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從“中華臺北”到“中國臺北”,這一變化有什么特殊含義?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起,臺灣便以“中華臺北”的名義參賽。2024年巴黎奧運會獎牌榜上,“中華臺北”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臺灣省”,正式稱呼為“中國臺北”。中國臺北隊以全新的姿態迎接巴黎奧運會的挑戰,他們的每一塊獎牌不僅是對自身努力的肯定,更是對祖國統一的期盼。巴黎奧運會驚現“一個中國”原則教科書式執行這一變化不僅體現了對臺灣地區地位的明確認知,更彰顯了我們對祖國統一的堅定立場。第七課 第二框維護祖國統一如何維護國家統一,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010203堅決反對分裂擁護一國兩制維護國家統一長榮桂冠酒店拒掛中國國旗臺企長榮集團旗下巴黎長榮桂冠酒店奧運期間,唯獨將懸掛在酒店大廳的所有參賽國家或地區隊的國旗、隊旗中的中國國旗剪毀并去除,其行徑嚴重傷害包括臺灣在內的海內外全體中國人的民族感情,遭到全球華人撻伐。在重壓之下,長榮集團雖發了一個避重輕的“道歉信”,但隨后,又被網民發現,長榮旗下包括大陸在內的多個連鎖酒店網訂信息中,臺灣省長期以國家形式呈現,長榮再度引起海內外中國人的不滿和抵制,很快,大陸所有酒店預訂平臺下架了長榮全球連鎖酒店信息。一夜之間,長榮被大陸市場所淘汰。該酒店剪掉的僅僅是一面國旗嗎?你如何看待這種行為?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布《關于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即日起施行。《意見》明確了各類“臺獨”分裂行徑的犯罪性質、刑事責任和懲處程序,充實了反“臺獨”、反干涉的法律工具箱,是依法打擊“臺獨”分裂、推進國家統一進程的戰略性舉措。《意見》的出臺實施,回應了最大多數兩岸民眾的訴求與期盼,彰顯了捍衛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1.為什么反對分裂?①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危害)③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責任)②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后果)“既要吃我飯,又要砸我鍋”,孰不可忍!奧運會期間“巴黎長榮桂冠酒店拒絕懸掛中國國旗”事件曝光后,法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和法國華人進出口商會聯合邀請旅法僑界代表舉行座談會并發表聲明,法國華人旅行社協會也單獨發表聲明,表達深切關注和強烈譴責。50多家僑團負責人還在簽名墻簽字,共同表達對此次事件的強烈不滿和對國家尊嚴的堅定維護。國內主要的旅行服務平臺,包括攜程網、去哪兒網、飛豬網、同城旅行、美團網等,全線下架長榮桂冠酒店以及長榮酒店。公開資料顯示,長榮集團有近7成的營收來自中國大陸,這也是愛國網友們如此憤怒的原因,吃著大陸的飯,卻要砸大陸的鍋,還要誅大陸人民的心。思考:為什么長榮酒店的行為會引起公憤?如果你遇到類似的行為,你會怎么做?政治安全核 安全資源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生態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社會安全文化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政治安全國土安全生態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社會安全文化安全經濟安全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安全,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2、怎樣反對分裂?①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P97②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P98③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我們要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更自覺地維護國家安全。 P99④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P99解決臺灣問題,鄧小平同志提出了什么構想?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港澳行巴黎奧運會載譽歸來后,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于8月29日至9月2日訪問港澳,與兩地市民親切互動展示體育精神,展示風采促進交流,受到熱烈歡迎,加深了港澳同胞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彰顯了國家團結與繁榮的力量。思考:1. 我國在香港、澳門地區實行什么制度?2. 這項制度的內容包括什么?國家的主體: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3.“一國兩制”的地位、基本內容和關系?P99地位:“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基本內容: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關系:“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制度 區別 一國兩制 民族區域自治針對地區不同自治程度不同社會制度不同解決問題不同“一國兩制”與“民族區域自治”的區別知識拓展港、澳、臺少數民族聚居地高度自治區域自治資本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統一問題團結問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說明了什么?“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20年間,香港成為繼紐約、倫敦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是國際和亞太地區重要的航運樞紐和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連續23年經濟自由度指數位居世界首位,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其著名的輕工業、旅游業、酒店業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成為全球最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回歸后香港、澳門這些飛速發展得益于?如何保持他們長期繁榮穩定呢?