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科學觀念:了解機械運動的分類,了解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了解運動快慢的比較方法;了解速度的定義;知道速度的單位、公式;會比較物體速度的大小。科學思維:了解分類是一種基本的科學方法;運用速度公式解決物體運動中的簡單問題。探究實踐:通過情境體驗找到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具體的方法;根據生活實際推導理論知識,提升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態度責任:通過利用速度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感受知識的價值。一、運動的描述1、根據物體運動路線的形狀,可以將物體的運動分為 運動和 運動。 運動是自然界中物體普遍存在的運動形式,一般來說,直線運動比曲線運動要 。2、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相同時間內,比較物體通過的 ,通過路程長的物體運動 ;另一種是比較物體通過相同路程所用的 ,所用時間短的物體運動 。3、物體的運動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叫作 。用 表示路程, 表示時間, 表示速度,則速度公式可表示為 。4、飛速度可以定量描述 ,在數值上等于 。5、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是 ,讀作 。常用的速度單位還有 ,符號為 。這兩個單位的關系是:是1m/s= 。6、一些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任務點一:機械運動1、思考與討論:物體從一個位置運動到另一個位置,總要經過一定的路線。圖中汽車和過山車的運動路線有什么不同?2、思考與討論:請根據運動路線,判斷他們是做直線運動,還是做曲線運動。◆任務點二:速度1、思考與討論(1)如圖所示,如果你是觀眾,在你眼中誰跑得最快?如何判斷的?。(2)如圖所示,如果你是裁判,在你眼中誰跑得最快?如何判斷的?。2、思考與討論:某同學先后兩次參加賽跑,如何比較這兩次賽跑的快慢?。3、思考與討論: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為20m/s,城市道路上汽車的速度為30km/h。請通過計算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1.在體育健身項目中, 以“速度”這一科學量作為評定標準的是( ) 。A.跳健美操 B.800米跑 C.立定跳遠 D.擲實心球2.下列屬于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A.鐘表指針勻速轉動B.百米賽跑運動員在整個比賽過程中的運動C.某段時間內火車在平直軌道上運動的快慢不變D.早上走路去學校時學生的運動3.在龜兔賽跑的故事中,關于它們運動的快慢有如下幾種說法:①看臺上的“觀眾”在比賽開始后,通過“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認為跑在前面的兔子運動得快;②由于兔子自認為奔跑能力強,比賽途中睡了一覺,終點“裁判員”通過“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判定最先到達終點的烏龜運動得快;③科學中是采用“觀眾”的方法比較烏龜與兔子運動的快慢的;④科學中是采用終點“裁判員”的方法比較烏龜與兔子運動的快慢的。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br/>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4.甲、乙、丙、丁四位同學通過體檢測得安靜時心率分別為60次/分鐘、75次/分鐘、80次/分鐘、90次/分鐘。則安靜時心跳25次所需時間最短是的( )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丁同學5.甲、乙、丙三人的步行速度分別為3.5千米/時、64米/分、1米/秒,則三人的速度關系是( )。A. B.C. D.6.為了傳遞信息,我國古代周朝就形成了郵驛制度,到宋朝時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郵遞快慢等級?!敖鹋啤币粫円?24小時)行500里(1里=0.5千米),每到一個驛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下面所列速度中與“金牌”的速度最接近的是( )。A.中學生步行的通常速度B.人騎自行車的通常速度C.高速公路上汽車正常行駛的速度D.客機飛行的速度7.小科爸爸喜愛環繞萬松山行走,通過手機軟件測得四十分鐘行走6000步,路程約4千米,據此估計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速度和一步長度,最接近的是( )A.1.5千米/時,1.2米 B.6千米/時,65厘米C.6千米/時,20厘米 D.1.5千米/時,0.6米8.小轎車勻速行駛在公路上,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小青觀察到轎車速度盤的指針始終在110 km/h位置處,在超越相鄰車道上同向勻速行駛的另一輛大客車的過程中,小青發現自己經過該車的時間約為5 s,如圖所示。則被超越大客車的車速范圍為( ?。?br/>A.10~20 m/s B.20~30 m/sC.30~40 m/s D.40~50 m/s1.在物理學中我們用速度表示物體運動快慢,而在文學作品中也常用成語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下列的成語中與物理學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br/>A.離弦之箭 B.風馳電掣 C.姍姍來遲 D.一日千里2.在體育測試過程中,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br/>A.跳遠測試時,必須選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進行測量B.