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素質測試八年級物理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五大題,滿分7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答卷前將相關信息在答題卡上準確填涂,請用2B鉛筆或黑色水筆在答題卡作答。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分得分一、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1.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圖中測得木塊的長度為_____cm.2.“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人騎馬看到百花紛紛向后退去,這是以_____為參照物;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則百花是靜止的,所以運動具有_____性。3.如圖所示,一位演奏家正在吹笛子,現場觀眾聽到的笛聲是通過_____ 傳播的。吹奏時,只松開A孔和只松開B孔相比,笛子發出聲音的_____一定發生變化。觀眾能從眾多樂器中聽出是笛聲,是根據聲音的_____不同辨別的。4.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運動。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個運動小球每隔0.1s的不同位置,根據底片可以判斷_____球運動時間長,_____球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均選填“甲”或“乙”)。5.陽光燦爛的日子,在茂密的樹林下常能在地上見到許多圓形的光斑,這些光斑是_____ (選填“樹葉”或“太陽”)的像。這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6.小明在廚房中發現:壺里的水燒開以后,壺嘴上方冒出一團團“白氣”,這“白氣”實質上是_____ 。小明仔細觀察又發現:“白氣”從噴出到消逝要經歷三個物理過程。① 靠近壺嘴的地方,我們什么也看不見,這是因為_____,仍然保持氣體狀態;② 水蒸氣離開壺嘴一段距離以后,遇冷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白氣”;③ “白氣”進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氣中,發生汽化現象,我們又什么也看不見了。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7-12為單選,13、14雙選,全選對得2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共16分)7.下列估測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是( )A.西平夏天最高氣溫約為50℃B.一張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C.初中一節課的時間大約為0.45h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8.下列關于聲現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確的是( )A.小剛把耳朵貼在桌面上,另一同學輕敲桌子,小剛聽到桌面傳來的敲擊聲,說明只有固體可以傳播聲音B.汽車倒車遇到障礙物時倒車雷達發出報警聲,說明次聲波可以傳遞信息C.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為了阻斷噪聲的傳播D.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大小不同的編鐘,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9.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小西在廚房中觀察到很多與物態變化相關的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胡蘿卜放久了會變,屬于升華現象B.從冰箱中拿出的凍肉上有白箱,屬于凝華現象C.冬天廚房的窗玻璃外側會形成冰花,屬于凝華現象D.鍋中的水燒開時冒出大量“白氣”,“白氣”的形成屬于汽化現象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總是沿直線傳播B.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m/sC.任何發光的物體都是光源D.光年是天文學上常用的長度單位11.如圖是童謠“小蜜蜂”的一段歌詞與樂譜,當小玲唱到“大家一起”這四個字期間,音調逐漸升高。關于這期間小玲聲音的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A.聲帶振動一次的時間逐漸增加 B.聲帶每秒振動的次數逐漸增加C.聲波的傳播速度逐漸增大 D.聲帶振動的幅度越來越大12.課外活動時,小明和小華均在操場上沿直線進行跑步訓練.在某次訓練中,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的坐標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兩人都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C.前2s內,小明跑得較快D.全程中,兩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13.(雙選)如圖所示的四幅圖是表示物體運動的路程(s)或速度(v)與時間(t)關系的圖像,能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14.(雙選)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放熱現象的是( )A.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凍 B.盛夏,曠野里霧的形成C.深秋,路邊的小草上結了一層霜 D.嚴冬,冰凍的衣服逐漸變干三、作圖題(每小題2分,共4分)15.畫出圖中入射光線經兩面平面鏡反射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大小。16.如圖所示,人在什么范圍內能看到窗外這棵樹的全部?請作圖說明(請將該范圍用陰影標明)。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第17題5分,第18題7分,第19題9分,共21分)17.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1)該實驗目的是練習用_____和_____測平均速度。(2)該實驗原理是_____。(3)實驗時觀察到,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是_____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4)實驗中測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為v3。那么,V1、V2、y3的大小關系是_____。(選填>、<、=)18.茶圣陸羽在《茶經》中,形容沸騰的水“勢如奔濤”。小明用如下的裝置探究水沸騰的特點。(1)在安裝如圖甲的裝置時,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應先固定_____(選填“a”“b”或“c”)位置;(2)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其溫度是_____℃;(3)持續加熱直至觀察到“勢如奔濤”的景象,并記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發現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_____,需要_____熱量;(4)實驗過程中,如果加熱時間過長,其原因可能是_____。(合理即可)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溫度/℃ 94 95 96 97 98 98 98 98(5)如圖乙,將剛停止沸騰的水迅速塞上瓶塞并倒置,然后向瓶底澆冷水,使瓶內氣壓 _____,水的沸點_____,水重新沸騰起來。19.小陽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其中ENF是兩塊紙板連接起來的一個平面且與平面鏡垂直放置。(1)保持入射光的位置不變,把紙板F向后折(如圖乙所示),觀察現象。改變入射光的位置,多次重復上述實驗過程,發現相同的實驗現象。這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ON在_____(選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內。(2)在實驗中小陽還發現,隨著入射光位置的不斷改變,反射光的位置也在不斷改變,但是他們始終位于ON兩側,這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_____。(3)如圖甲所示,讓激光筆發出的光逆著原來的反射光BO射向鏡面時,此時的反射光將沿著_____方向射出。(4)如圖丙所示,標有角度的半圓形硬紙板ENF豎直放置,平面鏡緊貼硬紙板水平放置,用激光筆貼著硬紙板射出一束光沿著AO方向射向平面鏡,經鏡面反射后會沿著_____ (選填“OB”、“OC”或“OD”)方向射出。(5)當入射角增大時,反射光線_____(填“靠近”或“遠離”)平面鏡。(6)實驗中多次改變入射光線AO與ON的夾角進行實驗,在紙板上記錄每次的光路。記錄時,為了區分每次的光路,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測量記錄如表所示。多次測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其目的是______。同組的小東同學分析數據得出的結論是:光反射時,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聰認為應是: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認為_____的結論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次數 1 2 3 4 5 6∠i 20* 30° 40* 50° 60° 70°∠r 20° 30° 40° 50° 60° 70°五、綜合應用題(第20題5分,第21題10分,共15分)20.在我國城市中,近距離出行時,共享單車已成為人們喜愛的交通工具。某日早上,小明爸爸騎共享單車去上班,騎行結束后手機程序截圖如圖所示,請回答下面的問題:(1)小明爸爸上班途中騎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上午8:10,小明的爸爸再次騎共享單車去相距4.2km的市民服務大廳辦事,若與第(1)問中的騎行平均速度相同,他到達目的地是什么時間?(3)騎共享單車出行的好處有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21.(10分)某次馬拉松比賽,半程馬拉松排名第一的選手用時70min,已知半程馬拉松路程約為21km,求:(1)這名選手跑完半程馬拉松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2)若途中一座大橋全長1320m,以平均速度計算,這名選手通過大橋用了多少秒?(3)設一支參賽隊伍通過大橋時長度不變,隊伍勻速前進的速度為4m/s,整個隊伍通過大橋共用時500s,該隊伍長多少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