(1)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P100(2)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3)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4)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針政策依法落實防范4、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要求/怎樣堅持“一國兩制”?這幅“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巨大標語立在廈門環島路。如果從隔著不遠水域的臺灣金門市眺望,鮮紅字跡仍然清晰可見,昭示著我國統一的決心與信心。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就已經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了嗎?一國兩制元朝時設有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琉球即現在的臺灣。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荷蘭殖民者投降,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1683年清軍入臺灣,鄭成功的后代歸順清朝。第二年清政府在那里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甲午中日戰爭后,臺灣被迫割讓給日本。1945年8月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臺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歷史片段從臺灣問題的由來中,得出什么結論?我國憲法規定,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請你列舉關于臺灣的詩詞。議學活動欲寫相思愁不答,梅花折盡釣臺灣。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君問臺灣路,滄溟地欲浮。十更約千里,八宇只孤舟。臺灣絕域貢降箋,舉族歸朝盡內遷。東瀛已是天將盡,況到東瀛最盡頭。海水自來還自去,罡風時發復時收。結合材料,請你思考這些詩句表達了什么情感?高雄孔廟——臺灣最大的孔廟曲阜孔廟——中國四大文廟之一兩岸為什么都修建了孔廟,并且建筑風格基本一致?3、解決臺灣問題(1)為什么P102①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②我國憲法規定,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港澳的成功實踐對解決臺灣問題有何啟示?二、“一國兩制”(2)怎么做 P102①“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②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二、“一國兩制”3、解決臺灣問題解決臺灣問題,還需要哪些方面共同努力?結合所學,請你談談目前解決臺灣問題存在哪些阻礙?外國的反華勢力:利用臺灣問題牽制中國。以美國為首,不斷向臺灣出售武器。島內臺獨勢力:否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不遺余力地鼓吹“兩國論”及“一邊一國論”,千方百計地阻撓和破壞兩岸關系。議一議請你從多角度思考應當如何解決臺灣問題,維護國家統一?(2)怎么做①“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②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③兩岸同胞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④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P103⑤兩岸同胞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共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P103二、“一國兩制”3、解決臺灣問題議學延伸:祖國統一,人人可為巴黎奧運會已落下帷幕,這場盛宴還讓我們看到了運動員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奧運精神,也向世界展示了法國人民的熱情和友好。習近平總書記說,體育強國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中國夢,離不開祖國統一,那么,為維護國家統一,實現中國夢,中學生應該做些什么呢?★中學生如何為祖國統一做貢獻?①增強維護國家統一的意識。②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本領。③積極宣傳國家統一的重要性。④切實履行公民維護祖國統一的義務,堅決同破壞祖國統一的分裂行為作斗爭。⑤增強社會責任感,熱愛祖國,為祖國的完全統一獻計獻策。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一國兩制”為什么要反對分裂怎樣反對分裂“一國兩制”的內涵及成功實踐解決臺灣問題的原因及如何做本課小結易錯易混點1.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2.“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根本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一國兩制”是一項重要制度,而不是根本制度。)3.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完全自治。(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4.維護國家統一、實行民族地區高度自治,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民族地區實行民族自治,港澳臺地區實行高度自治。)5.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兩岸同胞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1.關于反對分裂,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②反對分裂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權利③反對分裂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④反對分裂的重要表現是維護國家安全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D[詳解]本題考查反對分裂。