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導入古代煉丹和煉金的作坊就是現在化學實驗室的前身。古代著名的化學家拉瓦錫,在簡陋的實驗室里探究空氣成分,為化學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化學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實驗,許多化學重大發現和研究成果也都通過實驗得到的。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西方17世紀的化學實驗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用蠟燭營造愛情的甜蜜浪漫,表達生日祝福,也用石蠟給水果保鮮等。導入思考:對于蠟燭燃燒現象你有沒有更多的思考過呢?比如說蠟燭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燒后生成什么?除了能燃燒,它還具有哪些性質?一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課題二 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第三課時 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明確目標教學目標1、通過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過程,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步驟,初步學會寫探究報告。2、認識科學探究是化學學習的重要途徑,初步學會觀察和描述,以及基于證據進行分析推理形成結論。學習重點:1、通過實驗驗證石蠟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2、對實驗現象進行全面、認真觀察和準確描述的方法,基于證據進行分析推理形成結論的方法。學習難點:化學實驗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一、自主學習1、蠟燭主要由_______和____________組成。2、在一支蠟燭點燃前、______和_________三個階段進行觀察。3、如果研究蠟燭性質,有哪些物理性質?有哪些化學性質?石蠟棉線燭芯燃燒時熄滅后合作探究顏色 狀態 形狀 氣味1.觀察與描述蠟燭燃燒前的物理性質白色固體圓柱形略有氣味設計實驗 觀察現象 得出結論②設計實驗,觀察蠟燭的硬度、密度、溶解性小刀切蠟燭密度比水小,難溶于水。一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易切蠟燭硬度較小將蠟燭放入水中蠟燭浮于水面沒有溶解①合作探究觀察內容 現象火焰附近石蠟的狀態蠟燭燭芯的變化火焰的分層情況2.點燃蠟燭,觀察蠟燭燃著的部分,描述現象。熔化成液態火焰呈黃色,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三層變成黑色結論:石蠟熔化是物理變化,石蠟燃燒是化學變化。一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合作探究實驗內容 步驟與方法 實驗現象 結論蠟燭燃燒后可能生成什么物質?二氧化碳+水蠟燭+氧氣3.觀察并描述驗證蠟燭燃燒產物實驗的現象分別取一個干燥的燒杯和一個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有水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蠟燭燃燒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蠟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點燃一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合作探究實驗探究步驟 現象 結論①熄滅蠟燭,觀察所發生的現象②用燃著的火柴點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思考:蠟燭燃燒時產生黑煙,為什么熄滅后是白煙?黑煙和白煙各是什么物質?4.觀察并描述蠟燭熄滅時的現象有白煙從燭芯飄出火順著白煙將蠟燭重新點燃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是石蠟蒸氣遇冷凝固形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蠟燭熄滅后長度比燃燒前短。一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教師精講點燃前燃燒時熄滅后一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變化前變化中變化后①關注物質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溶解性等)②關注物質變化(如發光、放熱、生成氣體、生成沉淀等)教師精講二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問題和假設實驗等方法證據分析、推理結論課堂小結化學實驗基本方法觀察和描述蠟燭及其燃燒熄滅后燃燒中點燃前3.點燃蠟燭,可以觀察到蠟燭的火焰分為 層, 最亮, 最暗。1.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 )A.空氣 B.水蒸氣 C.氧氣 D.二氧化碳練習鞏固D三外焰焰心2.用于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物質是( )A.水 B.白酒 C.食鹽水 D.澄清的石灰水D4.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的生成物主要有( )A.只有水 B.只有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 D.大量灰燼C練習鞏固5.蠟燭燃燒時,觀察到的現象是( )A.蠟燭燃燒時火焰分為三層,焰心主要是石蠟蒸氣,溫度最低,內焰火焰最明亮B.外焰部分接觸氧氣最充分,火焰最明亮C.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燃燒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B6.下列有關蠟燭性質和實驗現象的敘述錯誤的是( )A.蠟燭燃燒后生成的氣體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B.蠟燭燃燒的同時伴有熔化過程C.用火柴點燃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能重新燃燒D.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白色火焰,放熱并產生白煙D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