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生產資料所有制與經濟體制 專題練2025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備考一、單選題1.2024年4月24日印發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規定,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符合節能要求乘用車新車的個人消費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額補貼。該政策可以和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購車金融信貸支持、企業配套優惠等疊加享受。這些政策實施旨在( )①形成組合包,滿足群眾消費需求 ②淘汰落后產品,倒逼消費結構升級③激發消費潛能,填補市場的空白 ④擴大企業投資,生產適銷對路產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下半年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這一政策發揮作用的路徑正確的是( )①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緩解商業銀行資金短缺→商業銀行貸款增加→形成投資拉動力②引導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券→增加科技資金供應→引導資金流向科技產業→助力經濟轉型升級③發放消費券和現金補貼→促進居民消費→促進小微企業生產→帶動國內經濟良性循環④降低存貸款利率→保持資金流動性合理充裕→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促進實體經濟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激發民間資本投資活力,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項目建設。但當前民間投資依然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銀行、電信對國內的民間資本介入仍有嚴格的限制;部分民營企業得不到平等的融資機會;民間投資方向、項目缺乏科學性等。為推動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政府應( )①逐步破除影響平等準入壁壘,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②完善融資支持政策,拓寬融資的渠道,降低交易成本③做好民間投資的服務工作,引導民間投資決策科學性④采取多種激勵創新措施,提高民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貨幣政策從總量上穩定供應,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調控作用;財政政策注重結構端,確保對國家重點發展領域和關鍵項目的保障力度。宏觀經濟政策持續發力,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據此分析,下列傳導關系正確的是( )①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國民經濟增長②上調貸款利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市場主體擴大投資③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給予科技企業稅費優惠→助力企業科技創新→增強企業發展動能④央行實行逆回購→保持流動性合理寬裕→擴大中小企業直接融資→保障企業經營資金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深度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面對逐步增長的養老壓力,實現“銀發族”的再就業,是探索實現積極老齡化社會的有力舉措。下列舉措助力“銀發族”再就業傳導路徑正確的是( )①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保障老年人再就業合法權益→發揮老年人余熱實現社會價值②對接納老年人企業減稅→引導用人單位變革用工觀念→為“銀發族”再上崗創造條件③拓寬老年人再就業渠道→豐富“老有所為”的內涵→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④提升職業技能培訓的精準性→形成技能培訓多元供給體系→激發老年人知識技能潛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明確中央財政將在2023年四季度增發國債1萬億元。增發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整體提升我國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若不考慮其他因素,這一政策的實施將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對此,下列傳導正確的是( )①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社會總需求→助力經濟增長預期的穩定②運用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增強貨幣的流動性→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③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加市場有效供給→促進經濟健康運行④增發國債、提升赤字→轉移支付給地方政府→緩解地方財政壓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在線支付、線上借款等金融服務在公眾日常生活中的觸達率越來越高,除了公眾熟悉的貸款產品外,一些提供購物、外賣等生活服務的APP也在想方設法推出借貸服務,各種APP扎堆“求借錢”的原因有( )①將借款用戶轉化為平臺用戶,增加資金流動性②實現盈利模式多元化,減輕對單一業務的依賴③增強用戶使用黏性,助力鞏固和拓展業務范圍④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市場穩定安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從身陷宰客的負面新聞,到景區食宿的高定價,黑龍江雪鄉一度成為眾矢之的,讓游客望而卻步。2023年冬季,黑龍江全省開啟“待客模式”,成為“冷資源”帶動“熱經濟”的樣本。游客的大量涌入,極大地考驗著旅游城市和景區的承載能力、服務水平。