①④:依據教材知識,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反分裂的重要表現是維護國家安全,①④符合題意;②:反對分裂是公民的義務而非權利,②說法錯誤。③反對分裂并非是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③說法錯誤。2.(2023 呼和浩特)一名中國臺灣地區跆拳道選手登上國際賽事領獎臺,將五星紅旗高高舉起,臉上洋溢著自信與自豪。作為愛國青年,他一直在為推動兩岸交流不懈努力。這啟示青少年( )①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為合作添活力②要攜手兩岸同胞共同推進祖國統一③將愛國情、強國志與報國行相結合④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詳解]題干材料啟示青少年將愛國情、強國志與報國行相結合,攜手兩岸同胞共同推進祖國統一,故②③正確;①④排除,不是青少年角度。故選:C。3.【加強區域交流深化融合發展】近來,全國各地文旅行業內卷,梧州市某校九年級3班同學以“文旅出圈后”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請你參與。新聞播報一:2024年元旦,哈爾濱冰雪旅游火爆出圈,當地吃飯和住宿沒有出現漲價、宰客等現象,政府嚴厲打擊哄抬價格的行為,政商合力將“物美價廉”進行到底。新聞播報二:2024年2月,抖音平臺發布的一段麻辣燙視頻,畫面中的麻辣燙色澤誘人,讓甘肅天水的麻辣燙火爆出圈。比麻辣燙更滾燙的,是甘肅天水的熱情。當地組織了公交專線送游客就餐,還加強檢查,保證食品質量,景區也紛紛推出門票優惠等。(1)【同交流 兩岸關系】在某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從‘打卡’冰城哈爾濱,到熱捧甘肅麻辣燙,都不乏臺灣游客的身影。他們親臨大陸后不僅快速地融入并享受其中,而且還改變了對大陸的原有看法。對此你怎么看?”請運用“中華一家親”的相關知識,模擬新聞發言人進行回答。①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②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③兩岸同胞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④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1)【同交流 兩岸關系】在某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從‘打卡’冰城哈爾濱,到熱捧甘肅麻辣燙,都不乏臺灣游客的身影。他們親臨大陸后不僅快速地融入并享受其中,而且還改變了對大陸的原有看法。對此你怎么看?”請運用“中華一家親”的相關知識,模擬新聞發言人進行回答。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7.2 維護國家統一 教學設計單元教學規劃主題名稱: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做自信中國人,共圓中國夢。(二)主題概述:本單元從和諧與夢想的內在聯系出發,明確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實現中國夢的客觀要求;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實現中國夢的應有之義;新時代新征程是實現中國夢的歷史機遇和現實行動;做自信中國人是實現中國夢的主體條件和必然結果。中華一家親,圓夢路上,我們與祖國和時代共成長。第七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相應部分有“我和國家和社會中”的“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認識國情、愛我中華”“法律與秩序”。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感受個人成長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提高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責任意識”;“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維護個民族的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第八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相應部分有“我和國家和社會中”的“認識國情、愛我中華”。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知道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一項重要要求”;“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了解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2.通過分析課標及教材內容,梳理本單元知識結構,體現結構化(如下圖)(三)主題學情分析:(1)已有的認知基礎:進入九年級,學生感受、認識和參與公共生活的范圍不斷擴展,學生思維水平快速提升,思維開始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對國民身份認同的心理需要日益凸顯。并且經過八年級的學習,學生對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等問題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學生能夠從愛國情感出發,反對分裂、反對暴力恐怖活動、反對非正義戰爭、反對陰謀顛覆國家的行為。學生基本了解香港、澳門回歸和臺灣問題的史實,對實現祖國統一有著殷切的期盼。(2)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問題】①部分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對較弱,對于在新時代如何促進民族團結的思考不夠深入。②大多數學生缺少相關生活經驗,對反對分裂的迫切性、必要性認識不夠。③部分學生對香港、澳門在新形勢下如何繼續保持繁榮穩定、新形勢下如何實現兩岸統一等問題關注度不高。④大多數學生對實現中國夢的理解過于簡單化,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思想新戰略了解不多。【對策】①在教學中要注重情感體驗與實踐,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在教學中注重激情、明理和導行的結合。例如,可引導學生思考在學校中,如何尊重少數民族同學的習俗,與他們和諧相處等。②在教學中用一些時政材料,如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如香港、澳門回歸以來,經濟保持繁榮穩定等等激發學生的愛國心。③在教學中,努力使知識生活化,采用情景教學的方式,通過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思維,善于運用教材中的“探究與分享”欄目,尤其是其中的設問,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在探究分享中提高認識。