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東洲國際學校2024學年度九年級期中考試卷語文卷(全卷滿分150分 考試時間150分鐘)一.語文基礎知識(26分)一.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一天,有位哲學家帶弟子出行。途中,他問弟子:“有一種東西,跑得比光速還快,瞬間能穿越銀河系,到達遙遠的地方……這是什么?”弟子們爭著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是思想!”哲學家微笑著點點頭:“那么,有另外一種東西,跑得比烏龜慢,當春花怒放時,它還停留在冬天,當頭發雪白時,它仍然是個小孩子的模樣,那又是什么?”弟子不知如何回答。哲學家繼續說:“還有,不前進也不后退,沒出生也不死亡,始終漂浮在一個定點。誰能告訴我,這又是什么?”弟子更加茫然,面面相覷。 “答案都是思想!它們是思想的三種表現,換個角度來看,也可比喻成三種人生。”望著聚精會神的弟子,哲學家解釋說:“第一種是積極奮斗的人生。當一個人不斷力爭上游,對明天永遠充滿希望和信心,這種人的心靈不受時空限制,他就好比一支射出的箭,總有一天會超越光速,( ▲ )萬物之上。”“第二種是懶惰的人生。他永遠落在別人的屁股后面,撿拾他人丟棄的東西,這種人注定要遺忘。”“第三種是醉生夢死的人生。當一個人放棄努力、茍且偷生時,他的命運是冰封的,沒有任何機會來敲門,不快樂也無所謂痛苦。這是一個注定( ▲ )的人,像水母的空殼漂浮于海中,不存在于現實世界,也不在夢境里……” 弟子大悟。 ▲ 。人的一生中,要緊處只有幾步,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態度至關重要。⑴為文中括號處選擇最恰當的詞語。(2分)駕馭 凌駕 悲傷 悲哀⑵文中畫線句有語病,請修改。(2分)⑶請根據文意在橫線上補寫一個句子。(2分)二.用詩文原句填空。(10分)(1)關關雎鳩,____________________。(《詩經·關雎》)(2)_____________,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3)________________,欲語淚先流。(李清照《武陵春》)(4)池上碧苔三四點,_________________,日長飛絮輕。(晏殊《破陣子》)(5)了卻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6)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7)茍全性命于亂世,_____________________。(諸葛亮《出師表》)(8)運用典故可以使詩詞委婉含蓄,避免平直。如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以孫權自喻,表明建功立業的決心。三.語文綜合實踐活動:(10分)(1)請仔細閱讀漫畫,說說漫畫的含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走近名著,與大師的心靈對話,與高貴的精神同行。依據名著閱讀積累,根據提示填寫下面的讀書卡。(6分)人物 評價角度 人物形象 相關情節概括豬八戒 (《西游記》) 正 面反 面 “三打白骨精”中,他挑唆唐僧念緊箍咒,趕走孫悟空。林沖 (《水滸傳》) 正 面 俠肝義膽、武藝高強反 面(3)在閱讀方法交流活動中,小亮介紹了三位名人的閱讀方法,請你選擇其中一種方法進行評價。(2分)【莫言“耳朵”閱讀法】作家莫言從小就喜歡聽村里的老人講故事,他還經常去聽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民間戲曲,還仔細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諸如植物生長、動物鳴叫……【華羅庚“默想”閱讀法】數學家華羅庚拿到一篇數學論文時,往往先看題目,然后默想自己來寫這篇文章,應該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怎樣收尾,想清楚后再讀文章。當看到文章的內容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時,每每發出會心的微笑,然后瀏覽而過;當看到新穎的見解時,便細細閱讀。【毛澤東“四多”閱讀法】偉人毛澤東讀書主張“四多”——多讀、多寫、多想、多問。多讀指讀書的面要廣,重要的書要多讀幾遍;多寫就是摘抄妙語佳句,圈點眉批,寫讀書筆記;多想即反復思考書本知識在生活中如何應用;多問就是有了問題就要問。我欣賞 閱讀法,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二.閱讀與理解(59分)四.古詩閱讀(7分)題許道寧畫陳與義〔宋代〕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這是一首題畫詩。