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下期學情質量監(jiān)測九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 16小題,每小題 3分,滿分 48分)1-5:ABBCD6-10:DDCCC11-16:DCCCBD二、材料分析題:(本題 3小題,其中 17題 21分,18題 21分,19題 10分,共 52分)17、21分(1)①:誕生于海洋環(huán)境;(3分)②③④⑤:誕生于大河流域。(3分)(2)民主政治;(3分)地理條件和歷史傳統(tǒng)的影響;(3分)規(guī)模小,私有制和商品經濟充分發(fā)展,與外界保持著密切的貿易往來。(3分)(3)古羅馬;(3 分)古代各個文明具有獨立發(fā)展的多元特性,其發(fā)展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3分)18、21分(1)特點:城邦的權力屬于全體公民,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無論貧富都可以擔任政府公職;(3分)判斷及理由:沒有。(2分)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有參與統(tǒng)治的權利;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4分)(2)法律。(3分)舉例并說明:《十二銅表法》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或《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3分)(3)對待:人類文明成果是各民族各地區(qū)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我們應理解、尊重其它民族的文明成果;學習、借鑒、吸收這些世界優(yōu)秀文明成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所用,創(chuàng)新發(fā)展。(6分)19、10分示例一:地中海是思想文化的智慧之海。(2分)古希臘出現(xiàn)許多哲學家,成就突出。如公元前 5世紀,蘇格拉底的思考轉向人類社會,提出人應該認識你自己的觀點,對認識人的內心世界有重要意義。古羅馬時期和拜占庭帝國的法律成就突出,如十二銅表法是羅馬第一部成文法,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6分)綜上所述,地中海在世界歷史上思想文化繁榮發(fā)達,是智慧之海名副其實。我們應與時俱進,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促進社會進步。(2分)示例二:地中海是文明交流的偉大之海。(2分)世界古代史上,地中海世界出現(xiàn)了許多地跨三洲的大帝國。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發(fā)展。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達到鼎盛,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如將中國的造紙術等傳入歐洲,保存了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傳入歐洲。(6分)綜上所述,地中海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場所,是促進人類文明的偉大之海。我們應促進國家合作,在交流互鑒中推動世界向前發(fā)展。(2分){#{QQABaYAEogCIQAJAAQgCEQGSCgCQkhGACYgOwAAAMAABiBNABAA=}#}2024年下期學情質量監(jiān)測九年級歷史(試題卷)溫馨提示:1.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卡(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兩部分,考試結束后,只交答題卡。2.考生作答時,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須按答題卡中注意事項的要求答題,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3.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有16小題,每題3分,共48分)1.某同學在參觀歷史博物館時,被一座巨大的古老建筑模型所吸引。解說員介紹說,這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它是(A.金字塔B.《漢謨拉比法典》石柱C.帕特農神廟D.羅馬大競技場2,“倘自由民購買奴婢,未滿月而該奴即患癲癇,則買者得將其退還賣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銀。”以上條文來自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該法典維護的是()A.奴隸的利益B.奴隸主的利益C.地主階級的利益D.婆羅門的利益3.釋迦牟尼面對印度社會的現(xiàn)狀,提出以“無我”的精神來抵抗婆羅門崇高的“我”,提倡眾生皆有佛性的“平等”思想,最終創(chuàng)立了佛教。據(jù)此可知,釋迦摩尼的這一思想()A.受婆羅門教啟發(fā)而產生B.沖擊了印度種姓制度C.是印度當代文化的源頭D.側重于化解社會矛盾4.某校2201班同學在看一部關于古代印度的紀錄片,里面介紹到在古代印度有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從事農業(yè)、畜牧業(yè)和商業(yè)的人在這個制度中屬于特定的階層。他們屬于()A.婆羅門B.剎帝利C.吠舍D.首陀羅2024年下期學情質量監(jiān)測·九年級歷史(試題卷)第1頁(共6頁)5,“開始于沙漠中的一個宗教,在短短的一個世紀內,己發(fā)展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到750年,它統(tǒng)治了從比利牛斯山到信德,從摩洛哥到中國邊境的廣大地區(qū)。”材料中的“帝國”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貢獻是()A.開創(chuàng)民主政治先河B.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C.發(fā)明了“阿拉伯數(shù)字”D.溝通了東西方的文化6.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chuàng)“元首制”,標志著羅馬帝國建立。下列關于羅馬帝國的說法錯誤的是()A.地跨歐亞非三洲B.經濟繁榮,文化昌盛C.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D.實行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7.