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上學期九年級期中考試題歷 史 試 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的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金字塔是古埃及( )A.國王的宮殿 B.休閑場所 C.國王的陵墓 D.祭祀的神廟2.古巴比倫哪位國王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A.漢謨拉比 B.伯里克利 C.亞歷山大 D.查理大帝3.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種姓制度,以下哪一選項是其最高種姓 ( )A.婆羅門 B.剎帝利 C.吠舍 D.首陀羅4.希臘神話特點( )A.追求思想自由 B.神人同形同性 C.重視體育活動 D.哲學成就突出5.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主張是 ( )A.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B.認識你自己 C.真理是美好的 D.偉大和荒謬只差一步6.以下哪一古代國家存在“元老院”、 “執政官”兩個機構( )A.古巴比倫 B.古印度 C.羅馬共和國 D.日本7.某班歷史復習課展示了三個詞語,分別是“封君和封臣”、 “莊園”、 “大學的分布”。這節復習課的主題應該是 ( )A.燦爛的亞非文明 B.歐洲封建時代 C.近代文明的曙光 D.早期殖民掠奪8.下列說法反映出古希臘城邦的特點是 ( )A.集權統治 B.貿易發達 C.自給自足 D.小國寡民9.下列選項屬于中世紀西歐莊園的特點的是( )A.自給自足特征明顯 B.農奴生活質量較高 C.較強的民主色彩 D.實行君主專制10.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是 ( )A.民主至上 B.少數人的民主 C.依法治國 D.直接民主11.根據關鍵詞“1世紀” “耶穌” “救世主”,你判斷與此相關的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12.日本仿效唐朝典章制度進行的改革是 ( )A.維新變法 B.大化改新 C.百日維新 D.農奴制改革13.一下選項哪個不屬于《羅馬法大全》 ( )A.《十二銅表法》 B.《法理概要》 C.《法學匯纂》 D.《新法典》14.哪一人物創立了伊斯蘭教( )A.梭倫 B.孝德天皇 C.釋迦牟尼 D.穆罕默德15.《查士丁尼法典》中說:“皇帝的威嚴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句話表明( )A.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B.皇帝的權威至高無上C.羅馬法對歐洲乃至世界影響深遠 D.法律是治國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材料分析題(共2道材料分析題,滿分20分,16題滿分10分,17題滿分10分)九年級歷史 第 1 頁 共 2頁16.民主與法制建設是人類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本題共10分)(1) 請寫出公民大會在希臘城邦雅典的地位。 (2分) 在古希臘,什么身份的人能夠進入公民大會會場 (1分) 分析雅典政治的局限性。(2分)(2) 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通過了一部法律文獻,寫出這部法律文獻的名稱。 (1分) 依據所學知識對該法律文獻作簡要評價。(2分)(3) 結合以上問題,談談你對民主與法制建設的認識。(2分)17.【戰爭與和平】(本題共10分)材料一 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聯系,雙方貿易往來更加頻繁,許多希臘商人、士兵、學者和移民來到西亞、埃及,其生活方式、風俗、語言和文字由此傳入東方,同時也從東方汲取了不少文化養分。材料二 隨著中國與中亞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東盟共建“海上絲綢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確定,對于絲綢之路的關注也再次升溫。這條始于公元前2世紀的古代亞歐大陸長距離貿易與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動脈,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臘羅馬文化等連接起來,被認為是東西方文明的交融、交流之路。(1) 材料一是如何評價亞歷山大東征的 (4分)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古代戰爭的認識。(2分)(2) 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文明交往的兩種方式。 (2分) 指出哪種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并簡要說明理由。 (2分)九年級歷史 第 2 頁 共 2頁1/1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九年級期中考試題歷史試卷參考答案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 2 3 4 5 6 7 8 9 10C A A B B C B D A B11 12 13 14 15B B A D D二. 材料分析題 (共2道材料分析題,滿分20分,16題滿分10分,17題滿分10分)16. 本題共10分(1)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 (2分) 成年男性公民; (1分) 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2分)(2)《十二銅表法》; (1分)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2分)(3)認識:民主與法制建設是文明社會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尺。(2分)17. 本題共10分(1)評價: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聯系; 加強了東西方貿易的往來; 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4分) 認識:古代戰爭給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但也促進了文明的交流。(2分)(2)方式:暴力沖突 (或戰爭) ;和平交往。(2分) 方式:和平交往。理由:和平交往可以加深世界各地區民族之間的聯系和友誼,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而暴力沖突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和痛苦。(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