此詩首、頷聯寫 ,尺幅有萬里之勢;頸聯寫 ,回應“蒼然”;尾聯寫 ,謂畫中景非筆墨所能傳出,既極贊畫之神妙,又自慚詩之拙。此詩具體起筆突兀,通體氣勢雄渾,很有杜意。(3分)尾聯采用什么手法,表達詩人什么情感(4分)古文閱讀(15分)范雎說秦王佚名〔先秦〕 范雎至秦,王庭迎,謂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義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請太后。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竊閔然不敏。”敬執賓主之禮,范雎辭讓。 是日見范雎,見者無不變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間,秦王復請,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謝曰:“非敢然也。臣聞始時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而釣于渭陽之濱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說而立為太師,載與俱歸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呂尚,卒擅天下而身立為帝王。即使文王疏呂望而弗與深言,是周無天子之德,而文、武無與成其王也。今臣,羇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陳者,皆匡君臣之事,處人骨肉之間。愿以陳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問而不對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誅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為臣患,亡不足以為臣憂,漆身而為厲,被發而為狂,不足以為臣恥。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賢而死,烏獲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處必然之勢,可以少有補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而晝伏,至于蔆水,無以餌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吳市,卒興吳國,闔廬為霸。使臣得進謀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終身不復見,是臣說之行也,臣何憂乎?箕子、接輿,漆身而為厲,被發而為狂,無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輿,漆身可以補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乎?臣之所恐者,獨恐臣死之后,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嚴,下惑奸臣之態,居深宮之中,不離保傅之手,終身闇惑,無與照奸,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窮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賢于生也。”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國僻遠,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廟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棄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無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無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翻譯下列加點字(4分)王庭迎卒擅天下而身立為帝王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也此天以寡人慁先生給下列句子劃停頓線(2處)(2分)先 生 不 幸 教 寡 人 乎翻譯下列句子。(4分)若夫窮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棄其孤也。范雎初見秦王,既不像初出茅廬時的蘇秦那樣鋒芒畢露,也不像已為秦相時的張儀那樣咄咄逼人,而是謹言慎行,唯唯再三,欲言又止。這是為什么?