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泰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政治月度檢測(一)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8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在古羅馬,奴隸被奴隸主稱為“會說話的工具”,和牲畜、工具一樣,是可以任意轉讓、出租、贈送、買賣甚至殺死的。這體現的奴隸制生產關系特點是A. 奴隸主完全占有奴隸 B. 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支配C. 生產工具在不斷進步 D. 奴隸在奴隸主強制下勞動2.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有人認為社會主義中國將隨著“多米諾骨牌效應”而倒下,但我國頂住了沖擊、經受住了考驗,科學社會主義在曲折中奮起。這啟示我們①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②科學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③社會主義的發展是一帆風順的 ④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從1921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這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A. 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B. 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C. 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 D. 使中國人民的斗爭從此有了主心骨4.為參加學校組織的板報展覽,某班同學搜集到了如下信息:◇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中心議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心議題: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 ◇2018年2月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中心議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2021年3月“十四五”規劃: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部署適宜用來表達這些信息的主題是A.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B.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C. 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 D.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5.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下列做法中,能體現這一核心內容的是①中國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新冠疫苗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部署糧食生產工作,保證糧食安全③全國人大通過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④中國積極推動阿富汗局勢穩定,并向其提供人道主義援助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美國的發展跨越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直接從原始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新中國直接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這說明A. 人類社會的發展缺乏規律性 B. 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C. 人類社會歷史進程具有多樣性 D. 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7.2024年2月9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龍肇新元——甲辰龍年新春文化展”上,把有著“中華第一龍”美譽的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從“古代中國”陳列中“請”到本次展覽“C位”亮相。通過該文物可以推斷出這一歷史時期( )①人們從簡單的采集變為主動生產②出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③人們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平均分配勞動產品④在氏族制度中,人們通過氏族議事會管理國家事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關于生產力和私有制、階級、國家的產生,對其內在關系分析正確的選項是( )A.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私有制產生→生產力發展B.生產力發展→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私有制產生C.私有制產生→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生產力發展D.生產力發展→私有制產生→階級產生→國家產生9.海外網報道,2024年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速遠低于預期,年增長僅1.6%,而通脹率卻再次升至5.4%。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一場破壞性超過大蕭條的經濟崩盤可能即將在2024年降臨美國。如果美國經濟崩盤,其直接原因是( )A.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B.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無法調和的階級對立和階級矛盾C.生產無限擴大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D.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和整個社會生產的有組織性之間的矛盾10.《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其中,對中國及中國共產黨的影響更是深遠,這表現在( )A.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的指導綱領,為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創造了歷史條件B.論證了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性,為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方向指引C.闡明無產階級政黨的特殊利益,為中國共產黨誕生起到了重要引領作用D.闡述了共產主義共同理想目標,激勵著中國人民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11.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指出,社會混亂是由于當時的大多數貧民和勞動群眾的不良性格造成的,而他們的不良性格則是由于社會未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未給予他們適當的教育的緣故,致使他們受不良習慣的影響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給社會造成“禍害”。該論斷( )A.強調社會變革中階級斗爭的重要性B.試圖尋找未來理想社會的實現路徑C.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虛偽面目D.論證了資本主義滅亡的歷史必然性12.社會主義運動是以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旨在推動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政治運動。社會主義運動起源于19世紀末的歐洲,經歷了世界范圍內的演變和發展。下列事件與社會主義運動對應正確的是( )A.巴黎公社運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B.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實踐的偉大飛躍C.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跨越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強大的生命力13.自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遭受了外國列強的多次侵略戰爭,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主權逐步喪失。當時的國內,封建統治者為維護其反動統治,對廣大人民進行了殘酷的剝削和壓迫。這一切,使得中國社會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之中。這一狀況決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是( )①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②消滅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③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④清除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開天辟地新征程的誕生地——嘉興南湖。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閉幕,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南湖紅船”也成為共產黨人的一種精神標識。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A.是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B.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C.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D.中國人民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15.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同志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古老的東方大國浴火重生,中華民族徹底擺脫了慘遭侵略、蹂躪、戰禍帶來的苦難。70多年來,中國人民改天換地創造了人間奇跡,在人類歷史上譜寫了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下列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理解正確的是( )A.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B.實現了社會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建設轉變的偉大變革C.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不斷創造歷史偉業D.改變了歷史,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16.某班政治研學小組搜集了1952年和1956年我國國民經濟中不同經濟成分的占比情況(下表)。根據他們搜集的資料,我們可推斷出不同經濟成分占比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所有制性質 經濟成分 1952年 1956年公有制經濟 國營經濟 19.1% 32.2%合作社經濟 1.5% 53.4%公私合雪經濟 0.7% 7.3%私有經濟 資本主義經濟 6.9% 0%個體經濟 71.8% 7.1%A.新中國的建立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C.人民公社化的推進 D.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7.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概括說來,就是“一化三改”,下列對“一化三改”認識正確的是( )A.其實質是將生產資料公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私有制B.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C.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D.是對生產力的調整以適應生產關系發展狀況的要求18.習總書記指出:“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荊斬棘、開通道路。”下列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理解正確的是( )①社會主義建設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必須根據自身國情選擇合適道路②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探索,有利于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歷了嚴重的曲折,是因為沒有借鑒蘇聯經驗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沒有沖突和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深刻認識、準確把握我們黨作出的這個重大歷史結論和重要政治論斷,對我們深刻理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具有重大意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①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②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③明確了改革重點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④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1984年是改革開放進程中重要的一年。小明同學搜集了1984年的一些資料信息,如下表所示。由這些資料可以推斷出1月 鄧小平視察經濟特區,為深圳特區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5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10月 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討論通過《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A.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改革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從農業轉向國有企業B.農村開始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迅速發展C.改革重點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展開D.全面開放新格局形成,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21.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赴深圳考察,宣示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決心。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吹響。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動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因為,改革開放( )A.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B.實現了中華民族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C.