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業質量調研八年級物理試題溫馨提示:1. 試題共6頁,全卷滿分90分. 考試時間為 70分鐘。2. 請考生在答題卡上規定區域內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1. 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乒乓球,發現乒乓球被彈開。在這里乒乓球的作用是A. 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B. 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C. 延長音叉的振動時間D. 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2. 下列現象或活動中,能探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是A. 蝙蝠靠聲波發現昆蟲B. 將一個正在發聲的音叉貼近臉頰,感到發麻C. 將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入玻璃罩,接著慢慢向外抽氣D. 瓶口對著點燃的蠟燭,敲擊瓶上的橡皮膜,火焰向左擺動3. 下列哪一種情況聲音不能傳播A. 在空氣中 B. 在水中 C. 在地面以下 D. 在真空中4. 高速公路通過樓房密集區時,在兩側安裝玻璃隔聲板,能有效降低噪聲。下列減弱噪聲的途徑與之相同的是A. 禁止鳴笛 B. 機場跑道工作人員戴防噪聲耳罩C. 學校周圍植樹 D. 街道上安裝噪聲監測儀八年級物理試題第 1 頁 (共6 頁)5. “B超”是利用超聲波來診斷病情的,但人卻聽不到它發出的聲音,這是因為它發出的聲音A. 響度太大 B. 頻率太高 C. 頻率太低 D. 速度太快6. 下列物體屬于光源的是A. 正在發光的日光燈 B. 夜空中明亮的月亮C. 正在放電影的銀幕 D. 閃閃發光的鉆石7. 手機上的彩色畫面是由三種色光混合而成,這三種色光是A. 紅、 黃、 藍 B. 紅、 綠、 紫C. 紅、黃、綠 D. 紅、 綠、 藍8. 一個蘋果在陽光下看起來是紅色的,這是因為A. 蘋果發出紅光 B. 蘋果反射紅光C. 蘋果吸收紅光 D. 蘋果透過紅光9. 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 橋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B. 紅光可以由其他多種色光混合而成C. 影子的形成說明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D. 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 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圖甲中隨著罩中空氣被抽出,聽到的鈴聲逐漸減弱,說明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B. 圖乙中吹笛子時,按住不同的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色C. 圖丙中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D. 圖丁中捕魚船通過聲吶確定魚群位置利用了聲波能傳遞能量11. 小明站在平面鏡前,當他遠離平面鏡時,他在平面鏡中的像A. 大小不變 B. 逐漸變大C. 逐漸變小 D. 面鏡八年級物理試題第 2 頁 (共6 頁)12. 一束紅色激光從箱體的一端照射向另一端,箱體中裝有某透明液體,激光束的光路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該實驗表明,光在液體中不能沿直線傳播B. 若調整激光束的入射方向,激光束有可能沿直線傳播C. 僅改為用綠色激光,綠色激光在該液體中可能沿直線傳播D. 該實驗中,紅色激光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為13.從路燈下經過時人影子的長度會發生變化,若小明夜晚沿如圖所示的直線經過路燈,他頭部的影子會沿著圖中的哪條路徑A. 路徑1 B. 路徑2C. 路徑3 D. 路徑1、3 都有可能14. 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論述,正確的是A. 光在同種介質中總是沿著直線傳播的B. 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方向一定發生偏折C. 光發生折射時,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D. 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時,傳播速度變慢15. 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許多科學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其中最早通過三棱鏡觀察發現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是A. 牛頓 B. 愛因斯坦 C. 愛迪生 D. 富蘭克林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0分)16.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音樂發展歷史悠久,中國古譜以“宮、商、角、徵、羽”(讀音為 gōng shāng jué zhǐ yǔ) 五音譜組成, 類似于現在簡譜中的1、2、3、5、6, 五音反映的聲音特性是 ▲ ,這與發聲體振動的 ▲ 有關。17. 環保部門在某些廣場附近設置噪聲監測儀,噪聲監測儀監測的是聲音的 ▲ 。我市也把控制噪聲作為城市環境保護的重要項目之一。如圖所示在城市高架道路兩側設有3~4米高的板墻,其作用是在 ▲ 控制噪聲。八年級物理試題第 3 頁 (共6 頁)18. 有些道路的拐彎處會放一個反光鏡,它是 ▲ (選填“平面”“凸面”或“凹面”) 鏡,它對光線有 ▲ 作用。太陽灶多用 ▲ 鏡制成。19. 汛期水庫水位上漲了1m,水面上方的涼亭在水中的倒影將 ▲ (選填“升高”或“降低”) ▲ m。20.