小明在50m測試中看到旁邊的看臺向后運動,選取的參照物是跑道C.小明50m測試的成績是8s,則他的平均速度為6.25m/sD.1000m測試,小明的平均速度為4m/s,小亮的成績是240s,小明更快3.對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確的是( ?。?br/>A.運動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B.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C.運動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大D.一定時間內,平均速度越大的通過的路程越小4.下圖是利用每秒閃光30次的照相機裝置拍攝到的4個物體運動的頻閃照片,圖中箭頭表示物體運動方向,其中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br/>A. B. C. D.5.2019年2月,在英國伯明翰舉行的室內賽男子60米決賽中,中國運動員蘇炳添以6秒47奪冠。關于運動的快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觀眾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B.終點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C.科學上用物體通過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來比較運動的快慢D.科學上用物體通過路程所用時間與路程的比來比較運動的快慢6.一短跑運動員在10秒內跑完了100米,汽車行駛的速度是72千米/時,羚羊奔跑的速度是15米/秒,那么三者速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A.運動員、汽車、羚羊 B.汽車、羚羊、運動員C.羚羊、汽車、運動員 D.運動員、羚羊、汽車7.如圖所示,甲、乙、丙三人從起跑線同時起跑,若同時到達a線處,則三人運動快慢的情況是(?。?br/>A.甲最快 B.乙最快C.丙最快 D.一樣快8.自古長江三峽雄奇險秀,滔滔江水奔騰而下。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在其膾炙人口的《三峽》中寫道:“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蔽闹兴鑼懙拇偌s為( ) 。A.5千米/時 B.50千米/時 C.100千米/時 D.500千米/時9.甲、乙兩位同學跑1200m,甲同學前半程速度為6m/s,后半程速度為3m/s;乙同學前面一半時間內速度為6m/s,后面一半的時間內速度為3m/s,請問誰先到終點( ?。?br/>A.甲先到 B.乙先到C.甲、乙一起到 D.不確定10.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兩物體分別以5m/s和2m/s的速度相對于地面自東向西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以甲物體作為參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br/>A.3m/s;向東 B.3m/s;向西 C.7m/s;向東 D.7m/s;向西11.當下人們崇尚身體鍛煉,小金媽媽以2米/秒的速度快走,小金以7.2千米/時的速度慢跑,則( )A.小金的跑步速度比媽媽走路速度快B.媽媽2米/秒的快走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C.相同時間內,兩人運動的路程是相同的D.以媽媽為參照物,小金向前運動12.淮揚鎮高鐵過江通道“五峰山公鐵大橋”建成后,揚州將進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大橋主跨長為1120m,一列280m的高鐵勻速通過大橋的時間為70s,則高鐵的速度為 m/s,若以高鐵為參照物,大橋是 的。13.小夏對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又施加一個與運動方向相同的力,發現物體運動得更快了.小夏對這個現象進行了實驗探究,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實驗次數 質量kg 推力N 起始速度/m s﹣1 5秒后速度/m s﹣1 10秒后速度/m s﹣1 15秒后速度/m s﹣11 1 1 2 7 12 172 1 2 2 12 22 323 1 3 2 17 32 474 2 2 2 7 12 175 3 3 2 7 12 17物體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與物體質量和受到的力有什么關系?請你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1)比較第1、2、3次數據,可得出結論: (2)比較2、4或3、5次數據,可得出結論: 14.如圖為一聲速測量儀器的使用說明書和實驗裝置圖,閱讀并回答。(1)若把銅鈴放在甲、乙的中點,則液晶顯示屏的示數為 。(2)一同學將銅鈴放到甲的左邊,并使甲、乙在一條直線上,則銅鈴離甲越遠,液晶顯示屏的數值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一同學想驗證聲速與氣體溫度的關系,把銅鈴固定放在甲的左邊,并使甲、乙在一條直線上,然后在甲、乙之間加溫,發現液晶顯示屏的數值變小,則聲速隨氣體溫度的增大而 。(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15.某趟高鐵7點43分從杭州西站出發,途經富陽西站,8點13分到達桐廬站。已知高鐵的設計時速為350km/h。(1)若整個過程高鐵以設計時速勻速行駛,求行駛的距離。(2)請比較高鐵實際行駛距離與理論計算值的大小,并說明理由。16.為了加強中學生體質,進一步加強防溺水教育,體育中考中設有游泳項目。下表所示是溫州中考100米游泳項目的分數區間分值 男 女 分值 男 女10 2分40秒 3分 5 4分20秒 4分40秒9 3分 3分20秒 4 4分40秒 5分8 3分20秒 3分40秒 3 5分 5分20秒7 3分40秒 4分 2 5分20秒 5分40秒6 4分 4分20秒 1 5分40秒 6分(1)當我們認為小科在游泳過程中是運動的,是因為我們選擇了 作為參照物。