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復習鞏固9.1增強安全意識為什么?怎么做?①樹立規則意識。②增強風險意識。①對那些可能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外在環境、人為侵害有所警覺和戒備,保護好我們的生命。②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事情不僅影響到自己,也影響著他人。我們用心對待和做好事關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也是對家庭和社會負責。導入新課 你還知道哪些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知識和做法? 結合實例,說說在生活中如何提高我們的防護能力。9.2 提高防護能力第九課 守護生命安全課程目標分析:新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新課標已經發布,要求本課程圍繞核心素養,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我們應從核心素養的角度來制定教學目標!道德與法治課程核心素養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七上 9.2《提高防護能力》核心素養與學段目標:【道德修養】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覺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參見2022版 新課標 P12)【健全人格】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掌握基本的應對災害和保護生命安全的技能。(參見2022版 新課標 P14)問題探究2、如何提高防護能力?1、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統計:2023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臺風、地震和地質災害為主,共造成9544.4萬人次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失蹤691人;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21242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到50萬人;2023年全球超4000人死于霍亂。1.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必要性)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我們要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護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原因:自然災害發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險大多可以預判;一些人為事故,經過得當考慮,本來可以避免。要求:危險預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條隧道的出口堵了上百輛車。車主們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當雨水開始灌進隧道時,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識到了危險。他知道當水位上漲到一定程度,人會被困在車里,有生命危險。雨水如瀑布般灌進隧道,時間緊迫,他不停拍打車門勸人們棄車逃生。許多人因為小侯的及時提醒而避免了一場災難。這個事例給你哪些啟示 提高危險預判能力。啟示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安全知識,提高危險預判能力。地震前的異常征兆 :1、地下水異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異常有發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2、生物異常: 例如,大量的蛇爬出洞來長距離遷移;家禽家畜不吃不喝,狂叫不止,不進窩圈;大量的老鼠白天出洞,不畏追趕;動物園里的動物萎靡不振,臥地不起等。3、氣象異常:地震之前,氣象也常常出現反常。主要有震前悶熱,人焦灼煩躁,久旱不雨或陰雨綿綿,黃霧四散,日光晦暗,怪風狂起,六月冰雹(飛雪)等等。4、地聲異常:地聲異常是指地震前來自地下的聲音。其聲有如炮響雷鳴,也有如重車行駛、大風鼓蕩等。大雨來臨前有哪些征兆:1、天氣悶熱:天氣悶熱是大雨來臨前的主要征兆之一,有時候還會感覺到呼吸困難,這其實是低氣壓天氣系統來臨前的典型現象,一般過幾個小時后就會有大雨。2、燕子低飛:燕子在低空飛行時,說明天氣非常悶熱且空氣潮濕,這時昆蟲大多都集中在低海拔區域覓食,而燕子也會低空飛行尋找昆蟲。3、雞不進窩: 雞沒有汗腺和皮脂腺,在悶熱的雞窩散熱困難,預示暴雨來臨。4、魚兒躍出水面:魚兒躍出水面是為了呼吸,因為下雨前氣壓變化導致水中缺氧。如何提高防護能力?②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例子 避險方法地震 ①要第一時間關閉明火、電源;②要尋找合適的躲避位置;③要保護好頭部。④避免使用電梯暴雨 ①及時轉移到安全地方;②關閉煤氣閥和電源總開關;暫停戶外活動,戶外人員立即到安全地方暫避;③開車切記不要走不熟悉的積水路面。④不要在下雨時騎自行車等。火災 ①熟悉環境,暗記出口:了解和熟悉所處建筑的消防安全環境,制定詳細的火災逃生計劃,進行逃生訓練和實地演練。②保持冷靜,尋路逃生:樓房突然發生火災時,要強令自己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失措,以免做出錯誤決斷而冒險跳樓。③毛巾妙用,過濾煙毒:在火災中,用折疊6-8層的濕毛巾蒙鼻保護,可減少百分之六十煙霧毒氣的吸收。④明辨方向,逃離火場:沿煙氣不濃、大火尚未燒及的樓梯、應急疏散通道、樓外附設敞開式樓梯等往下跑。(2)我們如何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P72①平時,我們應當積極參加安全演練活動。②在危險來臨時,我們要保持頭腦冷靜,就近、快速逃離到安全地帶; 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以便求救和逃生。方法與技能:擁擠踩踏事件的預防與自護方法啟思導行 通過觀看教學視頻或接受專業培訓等學習心肺復蘇。 你還知道哪些急救常識 查閱相關資料并與同學分享。如何提高防護能力?③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煤氣中毒:輕度中毒者在脫離中毒現場后,吸入新鮮空氣,癥狀迅速消失。中度中毒者經及時搶救可較快清醒。重度中毒者常留有后遺癥.發現煤氣中毒者.應先將其撤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通風良好處;若其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溺水者岸上急救正確順序:①清除口鼻異物: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淤泥、雜草、泡沫和嘔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暢通。②空水:進行空水處理,將進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③人工呼吸:如果溺水者沒有呼吸,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口對口吹氣法。④胸外心臟按摩:如果溺水者的心跳已?;驑O其微弱,則應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摩。⑤持續急救:持續進行心肺復蘇,直到患者呼吸脈搏恢復或急救人員到達。急救常識我知道(1)提高危險預判能力。我們要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2)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平時,我們應當積極參加安全演練活動。在危險來臨時,我們要保持頭腦冷靜,就近、快速逃離到安全地帶; 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以便求救和逃生。(3)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如果我們能在平時多掌握一些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可以爭分奪秒地施救,為挽救生命蠃得寶貴的時間。2.如何提高防護能力?課堂小結提高防護能力面對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我們要擁有科學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護自己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原因(為什么)要求(怎么做)①提高危險預判能力。②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③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3課堂練習1. 中學生小海和小伙伴打籃球時,小伙伴突然摔倒,失去了意識。小海用在學校學過的急救知識給他實施了心肺復蘇。幾分鐘后,小伙伴睜開了眼睛。這件事告訴我們( )A.重視理論知識,就能確保救護成功B.平時多掌握急救的知識與技能C.不學會急救技能就不能打籃球D.能幫助別人,學習才會有意義 B32.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強烈的地震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損失。為盡可能避免地震帶來的傷害,我們應( )①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防震疏散演練,熟練掌握防震技能②地震發生時,如身處單元樓內,可選擇躲避在面積小的衛生間、墻角③地震后不幸被困在廢墟中,應保持冷靜,保存體力,創造生存條件④在影劇院、商場等公共場所遭遇地震時,馬上尋找電梯,迅速逃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C33.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事故,需要我們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技巧和方法,將損失降到最低。下列技巧和方法正確的是( )①聞到室內有強烈的煤氣味時,就地立即打電話請專業的人來檢修②發生火災時,用濕的毛巾、口罩捂住口鼻,按疏散指示逃離火場③遭遇泥石流時要沿著與泥石流流向相垂直的方向逃離④油鍋高溫起火時,立即用潑水的方式滅火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C34.為防范踩踏事件發生,學校開展了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學習,你認為當遭遇擁擠踩踏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彎下腰系鞋帶、撿東西B.推搡別人,以便快速前進C.驚慌失措,逆人流行進D.盡量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D35.雷擊是一種常常被人們忽視的嚴重氣象災害。當我們在上學或放學途中碰到雷雨天氣時,下列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①立即尋找避雷場所;若找不到避雷場所,可以蹲下,兩腳并攏,雙手抱膝②可以選擇大樹下躲避③避免騎自行車,與他人拉開距離④可以打電話,讓父母立即來接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