透鏡是利用光的 ▲ 規律制成的用不同的透鏡靠近物體進行觀察,現象如圖所示,則甲圖中的透鏡是 ▲ ,乙圖中的透鏡是 ▲ 。21. 同學們在討論“如何在野外生存”的問題時提出:在野外如果沒有打火機等點火設備,怎么生火取暖呢 一位同學想出了一個“削冰取火”的辦法。你認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 ▲ 透鏡,這是利用了該透鏡對光線有 ▲ 作用。22. 如圖為光在玻璃和空氣中發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由圖可知,界面是 ▲ ,入射光線是 ▲ ,反射光線是 ▲ ,折射光線是 ▲ ;反射角等于 ▲ °, 折射角等于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 23題4分, 24-26題每空、每圖2分, 共40分)23. (4分) 在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時,小明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下方,如圖所示。當在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時,測得這個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小明推斷,凸透鏡的焦距f一定大于l。你認為小明的推斷正確嗎 請說明理由。24. (12分) 按要求作圖(1)如圖(1) 所示,是一棵樹在太陽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現樹影的情形,畫出經過樹梢的一條光線。(2) 在圖(2) 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八年級物理試題第 4 頁 (共6 頁)(3) 在圖 (3) 中畫出入射光線經兩個平面反射的光路。(4) 在圖(4) 中畫出一束光從空氣射入玻璃磚,再從它的另一側射出的光路。(5) 在圖(5) 中畫出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折射光線對應的入射光線。(6) 在圖(6) 中畫出平行于凹透鏡主光軸的入射光線對應的折射光線。25. (12分)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及兩只完全相同的棋子等器材進行實驗探究,其中透明玻璃板與水平紙面垂直。(1) 選用透明玻璃板而不是通常的平面鏡的目的是 ▲ 。(2) 他將棋子1放在玻璃板前白紙上的A 點,然后拿棋子2在玻璃板后面移動,同時在玻璃板前透過玻璃板從不同角度觀察,直至看到棋子2與棋子 1 的像 ▲ ,這時, 棋子 2 的位置就是棋子1像的位置。(3)棋子1與棋子2的連線與鏡面 ▲ ,棋子1與棋子2到鏡面的距離 ▲ 。這兩個特點可以概括為:像與物關于鏡面 ▲ 。(4) 為了探究“平面鏡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小強同學移去與像完全重合的蠟燭B,并在 B 原來位置放一個光屏,透過玻璃板觀察光屏上是否有蠟燭A 的像。小強同學的做法是 ▲ (選填“正確”或“錯誤’) 的。八年級物理試題第 5 頁 (共6 頁)26. (12 分) 閱讀短文, 回答問題菲涅爾透鏡圖(1) 是平凸透鏡的截面圖,由光學知識可知,平行光由平凸透鏡左側垂直入射,在透鏡中傳播方向不變,只有經透鏡另一側曲面時才會發生偏折,并會聚于焦點。若在圖 (2) 中將平凸透鏡陰影部分去掉,保留圖中曲面的白色部分并將其向左平移到透鏡左側平面處,即為圖(3) ,這樣的透鏡叫做菲涅爾透鏡。菲涅爾透鏡與平凸透鏡一樣,仍能將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會聚于焦點。與平凸透鏡相比,光在菲涅爾透鏡中傳播時減少了在透鏡中直線傳播的部分,只保留透鏡發生折射的曲面,因此,在節省透鏡材料的同時也減少了光在透鏡中傳播的光能損失。菲涅爾透鏡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圖(4)所示為手機閃光燈上用到的菲涅爾透鏡,從上方俯視,它由數個同心圓紋路的玻璃組成。(1)如圖(1)所示,平行光由平凸透鏡左側垂直入射,出射光線在 ▲ (選填“左側界面處”“中間介質中”或“右側界面處”) 發生偏折。(2) 將平凸透鏡改進為菲涅爾透鏡仍能聚光,是因為 ▲ 。(3) 下面關于菲涅爾透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使用菲涅爾透鏡的手機,閃光燈部分可以做得更薄B. 與相同直徑的平凸透鏡相比,光能損失減少C. 菲涅爾透鏡是由一圈圈凸透鏡和凹透鏡組成D. 與相同直徑的平凸透鏡相比,所用材料減少(4)將菲涅爾透鏡的材料表面做成圖(5)的形狀,則平行光從左側垂直入射離開透鏡后將 ▲ (選填“偏離”“偏向”或“平行”) 主光軸。(5) 如圖(6) 所示,F、OO'分別是菲涅爾透鏡的焦點和主光軸,請畫出入射光線經過菲涅爾透鏡的光路。(6)若將圖(3)中透鏡的中間部分遮擋,則其余部分對光的折射作用 ▲ (選填“改變”或“不變”) 。八年級物理試題第 6 頁 (共6 頁)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業質量調研八年級物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C D C B A D B C C A B B D A二、填空題 (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0分)16 .音調 頻率17.響度 傳播途中18.凸面 發散 凹面19.升高 220 .折射 凸透鏡 (放大鏡) 凹透鏡 (近視鏡)21 .凸 會聚22 . EF BO OA OC 60 40三、解答題 (本大題共6小題, 23題4分, 24-26題每空、每圖2分, 共40分)23. (4分) 不正確 焦點有可能在紙面上方,也有可能在紙面下方。(抬高或降低凸透鏡都有可能使光斑變小。其它理由合理即可)24 . (12分) 圖略25 . (12分) (1) 既能反光成像又能透光看到另一側的物體(2) 重合 (3) 垂直 相等 對稱 (4) 錯誤26. (12 分)(1) 右側界面處 (2) 起折射作用的曲面部分仍然保留 (3) ABD (4) 偏離(5) 圖略 (6) 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