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七年級上冊1、開啟初中生活2、正確認識自我少年有夢成長的時空珍愛我們的生命追求美好人生4、幸福和睦的家庭5、和諧的師生關系8、生命可貴9、守護生命安全11、確立人生目標12、端正人生態度13、實現人生價值3、夢想始于當下整體脈絡6、友誼之樹常青7、在集體中成長10.保持身心健康幸福是什么?守護好生命才有幸福的可能。新知導入生命安全是維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條件和保障,也是我們創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來的災難、事故可能會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會毀滅鮮活的生命。我們應該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新知導入9.2 提高防護能力第九課 守護生命安全道德修養:培養學生對生命的尊重和保護意識,以及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面前的互助精神,培養熱愛生命的情感。健全人格:了解安全防護知識,提高防護能力,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在危險發生時能夠保護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責任意識:提高防護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樹立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教學重難點: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核心素養目標要求:閱讀教材,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3分鐘*我們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為什么要提高危險預判能力?*為什么要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為什么要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怎樣提高防護能力?(重點)自主學習材料分析小組討論:面對當前全國嚴峻的現實情況,你有何感想?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我們要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護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全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學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這其中,除去那些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約有80%的非正常死亡,通過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專家驚呼:意外傷害正在成為我國青少年的第一殺手!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如果我們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的自救、救他的能力,就能保護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1.我們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案例分析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條隧道出口堵了上百輛車。車主們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當雨水開始灌進隧道時,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識到了危險。他知道當水位上漲到一定程度,人會被困在車里,有生命危險。時間緊迫,看著如瀑布般灌進隧道的雨水,他不停拍打車門勸人們棄車逃生。許多人因為小侯的及時提醒而避免了一場災難。思考 這個事例給你哪些啟示 提示 提高危險預判能力。自然災害發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險大多可以預判;一些人為事故,經過得當考慮,本來可以避免。但是,危險預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提高危險預判能力。自然災害發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險大多可以預判;一些人為事故,經過得當考慮,本來可以避免。危險預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2.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方法與技能避險方法分享雷雨天氣時1.避開一切容易導電的物體,如金屬、炭、潮濕的動物和植物等。2.不要在樹下避雨,不要在高大建筑物旁邊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陰濕的老建筑物(如古廟等)旁避雨。3.手中如果有金屬物品(如金屬桿的雨傘、鐵鍬等),要迅速放到較遠的地方。4.在室內,不要靠近暖氣管片和自來水管;不要收看、收聽電視機或收音機。5.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待在戶外,尤其不要到河流湖泊邊釣魚、游泳、劃船,要盡可能撤離到安全地帶。大風天氣時1.橫向逃離。在野外遭遇大風時,應以最快速度朝與大風前進路線垂直的方向逃離。2.防砸防壓。室外遭遇大風時,應遠離大樹、電線桿、簡易房等,以免被砸、被壓或觸電。3.速趴洼地。來不及逃離時,迅速找低洼地趴下,臉朝下,閉上嘴巴和眼睛,用雙手、雙臂抱住頭部。4.“地下”安全。躲避大風最安全的地方是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簡易住房內和樓頂上都很危險。5.躲進小房。大風來時,應躲到小房間內抱頭蹲下。6.遠離外墻。如果在室內,要避開門、窗和房子的外墻。火災避險的主要方法1.快速判斷火勢方向,朝相反方向逃生,盡量利用身邊的環境和物品幫助逃生。2.逃生過程中盡可能關閉經過的所有門,以減慢火焰和煙霧蔓延速度,避免進入閣樓、廚房和衛生間,不要乘坐電梯。3.