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56個民族版美麗中國新知導入:分享:你從中找到了哪些民族?有何感想?促民族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第一框進止境團結1.政治認同:愛祖國、中華民族,擁護國家民族政策,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的使命感。2.道德修養:性認識民族平等,樹立各民族一律平等思想,增強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3.法治觀念:懂得維護民族團結是憲法規定的基本義務,積極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4.責任意識:家利益高于一切,以實際行動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捍衛國家主權。核心素養目標:教學重點:我國民族政策及重要性。教學難點:如何在實際生活中踐行民族團結的理念?一、民族大家庭藏文壯文蒙古文維吾爾文漢語漢語拼音民族大家庭少數民族的分布特點我國歷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從未間斷,最終形成了今天我國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分布格局。材料一:2023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2977名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442名,占代表總數的14.85%,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各自的代表,56個民族代表齊聚北京,共商國是,共謀發展。材料二:2023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烏魯木齊專門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匯報。總書記指出,要扭住工作總目標,把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材料三: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民族地區312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各民族地區同全國一道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全面小康。合作探究一學習任務:閱讀材料,材料,思考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是什么?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8修正)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學習任務:1. 思考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是什么? 2. 民族基本政治制度和民族關系分別是什么?1.我國如何處理民族關系?★★★p91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施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①②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③.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p913、民族平等的表現?民族大家庭九年級 上冊道德與法治①在我國,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②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材料: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2977名代表具有的廣泛代表性十分鮮明,保證了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代表的要求——少數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總數14.85%。材料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哪項方針?民族平等同等的社會地位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世界上因民族關系不和諧而導致國家分裂、社會動蕩、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與其他國家不同,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蘇聯解體 社會動蕩民族大家庭4.為什么要維護民族團結?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視頻:總書記給云南省滄源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回信引發強烈反響觀看視頻后,小組討論:為什么要維護民族團結?熱點追蹤 體現了處理民族關系的什么原則?①據統計,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共有2980名,其中少數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總數的14.70%,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②70年來, 內蒙古自治區生產總值70年增長了642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年增長了近145倍,基礎設施大幅改善,人民生活蒸蒸日上。③“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堅持民族平等是中國的憲法原則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堅持民族團結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P92第一段)寶貴傳統光榮義務發展、富裕、繁榮②各民族團結友愛是中華民族的寶貴傳統。(P92第一段)④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p96)③有利于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p92第二段)最高利益4.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二、家和萬事興昔日險遠之地“一步跨千年”—獨龍族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5.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共同繁榮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還處于“刀耕火種、刻木記事”的原始狀態;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關心下,獨龍族從原始社會邁入社會主義,實現了第一次跨越;2018年底,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實現了第二次跨越,同各族人民共同邁向小康……思考:國家為什么致力于獨龍族整體脫貧?①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如: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社會經濟)p94②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社會民生)p95③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民族文化)p966、為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國家采取哪些措施?★★★有人說,對于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發展,增進民族團結,只能由國家來制定策略,公民個人對此無能為力。你認為呢?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同心掬得滿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祖國才能繁榮發展。7.公民如何促進民族團結?★★★(抄在課本P96)①樹立民族團結的意識,積極承擔維護民族團結的責任和義務。②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③積極宣傳民族政策,與少數民族同學和睦相處。④與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如:舉報“藏獨”、“疆獨”。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大家庭家和萬事興我國民族國情我國如何處理民族關系鞏固發展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經濟方面:扶貧、西部開發、興邊富農民生方面:發展民族地區教育、就業、建立完善醫療保障制度文化方面: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課堂小結1.(2024·山東威海)在新疆阿爾泰山腳下,維吾爾族母親阿尼帕·阿力馬洪養育了漢、回、維吾爾、哈薩克4個民族的19個孩子;西藏軍區副司令員、軍區總醫院院長李素芝堅守青藏高原30多年,為各族軍民巡診21萬余次……在中國大地上,這樣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這( )①是民族團結的生動寫照②描繪出各民族攜手共進的時代畫卷③得益于我國各族人民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④表明我國已解決了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課堂練習我國沒有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且區域發展不平衡在材料中沒有體現A2.(2024·貴州六盤水).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族工作始終牽掛在心,傾注大量心血。在貴州,強調“中華民族是個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在西藏,指出“我們是一個中華民族共同體,要同舟共濟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A.應該只擴大少數民族的各項權利B.就要消除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C.需要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D.是現階段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課堂練習C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領域亨有平等的權利,不能隨意擴大尊重文化差異現階段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是經濟建設3.(2024·江蘇鎮江)某社區回、滿、蒙等民族居民占了近一半,這里經常舉辦“百家宴”“社區鄰居節”,各族群眾像親人一樣聚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園、共享美好生活。該社區的和諧穩定彰顯了(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B.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C.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D.各民族之間的風俗習慣有很大差異課堂練習CABD不符合題意4.(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 2023年,我市的發展取得了彌足珍貴的成績,其中在民族團結方面取得的成績是( )A.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B.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C.榮膺“國家綠色出行創建考核評價達標城市”D.獲評“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課堂練習AC生態文明建設成就BD政治文明建設成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