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重點強化練65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及應用(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重點強化練65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及應用(含解析)

資源簡介

重點強化練65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及應用
一、選擇題
1.(2024·廈門高三模擬)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小型嚙齒草食動物,通過采食、挖掘等行為干擾高寒草甸,影響牦牛等家畜的活動。香鼬、貓頭鷹、狐貍等都可以捕食高原鼠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高原鼠兔同化的能量可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
B.高原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較為簡單,其抵抗力穩定性較低
C.香鼬、貓頭鷹、狐貍等對高原鼠兔的捕食有利于維持該生態系統的穩定
D.該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代表了高寒草甸各營養級所含的能量值
2.(2024·天津紅橋區高三期末)如圖表示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植物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被植食動物利用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⑤之和為輸入到該生態系統的全部能量
B.植食動物糞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⑤中
C.提高圈養動物生長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④占②的百分比為能量傳遞效率
3.(2023·綿陽高三一模)如圖為某一自然生態系統中部分能量流動的示意圖,圖中字母代表相應能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b1+c1+d1可表示初級消費者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
B.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包含在c中
C.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傳至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是d/c×100%
D.由圖可見,能量流動方向是單向的、逐級遞減的
4.(2024·天津蘆臺第一中學高三期末)如圖表示生物體的同化量在三個主要生命活動間分配的四種情況:①用于與其他物種爭奪相同資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被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③用于產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最可能出現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況甲,該種群的種群密度呈增大趨勢
B.與其他生物的競爭、捕食越激烈,種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
C.為防止農田鼠害,可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況丙轉變,從而降低鼠的環境容納量
D.種群的同化量有三個去向: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流入下一個營養級和分解者
5.(2023·三亞高三聯考)如圖是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圖解,其中a~e表示生態系統中的成分,①~⑨表示能量,箭頭表示能量流動情況,不考慮營養級中未利用的能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代表生產者,流入該生態系統中的總能量是②
B.d代表分解者分解作用,圖中的次級消費者是c
C.③與⑧的差值可表示c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D.若用此圖表示碳循環過程,則應去掉太陽能及箭頭,補充d→a箭頭
6.(2024·廣東湛江第二中學高三聯考)環保人員為探究治理水體污染的方法,構建了標號為1、2、3三個水池,有機物濃度3>2>1,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一段時間后,統計了三個樣池中生產者同化的總能量(GPP)及呼吸作用散失量(R)與水層深度(Z)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流入水池生態系統總能量是生產者同化量和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B.水池長期處于Zeu點狀態時,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穩定不能維持
C.隨著有機物濃度增加,淺水層的GPP變大,深水層的GPP變小,Zeu變小
D.定期攪動池水會降低生產者同化的總能量(GPP)及呼吸作用散失量(R)
7.(2023·茂名高三一模)某海洋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如圖1。其中Ⅰ、Ⅱ、Ⅲ、Ⅳ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級,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某森林生態系統食物網的圖解如圖2。據圖分析,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圖1還可以表示為生態系統的生物量金字塔
B.圖1中的Ⅳ為分解者,能夠利用各營養級傳遞來的能量
C.圖2中B的同化量與A的同化量的比值一般為10%~20%
D.圖2中若貓頭鷹的能量來源均等,其增重3 kg至少消耗225 kg A