參觀一個中世紀莊園的復原場景時,導游介紹說在莊園中,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作用的是一個特殊的機構。這個機構是()A.莊園主B.管家C.農民D.莊園法庭8.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關于中世紀大學的說法正確的是()A.大學課程設置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B.大學沒有任何的自治權利C.大學的專業(yè)課程包括法學、醫(yī)學和神學D.大學的學生只學習神學9.“此前習慣法是口耳相傳、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習慣法時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銅表法》的出現(xiàn),使刑事訴訟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以上轉變出現(xiàn)在哪一時期(A.雅典城邦B.羅馬城邦C.羅馬共和國D.羅馬帝國10.“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濃厚的‘歐洲色彩’,剝去這一層,下一層是中國文化色彩很強的‘農業(yè)社會’文化…這層中國文化色彩從制度上主要來源于一次模仿。”這次“模仿”使日本()A.完成統(tǒng)一B.完全西化C.完成封建化D.完全殖民化11.十一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fā)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各地紛紛開展墾殖運動,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澤被開發(fā),土地面積逐漸擴大。這一現(xiàn)象主要得益于()A.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xiàn)B.莊園的瓦解C.封建主的支持D.生產力的發(fā)展2024年下期學情質量監(jiān)測·九年級歷史(試題卷)第2頁(共6頁)2024年下期學情質量監(jiān)測九年級歷史(試題卷)溫馨提示:1.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卡(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兩部分,考試結束后,只交答題卡。2.考生作答時,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須按答題卡中注意事項的要求答題,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3.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選擇題(本題共有16小題,每題3分,共48分)1. 某同學在參觀歷史博物館時,被一座巨大的古老建筑模型所吸引。解說員介紹說,這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它是( )A.金字塔 B.《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C.帕特農神廟 D.羅馬大競技場2. “倘自由民購買奴婢,未滿月而該奴即患癲癇,則買者得將其退還賣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銀。”以上條文來自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該法典維護的是( )A.奴隸的利益 B.奴隸主的利益C.地主階級的利益 D.婆羅門的利益3. 釋迦牟尼面對印度社會的現(xiàn)狀,提出以“無我”的精神來抵抗婆羅門崇高的“我”,提倡眾生皆有佛性的“平等”思想,最終創(chuàng)立了佛教。據(jù)此可知,釋迦摩尼的這一思想( )A.受婆羅門教啟發(fā)而產生 B.沖擊了印度種姓制度C.是印度當代文化的源頭 D.側重于化解社會矛盾4. 某校2201班同學在看一部關于古代印度的紀錄片,里面介紹到在古代印度有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從事農業(yè)、畜牧業(yè)和商業(yè)的人在這個制度中屬于特定的階層。他們屬于( )A.婆羅門 B.剎帝利 C.吠舍 D.首陀羅5. “開始于沙漠中的一個宗教,在短短的一個世紀內,已發(fā)展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到750年,它統(tǒng)治了從比利牛斯山到信德,從摩洛哥到中國邊境的廣大地區(qū)。”材料中的“帝國”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貢獻是( )A.開創(chuàng)民主政治先河 B.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C.發(fā)明了“阿拉伯數(shù)字” D.溝通了東西方的文化6. 公元前 27 年,屋大維首創(chuàng)“元首制”,標志著羅馬帝國建立。下列關于羅馬帝國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地跨歐亞非三洲 B.經濟繁榮,文化昌盛C.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D.實行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7. 參觀一個中世紀莊園的復原場景時,導游介紹說在莊園中,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作用的是一個特殊的機構。這個機構是( )A.莊園主 B.管家 C.農民 D.莊園法庭8. 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關于中世紀大學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學課程設置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B.大學沒有任何的自治權利C.大學的專業(yè)課程包括法學、醫(yī)學和神學D.大學的學生只學習神學9. “此前習慣法是口耳相傳、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習慣法時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銅表法》的出現(xiàn),使刑事訴訟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以上轉變出現(xiàn)在哪一時期( )A.雅典城邦 B.羅馬城邦 C.羅馬共和國 D.羅馬帝國10.“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濃厚的‘歐洲色彩’,剝去這一層,下一層是中國文化色彩很強的‘農業(yè)社會’文化……這層中國文化色彩從制度上主要來源于一次模仿。”這次“模仿”使日本( )A.完成統(tǒng)一 B.完全西化C.