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二十章 電與磁第5節 磁生電在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即電流的周圍存在著磁場。既然電流能產生磁,那么磁能否產生電呢?歷史上,有許多的物理學家進行了探索。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經10年的多次探索,于1831年終于取得突破,發現了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和規律。根據這個發現,人們發明了發電機,使人類大規模用電成為可能,開辟了電氣化的時代。新知導入1.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2.知道電磁感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3.了解發電機的原理,知道發電機工作過程中的能量轉化。學習目標一、什么情況下磁能生電實驗探究什么情況下磁可以生電提出問題:磁能否生電,怎樣才能使磁生電?實驗設計①電流是看不到、摸不著。利用轉換法,看電流計的指針偏轉來判斷是否有電流產生。②產生的電流可能與多個因素有關, 可利用控制變量法。(1)實驗方法:新知學習(2)實驗電路:蹄形磁鐵導體開關電流計實驗器材實驗步驟(1)將部分導線ab放置于磁場中,開關斷開,導體在磁場中上下左右運動,觀察電流計的指針。(2)將部分導線ab放置于磁場中,保持導線與磁場的相對靜止,觀察電流計的指針。(3)保持磁場不變,將導線ab左右移動,觀察電流計的指針。(4)保持磁場不變,將導線ab上下移動,觀察電流計的指針。(5)保持磁場不變,將導線ab斜著移動,觀察電流計的指針。(6)對換磁極,將導線ab左右移動,觀察電流計的指針。實驗記錄序號 開 關 磁場方向 導體ab的運動方向 指針的偏轉方向1 斷開 上N下S 向各個方向運動 不偏轉2 閉合 上N下S 靜止不動 不偏轉2 閉合 上N下S 向右運動 向左偏轉3 閉合 上N下S 向左運 向右偏轉4 閉合 上N下S 向上運動 不偏轉5 閉合 上N下S 向下運動 不偏轉6 閉合 上S下N 向右運動 向右偏轉7 閉合 上S下N 向左運動 向左偏轉實驗結論(1)產生電流的條件:①電路閉合的一部分導體②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把磁感線想象成一根根實實在在的線,導體想象成一把刀(2)導體中產生的電流的方向跟:①導體的運動方向②磁感線的方向有關電磁感應現象(1)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2)電磁感應現象中,消耗了機械能,獲得了電能,實現了從機械能向電能的轉化。(4)感應電流的方向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的方向和導體運動的方向都有關系。說明:必須是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如果閉合電路的全部導體在同一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導體中就不會產生感應電流。(3)感應電流:電磁感應現象中產生的電流稱為感應電流。思考與討論:1、如果導體的運動方向與磁感線方向不垂直,導體中能產生電流嗎?答案:能只要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導體中就能產生感應電流,導體的運動方向與磁感線方向不一定垂直。2、移動蹄形磁體,導體中能產生電流嗎?答案:能導體不動,移動蹄形磁體,導體同樣能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所以導體中也能產生感應電流。發電機怎樣發電?以手搖發電機為例學習發電原理。1. 實驗探究:手搖發電機的發電情況二、發電機(1)觀察模型式手搖發電機的構造磁極是什么形狀的?線圈是通過哪些裝置和燈泡連接起來的?搖把是通過什么帶動線圈轉起來的?手輪磁鐵線圈小電燈電刷換向器觀察結果:磁鐵形狀是蹄形磁鐵 ;線圈是通過電刷與燈泡(或二極管)串聯的;搖把是通過皮帶帶動線圈轉動起來的。(2)觀察手搖發電機轉速對小燈泡亮度的影響用不同的轉速搖動轉輪,觀察燈泡亮度的變化情況。搖動轉輪的轉速越大,燈泡發光越亮。(3)檢驗手搖發電機電流方向的變化①用兩個發光二極管極性相反地并聯起來,并與發電機串聯。轉動搖把,觀察二極管的發光情況。②實驗現象與分析:二極管交替發光,說明產生的電流方向不停在改變。(4)探究結論發電機產生的電流的大小和方向是變化的;電流的大小與發電機的轉速有關。(1)如果導線左右往復運動,電流表指針來回擺動,電路中產生的是交變電流,簡稱交流。(2)交變電流的頻率在數值上等于電流在每秒內周期性變化的次數。我國電網以交流供電,頻率為50Hz。2. 交變電流(1)發電機主要構造磁鐵、線圈abcd、銅環K和L、電刷A與B等。(2)主要部分作用①磁鐵:用來產生磁場;②線圈abcd轉動時,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③銅環:兩個銅環隨線圈一起轉動,與外部電路組成一閉合回路;④電刷:感應電流通過電刷流出。3. 交流發電機磁鐵銅環電刷線圈abcd(3)交流發電機工作原理示意圖導線ab邊向左運動,cd邊向右運動,不切割磁感線,沒有電流。導線ab邊向下切割磁感線,cd邊向上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外部電流方向為A到B。BA線圈轉過半周時,ab邊向右運動,cd邊向左運動,不切割磁感線,沒有電流。導線ab邊向上切割磁感線,cd邊向下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外部電流方向為B到A。BA甲乙丙丁①圖甲和圖丙中導線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線,沒有電流產生。②圖乙和丁中導線切割磁感線,有電流產生,但切割磁感線的方向相反,所以電流方向相反。每當經過磁感線與線圈平面垂直的位置時,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改變一次,線圈轉一周,電流方向改變兩次。③線圈不停轉動,產生的電流交替往復,形成持續的電流。甲 乙 丙 丁4. 實際發電機的構造與能量轉化(1)構造主要有磁體、線圈、銅環和電刷四個基本組成部分。概括地講是由定子(固定部分)和轉子(轉動部分)兩部分組成。實際上大型發電機多采用線圈不動、磁極旋轉的方式來發電,叫旋轉磁極式發電機。轉子定子大型發電機安裝轉子實際的發電機靠內燃機、水輪機、汽輪機等機械的帶動,把燃料中的化學能或者水庫中水流的動能轉化為電能。(2)發電機發電的過程是能量轉化的過程水的機械能發電機轉子的機械能電能①水電站水力發電是利用水從高處流下推動水輪機轉動,水輪機再帶動發電機工作,把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的軸是豎直安裝的,軸的下面連接著水輪機, 在強大水流的沖擊下旋轉.②火電站火力發電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燒時產生的內能,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燃料的化學能電能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做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做感應電流。①閉合回路.②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①磁場方向.②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方向.①原理:電磁感應現象.②交變電流:電流的方向周期性變化。③基本組成:定子、轉子.④能量轉化: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產生條件方向磁生電電磁感應現象感應電流發電機課堂總結1.關于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裝置是用于探究“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B.導線ab運動時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C.導線ab豎直向上運動時,靈敏電流計指針一定偏轉D.導線ab水平向左運動時,靈敏電流計指針一定偏轉D課堂練習2.圖示是一種手搖發電的手電筒,內有線圈、磁鐵等,當沿圖中箭頭方向來回搖動時,燈泡就能發光,其發電的工作原理是( )A.電磁感應 B.磁場對通電導體有力的作用C.電流的熱效應 D.電流的磁效應手搖發電機內的線圈在切割磁感線時,線圈中有電流產生,電流經過燈泡時,燈泡就能發光,所以其發電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A3. 下列四幅圖中,應用了電磁感應原理的是( )CA B C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