8.(2024·佛山高三月考)研究發現,池塘中合理搭配魚種,混養不同食性的魚,利用較低的成本獲取較大的收益,如圖表示某個池塘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沒有畫出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這一生態系統的組分
B.圖中有3條食物鏈,其中鯉魚處于第二、三營養級
C.流入該池塘的總能量是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陽能和飼料中的化學能
D.各種魚類的糞便中的物質和能量能被浮游植物重新利用
9.(2024·廈門外國語學校高三期末)大閘蟹是主要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甲殼類動物,如圖為大閘蟹養殖水域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部分圖解,其中字母a~k表示能量值(單位:kJ)。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h和i表示的能量來源不同,但都傳遞給分解者
B.圖中d代表用于大閘蟹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占b的10%~20%
C.大閘蟹在生態系統中屬于第二營養級
D.圖中大閘蟹和次級消費者接收的同種信息只能調節兩者的種間關系
10.(2023·哈爾濱高三聯考)如圖為某草場生態系統的部分能量流動示意圖,圖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內固定的太陽能總量,Q1、Q2、Q3分別表示流入昆蟲、牲畜、鼠體內的能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Q為輸送到地球的太陽能中的大部分能量
B.Q1/Q表示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
C.太陽能→牧草→牲畜→人構成一條食物鏈
D.保護鷹和食蟲鳥,利于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類
二、非選擇題
11.(2024·南昌高三模擬)二化螟和褐飛虱在水稻植株上產卵繁殖,導致水稻減產。科研人員對這兩種害蟲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回答下列問題:
(1)科研人員在害蟲寄生情況不同的四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別測定各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蟲體重量,處理及結果如圖所示。實驗結果表明,褐飛虱對新放置的二化螟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發現,二化螟為鉆蛀性害蟲,以水稻莖稈纖維等為食;而褐飛虱主要刺吸水稻莖葉汁液。試從生態位的角度分析,這兩種害蟲種間競爭較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了二化螟、褐飛虱、水稻及周圍其他生物和所處的環境構成的生態系統。如表是該生態系統中甲、乙、丙三個種群構成的一條食物鏈中的能量流動情況(單位:106 kJ/a)。
種群 同化總能量 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 呼吸消耗 傳給下一營養級 傳給分解者 未被利用
甲 246 100 13 51
乙 36 9 4
丙 727 69 470
①種群丙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________ kJ/a。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傳遞效率為________(保留兩位小數)。
②稻螟赤眼蜂可將卵產在二化螟的蟲卵內,是二化螟的天敵。科研人員利用稻螟赤眼蜂來防治二化螟,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23·廣東百師聯盟高三聯考)互花米草是一種外來物種,給當地物種帶來一定的沖擊,威脅海岸濕地生態系統。回答下列問題:
(1)互花米草對氣候、環境的適應性和耐受能力很強,入侵后種群數量在短時間內常呈現“________”形增長。調查濕地中互花米草的種群密度應采用____________法。
(2)蘆葦是分布于我國濱海濕地的一種本土植物,與互花米草具有相似的生態位,二者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研究人員在東海岸10個濕地進行調查,在每塊濕地________________,選取3~5個取樣點,采集植物和土壤樣本,測定相關數據,結果如圖1。
如圖1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結果可以說明互花米草受水鹽波動影響較小,推測這是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3)圖2為某海岸濕地的部分能量流動圖[單位:MJ/(m2·a)]。
由圖2可知,輸入該濕地生產者的總能量為______MJ/(m2·a),用于該濕地植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____________MJ/(m2·a)。A部分的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濕地第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小數點后保留1位數字)。
13.(2023·遼寧大連八中高三模擬)立體農業是利用群落的空間結構原理,為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農業生產模式。秧藕養魚是一種池塘立體生態種養模式:水體的上層主要是以浮游植物為食物的鰱魚,中層主要是以水生植物為食的草魚,底層主要是以軟體動物為食的青魚。某秧藕養魚立體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如圖,圖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單位:kJ)。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可知,生產者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值為__________,該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有機物的不斷輸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字母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食性魚類到肉食性魚類的能量傳遞效率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