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D.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22.改革開放40多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部分試點到全面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我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我們要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這表明( )A.改革開放是我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基本國策B.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歷史常態C.改革開放開啟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新時期D.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2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克服千難萬險取得的寶貴成果。”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A.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B.是適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的行動指南C.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D.是引領中國進步,增進群眾福祉唯一正確的道路24.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更進一步和中國實際、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民族化和時代化,回應不同的重大時代課題。以下選項中黨的理論和時代主題相一致的是( )①鄧小平理論: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④科學發展觀: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25.在當代中國,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四個自信”中表述正確的是(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法治保障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制度保障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物質力量26.從黨的十八大開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作出重大判斷“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關于進入新時代的意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意味著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已經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具體方案C.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D.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已經步入創新型發達國家的行列27.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概括了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堅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時代使命,為中國發展明確了方向,更預示了未來。這個時代的“新”體現在( )①我國主要矛盾和基本國情發生了巨大變化②繼往開來不斷超越和突破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展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④新時期黨對歷史規律的把握更加的自覺與自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8.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我們把黨的基本路線作為黨和國家的生命線,始終堅持把“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為此我們應( )A.立足于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國情B.一切從實際出發,超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C.堅定不移地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興國之要D.牢固樹立共產主義共同理想,迅速成為發達國家29.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這四者緊密聯系、相互貫通,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 )A.不斷奪取偉大斗爭的新勝利 B.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C.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D.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0.2023年7月10日,浙江省委十五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強調要深刻認識“八八戰略”引領浙江實現偉大變革的全局意義和時代價值,持續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探索取得更大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A.與時俱進,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B.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C.是立足新時代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D.是推動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物質力量31.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總結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某校高三學生在學習這一內容時,特別關注了其中關于理論成就的一段論述:我們創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一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根據這段論述,我們可以概括出該理論成就的時代價值是( )A.凝練了黨和人民的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B.提供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C.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時代特點D.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2.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列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內容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戰略布局——依法治國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領導D.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33.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曾提出三項基本綱領: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與解放,發動民族革命;實現民權政治,召開國民大會;實現中國人民的幸福與愉快的生活,發展國民經濟。黨提出三大基本綱領的依據是( )①近代以來的探索均告失敗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國情③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④中國共產黨成為革命的領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4.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結束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屈辱歷史,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誕生意味著( )A.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確立B.科學社會主義實現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飛躍C.宣告近代中國人民的兩大歷史任務順利完成D.新民主主義革命結束,社會主義革命開始35.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某同學經過學習,對改革開放的不同階段作出了簡短概括。下列對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排序正確的是( )①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 ②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③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 ④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36.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表明( )A.改革開放消除了一切不合理的體制機制 B.改革開放只有完成時,沒有進行時C.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D.改革開放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社會的性質37.讀史使人明智,讀黨史、新中國史能進一步增強對黨的初心使命的認識,提高政治覺悟,而重要的歷史節點是讀史通心的關鍵。以下選項符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重大歷史節點正確解讀的是( )①a:實現了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②b:基本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③c: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④d:在黨的全面領導下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8.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指出:這一年的步伐,我們走得很堅實……糧食生產“二十連豐”,綠水青山成色更足,鄉村振興展現新氣象。東北全面振興譜寫新篇,雄安新區拔節生長,長江經濟帶活力脈動,粵港澳大灣區勇立潮頭;這些成就表明( )①新時代需要一以貫之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③我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邁出堅實步伐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矛盾發生了根本性變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9.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中國人民迎來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兩大奇跡的創造( )A.彰顯了我國國家制度的巨大優越性B.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C.解決了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D.明確了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40.2024年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出版發行十周年。十年來,這部著作風行世界。有人把它視為理解中國改革發展的“金鑰匙”,有人把它當作解答全球發展難題的“思想寶庫”。《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能風行世界,是因為它承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①是馬克思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最高理論成果②為解決當代世界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③引領中國開啟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征程④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偉大成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題,共20分41.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時代的偉大變革充分展現了中國的高度、溫度和廣度,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的發展不僅關系你我,而且聯通世界。中國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總量從53.9萬億元提升到114.4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6300 美元提高到1.2萬多美元,多年對世界經濟貢獻率超過30%。追求、抵達、再出發,中國人向上攀登的腳步不會停歇。中國溫度:3.5 億人次的農村學生,吃上營養均衡的餐食;近3700萬老年人正在享受老年人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等;13.6億人參保基本醫療保險,許多人開始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便利。中國廣度:平均每分鐘有7300多萬元人民幣的貨物在中國和世界之間吞吐;平均每天有 40多列火車在中國與近200個歐洲城市間穿梭。從共建“一帶一路”到國家級“展會矩陣”,從門類齊全的“世界工廠”到商機無限的“世界市場”,中國發展惠及全球。“中國夢的本質”是什么?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0分 )42.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向未來強國有我。李大釗曾經說過,青年要“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進幸福,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為告慰先烈,某同學想以“新時代青年如何有所作為”為主題撰寫一篇演講稿。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關知識,幫助該同學撰寫一篇演講稿。(10分)高一月度檢測政治答案1-5:ABDCB 6-10:CBDCB 11-15:BDBDC 16-20:DCAAA21-25:CDDAC 26-30:CDCBC 31-35:BCCDD 36-40:CDAAD41. 41.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2分)實現偉大夢想:①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每點4分,答對任意兩點給滿分)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42. (1)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3)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每點5分,答對任意兩點給滿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