完成封建化 D.完全殖民化11.十一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fā)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各地紛紛開展墾殖運動,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澤被開發(fā),土地面積逐漸擴大。這一現(xiàn)象主要得益于( )A.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xiàn) B.莊園的瓦解C.封建主的支持 D.生產力的發(fā)展12.文物雖靜默不語,卻承載著豐富的信息。下圖所示文物可以共同佐證( )A.雕刻藝術的高超 B.民主政治的繁榮C.中西文明的交流 D.人文主義的起源13.歷史事實指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歷史評價是對歷史事實進行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評判表述。下列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A.萬民法產生于羅馬帝國統(tǒng)治時期B.帕特農神廟坐落在希臘雅典衛(wèi)城C.《十二銅表法》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D.凱撒命人編制的儒略歷成為今天所使用的公歷的基礎14.某同學的探究性學習筆記中出現(xiàn)了“西方文明的源頭”“雅典奴隸制城邦”“德謨克利特”等關鍵詞。據(jù)此推斷該同學探究的主題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倫文明 C.古希臘文明 D.古羅馬文明15.701年日本政府制定的《大寶律令》規(guī)定,中央設太學,地方設國學,各置博士、助教,招貴族子弟,以“論語”為必修科目。由此可見,當時的日本( )A.確立中央集權制度 B.深受中國文化影響C.法律制度逐漸完善 D.重視發(fā)展中日關系16.如圖所示為某同學進行研究性學習時制作的思維導圖。以下最適合填入圖中?處的是( )A.西歐城市重新興起B.西歐莊園的普遍推廣C.資本主義制度確立D.資本主義形式的生產組織產生二、非選擇題(本題3小題,其中17題21分,18題21分,19題10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1分)。材料一材料二 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都是由小國而走向統(tǒng)一的大國,最后成為廣土眾民的帝國。而希臘城邦因為地理條件和歷史傳統(tǒng)的影響,……各城邦具有主權上的獨立和政制上的差別,但是,古希臘人也自認為同屬一個民族,都稱自己是“希臘人”。在希臘城邦的小國寡民局面下,奴隸制經濟一般也是小規(guī)模的,不存在東方那種宮廷的大奴隸主,私有制和商品經濟得到較充分的發(fā)展,與環(huán)地中海區(qū)域保持著密切的貿易往來。——摘編自徐愛國《西方法律思想史》材料三 古代文明以農立國的基本特性,以及古代交通和通信條件的局限,注定了古代文明相互之間難以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由此決定了古代各個文明獨立發(fā)展的多元特性。——摘編自晏紹祥、趙軼歐《如何理解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與交流》(1)根據(jù)所學,請將材料一中世界五大文明區(qū)域按文明類型的不同分為兩組(寫序號)(3分),并從文明誕生的地理環(huán)境角度說明你分類的理由(3分)。(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古希臘城邦“政制上的差別”指的是什么?(3分)古希臘城邦有這樣差別的原因是什么?(3分)材料認為,在城邦的局面下,古希臘的經濟又有什么特點?(3分)(3)除了以上提到的文明,請再列舉一個與古希臘類型相同的文明。(3分)結合材料三并綜合以上探究,請歸納“古代文明發(fā)展”的特點。(3分)18.古希臘和古羅馬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明成就,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21分)材料一 伯里克利說,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shù)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zhí)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讓一個人負擔公職優(yōu)先于他人的時候,所考慮的不是某一個特殊階級的成員,而是他們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夠對國家有所貢獻,絕對不會因為貧窮而在政治上湮沒無聞”。材料二 德國的一位法學家說:“羅馬曾經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則以法律。而這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和平、最為持久的一次。”(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度的什么特點?(3分)你認為伯里克利的說法在雅典全部得到實現(xiàn)了嗎?(2分)請說明理由。(4分)(2)材料二中“最為和平、最為持久的征服”指什么?(3分)請舉例并說明。(3分)(3)古希臘和古羅馬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明成就,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表明態(tài)度、闡述價值)(6分)19.閱讀材料,完成論述(10分)。材料 以“陸地之間”的海而著稱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種稱呼:“偉大的海”、“墮落的海”、“智慧之海”、“貿易之海”等,不同的稱呼反映了人們對地中海歷史的不同理解。時間 事件公元前5世紀 蘇格拉底的思考公元前450年 《十二銅表法》公元前4世紀 亞歷山大東征2世紀 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6世紀 《查士丁尼法典》編成8世紀中期 阿拉伯帝國地跨亞、歐、非12世紀 西歐大學興起古代地中海世界部分重要史事圍繞歷史上的地中海世界,請選擇“地中海是思想文化的智慧之海”,“地中海是文明交流的偉大之海”兩個觀點中的一個,并選擇表格中史實或所學知識予以論述。(要求:史實準確,論證充分,表述清晰,字數(shù)150字左右,不超出格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下期學情質監(jiān)九年級歷史答案及評分標準.pdf 定稿 道縣2024年下期中測試歷史試題.docx 定稿 道縣2024年下期中測試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