(3)魚塘的人工管理十分重要,若種植的蓮藕數量過多,會造成鰱魚減產,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夏季,可利用昆蟲的趨光性,用__________誘捕池塘上空的飛蛾作為魚類的補充食物。
(4)秧藕養魚立體生態種養模式在生產實踐中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從群落水平闡述其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該立體池塘生態系統長時間無人管理,使該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則發生演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點強化練65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及應用(解析版)
一、選擇題
1.(2024·廈門高三模擬)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小型嚙齒草食動物,通過采食、挖掘等行為干擾高寒草甸,影響牦牛等家畜的活動。香鼬、貓頭鷹、狐貍等都可以捕食高原鼠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高原鼠兔同化的能量可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
B.高原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較為簡單,其抵抗力穩定性較低
C.香鼬、貓頭鷹、狐貍等對高原鼠兔的捕食有利于維持該生態系統的穩定
D.該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代表了高寒草甸各營養級所含的能量值
答案 D
解析 該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代表了高寒草甸各營養級所得到的能量,而不能代表各營養級所含的能量值, D錯誤。
2.(2024·天津紅橋區高三期末)如圖表示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植物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被植食動物利用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⑤之和為輸入到該生態系統的全部能量
B.植食動物糞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⑤中
C.提高圈養動物生長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④占②的百分比為能量傳遞效率
答案 C
解析 輸入到生態系統的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是①⑤與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故①⑤之和小于輸入到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A錯誤;由于植食動物糞便是指攝入后未被同化的部分⑦,這部分屬于上一營養級即草的同化量,且被植食性動物攝入,故包含在①中,B錯誤;提高植食動物同化量③與被植食動物攝入量②的比值,可以提高圈養動物生長量,C正確;能量傳遞效率是指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同化量之比,④不能表示植的同化量,②也不能表示植物的同化量,且圖示中二者為同一營養級中的能量,D錯誤。
3.(2023·綿陽高三一模)如圖為某一自然生態系統中部分能量流動的示意圖,圖中字母代表相應能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b1+c1+d1可表示初級消費者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
B.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包含在c中
C.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傳至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是d/c×100%
D.由圖可見,能量流動方向是單向的、逐級遞減的
答案 C
解析 圖中d為初級消費者的同化量,d=a1+b1+c1+d1,a1為初級消費者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故圖中b1+c1+d1可表示初級消費者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A正確;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屬于生產者的同化量中的一部分,圖中g為太陽能,a為生產者的同化量,h為生產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可以表示為生產者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故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包含在c中,B正確;能量傳遞效率為相鄰兩營養級之間的同化量之比,圖中a為生產者的同化量,d為初級消費者的同化量,故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傳至第二營養級的傳遞效率是d/a×100%,C錯誤。
4.(2024·天津蘆臺第一中學高三期末)如圖表示生物體的同化量在三個主要生命活動間分配的四種情況:①用于與其他物種爭奪相同資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被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③用于產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最可能出現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況甲,該種群的種群密度呈增大趨勢
B.與其他生物的競爭、捕食越激烈,種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