④運用“探究—發現”教學法、情感體驗教學法、聯系生活教學法、多媒體展示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活動中遇到疑問時及時請老師點撥、引導,以利于自己更深入地理解知識。將主題探究式教學與講授式教學相結合,將情景教學法和講授式教學相結合。(四)開放性學習環境:學生實地走訪、圖書館、互聯網、多媒體設備、圖片和視頻等數字資源。(五)單元學習目標:【政治認同】增強自覺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充分認識國家統一、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理解全面小康包含的內容;全面把握民族復興夢;知道新時代、新征程的內涵;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道德修養】知道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理解“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內涵;明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政策,增強愛國情感;通過對民族復興夢和新時代、新征程的學習,培養全面和發展地看問題的能力;知道實現中國夢的途徑,樹立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法治觀念】區分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和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提高對民族團結重要意義的認識;能夠從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等方面,增強維護祖國統一的情感;培養辯證思維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具有強烈的國家認同感、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責任感。【健全人格】了解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措施;自覺履行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公民的義務;提高對“一國兩制”意義的認識;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時刻準備承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了解自信中國人的特點和自信的源泉,自覺做一個追夢人。【責任意識】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知道反對分裂的要求,自覺為反對分裂做貢獻;增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復興的使命感;努力在實現自己夢想的過程中為實現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六)單元評價建議:學習態度 1.能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或創意,引發同學積極思考或行動。2.能代表小組在課堂上發言,分享小組合作成果。3.在小組合作中善于傾聽、尊重他人的觀點。4.自己在小組合作中完成了具體的思考與分享任務,效果良好。學習程度 知識獲取 1.充分認識國家統一、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理解全面小康包含的內容;全面把握民族復興夢;知道新時代、新征程的內涵;2.知道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理解“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內涵;3.區分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和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提高對民族團結重要意義的認識;能夠從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等方面,增強維護祖國統一的情感。學習能力 1.通過對民族復興夢和新時代、新征程的學習,培養全面和發展地看問題的能力;2.培養辯證思維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3.增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復興的使命感;努力在實現自己夢想的過程中為實現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價值觀念 1.增強自覺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2.知道實現中國夢的途徑,樹立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素養達成 政治 認同 通過了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制度和方針,引導學生認同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政治認同”核心素養。道德修養 增強愛國之情,懂得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培養“道德修養”核心素養。責任意識 感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堅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懂得青少年所擔負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培養“法治觀念”“責任意識”核心素養。法治觀念 能辨別和判斷自信的中國人的表現,提高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能力,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養“政治認同”“法治觀念”核心素養。二、具體課時設計:7.2 維護國家統一1.新課程標準要求課程總目標:學生具有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能夠把個人發展和國家命運聯系起來,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能夠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關心時事,熱愛和平,初步具有國際視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學生能夠關心集體、社會和國家,具有主人翁意識、責任感和集體主義精神,主動承擔對自己、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責任,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國家安全。