讓網紅旅游城市長紅,變“流”量為“留”量,需要( )①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②企業通過創新和管理,提升產品價格和服務質量③政府履行經濟職能,加強監管以彌補市場的缺陷④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激活旅游消費市場新動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圍繞發展大局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以下宏觀經濟政策傳導正確且符合取向一致性的是( )①增發超長期特別國債→穩定長期投資建設→刺激社會總需求→拉動經濟增長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加大逆周期的調節力度→釋放流動性→緩解融資難問題③搭建線上線下融合就業服務平臺→推動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擴大就業容量→緩解就業難問題④完善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提高傳統能源汽車購置稅稅率→加速汽車以舊換新→推動綠色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貸款余額是指在某一時間點上銀行尚未收回的各類貸款本金總額,反映銀行的信貸規模。截至2023年末,中國銀行等六大國有銀行的綠色貸款余額達17.86萬億元。圖是2018-2023年我國金融機構綠色貸款余額及其增長情況。據材料,可以推斷出( )①綠色貸款余額增加使市場流動性出現了過剩②國有銀行在綠色信貸領域發揮著主導作用③金融機構綠色貸款安全性、收益率逐年提高④企業綠色發展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實施設備更新行動,推動各類設備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為此,政府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完善綠色低碳和產品技術標準②規定各類更新設備的型號和價格③提供財政、稅收和金融政策支持④增加對各類市場主體的直接投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下列舉措有助于促進消費增長的有( )①提升餐飲質量和配送標準化水平②取消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③對“以舊換新”的家電產品給予適當補貼④提高家庭第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國務院頒布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2024年5月1日施行,這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第一部專門法規。該《條例》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就碳排放權交易的體制機制、交易規范、數據質量保障、違法行為懲處等方面作出規定,對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里程碑意義。該《條例》的施行( )①強化了我國政府市場監管和環境保護的職能②開啟了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法治新局面③旨在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提供司法保障④標志著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有了部門規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水是生命之源。隨著我國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水務市場參與主體多元化,政府對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水價”。大型國有水務企業占國內80%的供水業務。規模較大,市場化較早,多為專業化水務環境綜合服務商,集投資、建設、運營、技術服務于一體國際水務企業占國內10%的供水業務。擁有雄厚資本、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成熟的市場化運營機制區域性水務企業占國內10%的供水業務。規模有限,市場化較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水是混合型公共物品和戰略資源,供水應由國有經濟占支配地位②國有企業主導供水市場,通過獲得壟斷利潤實現資產保值增值③多種所有制水務企業相互競爭,有利于增強國有水務企業活力④向下調整“階梯式水價”的階梯價格,促使居民減少生活用水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數字技術進步為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也帶來諸如互聯網平臺壟斷、隱私信息安全、限制數據共享等治理難題。面對此類挑戰,政府應當采取的措施有( )①轉變企業經營理念②推動企業兼并重組③加強企業行為監管④依法依規進行處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觀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是《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實施的攻堅之年。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全面審視遼寧的優勢與劣勢、機遇與挑戰。為實現全面振興,遼寧省實施國企、民企、外企“三企聯動”,推動各類企業競相發展。強化與中央企業合作,中國中化揚農葫蘆島大型精細化工、航空工業沈陽航空航天城、中核集團徐大堡核電站1號機組……一大批央地合作重大項目順利開工;整合9戶能源類企業組建能源控股集團,整合8戶企業組建遼寧控股集團;出臺了《遼寧省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條例》《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通過“政企直通車”服務平臺、民營企業服務月等活動,暢通民企溝通渠道;加大外企服務保障力度,發揮商務服務員制度作用,解決外企反映問題;打造“辦事不找關系、用權不圖好處”遼寧品牌。一年來,全省上下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氛圍越來越濃。