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2024新教材·學霸提優】第二單元《成長的時空》知識清單一.總目標1.學生能夠了解個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踐行誠實守信、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等基本的道德要求;2.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態,能夠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和家庭關系,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具有團隊意識和互助精神;3.學生能夠關心集體、社會和國家,具有主人翁意識、責任感和集體主義精神,主動承擔對自己、家庭、學校的責任。二.學段目標1.團結同學,寬容友愛;感念父母養育之恩、長輩關愛之情,能夠以感恩的心與父母和長輩溝通,能夠為父母分憂解難,尊重師長;學會合作,樹立團隊意識;2.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主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3.建立同學間的友誼;自覺分擔家庭責任;在團隊合作互動中增強合作精神和領導力。三.課標要求能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與同學、朋友的關系,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在團隊活動中增強合作精神。第四課 幸福和睦的家庭4.1 家的意味1.家庭的含義?(是什么)(P27)家庭是由 關系、 關系或 關系結合成的 。★2.家的作用?(為什么)(P27—29)①家是生命的 ,是心靈的 。②家是我們的 ,是我們的修身之所。③家是 的生活共同體。④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 ,家庭幸福則社會 ,家庭文明則社會 。3.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在父母等家人的言傳身教中學習為人處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P28)4.家庭關系確立的情形?(是什么)(P27)①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 而組成的家庭——男女結婚成家;②因 組成的家庭——寶寶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員;③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 而組成的家庭——養子女與養父母成為一家人;④父或母 組建新的家庭——繼子女與繼父母也是一家人。★5.優良家風的作用?(為什么)(P28)①優良家風作為一種 ,會融入家庭成員的 ,潛移默化地 影響家庭成員的價值觀念、性格特征、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等。②優良家風引導我們 ,促進家庭 。4.2 讓家更美好★1.如何建設美好家庭?(如何做)(P30-32)①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 親情之愛。②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 。③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 。④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 。2.用心體味親情之愛的原因?(為什么)(P30)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 ,有的溫馨和睦,有的磕磕絆絆,有的內斂深沉,有的隨和自然……有時我們可能因為它的 而忽略它,有時我們 自己渴望的親情。只要我們用心體悟就會發現,家人間的愛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3.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關愛、彼此尊重的原因和具體做法?(如何做)(P31)原因:家庭成員之間 是家庭幸福美滿的重要條件。②在接受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 愛。具體做法;①對父母長輩,我們要 ;②對兄弟姐妹,我們要 。家庭成員要以愛和尊重為前提進行 和 ;④我們要學會 ,有事多商量, 化解矛盾,增進情感。★4.在建設美好的家庭中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的原因和要求?(P32)原因; 家庭是 的起點,要求:我們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推動形成 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5.建設美好家庭,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是什么?(是什么)(P32)①在家庭生活中,我們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責任,家庭成員 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②我們要不斷提高 ,增強 ,為家庭建設作出貢獻。第五課 和諧的師生關系5.1 走近老師1.教師職業的特點?(是什么)(P34-35)①老師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的②教師是一個 的職業,承擔 的使命。③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是 的重要 。★2.老師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作用?(為什么)(P36)①老師是我們 的引路人。②是我們 的引路人③是我們 的引路人。④是我們 的引路人。★3.新時代好老師的標準是什么?(“四有”好老師)(是什么)(P36)有 、有 、有 、有 的好教師。4.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原因?(為什么)(P35)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了教師的 等要求。②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 、傳播真理, 、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5.教育家精神的內涵?(是什么)(P37)①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 。②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 。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 。④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 。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 。⑥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 。5.2 珍惜師生情誼★1.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是什么?(是什么)(P38),是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2.珍惜師生情誼如何做?(如何做)(P38-40)①我們應 。老師是我們敬重的長輩,是我們的良師 益友,也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真誠接受老師的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悉心教導。我們應該發自內心地尊重老師,善于從老師的教誨中汲取成長的營養,以勤學好問、積極主動的態度與老師交流。