(2)男生小科在一次游泳訓練中,游40m所用的時間為80s,請列式計算他游泳的平均速度,按照這個速度游完100米,小科應得分多少,請列式計算。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科學觀念:了解機械運動的分類,了解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了解運動快慢的比較方法;了解速度的定義;知道速度的單位、公式;會比較物體速度的大小。科學思維:了解分類是一種基本的科學方法;運用速度公式解決物體運動中的簡單問題。探究實踐:通過情境體驗找到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具體的方法;根據生活實際推導理論知識,提升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態度責任:通過利用速度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感受知識的價值。一、運動的描述1、根據物體運動路線的形狀,可以將物體的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曲線運動是自然界中物體普遍存在的運動形式,一般來說,直線運動比曲線運動要簡單。2、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相同時間內,比較物體通過的路程,通過路程長的物體運動快;另一種是比較物體通過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所用時間短的物體運動快。3、物體的運動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叫作速度。用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υ表示速度,則速度公式可表示為υ=s/t。4、飛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5、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單位是米/秒,符號是m/s,讀作米每秒。常用的速度單位還有千米/時,符號為km/h。這兩個單位的關系是:是1m/s=3.6km/h。6、一些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任務點一:機械運動1、思考與討論:物體從一個位置運動到另一個位置,總要經過一定的路線。圖中汽車和過山車的運動路線有什么不同?2、思考與討論:請根據運動路線,判斷他們是做直線運動,還是做曲線運動。◆任務點二:速度1、思考與討論(1)如圖所示,如果你是觀眾,在你眼中誰跑得最快?如何判斷的?蘇炳添跑得最快,因為他在6.9s內跑得最遠。(2)如圖所示,如果你是裁判,在你眼中誰跑得最快?如何判斷的?蘇炳添跑得最快,因為他跑100m用的時間最少。2、思考與討論:某同學先后兩次參加賽跑,如何比較這兩次賽跑的快慢?時間和路程都不相同→用物體運動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3、思考與討論: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為20m/s,城市道路上汽車的速度為30km/h。請通過計算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解:比較兩物體運動快慢,需把不同單位換算為相同單位。由題意可知,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v1=20m/s,汽車的速度v2=30km/h=30×1000m;3600s≈8.33m/s,因為20m/s>8.33m/s,所以非洲羚羊比城市道路上的汽車運動得快。1.【答案】B【解析】【分析】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故據此分析即可判斷【解答】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所以以速度這一科學量作為評定標準的是800米跑,而實心球,立定跳遠是以距離作為評定標準,跳健美操是舞姿為評定標準,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2.【答案】C【解析】【分析】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解答】A.鐘表指針勻速轉動,運動軌跡為曲線,不屬于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B.百米賽跑運動員在整個比賽過程中速度不斷改變,不屬于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某段時間內火車在平直軌道上運動的快慢不變,屬于勻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D.早上走路去學校時學生的運動,運動軌跡不是直線,不屬于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故選C。3.【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對速度的理解和認識判斷即可。【解答】①根據公式可知,當時間相同時,路程越大,則速度越大,故①正確;②根據公式可知,當路程相同時,時間越短,則速度越大,故②正確;③④在科學中,速度等于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所以采用“觀眾”的方法,故③正確,④錯誤。那么正確的是①②③。故選A。4.【答案】D【解析】【分析】脈搏就是動脈的搏動,正常人每分鐘內脈搏的次數與心跳的次數一樣。心率的概念是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解答】由題意可知,安靜時丁心跳速度最快,則安靜時心跳25次所需時間最短的是丁同學,故選D.5.【答案】C【解析】【分析】將三人的速度都換算成m/s,然后比較大小即可。【解答】甲的速度v甲=3.5km/h≈0.97m/s;乙的速度:64m/min≈1.07m/s;丙的速度:v丙=1m/s;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三人的速度大小關系為:v乙>v丙>v甲。