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理解中國夢的內涵,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夠在生活和學習中自覺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利益。法治觀念:了解法律對國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責任意識:具備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能夠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捍衛國家主權。2.課時教材分析《維護祖國統一》是部編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第七課第二框題的內容。本框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的體現,在繼“富強、民主,文明”的主題之后,以“和諧”為主題,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指出和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維護國家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中國的應有之義,為后面中國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本課圍繞“反對分裂”和“一國兩制”的問題展開教學,在處理上避免知識灌輸,重在感悟理解,以達到激發學生熱愛祖國、主動維護國家統一的教學目的。3.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基本了解香港、澳門回歸和臺灣問題的史實,對實現祖國統一有著與成人同樣的期盼。但是,部分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對較弱,對于在新時代如何促進民族團結的思考不深。同時由于大多數學生缺少反對分裂的相關生活經驗,因此,對反對分裂的迫切性、必要性認識不夠。部分學生對香港、澳門在新形勢下如何繼續保持繁榮穩定、新形勢下如何實行兩岸統一等問題關注不多。4.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如何反對分裂;“一國兩制”的含義教學難點:為什么反對分裂?如何實現祖國統一5.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通過了解巴黎奧運會工作人員對維護國家統一的做法,能夠熱愛祖國,擁護黨和國家政策,堅決反對分裂,維護國家統一。(2)法治觀念:通過了解反對分裂的原因,能夠履行維護祖國統一,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法定義務,與一切分裂言行、一切有損國家利益的言行作斗爭。(3)責任意識:通過小組討論,思考如何解決臺灣問題,能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胸懷,意識到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6.設計意圖2024年巴黎奧運會已經結束,中國運動員驚艷賽場,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一些中國臺灣觀眾在比賽場館中攜帶含有“Taiwan”字樣的標語和應援物品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這不僅僅是一個體育與政治的敏感交織,更是中國臺灣在國際舞臺上身份認同問題的縮影,本節課將帶領學生通過奧運會的一些事件學習“維護祖國統一”。7.教學過程:(一)課堂導入1.播放視頻:《巴黎奧運會驚現“一個中國”原則教科書式執行》2.時政素材: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起,臺灣便以“中華臺北”的名義參賽。2024年巴黎奧運會獎牌榜上,“中華臺北”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臺灣省”,正式稱呼為“中國臺北”。中國臺北隊以全新的姿態迎接巴黎奧運會的挑戰,他們的每一塊獎牌不僅是對自身努力的肯定,更是對祖國統一的期盼。從“中華臺北”到“中國臺北”,這一變化有什么特殊含義?這一變化不僅體現了對臺灣地區地位的明確認知,更彰顯了我們對祖國統一的堅定立場。讓我們一起通過奧運會學習“維護祖國統一”。設計意圖:通過播放視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新課講授環節一:堅決反對分裂1.議學情境:臺企長榮集團旗下巴黎長榮桂冠酒店奧運期間,唯獨將懸掛在酒店大廳的所有參賽國家或地區隊的國旗、隊旗中的中國國旗剪毀并去除,其行徑嚴重傷害包括臺灣在內的海內外全體中國人的民族感情,遭到全球華人撻伐。在重壓之下,長榮集團雖發了一個避重輕的“道歉信”,但隨后,又被網民發現,長榮旗下包括大陸在內的多個連鎖酒店網訂信息中,臺灣省長期以國家形式呈現,長榮再度引起海內外中國人的不滿和抵制,很快,大陸所有酒店預訂平臺下架了長榮全球連鎖酒店信息。一夜之間,長榮被大陸市場所淘汰。議一議:該酒店剪掉的僅僅是一面國旗嗎?你如何看待這種行為?2.議學情境: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布《關于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即日起施行。《意見》明確了各類“臺獨”分裂行徑的犯罪性質、刑事責任和懲處程序,充實了反“臺獨”、反干涉的法律工具箱,是依法打擊“臺獨”分裂、推進國家統一進程的戰略性舉措。《意見》的出臺實施,回應了最大多數兩岸民眾的訴求與期盼,彰顯了捍衛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議一議:《意見》的發布說明了什么?教師總結:為什么反對分裂?①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危害)②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后果)③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責任)3.議學情境:奧運會期間“巴黎長榮桂冠酒店拒絕懸掛中國國旗”事件曝光后,法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和法國華人進出口商會聯合邀請旅法僑界代表舉行座談會并發表聲明,法國華人旅行社協會也單獨發表聲明,表達深切關注和強烈譴責。50多家僑團負責人還在簽名墻簽字,共同表達對此次事件的強烈不滿和對國家尊嚴的堅定維護。國內主要的旅行服務平臺,包括攜程網、去哪兒網、飛豬網、同城旅行、美團網等,全線下架長榮桂冠酒店以及長榮酒店。