老師的表揚和批評。不同風格的老師。★3.如何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如何做)(P39)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對待老師的表揚,我們應 。老師的批評意味著 ,幫助我們 、 。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應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上, 老師的良苦用心。★4.與老師發生矛盾怎么辦?(如何做)(P39)①自我 地分析原因② 相信善意,多些 和③ 注意溝通方式。④ 尊重關心。5.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老師的原因?(為什么)(P41)①由于 等差異,每位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有所不同。②不同風格的老師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第六課 友誼之樹常青6.1 友誼的真諦1.友誼是如何建立的?(為什么)(P43)在共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從陌生到越來越 和 ,逐漸建立了友誼。2.列舉友誼帶給我們的不同體驗?(P43)在與朋友的交往中,有 也有 ,有 也有 。★3.友誼的真諦有哪些?(是什么)(P44-45)①友誼是一種 。②友誼是一種 。友誼是 。④朋友,見證了我們一起走過的 歷程。4.為什么說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為什么)(P44)在真正的友誼中,我們能夠得到朋友的 和 、 和 、 和 ,享受到更多的快樂和溫暖,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滿足。5.對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的理解?(為什么)(P44)①友誼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 學業成績等,實現心靈的溝通與契合。②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能夠經得住 和風雨的洗禮,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人生的美好。★6.為什么說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為什么)(P45)①生活中接受朋友的幫助,也 對方;感受朋友的關懷,也 對方。②我們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擔,在相處中體驗積極的情感,在交流中 。6.2 交友的智慧1.能夠走到一起,成為朋友的人的共同特點(前提)?★2.交友的智慧有哪些?(如何做)(P46-49)①交友需要 和 。②交友需要 選擇。③交友需要學會 和 對方。交友需要學會處理朋友之間的 和 。交友需要講 。⑥我們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為朋友,但是我們應學會 ,同大家 ,努力構建 。3.交友需要真誠和熱情的原因?(為什么)(P46)①人與人之間不會 產生友誼,友誼是用心培育的結果。敞開心扉,主動表達, 熱情待人,朋友才不會彼此錯過。②我們 抱著真誠和熱情的態度與他人交往, 獲得真摯的友誼。4.如何慎重選擇交友?(如何做)(P46)①與 的人交朋友,有助于我們走好成長之路。②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交友還是網上交友,我們都應學會 ,做到 。5.交友中如何做到關心和尊重對方?(如何做)(P47)①在朋友需要的時候,以 向朋友表達關心和支持。②關心朋友也要尊重對方,要把握好彼此的 和 ,可以給予朋友積極合理的建議,但不要替朋友做決定。★6.如何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如何做)(P47)①與朋友相處時, 有時是難以避免的。②發生矛盾和沖突時,我們可以一起 ,尋找彼此能夠接受的解決方式。處理矛盾和沖突的基本策略:保持冷靜、 、 及時處理、勇擔責任。★7.交友需要講原則的要求?(如何做)(P49)①友誼需要 和 ,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②當朋友做錯事,甚至誤入歧途時,我們要 、不隨波逐流,并積極地予以規勸,幫助朋友及時改正錯誤。8.人際交往中應樹立怎樣的觀念?(如何做)(P49)我們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為朋友,但是我們應學會 ,同大家 ,努力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第七課 在集體中成長7.1 集體生活成就我1.集體的含義:集體不是個體的簡單相加,而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 的整體。★2.參與集體生活的作用(意義)?(P50-52)①集體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影響甚至 一個人。②集體生活能帶給我們 。③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學會 。集體生活有助于培養我們的 。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 。⑥集體是我們 的園地。★3.集體的聯結度通常影響因素?(是什么)(P51)①成員間相互 的程度②集體對成員的③成員間相互 的頻率④成員對共同目標的⑤成員間的 程度 ⑥集體存在的 。★4.為什么說集體是我們共同成長的園地?(為什么)(P52)①在集體生活中,我們 , 。②集體的發展推動個人 和 。③讓我們在集體生活中相互 、相互 、共同發展。7.2 共建美好集體1.美好集體對我們的作用?(為什么)(P53)在美好集體中,我們能感受集體的 ,堅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凝聚拼搏向上的 。★2.如何建設美好集體?(如何做)(P53-55)①建設美好集體,要 。②建設美好集體,要 。③建設美好集體,要 。④建設美好集體,要 。⑤建設美好集體,要堅持 原則,發揚 精神。3.美好集體愿景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為什么)(P53)含義:擁有共同的夢想,向往美好的未來,承擔共同的使命,認同正確的價值觀,形成一致的 ,這就是美好集體的愿景。作用:是集體的精神 ,是推動集體發展的內驅力。②共同的愿景 集體成員團結一致,開拓進取。★4.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主人翁意識,自覺承擔集體責任的原因和要求?(為什么如何做)(P54)①我們應 ,各負其責、各盡其能;②對于集體的事務,應 ; ③對于集體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可以通過 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改進建議。5.建設美好集體,如何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環境?(如何做)(P54)①我們要自覺遵守集體的 ,使集體生活得以有序開展;要學會處理 ,在人際交往中學會推己及人,多些寬容和理解;③要 ,自覺抵制并機智應對 。6.建設美好集體,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的原因和要求?(為什么如何做)(P55)原因:集體的發展既有賴于成員間的 ,也需要成員間的 。要求:我們既要 、 ,又要 、 。★7.建設美好集體,如何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如何做)(P55)①在我國, 利益, 利益和 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 之上。同時,也要充分 和 個人的正當利益,促進集體和個人不斷發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2024新教材·學霸提優】第二單元《成長的時空》知識清單一.