故選C。6.【答案】B【解析】【分析】已知“金牌”的路程與運動時間,由速度公式求出“金牌”的速度;根據對各種運動速度的了解,經過計算及單位換算,判斷四個選項中的速度與“金牌”速度接近。【解答】“金牌”一晝夜t=24h的路程s=500里=250km,則“金牌”的速度。A.中學生步行的通常速度約為1m/s,與“金牌”速度不符,故A不合題意;B.人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3m/s,與“金牌”速度比較接近,故B符合題意;C.我國規定高速公路車速最高不得超過120km/h,該速度遠大于“金牌”的速度,故C不合題意;D.客機飛行的速度約為800km/h,遠大于“金牌”的速度,故D不合題意。故選B。7.【答案】B【解析】【分析】路程和步數的比值為一步的長度,根據計算步行的速度。【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成年人一步的長度大約:;則成年人行走的速度:。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8.【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估計大客車的長度,已知轎車的速度和超越大客車的時間,根據公式v=求出轎車相對于大客車的速度,進一步求出大客車的速度。【解答】估測大客車的長度約為s=15米,已知轎車的速度為v轎車=110km/h≈31m/s,超越大客車的時間為t=5s,轎車相對于大客車的速度為△v=v轎車-v客車===3m/s,所以客車的速度:v客車=v轎車-△v =31m/s-3m/s=28m/s。故答案為:B。1.【答案】D【解析】【分析】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解答】這四個選項中的成語都是用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其中“離弦之箭"“一日千里”“風馳電掣”描述的是物體運動得非常快,而“姍姍來遲”描述的是物體運動得比較慢。但這四個成語中,與物理學中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一日千里”,因為這個成語中“一日”指的是時間,“千里”指的是路程,即表示在單位時間“一日”內通過的路程為“千里”,“一日千里”與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最接近。故選D。2.【答案】C3.【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可知,速度大小由路程和時間決定,結合速度的意義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根據公式可知,在時間相同時,運動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選項中缺少時間相同這個條件,無法判定速度大小,故A錯誤;B.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故B正確;C.根據公式可知,在路程相同時,運動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大,選項中缺少路程相同這個條件,無法判定速度大小,故C錯誤;D.根據公式可知,一定時間內,平均速度越大的通過的路程越大,故D錯誤。故選B。4.【答案】B【解析】【分析】速度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據此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越來越大,根據可知,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故A不合題意;B.根據圖片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不變,根據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符合題意;C.物體做的是曲線運動,故C不合題意;D.物體的運動軌跡為曲線,故D不合題意。故選B。5.【答案】D【解析】【分析】AB.根據比較物體快慢的方法判斷;CD.根據科學上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判斷。【解答】A.觀眾認為跑在最前面的最快,即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故A正確不合題意;B.終點裁判認為時間最短的最快,即用“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故B正確不合題意;CD.物理學上規定,單位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距離表示速度,即科學上用物體通過路程所用時間與路程的比來比較運動的快慢,故C正確不合題意,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6.【答案】B【解析】【分析】 先由速度公式求出運動員的速度,然后統一運動員、汽車、羚羊的速度單位,然后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三者的速度。【解答】根據題意可知,運動員的速度:;汽車的速度:v汽車=72km/h=20m/s;羚羊的速度:v羚羊=15m/s;因此速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汽車、羚羊、運動員。故選B。7.【答案】C【解析】【分析】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種:(1)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路程的長短,路程長的運動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時間的長短,運動時間短的運動的快;(3)在運動時間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單位時間內通過路程長的運動的快。