C.為防止農田鼠害,可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況丙轉變,從而降低鼠的環境容納量
D.種群的同化量有三個去向: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流入下一個營養級和分解者
答案 D
解析 為防治農田鼠害,可引入天敵,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況丙轉變,使種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較少,從而降低鼠的環境容納量,C正確;種群的同化量有四個去向: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未被利用、流入下一個營養級、流向分解者,D錯誤。
5.(2023·三亞高三聯考)如圖是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圖解,其中a~e表示生態系統中的成分,①~⑨表示能量,箭頭表示能量流動情況,不考慮營養級中未利用的能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代表生產者,流入該生態系統中的總能量是②
B.d代表分解者分解作用,圖中的次級消費者是c
C.③與⑧的差值可表示c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D.若用此圖表示碳循環過程,則應去掉太陽能及箭頭,補充d→a箭頭
答案 D
解析 圖中a代表生產者,②表示其流向初級消費者的能量,不是流入該生態系統中的總能量,A錯誤;圖中d代表無機環境,圖中的次級消費者是c,B錯誤;③表示c同化的能量,⑤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③與⑤的差值可表示c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⑧表示c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錯誤;若用此圖表示碳循環過程,則太陽能是多余的,且缺少無機環境指向生產者的箭頭,即應去掉太陽能及箭頭,補充d→a箭頭,D正確。
6.(2024·廣東湛江第二中學高三聯考)環保人員為探究治理水體污染的方法,構建了標號為1、2、3三個水池,有機物濃度3>2>1,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一段時間后,統計了三個樣池中生產者同化的總能量(GPP)及呼吸作用散失量(R)與水層深度(Z)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流入水池生態系統總能量是生產者同化量和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B.水池長期處于Zeu點狀態時,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穩定不能維持
C.隨著有機物濃度增加,淺水層的GPP變大,深水層的GPP變小,Zeu變小
D.定期攪動池水會降低生產者同化的總能量(GPP)及呼吸作用散失量(R)
答案 D
解析 圖中Zeu的含義是該生態系統生產者同化的總能量和呼吸作用散失量相等時所對應的水深,長期處于生產者同化的總能量和呼吸作用散失量相等這種狀態時,沒有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無法流向分解者和下一營養級,所以不能維持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穩定,B正確;攪動池水破壞表層生物層的同時,將底層低溶解氧的水提升到表層,有利于微生物分解作用,為生產者提供較多的無機鹽,會增加生產者同化的總能量(GPP)及呼吸作用散失量(R),D錯誤。
7.(2023·茂名高三一模)某海洋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如圖1。其中Ⅰ、Ⅱ、Ⅲ、Ⅳ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級,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某森林生態系統食物網的圖解如圖2。據圖分析,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圖1還可以表示為生態系統的生物量金字塔
B.圖1中的Ⅳ為分解者,能夠利用各營養級傳遞來的能量
C.圖2中B的同化量與A的同化量的比值一般為10%~20%
D.圖2中若貓頭鷹的能量來源均等,其增重3 kg至少消耗225 kg A
答案 D
解析 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能會出現倒置的情況,生產者的數量比初級消費者少,A錯誤;能量金字塔反映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圖1中的Ⅳ為消費者,B錯誤;能量傳遞效率是指相鄰兩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A、B代表兩種生物,沒有包含該營養級的所有生物,C錯誤;圖2中若貓頭鷹的能量來源均等,其增重3 kg至少消耗A的量為1.5÷0.2÷0.2+1.5÷0.2÷0.2÷0.2=225(kg),D正確。
8.(2024·佛山高三月考)研究發現,池塘中合理搭配魚種,混養不同食性的魚,利用較低的成本獲取較大的收益,如圖表示某個池塘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沒有畫出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這一生態系統的組分
B.圖中有3條食物鏈,其中鯉魚處于第二、三營養級
C.流入該池塘的總能量是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陽能和飼料中的化學能
D.各種魚類的糞便中的物質和能量能被浮游植物重新利用
答案 C
解析 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和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陽光屬于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A錯誤;圖中有3條食物鏈:浮游植物→鰱魚,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鳙魚,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鯉魚,其中鯉魚處于第三營養級,B錯誤;各種魚類的糞便中的物質能被浮游植物重新利用,但能量不能被重新利用,D錯誤。
