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二節 核能第十八章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逐點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學習目標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核能裂變核電站知識點核能知1-講感悟新知11. 原子結構原子2. 核力 通常情況下,質子、中子依靠強大的核力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得原子核十分牢固.3. 核能 原子核分裂或結合時釋放的能量叫作核能. 核能又叫原子能.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知1-講感悟新知易錯提示核能來源于原子核的變化,與分子的運動情況無關,核能和內能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核能往往以內能形式提供給外界.感悟新知知1-練下列有關核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使原子核分裂或結合需要驚人的能量,這些能量叫核能B. 核能是原子核動能和勢能的總和C. 核能是質子和中子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D. 原子核分裂或結合時釋放出的能量就是核能例 1感悟新知知1-練解析:核能是原子核分裂或結合時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不是使原子核分裂或結合所需要的能量;核能和機械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機械能是宏觀物體動能和勢能的總和.答案:D感悟新知知1-練1. 關于原子核、核能,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夸克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B. 原子核由中子和電子組成C. 自然界核能的儲量是有限的D. 核能是二次能源C知識點裂變知2-講感悟新知21. 定義 科學家發現,當用中子轟擊鈾時,鈾原子核(簡稱“鈾核”)可以分裂成質量大致相等的兩個原子核. 我們把這種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或兩個以上中等質量的原子核的過程叫作裂變.知2-講感悟新知2. 應用(1)核電站:控制核裂變反應的速度.(2)原子彈:不控制核裂變反應的速度.知2-講感悟新知3. 鏈式反應 用中子轟擊鈾235 原子核,鈾核分裂時釋放出核能,同時還會產生幾個新的中子,這些中子又會轟擊其他鈾核 于是就導致一系列鈾核持續裂變,并釋放出大量核能,如圖所示.知2-講感悟新知知識拓展聚變(1)較輕的原子核結合成較重的原子核,并釋放出巨大能量的過程叫作聚變,也稱為熱核反應,如圖所示.(2)氫彈和太陽都是發生的核聚變.(3)核聚變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但對環境無放射性污染.感悟新知知2-練關于原子彈和核電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原子彈和核電站都是利用核裂變原理來工作的B. 原子彈爆炸時不控制核裂變的速度C. 原子彈爆炸時控制核裂變的速度D. 核電站工作時控制核裂變的速度例2感悟新知知2-練解析:原子彈和核電站都是利用核裂變原理來工作的,但原子彈爆炸時,核裂變的速度不加控制,而核電站工作時,需要控制核裂變的速度.答案:C感悟新知知2-練2.[中考·日照] 用中子轟擊鈾235 原子核,鈾核分裂時釋放出核能,同時還會產生幾個新的中子, 這些中子又會轟擊其他鈾核……于是就導致一系列鈾核持續裂變,并釋放出大量的核能. 這就是裂變中的__________.鏈式反應知識點核電站知3-講感悟新知31. 核反應堆 核反應堆能對引起核裂變反應的中子數量及能量加以控制,從而使鏈式反應連續、緩慢地進行,核能得以平穩釋放. 核電站就是利用核反應堆提供的能量發電的.知3-講感悟新知2. 核電站的主要結構 如圖3 所示,核電站主要由核反應堆、汽輪機和發電機等組成.知3-講感悟新知3. 核電站的能量轉化 核能 內能 機械能 電能.知3-講感悟新知關聯思考 (1)核反應堆提供的能量通過什么方式變成高溫高壓的水蒸氣的?關聯結果核反應堆提供的內能通過熱傳遞生成高溫高壓的水蒸氣送進汽輪機.知3-講感悟新知(2)汽輪機中水蒸氣內能如何變化,通過什么方式變化的?關聯結果汽輪機中水蒸氣的內能減小,通過水蒸氣的膨脹做功,將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汽輪機的機械能.知3-講感悟新知4. 核能發電的特點優點:(1)消耗的核燃料少;(2)成本低;(3)污染小.缺點:(1)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2)核裂變會產生放射性物質.感悟新知知3-練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核能供暖示范項目于2022 年11 月1日正式投運供熱,該項目是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核能供暖項目. 下列關于紅沿河核電站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可以利用各種原子核發電B. 利用核聚變發電C. 發電后產生的核廢料仍然具有放射性D. 核能能夠全部轉化為電能而沒有損失例 3感悟新知知3-練解析:核電站可利用鈾原子核發生核裂變時產生的能量發電,故A、B 說法錯誤;發電后產生的核廢料具有放射性,故C 說法正確;核能在轉化為電能的過程中,有一部分轉化為內能被損耗,不能全部轉化為電能,故D 說法錯誤.答案:C感悟新知知3-練3.2022 年6 月23 日,東北首座核電站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正式具備商業運行條件,成為國內在運的最大核電站. 核電站是利用反應堆發生________(填“核裂變”或“核聚變”)發電的,反應堆的“水冷卻系統”是利用________ (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核裂變熱傳遞核能核能核聚變核裂變和鏈式反應應用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