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的知識,說明遼寧如何推動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我國當前加快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正值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并保持了9.7%的增長速度。可以預見,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我國經濟數字化轉型將持續快速發展。但數字經濟時代“贏家通吃”現象也會愈發突出,發達地區少數互聯網企業憑借超然經濟地位攫取了絕大部分市場利潤,加大了區域間數字經濟發展差距。實現共同富裕離不開數字經濟,必須在發展數字經濟的同時促進共同富裕,讓數字經濟成為共同富裕的助推器。依據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說明如何讓數字經濟成為共同富裕的助推器。參考答案:1.A①:該政策可以和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購車金融信貸支持、企業配套優惠等疊加享受,這有利于形成組合包,滿足群眾消費需求,①正確。②: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符合節能要求乘用車新車的個人消費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額補貼,這有利于淘汰落后產品,倒逼消費結構升級,②正確。③:材料中的政策有利于激發消費潛能,激發消費潛能,未涉及填補市場的空白,③不符合題意。④:材料中的政策有利于刺激消費,而不是擴大企業投資,④錯誤。2.B①: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緩解商業銀行資金短缺,有助于商業銀行貸款增加,形成投資拉動力,①正確。④:降低存貸款利率,可以保持資金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促進實體經濟發展,④正確。②③:材料強調貨幣政策發揮作用的路徑,債券和消費券屬于財政政策,②③排除。3.A①③:要想推動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政府需要逐步破除影響平等準入壁壘,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也需要做好民間投資的服務工作,引導民間投資決策科學性,①③應選。②:因為部分民營企業得不到平等的融資機會,所以政府應該進一步完善融資支持政策,拓寬融資的渠道,但無法降低交易成本,②不選。④:政府不能提高民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要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力,④不選。4.B①: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能夠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從而促進國民經濟增長,①傳導關系正確;②:上調貸款利率,會增加企業融資成本,并且融資成本降低解決的是融資貴問題而不是融資難,②排除;③:對企業實施稅費優惠,屬于積極的財政政策,可以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從而增強企業發展動能,③傳導關系正確;④:央行實行逆回購即投放貨幣資金,促進市場貨幣資金流動性合理充裕,從而擴大中小企業間接融資而不是直接融資,④排除。5.A①: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保障老年人再就業合法權益,有利于發揮老年人余熱實現社會價值,①說法正確。②:對接納老年人企業減稅,引導用人單位變革用工觀念,從而為“銀發族”再上崗創造條件,②說法正確。③:拓寬老年人再就業渠道也不能豐富“老有所為”的內涵豐富;豐富“老有所為”的內涵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無關,③說法錯誤。④:提升職業技能培訓的精準性與形成技能培訓多元供給體系無直接關系,④說法錯誤。6.B①:國務院增發國債是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刺激社會總需求,從而助力經濟增長預期的穩定,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①符合題意。②:增發國債屬于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是貨幣政策,②錯誤。③:增發國債是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刺激社會總需求,而不是增加市場有效供給,③錯誤。④:增發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這有利于緩解地方財政壓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④符合題意。7.C①:生活服務APP開展借貸服務是將原來的平臺用戶轉化為借款用戶,①說法錯誤。②③:一些提供購物、外賣等生活服務的APP也在想方設法推出借貸服務,各種APP扎堆“求借錢”為了實現盈利模式多元化,減輕對單一業務的依賴,增強用戶使用黏性,助力鞏固和拓展業務范圍,②③符合題意。④:借貸服務并不能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市場穩定安全,④說法錯誤。8.B①:從身陷宰客的負面新聞,到景區食宿的高定價,黑龍江雪鄉一度成為眾矢之的,讓游客望而卻步。對此,要讓網紅旅游城市長紅,變“流”量為“留”量,需要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①符合題意。②:企業應通過創新和管理,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滿足消費者需求,但“提升產品價格”一定程度上會減少需求,②排除。③:游客的大量涌入,極大地考驗著旅游城市和景區的承載能力、服務水平。對此,政府應履行經濟職能,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加強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彌補市場缺陷,規范市場秩序,③符合題意。④:材料強調的是政府要實施宏觀調控,而非強調市場的決定性作用,④不符合題意。9.A①:2024年實施的宏觀經濟政策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發超長期特別國債,從而穩定長期投資建設,刺激社會總需求,拉動經濟增強,①說法正確。