(5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8分)愿寧靜成為心靈的常態①有人說,當今社會,有一樣東西幾乎讓所有人都無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風氣。這話雖有些偏激,卻道出了許多人欲言難言的自我困惑。 ②浮躁,實質是人們內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穩。浮躁,是喪失定力,隨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機取巧;是虛浮夸張,一片泡沫;是不要過程,只要結果。人生在世,誰都有各種各樣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本無可非議。問題在于,面對浮華世界,人們的欲望變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會風氣。 ③浮躁之風盛行,于是,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為藝者盼望一舉成名。于是,社會被浮躁之風籠罩,清靜的人生、專心的工作、精良的產品,變得稀罕起來;因為求快而忽視了細節和質量,導致一些地方事故多發、反復折騰、勞民傷財。那些整日忙碌趕場子的人,那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人,那些跟風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萬機,好像勤奮忙碌,到頭來往往難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們“用心躁”而無法“用心一”。 ④對于浮躁,古人總結出了“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會日新月異,節奏加速,變化更快、更多、更大,人們對變化的感受極為敏感;但同時也不要忘記,變動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變的規律——結果需要過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術的翅膀,站上了創新的風口,如果沒有扎實穩固的知識和技能儲備,成功終究是短暫而不穩固的。舒服與辛苦,安逸與勞頓,亦有著互相轉換的辯證法。盼望著一步登天、一勞永逸,如同夢囈。 ⑤人活一輩子,要想給社會給后人留下點東西,要想實現自我價值,就必須避開社會的喧囂,拒絕外來的誘惑,祛除內心的焦躁,扎扎實實、聚精會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囂浮躁所裹挾。 ⑥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囂之中的寧靜心態。內心的寧靜,是一種穿越世俗、撇開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臨大事有靜氣,便聽不到外界的吵鬧嘈雜,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誘惑。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有了靜的底色,才有達的境界、定的氣質、和的格調,才能讓人生劇本脫俗雅致。能夠保持內心的寧靜,是大家風范,亦屬常人能力所及。⑦內心的寧靜,是最為深厚的修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古人詩詞所描繪的,不光是情景,也是心態。讓寧靜成為心靈的常態,我們不必超脫凡塵,也一定可以專心致志、成就非凡。(《人民日報》2016年4月12日04 版)(1).通讀全文,簡要概括浮躁之風盛行的原因。(6分)答: ▲(2).第③自然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簡要概括其作用。(6分)答: ▲(3).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內心寧靜”的理解。(6分)答: ▲散文閱讀(19分)小鎮的茅草屋□鄧宗良小時候,家鄉雷州半島有很多茅草屋。茅草屋大多用稻草葺的,講究一點的,用的是蒲草,時間一長,都要變黑。稻草黑得更快,說不上板結,但確實不那么松軟了。夯土墻刷石灰漿,是防水的要項。人們喜歡過年前刷刷墻,圖個好看。一年又一年,石灰漿刷了一遍又一遍。夯土墻面厚重的白色,是海里漂上來貝殼的那一種白,有著歲月的紋理和質地。茅草屋的黑屋頂、白墻壁,晨曦和黃昏時分,常常被海上飄來的霧縈繞著,像一幅水墨畫。黑的、灰的草屋頂,層層疊疊,有說不出的古樸和悠長。從遠處看,草屋起起伏伏的,又像一陣陣浪頭。歲月就是這樣,有人覺得它正在前面奔跑,有人覺得它已消逝在身后。到了春天,鳳凰花、三角梅和紫荊花,恣意將紅的、紫的和粉的色彩,拋灑在草屋巷子里,東一塊西一片的,斑斑駁駁,讓人心情暢快。修葺茅草屋的工匠,是地道的農民,冬閑時出來掙點快錢。