06.男女無別:可以一起坐車還能牽手逛街07.公元紀年:采用陽歷與世界接軌08.禁除鴉片:再也不做“東亞病夫”09.婚姻制度:不再三妻四妾,一夫一妻流行起來10.國體變化:中華民國成,清朝滅11.政體變化: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建立后,中國社會發生了一系列變化……課后活動你認為下列哪些措施是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試在右側的□中畫√清帝必須退位臨時政府設在南京臨時大總統到南京就職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課后活動辛亥革命重要成果中華民國建立南京臨時政府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結果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課堂小結1.(2024·貴州黔南·中考真題)1935年,電影《漁光曲》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獎,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該影片獲獎的時間換算成民國紀年是( )A.民國二十年 B.民國二十二年C.民國二十四年 D.民國二十六年2.(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清末,梁啟超首先提出“中華民族”這一概念;到民國初年,各種以“中華”命名的組織和機構蓬勃興起,如“中華革命黨”“中華銀行”等。這一現象( )A.否定了傳統的華夷觀念 B.有利于維新變法思想傳播C.體現民族意識進一步覺醒 D.推動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CC中考鏈接3.(2024·廣東·中考真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初,入同盟會者激增,“一日附者率數千”,趨炎附勢之徒也競相加入,借以獲得進身之階。這反映了( )A.民主革命任務完成 B.辛亥革命潛藏危機C.民生主義初步實現 D.軍閥割據局面形成4.(2024·貴州黔南·中考真題)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下列各項中屬于研究辛亥革命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油畫《武昌起義》 B.國家博物館館藏《清帝退位詔書》C.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 D.茅家琦等人所著《孫中山評傳》BB中考鏈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