總目標1.學生能夠了解個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踐行誠實守信、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等基本的道德要求;2.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態,能夠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和家庭關系,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具有團隊意識和互助精神;3.學生能夠關心集體、社會和國家,具有主人翁意識、責任感和集體主義精神,主動承擔對自己、家庭、學校的責任。二.學段目標1.團結同學,寬容友愛;感念父母養育之恩、長輩關愛之情,能夠以感恩的心與父母和長輩溝通,能夠為父母分憂解難,尊重師長;學會合作,樹立團隊意識;2.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主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3.建立同學間的友誼;自覺分擔家庭責任;在團隊合作互動中增強合作精神和領導力。三.課標要求能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與同學、朋友的關系,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在團隊活動中增強合作精神。第四課 幸福和睦的家庭第一框 家的意味1.家庭的含義?家庭關系是怎么確立的?(是什么)(P27)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家庭關系是怎么確立的?①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結婚而組成的家庭——男女結婚成家;②因血緣關系組成的家庭——寶寶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員;③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收養而組成的家庭——養子女與養父母成為一家人;④父或母再婚組建新的家庭——繼子女與繼父母也是一家人。★2.家的作用?(為什么)(P27—29)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靈的港灣。②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是我們的修身之所。③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④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3.為什么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靈的港灣?(P27)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家,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②家是心靈的港灣。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家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托。4.為什么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是我們的修身之所?(P28)①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②我們在父母等家人的言傳身教中學習為人處世,③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5.為什么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優良家風的作用)?(P28)①優良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會融入家庭成員的血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念、性格特征、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等。②優良家風引導人們向上向善,促進家庭幸福和諧。6.為什么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P28)①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②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③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第二框 讓家更美好★1.如何建設美好家庭?(如何做)(P30-32)①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②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關愛、彼此尊重。③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④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2.為什么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P30)①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有的溫馨和睦,有的磕磕絆絆,有的內斂深沉,有的隨和自然;②有時我們可能因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時我們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親情。③只要我們用心體悟就會發現,家人間的愛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3.為什么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學會愛、奉獻愛?(如何做)(P31)(1)原因: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愛是家庭幸福美滿的重要條件。(2)怎么做:①在接受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回報愛。②對父母長輩,我們要孝順敬重。③對兄弟姐妹,我們要相攜相助。④在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有時難以避免。家庭成員要以愛和尊重為前提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會換位思考,主動化解矛盾,增進情感。★4.建設美好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P32)(1)原因:家庭是道德養成的起點。(2)怎么做:①我們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③追求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④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5.為什么建設美好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是什么)(P32)①在家庭生活中,我們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責任,家庭成員共同分擔、相互協作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②我們要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作出貢獻。第五課 和諧的師生關系第一框 走近老師1.教師職業的特點是什么?