也只有冬季適合葺草屋頂,這個季節不落雨。工匠多是兩個人同行,不是父子,就是兄弟。他們走了這個村,又去了那個鎮。背著一圈粗粗的麻繩,挎著軟塌塌的舊草籃子,眼睛瞟著人家的草屋頂。他們干活似乎不講價。有人開的價錢是試探性的,有些漲價的余地,等著還價呢。他們二話不說,便開始干活,似乎在說,我只管把活干得漂亮,給多少工錢,是你的事。彼此都是憑一身力氣吃飯的人,哪個心里不是亮亮堂堂的?工匠腳下墊個小凳子,手腳靈巧地躥到了屋頂。多毒的日頭都不在乎,草帽是不戴的;屋頂有風,其實也戴不住。臉膛和膀子曬得黝黑,掛著一茬一茬的汗滴。哪一家都會管好他們的飯,讓他們喝夠溫順的米酒,這樣他們干活更帶勁、更舒暢,一天葺好一間屋頂,不在話下。小鎮的人們做事一向率性,路過看到工匠手藝好又實在,沒聊兩句,就說把手頭的活干完來我家,約上了工期。葺新的,不見得活多;修修補補的,活卻不少。把舊屋草拆下,抖去露在外邊那些已酥朽的,留下的大半截跟新的沒兩樣——這往往是工匠的主意,他們最不舍得糟蹋東西。這樣做,費時費力,別人還看不出,值得這樣下功夫的,當然是蒲草。稻草就不折騰了,新稻草有的是,不值錢。有了新葺的、新補的草屋,過年便有好心情。年一過,伴著幾聲春雷,雨閃著亮光落了下來。夜里不怕雨落大了,睡得踏踏實實的。草屋工匠這個行當,在雷州多為家傳。手藝好不說,做事沒走樣,這才是真傳。耍心眼的、糊弄事的,干不下去,自然而然被淘汰了。一把草板拍,一尺見方的紅木板,上面鑿出淺淺的排齒,背面是一個短短的豎把。他們記得爺爺就是這樣,一把草板拍,就把草屋拍得齊齊整整,捋得干干凈凈。地上的人把大捆的干草拋起來,屋頂的人在空中穩穩地接住,有力道,有巧勁。屋脊還加了一排草,細致得像繡花女人干的活。最要緊的是結實牢靠,功夫要到家,這不是人們一眼看得出來的。看過影像里的英國人葺草屋,也有類似的草板拍,此外還有更多的工具,比如草面用網罩住,找平,固定。靠一把草板拍吃飯的人,是地道雷州人,粗糲的質樸中藏著澄澈的聰明,好掙不好掙的錢都不在暗地里占便宜。吃虧也擺在明處,自嘲幾句就找到了平衡。看看女人要嫁什么樣的男人,就知道那時做人的標準。小鎮里的老太太過來,跟工匠沒事找事地閑聊,沒聊幾句就知道他們有沒有媳婦。她們可不是媒婆,僅僅是受人之托,想做件好事——誰不想成人之美呢。小鎮老街多是二三層的樓房,有人看到那時的老照片,說有點南洋風格。也有幾棟有落地百葉門窗的洋房,建在高高的地基上,門前的臺階拿腔拿調的。草屋隨隨和和的,才是小鎮的老風物。它們撒在小鎮邊緣,住著過平平常常日子的人。草屋是緊湊的四合院樣式,天南海北的人看著眼熟,一看就是很久以前遷徙而來的人們帶過來的。院子里長著水果樹,有荔枝、龍眼,有黃皮、菠蘿蜜,也有不怎么好吃的柚子、占地方的香蕉。菠蘿蜜樹還是做棺木的好材料,鋸出的板材黃澄澄的,散發出與眾不同的芳香。螞蟻不蛀它,棺木怕的就是螞蟻。人們開心地說,這是給自己下輩子種的樹。這樣的院子連天接地,老街里那些逼仄又昏暗的老樓房,難以與它相比。小時候,我住過茅草屋。換牙時,大人說,要把掉下的牙扔到房頂,還煞有介事地盯緊孩子們,看雙腿并攏得直不直,站得穩不穩,毫不含糊。這樣扔,其實是使不上勁的。扔上去的牙齒,骨碌碌地掉了下來,有時得扔好幾次,仿佛草屋頂看著可憐,才接收了。大人在一邊看著真焦急,好像不是一次成功的,都不作數;孩子們扔不好,心里也犯嘀咕。老人說,把掉下的牙齒扔在屋頂,新長的牙齒才能齊整結實。這樣的說法,不知從何而來。瓦片房更不好扔,扔上去的牙齒蹦蹦跳跳的,卡在上面全憑運氣。而住樓房的,沒有像樣的房頂,只好扔到別人家的房頂,心里更不踏實。住草屋,有些難忘的事情。落了一夜雨,草屋頂沒什么動靜。雨打在厚厚的草上,屏息傾聽,也沒什么聲響。低低的屋檐掛著的水簾,勻散、平穩、綿綿不斷,像小溪流過,不似雨聲。有時漏雨了,才知道早已落雨。草屋一漏雨,只要雨不停,水滴便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急。大人連忙用臉盆去接,不一會兒,水滴聲像小石子丟進池塘的咚咚聲,臉盆的水便滿了,該倒掉了;水滴聲要是稀疏了,雨就走遠了。草屋最怕刮臺風,人盡皆知。可只有住過草屋的人才知道,火更讓人揪心,一把火什么都成了灰燼。即使如此,始于臘月的鞭炮聲,到了正月的元宵節仍不肯罷休。有錢沒錢,都要放個痛快。于是,總會有幾間茅草屋著火,好在那時是農閑,巷子里的人多,人們火急火燎地從自家水缸里舀水,提著水桶,端著臉盆,往火里潑水。嫌水井轆轤轉得慢,就用繩子提。好幾條繩子掛著水桶,咣當咣當地撞在一起。后生們才不怕,爬上著火的屋頂,用濕麻袋拍打,揚起的火星,大片大片地飛到天上。只要不刮風,都能撲滅。小鎮的人們,平時張家李家也有臉紅耳赤的,可在災難面前,就不分你家我家了,整個小鎮是一家人。只是那家燒掉一半的屋頂著實難看,大家便幫襯著他們把年過好。這樣的火災經歷過幾次,最讓人害怕的一次,是與我們一巷之隔的那排臨街的草房失火了。先是一間草屋冒出濃煙,那天刮著勁風,臨街的屋子又是一間挨著一間,一條街的半邊眼看著被火吞噬了。火焰躥到了半空,呼呼作響,神仙都沒法救。好在人都出來了。一個老人看著一輩子的家當保不住,不想活了,硬是被人抬出了門。我們這個巷子的,家家戶戶用水澆濕草屋頂。男人站在屋脊上,叉著腰,察看著火勢,最擔心風向轉到這邊來。