公開資料顯示,長榮集團有近7成的營收來自中國大陸,這也是愛國網友們如此憤怒的原因,吃著大陸的飯,卻要砸大陸的鍋,還要誅大陸人民的心。議一議:為什么長榮酒店的行為會引起公憤?如果你遇到類似的行為,你會怎么做?學生:我們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教師總結:反對分裂的做法①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②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③要維護國家安全。設計意圖:通過探究,引導學生認識反對分裂的原因及做法。過渡語:解決臺灣問題,鄧小平同志提出了什么構想?環節二:擁護一國兩制4.議學情境:巴黎奧運會載譽歸來后,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于8月29日至9月2日訪問港澳,與兩地市民親切互動展示體育精神,展示風采促進交流,受到熱烈歡迎,加深了港澳同胞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彰顯了國家團結與繁榮的力量。議一議:我國在香港、澳門地區實行什么制度?這項制度的內容包括什么?學生:教師總結: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5.議學情境:呈現圖片議一議: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這也證明,“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那么,如何保持他們長期繁榮穩定呢?教師總結: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要求?①方針政策:必須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②依法: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③落實: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④防范: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過渡語: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就已經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了嗎?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尚未完全實現統一。臺灣問題仍未解決!環節三:維護祖國統一6.議學情境:了解臺灣問題的由來議一議:思考:從臺灣問題的由來中,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問題。7.議學活動:請你列舉關于臺灣的詩詞。議一議:結合材料,請你思考這些詩句表達了什么情感?學生: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8.議學情境:臺灣孔廟和曲阜孔廟的圖片議一議:兩岸為什么都修建了孔廟,并且建筑風格基本一致?教師總結:為什么要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臺灣)?①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反對分裂)②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歷史依據)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現實相關)議學追問:港澳的成功實踐對解決臺灣問題有何啟示?結合所學,請你談談目前解決臺灣問題存在哪些阻礙?請你從多角度思考應當如何解決臺灣問題,維護國家統一?教師總結:怎樣解決臺灣,維護國家統一?①基本方針和最佳方式:“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②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 。③文化基礎:兩岸同胞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④經濟基礎: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基礎。⑤交流溝通:兩岸同胞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完全和平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的議學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一國兩制以及思考如何解決臺灣,維護國家統一。過渡語: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入環節三。【議學延伸】巴黎奧運會已落下帷幕,這場盛宴還讓我們看到了運動員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奧運精神,也向世界展示了法國人民的熱情和友好。習近平總書記說,體育強國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中國夢,離不開祖國統一,那么,為維護國家統一,實現中國夢,中學生應該做些什么呢?請結合自身實踐,小組商議后,寫成文字,請小組代表分享成果,其他同學補充。教師總結:樹立愛國意識,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好建設祖國的本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勢力;積極宣傳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原則和立場。堅決同一切分裂祖國、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作斗爭。設計意圖:通過本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學以致用,凸顯主題。8.板書設計9.課堂小結通過本課學習知道如何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知道一國兩制的含義,香港、澳門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我們要從自身做起,維護祖國統一。10.教學反思本節課的亮點:1.教師運用學生已有經驗,通過讓學生搜集資料和合作探究等方式,讓學生自主生成答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本節課設計思路清晰,針對重難點有效開展活動,并結合時政內容,讓生成的知識易于理解。本節課的不足:本節課內容較多,應注意詳略得當,可適當取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2 維護國家統一(大單元教學設計).docx 7.2維護祖國統一.pptx 視頻1.mp4 視頻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