【解答】由圖可知,甲、乙、丙三人從起跑線同時起跑,若同時到達a線處,所用時間相同,甲通過的路程最短,丙通過的路程最長,所以三人運動快慢情況是丙最快、乙次之、甲最慢。故選:C。8.【答案】B【解析】【分析】從題中讀出路程和時間,根據求出速度。【解答】路程為s=1200×500m=600000m=600km,時間t=12h,船的速度。故答案為:B。9.【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速度公式的推導式分別計算出甲、乙同學通過全程所用的總時間,其中時間短的先到達終點。【解答】甲跑的時間;設乙跑的時間為,以和的速度各跑一半的時間,由得到,解得:,那么,所以乙用的時間更短,乙先到終點,故選B。10.【答案】A【解析】【解答】以甲為參照物,甲乙相對地面的速度同向,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所以乙將以3m/s的速度遠離甲,即向東運動,A符合題意,BCD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態,需要事先選取參照物,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生了改變,那么物體就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生改變,那么物體就是靜止的,結合兩物體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求解即可。11.【答案】C【解析】【分析】(1)1m/s=3.6km/h,將單位換算后比較大小即可;(2)速度的大小與運動軌跡無關;(3)根據公式s=vt比較即可;(4)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發生改變,那么它是運動的;否則,它就是靜止的。【解答】A.小金媽媽的速度2m/s=7.2km/h,與小金的速度相等,故A錯誤;B.媽媽快走的路線不一定是直線,因此她不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根據s=vt可知,在相同時間內,兩人運動的路程是相同的,故C正確;D.以媽媽為參照物,小金與媽媽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因此小金是靜止的,故D錯誤。故選C。12.【答案】20;運動【解析】【解答】走過的總路程s=1120m+280m=1400m,則 ;以高鐵為參照物,位置發生了改變,則大橋是運動的。故答案為:20;運動.【分析】利用速度計算公式v=求 高鐵的速度,注意通過大橋行駛的距離等于橋長加上車長.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即看該物體相對于所選的參照物位置是否發生改變即可.13.【答案】(1)物體的質量相同,受到的推力越大,速度變化越快(2)物體受到的推力相同,質量越大,速度變化越慢【解析】【解答】解:(1)比較第1、2、3次數據,物體的質量和初速度相同,推力不同,相同時間內速度的變化不同,且推力越大,速度變化量越大,說明速度變化越快;(2)比較2、4或3、5次數據,物體所受推力和初速度相同,相同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不同,且質量越大,速度變化量越小,說明速度變化越慢.故答案為:(1)物體的質量相同,受到的推力越大,速度變化越快;(2)物體受到的推力相同,質量越大,速度變化越慢【分析】首先理解該實驗的目的,然后用控制變量法分析表格中數據得出結論,注意控制變量法的應用.14.【答案】(1)0(2)不變(3)變大【解析】【分析】 (1)因為銅鈴在甲、乙中點,則銅鈴與甲、乙距離相等,聲音的傳播速度相等,根據速度公式可計算比較時間;(2)由于乙和甲的距離是不變的,所以乙接收到的時間總是比甲晚一定的時間;(3)聲速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聲速越大。所以在相同距離內,時間減少;【解答】 (1)如果銅鈴在甲、乙中點,則銅鈴與甲的距離和與乙的距離是相等的,且由于聲速相同,所以聲音從銅鈴到達甲、乙的時間相同,因液晶屏顯示甲、乙接收到信號的時間差,故液晶顯示屏的示數為0;(2)因為銅鈴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所以銅鈴離乙的距離總是比甲正好遠甲、乙間的距離,由于乙比甲遠的距離是一定的,所以聲音傳到乙和甲的時間差是不變的,即液晶顯示屏的數值不變;(3)甲和乙之間的距離一定,由于溫度越高,聲速越大,所以聲音傳播到甲和乙的時間都會減少,所以時間差也會減少,即液晶顯示屏的數值將變小。則液晶顯示屏的數值變小,說明聲速隨氣體溫度的增大而變大。15.【答案】(1)t=8點13分-7點43分=30分鐘= h,s=vt=350km/h× h=175km.(2)高鐵實際行駛距離小于理論計算值,因為高鐵全程并非勻速行駛,H發時需要加速,到站時。需要減速,這些都導致實際平均速度小于設計時速。【解析】【分析】(1)將高鐵的到達時刻和出發時刻相減得到行駛時間,然后根據s=vt計算行駛的距離;(2)根據高鐵實際過程中的速度變化情況,分析全程的平均速度與設計時速的大小,進而根據s=vt比較實際行駛距離與理論距離的大小即可。16.【答案】(1)地面等(合理即可)(2)速度,所以總時間,查表得小科的得分是8分。【解析】【分析】 物理學中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和方向。速度在數值上等于物體運動的位移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的比值。速度的計算公式為v=Δx/Δt。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解答】(1)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根據不同的參照物而言,作為參照物的物體默認是靜止的, 當我們認為小科在游泳過程中是運動的,是因為我們選擇了地面作為參照物。(2)速度,所以總時間,查表得小科的得分是8分。故答案為:(1) 地面等(合理即可) (2)小科的得分是8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4.1 機械運動(第2課時)學案(學生版).docx 【核心素養】4.1 機械運動(第2課時)學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