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質量監測高一年級物理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考生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本試卷共4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mm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mm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必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單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4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古人曾用“六花片片飛來”描述雪花飄舞的樣子。關于雪花下落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雪花很小,一定可以看成質點B.雪花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C,在無風環境雪花做自由落體運動D.要研究雪花的運動必須先選定參考系2.如圖所示,AB為直角三角尺,C為半圓形量角器,D為矩形刻度尺,質量分布都是均勻的,把這些物體分別用細繩豎直懸掛,靜止時所處的位置符合實際的是3.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國隊再創佳績,下列有關蹦床運動項目的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對蹦床的壓力是由蹦床形變產生的B.蹦床對運動員的力和運動員對蹦床的力是一對平衡力C.運動員從接觸蹦床到離開蹦床的過程中,蹦床對運動員的彈力先變大后變小D.蹦床發生明顯形變是因為運動員對蹦床的力大于蹦床對運動員的力4.跳臺跳水是我國的奧運強項,從某運動員離開跳臺開始計時,運動員(可看作質點)的v一t圖像如圖所示,以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則由圖可知At1時刻該運動員開始進人入水中B.0~t2時間段該運動員做勻變速直線運動C,t2時刻該運動員的位移最大D.t3時刻該運動員已浮出水面【高一物理第1頁(共4頁)】5.如圖所示,粗糙的長方體木塊A、B疊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B受到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的牽引和A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則A.B總共受到5個力的作用B.A、B之間沒有作用力777777777C,A受到一個向右的摩擦力D.B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小于F6.如圖所示的是用三根輕質細繩懸掛的一盆吊蘭,三根輕質細繩的長度總是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縮短繩長可以減小繩上的拉力B.增加繩長,繩上的拉力不變C.三根繩上的拉力總是相同D.三根繩拉力的合力與繩長無關7.下列關于物體的運動,說法不符合事實的是A.物體的加速度越來越小,但速度越來越大B.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卻不等于0C,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可能不同D.物體具有向東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卻向西8.如圖所示,豎直懸掛一長為L的質量分布均勻的鐵棒,其下端與A點的距離為L。將鐵棒由靜止釋放,鐵棒通過A點的時間間隔為t1。若鐵棒的長度為2L,鐵棒通過A點的時間間隔為t2,則t2:t1為A.(W3-1):(W2-1)B.(3-√2):(W2-1)C.(3+1):(w2+1)D.(3+√2):(w2+1)9.某實驗小組做“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實驗的情IT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是控制變量法B.測量時,彈簧測力計、橡皮條和繩套應貼近并平行于木板C.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兩繩的夾角必須等于90D.用一個和兩個彈簧測力計兩次拉橡皮條時,只要橡皮條長度相等即可777777777710.如圖所示,送水工人用推車運桶裝水,到達目的地后,工人抬起把手,帶動板O八轉至水平即可將水桶卸下(OB板固定在推車上)。若桶與接觸面之間的摩擦不計,OA與OB始終垂直,水桶對板OA,OB的壓力大小分別為F1、F2,車輪位置不動,在OA緩慢轉到水平位置的過程中把手水桶A.F,先減小后增大B.F,逐漸增大C.F2先增大后減小D.F2逐漸增大7777777777777【高一物理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