9.(2024·廈門外國語學校高三期末)大閘蟹是主要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甲殼類動物,如圖為大閘蟹養殖水域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部分圖解,其中字母a~k表示能量值(單位:kJ)。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h和i表示的能量來源不同,但都傳遞給分解者
B.圖中d代表用于大閘蟹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占b的10%~20%
C.大閘蟹在生態系統中屬于第二營養級
D.圖中大閘蟹和次級消費者接收的同種信息只能調節兩者的種間關系
答案 A
解析 圖中h表示大閘蟹糞便中的能量,來源于植物同化的能量和飼料中的能量,i表示大閘蟹的遺體殘骸中的能量,g表示分解者,A正確;圖中d代表用于大閘蟹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是指相鄰兩營養級之間同化量的比值,B錯誤;大閘蟹是主要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甲殼類動物,因此在生態系統中不僅是第二營養級,C錯誤;圖中大閘蟹和次級消費者接收的同種信息,可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也可調節種群的繁衍,也可調節兩者的種間關系,D錯誤。
10.(2023·哈爾濱高三聯考)如圖為某草場生態系統的部分能量流動示意圖,圖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內固定的太陽能總量,Q1、Q2、Q3分別表示流入昆蟲、牲畜、鼠體內的能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Q為輸送到地球的太陽能中的大部分能量
B.Q1/Q表示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
C.太陽能→牧草→牲畜→人構成一條食物鏈
D.保護鷹和食蟲鳥,利于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類
答案 D
解析 Q表示牧草在一年內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只是輸送到地球的太陽能中極少的一部分,A錯誤;第二營養級的生物包括昆蟲、牲畜、鼠等,所以Q1/Q不能表示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B錯誤;食物鏈不包括太陽能,只由生產者和消費者構成,C錯誤;鷹捕食鼠,食蟲鳥捕食昆蟲,保護鷹和食蟲鳥,能有效控制昆蟲和鼠的數量,使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D正確。
二、非選擇題
11.(2024·南昌高三模擬)二化螟和褐飛虱在水稻植株上產卵繁殖,導致水稻減產。科研人員對這兩種害蟲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回答下列問題:
(1)科研人員在害蟲寄生情況不同的四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別測定各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蟲體重量,處理及結果如圖所示。實驗結果表明,褐飛虱對新放置的二化螟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發現,二化螟為鉆蛀性害蟲,以水稻莖稈纖維等為食;而褐飛虱主要刺吸水稻莖葉汁液。試從生態位的角度分析,這兩種害蟲種間競爭較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了二化螟、褐飛虱、水稻及周圍其他生物和所處的環境構成的生態系統。如表是該生態系統中甲、乙、丙三個種群構成的一條食物鏈中的能量流動情況(單位:106 kJ/a)。
種群 同化總能量 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 呼吸消耗 傳給下一營養級 傳給分解者 未被利用
甲 246 100 13 51
乙 36 9 4
丙 727 69 470
①種群丙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________ kJ/a。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傳遞效率為________(保留兩位小數)。
②稻螟赤眼蜂可將卵產在二化螟的蟲卵內,是二化螟的天敵。科研人員利用稻螟赤眼蜂來防治二化螟,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單獨存在時有利于二化螟蟲體生長,與二化螟共同寄生時可減弱二化螟種內競爭 (2)二者在水稻植株上的取食部位、食物成分等不同,占據不同的生態位 (3)①7.85×108 16.27% ②調整能量流動的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 (1)1組和3組對比可知,褐飛虱單獨存在時有利于二化螟蟲體生長;2組和4組比較,僅有二化螟存在的情況下蟲體平均重量低于二化螟和褐飛虱共同寄生的蟲體平均重量,故褐飛虱與二化螟共同寄生時可減弱二化螟種內競爭,利于二化螟蟲體生長。(3)由于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根據表中能量數值可知,丙的同化量最大,為(727×106+69×106+470×106+傳遞給下一營養級能量)kJ/a,甲的同化能量為246×106 kJ/a,乙的同化能量為36×106 kJ/a,故食物鏈為丙→甲→乙,則種群丙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69+246+470)×106=7.85×108 kJ/a;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傳遞效率為246×106÷(7.85×108+727×106)×100%≈16.27%。
12.(2023·廣東百師聯盟高三聯考)互花米草是一種外來物種,給當地物種帶來一定的沖擊,威脅海岸濕地生態系統。回答下列問題:
(1)互花米草對氣候、環境的適應性和耐受能力很強,入侵后種群數量在短時間內常呈現“________”形增長。調查濕地中互花米草的種群密度應采用____________法。
(2)蘆葦是分布于我國濱海濕地的一種本土植物,與互花米草具有相似的生態位,二者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研究人員在東海岸10個濕地進行調查,在每塊濕地________________,選取3~5個取樣點,采集植物和土壤樣本,測定相關數據,結果如圖1。