(P34-35)①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②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傳承者。③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④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師正在不斷改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素養。★2.老師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作用?(為什么)(P36)①老師是我們錘煉品格的引路人。②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③是我們創新思維的引路人。④是我們奉獻祖國的引路人。★3.新時代好老師的標準是什么?(“四有”好老師)(是什么)(P36)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4.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原因?(為什么)(P35)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了教師的資格、任用、培養和培訓等要求。②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5.教育家精神的內涵?(是什么)(P37)①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②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 。③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④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⑤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⑥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第二框 珍惜師生情誼★1.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是什么?(是什么)(P38)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是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2.怎樣建設美好的師生關系(珍惜師生情誼)?(P38-40)①我們應主動理解、關心老師。②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③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④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3.我們為什么要主動理解、關心老師?(P38)①老師是我們敬重的長輩,是我們的良師益友。②老師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4.我們怎樣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P39)⑴原因: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悉心數導。⑵怎么做:①我們應該發自內心地尊重老師,善于從老師的教誨中汲取成長的營養。②以勤學好問、積極主動的態度與老師交流。★5.我們怎樣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P39)(1)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對待老師的表揚,我們應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爭取做得更好。(2)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應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3)方法與技能:與老師發生矛盾怎么辦?①自我反思,冷靜、客觀地分析原因。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變。如果是老師的原因,要思考怎樣與老師溝通。②相信善意,多些寬容和理解。相信老師的善意,理解老師,做到有理恰當表達,無理主動認錯。③坦誠相待,注意溝通方式。主動找老師交換意見,清晰、冷靜、真誠地說出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選擇恰當的時間、地點和場合;選擇老師容易接受的表達方式,如悄悄說、寫個紙條等。④求同存異,主動關心。找出共同點,保留不同意見,尊重、關心老師。活動五:合作探究:我們怎樣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6.你如何面對不同風格的老師?(1)原因:由于年齡、專業、閱歷、性格等差異,每位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有所不同。(2)怎么做: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不同風格的老師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第六課 友誼之樹常青第一框 友誼的真諦1. 友誼是怎樣產生的?(P43)①在共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從陌生到越來越熟悉和了解,逐漸建立了友誼。②在與朋友的交往中,有歡笑也有淚水,有甜蜜也有苦澀。③在友誼的長河里,我們經歷著不同的體驗,累積著各自的感受,體悟著友誼的真諦。★2.友誼的真諦是什么(友誼的特質)?(P44-45)①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②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③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④朋友,見證了我們一起走過的成長歷程。3.為什么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P44)在真正的友誼中,我們能夠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幫助、信任和忠誠、肯定和關心,享受到更多的快樂和溫暖,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滿足。4.為什么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P44)①友誼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質條件、家庭背景、學業成績等,實現心靈的溝通與契合。②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能夠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和風雨的洗禮,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人生的美好。★5.為什么說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P45)①生活中接受朋友的幫助,也主動幫助對方;感受朋友的關懷,也主動關懷對方。②我們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擔,在相處中體驗積極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長。6.我們應如何對待人生路上的每段友誼?(P45)①朋友,見證了我們一起走過的成長歷程。②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們一程, 有些朋友伴我們一生。③我們應當不辜負每一段情誼,讓友誼伴隨我們成長。第二框 交友的智慧1.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朋友?