遇到濃煙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壓低身子貼近地面逃生,沿著墻壁邊緣逃生。4.經過火焰區時,先弄濕衣服或用濕棉被包裹身體,迅速通過,若身上著火,不要奔跑,就地打滾撲壓火苗。5.樓梯被煙火封堵時,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繩索、被單、衣物等從窗戶滑下,或尋找其他安全出口。6.若被困室內,關閉門窗,用濕毛巾塞緊門縫,用水澆濕地面等待救援,發出求救信號。方法與技能擁擠踩踏事件的預防和自救方法踩踏自救的二十四字訣緊急側臥 雙手扣頸 護住頭部 蜷縮成團 并腿收攏 全身緊繃方法與技能(2)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①平時,我們應當積極參加安全演練活動。②在危險來臨時,我們要保持頭腦冷靜,就近、快速逃離到安全地帶。③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以便求救和逃生。2.如何提高防護能力? 七(1)班李麗和同學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急救知識培訓活動。通過模擬演練學習了心肺復蘇和止血包扎的正確方法和技能,提升了自我防護和急救能力。(3)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2.如何提高防護能力?如果我們能在平時多掌握一些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在需要緊急救護時,就不會束手無策,并可以爭分奪秒地施救,為挽救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小試牛刀事例一 小華為提高自己的危險預判能力,他學習各種騎行安全知識。放學路上,他仔細觀察信號燈變化及周圍車輛、行人動態,及時發現一輛即將轉彎轎車,他提前減速,成功避免碰撞。事例二 某中學組織全體師生進行緊急避險疏散演練,警鈴拉響后,學生都有序地沿疏散通道快跑,不擠、不推、不搶,所有學生均在三分鐘內撤離,到達指定區域。事例三 上周三,初中生小明和同學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急救知識培訓活動。通過模擬演練學習了心肺復蘇和止血包扎的正確方法和技能,提升了自我防護和急救能力。提高危險預判能力,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提高學生的避險和逃生能力。通過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掌握急救的方法。(1)事例一、事例二和事例三分別說明了什么?(2)你從以上三個事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以上三個事例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通過主動學習、參加演練活動等來提高防護能力。提高防護能力提高危險預判能力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原因做法面對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掌握有效方法,就能保護和救助生命板書設計1.國家一貫重視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如緊急疏散演練、預防流感講座、防火防震演習等。開展這些活動有利于( )①有利于增強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識②有效提高青少年的防護能力③可以牢記生命的寶貴,珍愛生命,善待生命④能夠杜絕災害,讓成長之路一帆風順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A達標檢測2.公共衛生安全與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下列措施中不是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做法的是( )A.隨意丟棄生活垃圾,不進行分類處理B.控制傳染源,阻斷傳染病的傳播C.加強傳染病檢測和報告體系,有效控制疫情擴散D.政府加大衛生宣傳力度,提升公民衛生素養A3.我們要掌握避險和逃生知識。發生火災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①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②室內著火時,立即打開所有門窗通風③發現煤氣泄漏時,立即打開排氣扇④家用電器著火時,立即用水撲滅⑤火災中煙霧較濃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盡量貼近地面逃離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A4.七(1)班開展了消防安全應急疏散演練活動。有些同學認為“又沒發生火災,沒有必要讓同學們感到緊張”。下列說法你造成的是 A.各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B.通過消防應急疏散演練實現生命價值C.通過演練,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防患于未然D.預判能力都是天生就有的,沒必要C5.你擁有避險和逃生能力?遇到下列情況時,你認為正確的做法有( )①在擁擠的場合,如上下樓梯時,避開人流②去電影院或商場時,留意觀察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的位置③當火災發生時,通過跳窗、乘坐電梯等方式趕快離開火災現場④遇到大雨或洪災時,遠離堰塘、溪口、河流等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C啟思導行思考1.請通過觀看教學視頻或請專業人士等學習心肺復蘇。2.你還知道哪些急救常識?請查閱相關資料并與同學分享。海姆立克急救法(用于呼吸道異物堵塞的患者或溺水患者)以應用于成人患者為例救護者站在患者身后,從背后抱住其腹部,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于患者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擠壓,反復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盤點收獲談談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或體會吧~基礎性作業:閱讀教材,背誦知識點拓展性作業:制作一份校園安全防護小手冊,手冊應圖文并茂,便于同學們理解和記憶,并在班內分享。作業布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