如圖1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結果可以說明互花米草受水鹽波動影響較小,推測這是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3)圖2為某海岸濕地的部分能量流動圖[單位:MJ/(m2·a)]。
由圖2可知,輸入該濕地生產者的總能量為______MJ/(m2·a),用于該濕地植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____________MJ/(m2·a)。A部分的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濕地第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小數點后保留1位數字)。
答案 (1)J 樣方 (2)種間競爭 隨機等距取樣 隨土壤鹽度的波動,互花米草葉面積變化不大,但對蘆葦葉面積的影響較大 (3)133.5 80.3 被下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 19.3%
解析 (1)互花米草的生存能力強,故入侵后種群數量在短時間內常呈“J”形增長。(2)蘆葦與互花米草具有相似的生態位,說明二者為種間競爭關系。進行調查時,對取樣點的選擇要求做到隨機性,由于海岸呈長條形,取樣時采用等距取樣法。由圖1可知,隨著土壤鹽度的波動,互花米草葉面積變化不大,但對蘆葦葉面積的影響較大。(3)輸入該濕地生產者的總能量為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即133.5 MJ/(m2·a),其中凈光合作用積累的能量為80.3 MJ/(m2·a)是用于該濕地植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A部分的能量是指被下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該濕地第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第二營養級同化的能量/生產者同化的能量×100%=25.7/133.5×100%=19.3%。
13.(2023·遼寧大連八中高三模擬)立體農業是利用群落的空間結構原理,為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農業生產模式。秧藕養魚是一種池塘立體生態種養模式:水體的上層主要是以浮游植物為食物的鰱魚,中層主要是以水生植物為食的草魚,底層主要是以軟體動物為食的青魚。某秧藕養魚立體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如圖,圖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單位:kJ)。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可知,生產者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值為__________,該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有機物的不斷輸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字母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食性魚類到肉食性魚類的能量傳遞效率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
(3)魚塘的人工管理十分重要,若種植的蓮藕數量過多,會造成鰱魚減產,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夏季,可利用昆蟲的趨光性,用__________誘捕池塘上空的飛蛾作為魚類的補充食物。
(4)秧藕養魚立體生態種養模式在生產實踐中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從群落水平闡述其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該立體池塘生態系統長時間無人管理,使該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則發生演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該生態系統輸出及呼吸消耗的能量大于生產者固定的能量 (2)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n)/b×100% (3)蓮藕的競爭會使浮游植物數量下降,鰱魚的食物減少 黑光燈 (4)魚類的立體放養使池塘群落具有合理的垂直結構,充分利用了池塘水體的空間資源 (5)影響群落演替的因素常處于變化的過程中,適應變化的種群數量增長或得以維持,不適應的數量減少甚至被淘汰
解析 (2)圖中的d來自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同化量,可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肉食性魚類的同化量除了來自植食性魚類還有來自飼料的,因此能量傳遞效率可表示為(c-n)/b×100%。(3)鰱魚主要是以浮游植物為食物,而蓮藕與浮游植物為種間競爭關系,若蓮藕數量過多,蓮藕的競爭會使浮游植物數量下降,鰱魚的食物減少。(5)原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則發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前一個群落的環境變化為下一個群落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即有利的繁殖條件,使下一個群落良好的繁殖;或后一個群落中的物種競爭能力強,在該生態系統中,占據了優勢資源而使群落發生演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城县| 咸丰县| 报价| 疏附县| 巴塘县| 镇雄县| 盱眙县| 巫溪县| 巴彦淖尔市| 贺兰县| 太仆寺旗| 万盛区| 营山县| 黔江区| 孝昌县| 文成县| 屏边| 荆州市| 克什克腾旗| 富源县| 荥阳市| 白朗县| 鄱阳县| 彰化县| 苍溪县| 安西县| 怀柔区| 凌海市| 文登市| 淳化县| 景东| 昌黎县| 楚雄市| 独山县| 新龙县| 南京市| 定州市| 于都县| 夏河县| 临城县|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