(P46)志趣相投,才能走到一起,成為朋友。朋友之間應如何相處?朋友間要互相鼓勵,互相切磋,互相勸勉,共同進步。★2.怎樣正確交友(交友的智慧)?(P46-49)①交友需要真誠和熱情。②交友需要慎重選擇。③交友需要學會關心和尊重對方。④交友需要學會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⑤交友需要講原則。⑥學會以誠待人。3.交友為什么需要真誠和熱情?(P46)①人與人之間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友誼,友誼是用心培育的結果。②敞開心扉,主動表達,熱情待人,朋友才不會彼此錯過。③我們只有抱著真誠和熱情的態度與他人交往,才會獲得真摯的友誼。4.交友為什么需要慎重選擇?(P46)①與正直、誠信和見識廣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②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交友還是網上交友,我們都應學會理性辨別、慎重選擇。5.交友為什么需要學會關心和尊重對方?(P47)①體會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時候,以行動向朋友表達關心和支持。②關心朋友也要尊重對方,要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可以給予朋友積極合理的建議,但不要替朋友做決定。★6.交友時怎樣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P47)(1)朋友之間發生沖突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①與朋友相處時,矛盾和沖突有時是難以避免的。②發生矛盾和沖突時,我們可以一起協商,尋找彼此能夠接受的解決方式。(2)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的基本策略有哪些?①保持冷靜。 ②坦誠交流。 ③及時處理。④勇擔責任。 ⑤換位思考。★7.交友為什么需要講原則?(P49)①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②當朋友做錯事,甚至誤入歧途時,我們要堅持正確立場、不隨波逐流,并積極地予以規勸幫助朋友及時改正錯誤。8.交友為什么以誠待人?(P49)我們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為朋友,但是我們應學會以誠待人,同多數人和睦相處,努力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第七課 在集體中成長第一框 集體生活成就我1.集體的含義:集體不是個體的簡單相加,而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2.我們為什么需要過集體生活?(P50-52)(1)每個人都有過集體生活的需要,集體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2)集體生活能帶給我們溫暖。①集體的聯結度越高,個體感知到的溫暖就越多。②集體成員間的相互體貼、團結互助,傳遞著關愛和溫暖,讓我們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3.集體生活對個人成長有什么作用?(P50-52)①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學會與人交往。②集體生活有助于培養我們的責任感。③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發展個性。④集體是我們共同成長的園地。4.集體生活為什么有助于我們學會與人交往?(P52)①集體生活為我們搭建交往的平臺。②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點,我們在集體生活中,學會接納和尊重,學會理解和包容,彼此友好相處。5.集體生活為什么有助于培養我們的責任感?(P52)①在集體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職責。②我們在認真做事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體驗責任感,做有擔當的人。6.集體生活為什么有助于我們發展個性?(P52)①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我們發展個性的“明鏡”。②在集體中學習他人的優點,有助于我們不斷完善自己,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7.集體為什么是我們共同成長的園地?(P52)①在集體生活中,我們展示自己,發展自己。②集體的發展推動個人能力的提升和健康成長。③讓我們在集體生活中相互促進,相互成就,共同發展。第二框 共建美好集體1.為什么要建設美好集體?(P53)①在美好集體中,我們能感受集體的關愛,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堅定自己的生活信念。②建設美好集體離不開你我他,需要我們共同參與和努力。★2.怎樣建設美好集體?(P53-55)①建設美好集體,要確定共同的愿景。②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主人翁意識。③建設美好集體,要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環境。④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⑤建設美好集體,要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發揚集體主義精神。3. 建設美好集體,為什么要確定共同的愿景?(P53)(1)含義:擁有共同的夢想,向往美好的未來,承擔共同的使命,認同正確的價值觀,形成一致的目標和追求,這就是美好集體的愿景。(2)作用:①對集體:愿景是集體的精神動力之源,是推動集體發展的內驅力。②對個人:共同的愿景引領集體成員團結一致,開拓進取。★4.建設美好集體,怎樣樹立主人翁意識?(P54)①我們應主動作為,各負其責,各盡其能。②對于集體的事務,應積極參與、共同商定;對于集體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改進建議。5. 建設美好集體,怎樣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環境?(P54)①我們要自覺遵守集體的共同規則,使集體生活得以有序開展;②要學會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在人際交往中學會推己及人,多些寬容和理解;③要弘揚正氣,自覺抵制并機智應對欺凌行為。6.建設美好集體,為什么要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P55)(1)原因:集體的發展既有賴于成員間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員間的良性競爭。(2)要求:我們既要敢于競爭、勇于挑戰,又要善于合作、共同進步。(3)方法與技能:①擁有積極開放的心態,坦誠交流,彼此信任②正確認識自己,懂得欣賞他人的優點并包容他人的不足。③遵守規則,明確任務分工,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④在他人需要的時候,給予及時的支持與幫助。⑤經常自我反思,嘗試自我改進。★7.建設美好集體,我們怎樣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發揚集體主義精神?(P55)①在我國,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②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③同時,也要充分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促進集體和個人不斷發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新教材·學霸提優】第二單元《成長的時空》知識清單(學生版).docx 【2024新教材·學霸提優】第二單元《成長的時空》知識清單(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