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三章 機械波1 波的形成新課教學它們有什么共同點?物理學上,我們把振動的傳播叫做波動,簡稱波想一想一、在繩子上邊某一位置做一標記,上下抖動繩子,請觀察標記是否會隨波前進?不隨波前進,只上下振動二、在與上一個標記點相隔一段距離,再做一個標記,觀察這兩標記點是否在同一時刻處于同種運動狀態?如果不是,該怎么研究繩子?不是把繩子看成一群質點新課教學建立模型設想:把一根繩子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都可以看成一個質點繩子各部分看成是相互之間存在彈力的質點一、各質點是否隨波移動?波傳播的是什么?否,只是上下振動,振動形式二、各點是不是同時開始振動的?它們振動的步調如何?不是,第一個點帶動后面質點振動(帶動性)依次振動(滯后性)三、各點開始振動時的方向(起振方向)與質點1起振方向有什么關系?相同(重復性)四、各質點振動的周期與質點1振動的周期有什么關系?相同(時間上周期性)五、觀察質點1振動T時刻的波形和振動2T時刻的波形特點相同(空間上周期性)觀察橫波演示儀模擬繩波牛刀小試1、在平靜的湖面上漂著一小木條,現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圓形波紋一圈圈地向外傳播,當波傳到小木條處時,小木條將( )A.隨波紋漂向湖岸B.波紋傳到小木條處,小木條仍不動C.向波源處漂動D.在原來位置做上下振動D牛刀小試2、如圖是某繩波形成過程的示意圖,質點1在外力作用下沿豎直方向做簡諧運動,帶動其余質點依次上下振動,把振動從繩的左端傳到右端。已知t=0時,質點1開始豎直向上運動;t=時,1到達最上方,5開始向上運動。(1)t=時,質點8、12、16的運動狀態(是否運動、運動方向)如何?8向上,12和16還沒動(2)t=時,質點8、12、16的運動狀態如何?8向下,12向上,16還沒動(3)t=T時,質點8、12、16的運動狀態如何?8向上,12向下,16向上牛刀小試1 2 3 4 5 6 7 8 9 10 11做一做:觀察人浪模擬繩波一、波在傳播什么?1.振動形式(帶動性、重復性、滯后性、周期性)2.能量和信息團體操表現波浪觀察左右振動的彈簧圈一、使彈簧圈一端發生振動,觀察到什么現象?疏密相間的波在左右傳播二、這種波和我們剛才觀察的繩波一樣嗎?哪里不同?不一樣,繩波上下振動,有高有低;彈簧波左右振動,有疏有密三、根據書本P64頁內容,整理這兩種波的定義和特征分別是什么?新課教學二、波的分類1.橫波(1)定義: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相互垂直(2)特征:凸起的最高處叫波峰;凹下的最低處叫波谷2.縱波(1)定義: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2)特征:質點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密部;最疏的地方叫疏部波峰波谷疏部密部牛刀小試3、聲波屬于橫波還是縱波?縱波4、地震波屬于橫波還是縱波?既有橫波又有縱波溫故知新現象 結論水波風吹麥子上下抖動繩子手挽手蹲起推拉彈簧圈在水面上形成水波在麥子上形成麥浪在繩上形成繩波在人之間形成人浪在彈簧圈上形成波三、波的產生條件1.波源(振源)2.介質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叫做波動,簡稱波新課教學類別 振動 波動運動現象運動 成因聯系 單個質點所表現出的周期性運動所有質點共同表現出的周期性運動質點由于某種原因離開平衡位置,同時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復力作用介質中質點受到相鄰質點的帶動,并將振動形式由近及遠傳播開去,各質點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彈力1.振動是波動的起因,波動是振動的傳播2.有波動一定有振動,有振動不一定有波動牛刀小試5、如圖是以質點P為波源的機械波在繩上傳到質點Q時的波形。(1)請判斷此機械波的類型。橫波(2)P點從平衡位置剛開始振動時,是朝著哪個方向運動的?向上解析:P點上下振動,波向左傳播,兩者方向垂直,即為橫波由于重復性,Q點振動情況與P點相同,Q點被帶動向上振動,所以P點剛開始向上振動。一、波在傳播什么?1.振動形式(重復性、滯后性、周期性)2.能量和信息二、波的分類1.橫波 波峰 波谷2.縱波 密部 疏部三、波的產生條件1.波源(振源)2.介質四、機械波1.定義: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3.1波的形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