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加大逆周期的調節力度,從而釋放流動性,有利于緩解融資難問題,②說法正確。③:推動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是優化,而不能推導出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就業容量,③說法錯誤。④:完善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并不是打壓傳統能源汽車,提高傳統能源汽車購置稅稅率不利于傳統能源汽車的發展,④說法錯誤。10.C①:材料中只是涉及綠色貸款余額增加,但是并不能推出市場流動性出現了過剩,①不符合題意。②:截至2023年末,中國銀行等六大國有銀行的綠色貸款余額達17.86萬億元,而總的貸款余額為30.03萬億元,說明國有銀行在綠色信貸領域發揮著主導作用,②正確。③:材料只是貸款余額及其增長情況,不涉及金融機構綠色貸款安全性、收益率,③排除。④:綠色貸款余額逐年增加,意味著企業綠色發展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④正確。11.B①③:材料中指出為了響應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政府可以提供財政、稅收和金融政策支持,減少企業成本;并通過完善綠色低碳和產品技術標準,為該活動實施提供指引,①③正確。②:政府不能進行直接投資和規定各類更新設備的型號和價格,②錯誤。④:我國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增加對各類市場主體的直接投資的主體不能是政府,④不選。12.B①:提升餐飲質量和配送標準化水平,會刺激人們增加餐飲消費,有助于促進消費增長,①正確。②: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能降低人們購車成本,有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取消這項政策,則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增長,②排除。③:對“以舊換新”的家電產品給予適當補貼,會降低人們的家電消費成本,會刺激人們樂于“以舊換新”,從而促進家電產品的消費增長,③正確。④:提高家庭第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會增加人們的購房成本,不利于促進購房消費,④排除。13.A①②:材料中指出國務院頒布了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第一部專門法規《條例》,該《條例》對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里程碑意義,這表明該《條例》的施行強化了我國政府市場監管和環境保護的職能,開啟了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法治新局面,①②正確。③:該《條例》的施行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提供法律依據,而不是提供司法保障,③不選。④:該《條例》不屬于部門規章,而是行政法規,④不選。14.A①:依據材料信息“水是生命之源”“我國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大型國有水務企業占國內80%的供水業務”,可知水是混合型公共物品和戰略資源,供水應由國有經濟占支配地位,①正確。②:國有企業是水務行業的主導力量,但不能通過壟斷利潤實現資產保值增值,②錯誤。③:根據水務市場參與主體多元化,國際,區域性水務企業各占國內10%的供水業務,可知多種所有制水務企業相互競爭,有利于增強國有水務企業活力,③正確。④:調整“階梯式水價”的階梯價格目的是促進水資源節約與保護,而不是促使居民減少生活用水量,④錯誤。15.D③④: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數字技術進步帶來諸如互聯網平臺壟斷、隱私信息安全、限制數據共享等治理難題,需要政府加強企業行為監管,依法依規進行處罰,以規范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保護人民合法利益,彌補市場缺陷,③④符合題意。①:本項是企業的做法,而題意是政府應采取的措施,①不符合題意。②: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并不能解決材料中的挑戰,②排除。16.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為遼寧經濟發展指明方向;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展壯大國有經濟,通過央地合作,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通過企業整合,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通過出臺政策、搭建平臺等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若答出營造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制度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氛圍,酌情給分)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培育更多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推動遼寧經濟全面振興。17.①數字經濟通過大數據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大蛋糕”為共同富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②數字經濟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發展數字技術促進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與數字經濟形勢相適應的分配機制,讓數字經濟助力共同富裕。③數字經濟形勢下,政府應完善數字經濟市場規則,加強宏觀調控,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保障數字經濟建康發展,讓人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實現共同富裕。④強化數字經濟企業的社會責任,讓數字經濟企業為落后地區發展提供專項服務和技術支持,縮小地區之間特別是城鄉之間發展差距,實現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