被帶到屋外的孩子,被滿天的火光嚇得兩腿發抖,腳后跟不由自主地頻頻點著地面。記得那個夜里,天上掛著個滿月,不時從煙火中露出煞白的臉。天亮后,那排房子差不多只剩下燒黑的夯土墻。幾根房梁,燒得像碳一樣的,冒著絲絲白煙,不肯掉下來。這是小鎮的新街,街另一邊有中西藥店、自行車修理鋪、日雜用品店和農資門市部。趕集日熙熙攘攘,看著燒得精光的草房,一片的嘆息。年底,一排簇新的、樣子不同的磚瓦房,在廢墟上建了起來。有的房脊放上了小石狗,石狗一副平和善良的模樣,它是雷州民間驅邪避禍的神靈。正是從那時起,小鎮的茅草屋開始一間間地消失了。一場大火仿佛讓小鎮的人們不再留戀住了許多世代的草房,人們似乎在原地完成了一次無形的遷徙。磚瓦房以前跟公家的房子、學校、廟宇、祠堂連在一起,除了造價不堪負擔,人們還覺得它墻薄,房頂更是只有一些瓦片,空空蕩蕩的,沒有家的氛圍。小鎮的磚瓦房,用的是窯里燒出的東西,火氣很盛,可還沒被歲月溫潤,就匆匆忙忙地被二三層的鋼筋水泥樓房取代。這時改革開放已經過了好幾個年頭,人們的余錢多了起來。磚瓦房里的雨天是另一番心情。雨點落在房頂上,叮咚作響,不絕于耳。風刮過來,雨聲緊一陣,慢一陣,好像要灑到自己身上。那時我已經外出工作了,回到家鄉偶爾住一下,乍一看,跟在城市差不多。雨停了,云開了,月亮鉆了出來。這時從比草屋大得多的窗戶里往外看,家鄉的感覺才回來了。小鎮的月色,寂靜而澄澈。好久沒有見過草屋了。小鎮上看不到草屋;公路兩旁的村莊看不見草屋;田野里,過去常常看到的小草屋,也沒了。最后一次見到茅草屋,是在父親的村莊,那也是好些年之前的事情。一個堂兄弟家,有一排茅草屋,矮矮的,伸手可以摸到柔軟的屋檐,是用稻草葺的,厚厚的,踏踏實實的。屋里有稻谷長霉的味道,有切開番薯的味道,還有煤油燈的味道,都是家的味道。這讓人瞬間想起故去的親人。堂兄弟說,越來越舍不得拆了,在場的人更不贊成拆。當時,我心里想,找個機會在草屋里住上幾天,好久沒有這個感覺了,陽光也好,月光也罷,落在草屋頂,像被樹葉遮擋了一下,依然可以穿透下來。有個朋友在家鄉做鄉村文旅,我問過他那里的茅草屋保留得怎么樣。他說,有的,有的。說得不具體,讓人不是很踏實。話題說到了英國的草屋,它作為旅游點,吸引著人們野外步行,頗有地理人文特色。茶桌上,有人說,英國那些茅草屋,歷史短多了,就是保護得還挺好,用的是專門的草,造型頗有變化,墻壁看起來是石砌的。“他們原先的主人是一般農夫嗎?”有人問了一句。雷州半島的草屋,當地老人叫它草寮,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住的。它還意味著貧窮,長時期的貧窮。雷州人一有錢,第一件事就是建新房子。這是一件體面、得意的事情。起第一把土放鞭炮,升梁放鞭炮,入伙新居更要放長長的鞭炮,響個不停。幾十年來,小鎮的人們好像就干一件事:建房子。扒掉茅草屋,建磚瓦房;又砸掉磚瓦房,建樓房。如今,小鎮建起了高層住宅,迎合了人們的時髦追求。眼前的電梯唰地打開,帶著老人和孩子走進去,手指輕輕地點一點按鈕,電梯再開門,到家門口了,悶在家里的大狗撲了上來。小鎮的人們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向往電視劇里的生活場景——我很早就離開了小鎮,卻一直飽含熱淚守望著它。小時候,一條長長的沙土公路,到了小鎮,又離開小鎮,跑到遠方。這是一條回家的路。車過時塵土飛揚,公路邊,站點都在離村口最近的地方。那里都有一間小草屋,給上下車的人、迎來送往的人躲個風雨。老爺爺、老奶奶在里面擺著個小攤,幾碗茶水,幾盤腸粉。門邊支著水煙筒,旁邊有條用榕樹須擰成的火繩子。火繩子慢慢地冒著煙,若明若暗地燃著。現在的公共客車站點沒了小草屋,取而代之的是用亮晶晶的不銹鋼架子支著塑料頂板,四面透風,似乎不擋風雨。人們喜歡開自己的車,從開摩托車到開小汽車,再到開更漂亮更寬敞的小汽車。不管開的是什么車,人們喜歡一路上死勁地按喇叭。城里人往往看不懂,路上沒有多少車呀,可他們不知道,生活中的快樂和幸福是需要宣泄的。傳統村落的保護,不知是不是挽救了尚存的草屋。老人和正在變老的中年人,為此舒了一口氣。草屋保留了他們記憶的起點,記憶起點的前面,是非常漫長的歲月——草屋見證了整村整村的、從遙遠的北邊遷徙到此地的雷州人祖祖輩輩的生活。賞析句子:茅草屋的黑屋頂、白墻壁,晨曦和黃昏時分,常常被海上飄來的霧縈繞著,像一幅水墨畫。(5分)說說題目的好處(4分)分析結尾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說說作者在全文展現出的感情(5分)三.作文(65分)八.寫作(65分,含寫字分5分)每個人都有夢想,它可以很遙遠,也可以很切近,也許就是一次小小的心愿,是取得一次好成績,是和父母的一次旅游,是見到了久未謀面的一位好友,而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往往就能把夢想變成現實。請以《夢·想》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班級;②字數控制在600—900字之間;③卷面整潔,書寫工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